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哈尔滨会展中心周边街区的 绿色交通组织与管理专 业 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 学 号 1103200220 学 生 邱勋炳 指 导 教 师 李丽兰 答 辩 日 期 2014-06-24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 要呼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作为一个支持城市操作如何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变得越来越紧迫(这句话有些不通顺)。城市交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和资源消费有很大的影响,也是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绿色交通是一个新的概念,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协和交通系统的发展,可以实现特定微观概念。绿色交通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意思是低污染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环境优化的运输系统。本文通过研究可持续发展下绿色交通的理念及框架,对哈尔滨会展中心周边街区的交通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交通现状(要是好的现状,还用纠结原因吗?应该是拥堵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针对非机动车,行人,以及运用点时(什么叫点时控制)控制交通信号灯提出绿色交通的管理和组织方案。(该摘要显然拼凑太明显,逻辑性差)关键词:绿色交通;以人为本;点时控制;公共交通重新组织,充实一下1、完全没按规范排版,语言逻辑性不强,经常有语句不通,标点不当2、我以前给你的建议,你几乎都没改3、通篇没有可读性,没有属于你自己的东西4、第三章第四章章节安排不合理,既然第三章叫交通调查,那第四章就不应该出现交通调查的标题,你可以三四合起来叫交通调查与综合评价,或者第三章是交通调查的内容,第四章是交通综合评价的内容5、通篇考虑绿色交通的内容微乎其微,你的题目叫绿色交通,那就得围绕绿色交通来做文章,无论是调查还是对策6、图名在下,表名在上,而且要通过调整排版把一个表或图整理到一上,尽量不分两页7、摘要可以结合你的绪论中的内容,把背景意义和研究内容言简意赅地总结出来,当做你的摘要,另外摘要有没有字数限制,看看你够不够8、研究现状内容太少,研究现状应该包括,交通管理、交通组织、绿色交通三部分的内容9、(1.1 1.2。同等级的标题应该对齐 )10、第二章 你的理论基础部分内容显得很单薄,如果你实在无法填充绿色交通的内容,可以加一些关于交通组织与管理的内容而且关于绿色交通的内容有好多,关键是你看没看11、标点符号一律用全角12、字号很有问题,表内容字号比标题小一号,而你恰恰相反13、第3章的内容太泛,太散,不具说明性,以前我给你提过建议,你没改14、第四章你这里的评价是关于目前交通现状问题的评价,而不是你给出对策以后的评价,所以不应该叫绿色交通的评价指标,你就正常评价,和绿色交通没关,(你提了那么多的评价指标,是否能针对几个指标进行评价呢)15、(关于调查问卷表的建议我以前给过你,你自己看看吧,还有你的表设计的很不耐看,看怎么修改一下)16、(仅以调查问卷表作为评价依据很没说服力)17、(你的图看起来很不顺眼,有的有边框有的没边框,最好一致) 18、第五章部分内容驴唇不对马嘴,该章的方案给的太泛,不具体,应该是图表文并行才好,尤其要体现绿色交通19(结论部分内容不够,既然叫结论,那就要有结论,你的结论呢?)AbstractCall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as a support city operation how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ffic system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urgent. Urban traffic as the carrier of social economic activities, the embod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social justice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is also a key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problem. Green traffic is a new concept,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Concorde transportation system, can implement specific microscopic concept. Green traffic emphasis on “people-oriented” thought, the meaning is the development of low pollution is advantageous to the urban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 of union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This article through studies the concept and framework of green traffic unde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neighborhood around Harbin exhibition center analysis of the traffic conditions of the investigation, summarizes the causes of traffic status quo, respectively, in view of the non-motor vehicles, pedestrians, and a point is