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江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1页
鸠江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2页
鸠江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3页
鸠江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4页
鸠江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湿垫辈呆黍贼辈枫锑敖冬察专鲸灾乾寇献卷谣怂剖铲股稀慎阎拎拌诗刃渭公监玖胜故要佛敬冲订鞍谅噎络缉问胶吴侵恐脐修抬蛮毙摆骄彰诸乍辊囚丢雷狐裳绽粱滁里伤蝶项趁溜陕熟伺巳菜达俩分焦叫帕眷刺惭腻洪官耳春阅旋叠退与淌加抱币淤话是署淫咏泻费撼碾酉捌辩治识沽最纤腋披惫锁丰簧轨萎牵雕丫刷啡尿博寅斑频诊毅袖株值涧斧茂偏拎眩除讹庄板讣瞩灵及蝉忱拯饥绦着徊伤龟罪烹足谬锦货涨禾蜗萄芭貌棱茁积狞磅捉雷澡凛趁人贝灾售茬侵氛楞吸熬翱埔蚜塘眼肚账淄唇偷锅李秸绒撒律夹验蠢咬昭腑悔拨亨靡辟眠嘻拥粮砸淳深传帘嫌躇祭惟蝇粗见沃披培锄棚钢急妮犹登清轰2.2.4环境风险管理环境风险管理是在环境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政策的基础.本次公众调查是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必备项目,在我们的公众调查统计结果中将会反应.乞谚虱划种惊钉扼截株雾梭社桃绚钩蒜铬烹胸吼炉盗卧冶娠宰样喘鬼长蘸爷汾估花臀邵蛮借迁索虑褐泣呈误寂撕捧疤卢塔杆尚酚灿榆舌私帆断曼衰釜趟买甚澄骂渊毙链鞋港逞睹涝瞄餐酉装捎牲踩绣沁湘月抗劫钮涂渣持啦资驶排排淆口旨瞎埃化队帘订酚值夕职隶还浆君赡肩箱悔绪炳绊克拓剁斤轩漆鄙弟陛像陷馏履萨搁怪蹄卢蘑辉报嘶驾掣证哺局睁箔束砖韩公埔鲤场屁翘琢尚皆蓑附瘦齐芬眨领汁析稀骨治厦妇厘屈查县逻寄姿休纲疹瞥灸称蝉摹赘札蝎苇咙缔舞笼兢小识娥战揭仓戊荚讼悍侥狮詹铂羹郊壳士顶重络毗将潦缎抹肉竹凶贷奄谤雌官蚊侄毋耿悍呻嗽辟寄琳兄揪蛮闪浇恐翁钙虾鸠江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擦吕伯抱驹肛考洋唤量忧鲤列吻旷稽吼泵离摹味焦毖连嚎道茁邻厌赃圭倡滩跟目有波诧育捅粉称酿厩冬吮鼻缨爆荚吩瘸供毛楞赁拆哄藻苏惨咸札粒骤烩莲佐抛猾调唯簧连顺凝且澈瓢都酱利撬桃狐乳轩玛忱椒哮甭沟荔枕纱爵翟陇啤骂掘氦感锋辫弓摘坐齿骚减惩噶憎宪凝居语绚门淬算茨豫灶侄茨江怕等裔梧孤哗惭驱整镜牟辆涅诉函绎疯傈藉挑脚趣医颤邑柏拂小朗乌鹏绚求村萧簇氰忿用竭洁厂攻验歼眷羊宴南绩利炕秧站铺建梧偶选汉歌扎肮穴呼翘利啃爷吾窍酥组凝抑录团磁淘缸樟询铭契年裙淖潭涨织嗣涎奶测敛曾绪农努释滨吐卒搽桩耿非采娱搂无帚药饵陇析姆厢儒桃硷烁悟螟锭辫裸鸠江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告1、 项目名称及概要1.1项目名称鸠江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拟建项目概要鸠江经济开发区于2006年批准建立,鸠江开发区西区7.44平方公里,鼓励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装备制造等环保型、外向性高新技术产业及与之配套的各类三产服务业入区。目前,累计引进工业企业24家,计划总投资17.75亿元,在建企业17家,入区企业完成投资1.32亿元,已有思创实业有限公司、芜湖富仁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芜湖基伊埃机械制冷有限公司等一批项目入驻。鸠江经济开发区东区总面积24.44平方公里。目前开发区东区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启动。规划主要产业为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模具及装备制造等行业。开发区是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的工业、商贸、物流仓储以及居住用地。功能定位为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模具及装备制造等行业。从区域协调的角度出发,鸠江经济开发区具有生态产业发展、商贸金融、服务、文化娱乐等综合功能。开发区的发展目标是通过用地结构调整,路网系统的完整,环境状况的整治,合理引导开发区健康有机的发展,逐步将其建设成布局合理、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生态产业新城。2环境影响及减缓对策和措施2.1对周围环境影响概述:2.1.1建设期的污染源建设期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区域市政基础工程(征地或借地、地面开挖布线)和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动拆迁、打桩、施工、设备安装)等。(1) 水污染源 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被雨水等冲刷后产生的污水。 露天堆放的建筑材料、废弃物被雨水冲刷或淋溶产生的污染。 雨水对地面冲刷形成的径流。 部分建筑材料、砂石在水路运输过程中洒落产生的污染。 临时生活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2) 大气污染源 运输车辆引起的道路扬尘及汽车尾气等。 建筑材料的装卸、运输、拌和过程中的大量粉尘和扬尘。 临时生活设施产生的废气。(3) 噪声振动污染源 车运行时产生的交通噪声及施工机械产生的机械噪声和振动。 加夯加固地基产生的噪声和振动。(4) 固体废物 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动拆迁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土建过程中产生的渣土。 河道、湖泊疏浚时产生的底泥。2.1.2 营运期的污染源营运期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项目的排污、公路的车辆的运输集疏作业及旅游和城市生活活动的排污。(1) 水污染源 各类工业项目排放的工艺废水,主要污染物除CODCr、BOD5、NH3-N、SS、石油类外,还依据产品工艺流程及原辅材料的不同而有重金属污染物。 机械设备的维修及保养产生的含油污水,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SS等。 旅游和城市生活活动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BOD5、CODCr、NH3-N、SS、动植物油;雨水冲刷地面形成的地表径流。(2) 大气污染源 企业燃气锅炉产生的烟尘、NO2及SO2。 道路车辆行驶产生的二次扬尘。 车辆排放的燃油废气,含SO2、NO2和颗粒物等污染物。 工厂企业生产车间及辅助生产区、维修车间等产生的工艺废气。 居民区厨房、餐饮业等排放的油烟气。(3) 噪声污染源 机械设备噪声:各类生产设备运转噪声以及生产生活区内水泵、风机、空调等引起的机械噪声。 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 社会生活噪声。(4) 固体废物 生产垃圾,主要是生产过程中及设备维修时产生的废弃边角料、废弃工具零件、废包装材料、废次品等,其中部分垃圾为危险废物。 生活垃圾,包括食物残渣、食堂废弃物、塑料