used to control traffic lights green traffic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scheme is put forward.Keywords: green traffic; people first; point control; public transport(中文摘要要是修改,这里也要改)30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 论2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21.1.1 研究背景21.1.2 研究意义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31.2.1国外研究现状41.2.2国内研究现状4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51.4 研究方法5(1.1 1.2同等级的标题应该对齐 )第2章 绿色交通的理论研究62.1 绿色交通的含义62.2 绿色交通的重要性62.3绿色交通的理论基础72.3.1人本思想72.3.2系统思想72.4绿色交通的实践意义82.5 本章小结8第3章 会展中心周边街区交通现状93.1 综合综述93.1.1 区位综述93.1.2 哈尔滨市交通现状综述93.2会展中心周边道路情况103.2.1 会展中心周边道路渠化设计103.2.2 会展中心周边交叉口相位配时103.3 本章总结(小结,不是总结)11第4章 会展中心周边街区交通的调查分析与综合评价114.1 会展中心周围街区交通现状调查114.1.1 绿色交通的评价指标124.1.2 会展中心周围街区道路交通问卷调查124.2 资料结合分析154.3 会展中心周围街区交通状况综合评价174.4 本章小结18第5章 会展中心周边街区绿色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案185.1机动车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案185.1.1 交叉口的综合治理185.1.2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195.2 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案195.2.1 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方案205.2.2 行人交通组织方案205.3 交通管理系统的组织管理方案215.4 本章小结25结 论26参考文献27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28 -致 谢29第1章 绪 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 研究背景进人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和汽车工业的发展,现代化交通工具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出行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使得出行更加迅捷、方便。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快速地向大城市里集中。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城市的经济功能不断加强,经济和文化的居民活动更加频繁,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常常使城市交通量增长率的23倍人口增长。在同一时间,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人们也旅行方便,快速和舒适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正迅速进入家庭,机械化迅速提高。机动化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交通问题。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需求迅速增长,城市土地开发强度高和缺乏管理的郊区化,引发公众经常旅游和旅行距离较长的现象。虽然现在许多城市都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网络容量和道路面积迅速增加,但交通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仍然是严重的。由于交通供需不平衡,城市交通堵塞发生时,直接导致了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的降低,旅行时间延迟。还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在拥挤的交通事故增加,增加了交通拥堵,交通发展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在交通迅猛发展的同时,城市环境不堪重负。交通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动车迅速增长的过程中,交通对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增加,并且逐步成为城市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污染源。因此,传统的城市交通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的城市交通“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发展要求,“以人为本”绿色交通的管理势在必行1。1.1.2 研究意义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前进,资源和人口向各大城市集聚,城市交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快速交通是未来交通发展的重点之一。要从根本上消除交通对城市产生的制约作用,将交通从支撑城市的配角中转换为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角色,就必须从战略上选择低碳高效的绿色交通指引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绿色交通系统规划来解决城市存在的问题,使得绿色交通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城市发展的一种实践目标和方法。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是黑龙江哈尔滨的一个重点项目,中心坐落在哈尔滨市经济开发区的东北部。经济发达,人流与车流繁多,热闹非凡,交通组成复杂。所以对哈尔滨会展中心周边街区进行绿色交通组织与管理,有助于解决会展中心周边街区的交通问题,保证交通安全、畅通、高效与快速。方便人们出行与游览,对会展中心的发展与哈尔滨的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城市道路绿色交通组织与管理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各国对城市道路绿色交通组织和管理都有研究与突破,下面讲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研究现状(删,画蛇添足)。1.2.1国外研究现状西方发达国家在1960年已经认识到小汽车过度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多数专家均提出交通系统应从传统机动化为导向的交通模式向“可达性”的可持续方向转型2。在国外,很多国家建设有轨电车,地铁,轻轨等,来减缓交通压力(语句不通,而且内容不足),同时也达到了减排的目的,其速度快,高效,方便,以至于大多数人都选择这些出行方式。从1985年起,由于城市规划的需要和人们对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强烈要求以建设新型的有轨电车、城市地铁、城市轻轨以及开辟公交专用道为代表的低碳化公交成为交通规划的主要措施。从2006年起,法国快速公交系统得到了大力发展3,重点在关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专线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有轨电车、快速公交系统 CBRT)三大体系,是公共交通体系中使用最频繁的交通系统。作为整个交通网的一部分,专线公共交通系统与其他公共交通系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专线公共交通的通达性受到地域局限时,传统的公交车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把旅客运送到有轨电车系统附近,公交运输网络需要保持不断完善的状态。 (你这里压根就没提交通管理与组织和绿色交通)1.2.2国内研究现状自“九五”时期,在中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非常活跃。周干峙院士咨询报告研究发展我国大城市交通和李晓江所代表的北京宣言: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更全面地体现了思考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4。长安大学李作敏张生瑞博士进行了全面发展公路交通绿色的系统分析,研究了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高速公路绿色交通发展战略措施5。北京交通大学的卫振林的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的问题,研究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环境约束机制作了初步的定量研究,提出了城市交通环境容量和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在“绿色交通”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模型6。针对城市交通绿色发展的研究课题,2000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中国城市绿色交通研讨会”;2001年在厦门召开了“城市绿色交通的战略与蓝图研讨会”;2002年在台北举行了“海峡两岸绿色运输科技研讨会”;2008年、2009年相继召开了第一届、第二届“中法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系统论坛”等7。绿色交通在我国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同,逐渐推广开来。随着城市交通拥堵与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加剧以及可持续思想的深入,城市绿色交通的研究开始更关注实际应用技术。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周边街区的交通问题,为会展中心周边街区提出绿色交通组织与管理的方案,合理的管理会展中心周边的交通,保证其交通安全、畅通、高效与快速。方便人民的出行与游览。论文主要完成以下内容:1、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与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调研;2、绿色交通的理论基础;3、会展中心周边街区交通调查与综合评价;4、交通组织现状与管理存在问题分析与优化;5、提出会展中心周边街区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案;1.4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根据研究课题,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或者文献来获得资料,对研究对象有科学的认识,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把握,以期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相关类似规划设计和研究的缘由、历史、现状、动态发展,进而帮助明确研究课题的重点内容。理论研究与实证相结合: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方法、理论成果和规划设计的详细工程,运用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类型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理论分析和综合总结。收集相应的实例,认识大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影响规律。再通过这些规律,对会展中心周边进行规划。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通过实地调研并查阅当地有关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历史文化等信息,进行摄影、测绘、观察、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分析与综合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认识到绿色交通理念的实际本质和内在特征。对研究区域的城市空间和交通方面的各种规模、范围、程度等数据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对城市构建绿色道路系统、公共交通系统等子系统提供数量依据和支撑。归纳演绎与经验总结:将理论与实证结合研究,在工程活动的具体情况中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上升为一种可推广的、其他地域可参考的有效方法。第2章 绿色交通的理论研究2.1 绿色交通的含义绿色交通(Green Transport),广义上指的是采用低污染,适用于城市环境的交通工具,并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交通概念。狭义上是指为了节省建设费用而建立起来的一个低污染,利于城市环境多元化发展的协和交通运输系统。8从交通方式上来看,绿色交通系统包括步行交通、9自行车交通、常规公共交通以及轨道交通。从交通工具上看,绿色交通工具包含各种低污染车辆,如双能源汽车、天然气汽车、太阳能汽车、电动汽车、氢气动力车等。绿色交通还包含各种电气化交通工具,如无轨电车、有轨电车、轻轨、地铁等。10 绿色交通是一个新的概念,它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它强调了城市交通的“绿色”,缓解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公平,合理利用资源。其本质是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以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以最少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交通效率。11绿色交通的理念应该成为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指导思想,绿色交通的概念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优化决策,研究城市的开发强度和交通容量和环境容量,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和轨道交通系统协调发展。这一概念的整合三个方面,即谨慎,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122.2 绿色交通的重要性人类的终极目标在于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扩大人类发展机会,提高人类发展的能力。从这方面说,城市交通也应该如此,这就是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就人而言,城市交通的基本目标是:在安全、经济、高效、舒适、良好的选择性,充分保证公民持有最低的可达能力,它可以到达城市的任何地方。显然,这交通权利不能指望更多的私人汽车,只能建立在公共交通通达的城市街区,费用可以被大家所接受。我们认为,公共交通是中国城市交通道路的治本之道,快速轨道交通是中国城市交通的交通安全阀门,以人为本的绿色交通是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核心。今天,人们将一个城市汽车的数量和多样性的交通工具,选择性和协调的交通网络是方便和舒适程度通畅程度已经形成,并通过信息技术、科学管理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的发展动态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交通系统作为城市的动脉,是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的治理。这座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是否继续适用于生活的人,直接或间接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他方面,并通过交通规模反映。“未来城市的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的未来。预期是好的交通系统是良好的城市环境。”在21世纪,面对着汽车化的挑战,城市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变化,城市结构的功能发生变化,形成新的交通形态。我们构建城市不仅在今天,更是为了明天还建造城市。因此,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决定需要能够预见到这些变化,适应这些变化,为了更好地保护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绿色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绿色转型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唯一途径。2.3绿色交通的理论基础(能不能充实一下,既然叫理论基础,就应该体现基础,另外前言,上下文衔接有所欠缺,这两节显得很孤立)2.3.1人本思想近年来,“以人为本”的概念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公认行为准则,表现在交通“平等”的原则,通过每一个交通网络是平等的。主要体现在两点:首先,行人、自行车和机动车辆在交通环境中,机动车辆使用机械功率,远远超过人类的物理流动。因此机动车道路上的通行权有很大的优势,而行人总是处于不利地位。第二,一旦接触冲突行人、自行车和机动车、行人、自行车骑自行车的人更容易受到伤害,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从保证人身安全的角度,在运输的过程中,行人,骑自行车是尤其需要保护的弱势群体。在此基础上对“以人为本”的理解,交通政策、交通管理,应该充分考虑以行人和非机动车为代表的弱势群体和其他因素,建立以人为本的交通环境、交通时空分布权和优先权的建立,等等,都必须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首先 应该与“其次”对应)2.3.2系统思想城市交通概念,不仅仅是一个行人,立交,汽车,地铁,自行车交通工具等简单的组合,而是与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联的生活质量的综合概念。人、车辆、道路和环境的是道路交通系统的四个因素。其中,“人”包括行人、骑自行车的人、机动车司机,交通管理者,以及乘客,所有交通参与者;“车”是指公共道路车辆、私家车、自行车、道路交通车辆;“道路”是指所有,包括各级道路交通流载体; “环境”是指与交通相关的各种外部条件,如法律、政策等。四个因素中,人总是交通的主体,车辆和道路是一个服务,环境是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各个因素形成系统,构成了运输子系统。绿色交通的深层含义的协和式的交通系统,它包括以下几点:(如果你的论文中能想方设法体现以下几点就好了)(1)环境和交通的协和(生态、心理);(2)交通和未来的协和(适合未来发展);(3)交通和社会的协和(安全,以人为本);(4)交通和资源的协和(最少成本或最低资源来维护交通的需求)。因此“绿色交通”的概念生动地反映了以人为本的交通系统,丰富以人为本的交通系统的内含。绿色交通的概念的指导下,促进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改良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状态。2.4绿色交通的实践意义发展绿色交通,发源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因此,绿色交通的目标也除了追求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环境可持续性,也实现财务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反映在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之间的动态平衡,体现在交通成本低、效率高。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社会正义为目标,和实现公众愿意接受以人为本的交通系统,各级最大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可持续性的环境,鼓励和诱导城市居民放弃汽车,公共交通,从而有效降低汽车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确保居民的身心健康。广义的城市交通系统是运输材料和社会现状条件的总和,即物质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城市交通系统的核心,因为它是“不仅满足居民出行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居民出行选择的需求”,道路的城市交通系统应该让单位道路断面和对象,被更多的人而不是汽车,因此,应该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系统“标准”,“以人为本”的城市交通系统,是我国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标点符号一律用全角)如果能应用上述的绿色交通体系,则可获致下列好处,包括自然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1)自然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和酸雨;减少公共空间与家里之噪音;减少农业区和敏感地区之都市化;减少街道尘土和污垢。2)社会方面:降低市区街道犯罪(更多“眼睛”在街上);增进个人运动和健身;提高市区的生活品质;减少交通肇事生命损失;减少交通拥挤所损失的时间;减少穷人与资深公民(Senior Citizen,意指老人或长者)买车的需要;减少儿童在私用车内的时间。3)经济方面:降低能源费用;减少能源短缺的伤害;活化邻近商业活动;降低健康照料的费用; 减少因肇事受伤、压力与交通拥挤所浪费的时间;降低所有交通费用。2.5 本章小结本章介绍了绿色交通的定义以及它的构成,分析了绿色交通的重要性,分别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介绍了绿色交通的理论基础(人本思想和系统思想)和实践意义。 第3章 会展中心周边街区交通现状3.1 综合综述(第3章的内容太泛,太散,不具说明性,确切地说对你的论文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3.1.1 区位综述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哈尔滨会展体育中心体育场工程位于南岗区红旗大街经济开发区内,与城市二环快速干道相连。3.1.2 哈尔滨市交通现状综述(空两格个)(1)道路覆盖率低。据统计局统计,截止2013年底,全市市区实有铺装道路而积1800万m2,人均铺装道路而积为5.9 m2/人,略低于国家规定的715 m2/人的标准。与国内其它城市相比,也处于偏低水平。(2)低等级道路有效利用水平低。据市道桥处统计,截止2013年底,在市区实际铺装的道路面积中,道路的宽度在7 m以下,汽车不便通行的支路和巷路面积占到36.7%。另外,低等级的道路资源利用率非常低下。以二环十射为主的道路网络占到全市道路面积的53.3%,承担了80%的机动车交通量,剩下的20%的机动车流量却分布在市区46. 7%的次级道路上。(3)交通方式较单一,缺少快速轨道运输系统。哈尔滨市目前城市交通还仅局限于地面交通。(4)交通管理水平低下。哈尔滨市交通安全以及交通管理的现代设施很少,2003年实施畅通工程以来,增加了多种交通设施,但是与发达城市比较还有不小的差距。另外,从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上来看,哈尔滨市虽然建立了ITMS智能交通系统、电子交警等设施,但是目前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智能交通、信息化技术有待进一步的提高。(5)停车场(位)严重不足,供需矛盾严重。据统计,哈尔滨市机动车数量为61万辆,虽然设有1120处停车场(库),可提供13万个停车位,但是提供的停车场(位)还远不能满足机动车的需要。其中,以市中心区内的南岗、道里、道外和动力停车供应最紧张。停车位的不足,一方面造成大量的机动车量在道路的禁停车行道上停车,导致很多路段堵车以及车速下降,严重影响到道路的通行能力;另外也造成大量机动车辆占用人行道,不仅影响到行人的通行,而且还造成人行道毁损严重。3.2会展中心周边道路情况3.2.1 会展中心周边道路渠化设计会展中心分别被长江路、黄河路、红旗大街、南直路所包围,其中,黄河路为双向8车道,红旗大街为双向8车道,长江路为双向12车道,南直路为双向12车道。如图3-1所示为会展中心周边道路渠化设计从图中可以看出,各路的渠化也相当合理,不仅仅有停车道,还有直行车专用道,但是没有公交专用道,绿色交通就是要以人为本,居民的出行主要还是公交车,所以建立公交专用道也是必然的。(下面的图很简单,能画就自己画,不要老是拷贝别人的)图3-1 会展中心周边道路渠化3.2.2 会展中心周边交叉口相位配时(空两格个)会展中心周边的交通状况很复杂,各交叉口的相位配时也相当的复杂,如表5-2所示(字号很有问题,表内容字号比标题小一号,而你恰恰相反)表 3-1 会展中心交叉口的相位配时相位1相位2相位3相位4相位5黄河路与红旗大街南北方向直行42s南方向左转20s、北方向左转30s东西方向直行33s东西方向左转直行8s东西方向左转30s红旗大街与长江路东西方向直行40s东西方向直行左转15s东西方向左转30s南北方向直行35s南北方向左转25s长江路与南直路东方向直行左转45s西方向直行左转35s南北方向直行45s南北方向左转35s南直路与黄河路西方向直行左转30s南北方向直行50s南北方向左转20s东方向直行左转25s从表中可已看出,会展中心周边交叉口相位繁多,但是还是满足不了现在的交通现状,在低峰期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一到了高峰期,拥堵情况就会相当的严重。3.3 本章总结本章主要对哈尔滨会展中心的区位和其周边的道路组成,了解会展中心周边的道路状况,为接下来的的对会展中周边展开调查做准备,以便于充分的了解和调查会展中心周边的交通状况。第4章 会展中心周边街区交通的调查分析与综合评价(你这里的评价是关于目前交通现状问题的评价,而不是你给出对策以后的评价,所以不应该叫绿色交通的评价指标,你就正常评价,和绿色交通没关)4.1 会展中心周围街区交通现状调查4.1.1 绿色交通的评价指标绿色交通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交通功能评价。主要涉及交通结构、交通设施设置水平,居民旅游需求和服务的满意度水平;包括绿色交通,路网结构和规模、公共交通的规模和布局,缓慢的网络规模和布局,停车场的规模、路网服务水平评价等。以城市的性质的基础、布局、规模、土地利用和城市绿色交通模式之间的协调为评价基础,以及交通需求预测的结果等。(2)环境影响的评价。主要包括城市交通系统的城市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和道路绿化,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交通系统。评估是基于大气污染物和噪声分析模型和道路绿化。(3)资源消耗评价。主要包括城市交通系统的能源消耗,城市土地资源消耗,清洁能源等。评估是基于燃料消耗和道路交通系统的时空消耗模型和土地资源和清洁能源利用率,计算城市交通的能耗,分析其供给和需求。(4)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分别从交通方面的投资和交通安全反映交通和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协调,保证城市交通发展和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财政能力、城镇居民依照各自的承受能力和旅行方式的偏好,同时注意运输系统的安全性。(你提了那么多的评价指标,是否能针对几个指标进行评价呢)4.1.2 会展中心周围街区道路交通问卷调查1. 调查问卷及结果分析(关于调查问卷表的建议我以前给过你,你自己看看吧,还有你的表设计的很不耐看,看怎么修改一下)调查问卷:如表3-1所示(前后标号要一致)表4-1调查问卷哈尔滨会展中心周边街区的绿色交通调查问卷本次调查结果仅用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不要求个人详细信息,请按照您的实际情况放心作答,真诚感谢您的合作!1、基本情况 性别:1)男 2)女 年龄:1)20岁以下 2)2130岁 3)3140岁 4)4150岁 5)5160岁 6)60岁以上 职业:1)公务员 2)生产企业职工 3)中小学生 4)大中专以上学生 5)商贸服务业 6)科研设计、信息服务、文教卫职员 7)私营、个体业主 8)离退休 9)农林畜渔牧业人员 10)其他 月薪:1)2000元以下 2)20014000元 3)40018000元 4)8000元以上 文化程度:1)本科及其以上 2)大专 3)中专或高中 4)初中和小学 5)其他2、个人出行情况 2.1、你出行的目的是? 1)上班 2)上学 3)购物 4)旅行、探亲 5)业务 6)回家 7)其他 2.2、你日常上班(学)主要交通方式_(选交通方式)单程总耗时_分钟(含步行时间) 1)公交 2)单位汽车 3)小汽车 4)出租车 5)摩托车(含搭乘) 6)自行车 7)电动车、助力车 8)步行 9)其他 2.3、若使用公交上班(学): 从家到公交站的距离 所需时间约 分钟,下车后到单位(学校)的距离 所需时间约 分钟,单程需乘坐公交车次数 (换成次数) 2.4、选择交通工具时,你最关注的是?(可多选) 1)耗时多少 2)舒适程度 3)便利程度 4)运费 5)安全和可靠性 2.5、你认为目前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有哪些?(可多选) 1)交通堵塞 2)汽车尾气污染 3)停车困难 4)噪声污染 5)交通事故 6)公交系统不发达 7)乘车困难 8)其他 2.6、你认认为下列哪些是绿色交通方式? 1)步行 2)自行车 3)电动自行车 4)公交车 5)地铁 6)轨道交通 7)小汽车 8)摩托车 2.7、你家里是否拥有普通自行车? 1)有,共 辆 2)曾经有,现在废弃 3)从来没有 2.8、你认为目前哈尔滨公交系统存在哪些问题?(可多选) 1)公交条件差,太拥挤 2)站点分布不均,搭乘不方便 3)不准点,等待时间长 4)车速慢 5)票价不合理 6)公交车内环境不好 7)公交车座位太少 2.9、你认为以下改进公交系统措施,哪些方式最有效 (可多选) 1)完善路线,提高覆盖率 2)降低票价 3)换乘方便 4)提高舒适度 5)提高车辆运行速度和准点率 6)实现自行车和公交换乘对接(实现“门到门”的交通) 7)其他(请注明) 2.10、为实现绿色交通,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可多选) A减少出行总量、缩短出行距离 B减少小汽车出行量(提倡公共交通工具) C降低单车排放量(车辆技术) D改变交通出行模式(步行、自行车、自行与公交换成)E道路网络的有效利用 F其他 选项分析: (1)出行方式上的选择上学生一族:70%以上选择的是乘坐公交车出行,2%是乘坐私家车,有8%选择步行,16%的选择自行车,没有经常乘坐出租车上学的学生;工薪阶层:工薪阶层中也存在一个收入上的划分,调查过程中由于考虑到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的出行方式的选择上对公共交通环境的影响上不占有太大责任,因而,选择的都是三十岁以上的人群。这部分里面,中低收入者七成以上选择公交出行,10%选择班车出行,不到10%的人选择私家车,其他的选项不超过5%;高收入者:八成以上选择开车上班,15%左右是坐出租车上班,不到3%的人选择其他;综合分析:九成多的受访者选择了乘坐公交车,其余分别选择了自行车、摩托车、出租车各占3%、3%、1%,这同时也说明了会展中心周围市民的收入水平整体上还属于中等水平,因此也凸显了公共交通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了很重要的地位。公共交通的文明和健全发展势在必行。将近80%的受访者乘坐公交车是为了便宜、舒适、安全。(2)公交线路分布合理性以及服务满意度会展中心附近居民区线路:90%有5条以上,其中超过60%有10条以上,增加了交通的便捷性。市民上下班平均车速:30km/h,但交通拥堵处为5km/h10km/h。市民对哈尔滨公交满意度:大约80%为基本满意,交通拥堵的情况是这两年才逐渐明显,并多发于上下班以及路面状况不宜快速行驶的情况,因此整体上达到了一个基本满意的标准。综合分析:单单是从问卷上显示的数据,给我们的感觉是会展中心周围的交通井然有序,市民基本满意,当然这是融合了市民对非高峰时期交通的看法,这也说明,会展中心周围的交通堵塞是有时间性的,也是有很大空间和弹性去解决的。(3)哈尔滨市民心目中交通拥堵的“制造者”私家车数量激增: 60%行车违规: 54%占道现象严重: 66%其他: 30%综合分析:交通规章制度上的缺失以及大量增加的非公共交通方式,是人们普遍认为的拥堵“制造者”。(仅以该表作为评价依据很没说服力)4.2 资料结合分析结合相关资料和实地调研分析,会展中心交通拥挤与以下原因有关:1. 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和道路可通达性会展中心附近道路等级结构中存在级配等级不合理、建设规模偏小的问题,尤其是城市的快速路、主干路密度明显偏小,路网覆盖率低,影响了城市交通的运行速度,次干路也有待于增加,使其与快速路和主干路相匹配,搞好快速交通与慢速交通的衔接问题。各级路网平均车速普遍偏低,车速呈下滑趋势。同一级别道路的车速相差悬殊说明主干路网上瓶颈较多,平面交叉口延误是其主导因素,以会展中心周围为例来分析交叉口对道路行程速度的影响。南直路是市内出行的主干道,这条道路的行车条件较好,平面交叉口相对较少,但在南直路所测的行程车速仅在30km/h左右,这主要由于南直路存在瓶颈交叉口塞车严重。这些交叉口延误时间都大于150秒,全线交叉口平均受阻时间达到48.7s/交叉口。2. 城市居民出行对交通的影响(1) 居民出行时间的分布在日常出行时间上,居民在工作日时一般在早、晚形成出行的高峰,早高峰多发生在早上7:008:00之间,其出行量占到全日的出行量的14.5%;晚高峰多发生在晚上18:0020:00之间,其出行量占到全日的出行量的10.7%。居民出行的时间分布特征见图4-1。图4-1居民出行时间分布图(2) 居民出行距离的分布居民的出行距离主要分布在2km10km之间,其出行量占到总出行量的81.6%。具体情况见图4-2。图4-2居民出行距离分布图(你的图看起来很不顺眼,有的有边框有的没边框,最好一致)(3) 居民出行时耗的分布居民日常出行平均时耗为44.6分钟,不同的出行方式和不同的出行目的条件下所需要的出行时耗都不一样。会展中心周围用地和人口分布相对地比较密集,大部分居民出行时耗在40分钟之内,占到总出行总数的67.2%;超过1小时的占到12%。工作出行的时耗主要分布在16-40分钟之间,占到工作出行总量的5 5.7%。乘坐公交的人群,大部分集中在2160分钟,骑自行车的人绝大部分集中在30分钟左右。具体情况见表3-1。表4-2居民出行时耗分布表(下面为什么要空格,很久以前我就问过到现在你还没改)出行时耗(分)全部出行(%)公交出行(%)自行车出行(%) 步行(%)工作出行(%)15 0.7 0.20.52.20.8610 6.2 2.29.013.67.61115 6.1 2.210.110.57.61620 12.5 7.116.818.913.12130 17.0 13.028.728.510.83140 24.7 27.915.36.531.84150 7.6 10.35.94.07.05160 13.2 18.48.78.112.06170 2.3 3.60.91.01.97180 2.0 3.20.81.01.98190 3.2 5.21.21.72.891100 3.0 4.71.12.01.9101120 0.9 1.20.51.20.5120 0.6 0.80.40.60.3合计 100 1001001001003. 城市车辆对交通的影响2013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39.6万辆,比上年增长4.7%;到目前,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迅速突破80万辆!近6年就增加了1倍,以每年15%20%的速度递增!城乡每百户有22辆私家车,新手多、违章多、肇事多、乱停乱放多,这是造成交通越来越混乱和拥挤的主要原因。4.3 会展中心周围街区交通状况综合评价通过在会展中心附近进行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统计,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对会展中心周围的交通状况有了实际的了解。会展中心的交通状况总体良好,在高峰期或者活动期间客流量较大的时候会发生交通拥挤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你15页说 会展中心交通拥挤与以下原因有关:,那么这二者是否有什么关联?)1.交通结构不合理没有充分发挥道路利用率高的公共交通的作用;占用面积大、载客量较小出租车、私家车等非公交车辆占有的比重过大;作为绿色交通工具的自行车为主要的出行工具,导致道路网使用效率较低,产生严重交通堵塞。2.交通建设缺少人本思想和系统思想从行人与自行车交通的状况来看,缺少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好行人与自行车交通,没有把握交通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对人和物的转移。从交通管理层面上看,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管理观念相对陈旧以及管理手法比较单一。目前交通管理的观念缺少创新,仍然主要采用站岗指挥、驾车巡查的方式,很难能够取得理想社会效果。当前的交通状况是先进和落后的交通设施、交通工具、交通技术和管理意识并存。要想改变这三个并存,只有依靠管理创新。(就这么两条,显得很苍白)4.4 本章小结本章对哈尔滨会展中心的区位介绍和交通现状进行综述,确定绿色交通的评价指标,对会展中心周围进行调查问卷,并分析调查结果以及对交通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第5章 会展中心周边街区绿色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案(通篇你说空行就空行?是否有依据?不该空就不要空)5.1机动车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案5.1.1 交叉口的综合治理为了减少积压的路口车辆,提高道路交通路口和通行能力的匹配,增加道路车道(想增就增吗?怎么增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此外关键交叉口和道路交通管理方案设计是交通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解决最近的当地交通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具体措施有:十字路口渠化(怎么渠化)、信号配时优化设计(怎么配时、转向控制、公共汽车停靠站设计(怎么设计?你倒给出方案啊)、停车管理等。针对哈尔滨会展中心周边,快速路和快速路,快速路和交通性主干道相交均设互通式立交,具体如下:红旗大街+黄河路,黄河路+南直路,南直路+长江路,泰山路+长江路,泰山西路+长江路,长江路+红旗大街等,避免相互的干扰,同时提高运输的效率。(那你就应该针对每一天给出你的方案)5.1.2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1)公共交通的发展目标是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自行车为补充的公共交通体系,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至2010年,公共交通要承担60%以上的客运机动化出行量。哈尔滨会展中心周边的公交线路覆盖面非常全面,如红旗大街上的会展中心站有12条公交线路途经此地,不论是居住的市区的或者是郊区的市民出行到会展中心都是非常方便,同时在会展中心附近的长江路、黄河路和南直路上共分布有大小8个公交车站。在各项条件都达到比较优越的条件下,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加强对公交系统有关服务人员的培训,改善服务态度,加大对行车安全教育的力度。完善对乘客信息的提供,包括车上线路图、利用广播播报车站名、增加站名显示设备等。实行公交服务质量评审制度:以各个路线和分公司为单元进行服务质量评比,定期实施和订定奖惩办法等,用积极向上手段促进服务质量提升。实现票价一体化,减少因不同的经营者、公交模式、路线和车辆对乘客出行的费用影响。实施公交车换乘优惠,减少乘客因为换乘带来的额外的费用。 (2)公共交通系统发展原则是多种模式协调发展、一体化和适度竞争。(3) 依据一体化、适度竞争以及规模经营的要求,提高公交营运市场准入管理力度,重组公交企业,逐步推行公交区域专营。5.2 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案5.2.1 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方案哈尔滨会展中心周边的非机动车主要是指自行车,要加强对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铬合染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左旋VC全效眼周修护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酮替芬气雾剂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中国轴承滚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5G网络对工业物联网的促进作用
- 9.1溶液的形成说课稿-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 智能制造背景下刹车套柔性供应链的韧性构建路径
- 2025年中国亚麻汽车座垫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粘胶机配件数据监测报告
- 智能传感器在动态击实过程中的非线性响应机制研究
- 家具公司安全操作规程
- 当前安全生产面临形势安全生产
- 2025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 社区组织建设课件
- 多发性骨折护理
- 妇科异常子宫出血护理查房
- 2025至2030中国避孕药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投资策略报告
- 北京中医药大学介绍
- 中医脑病专科建设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网络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 T/CCT 004-2020煤用浮选起泡剂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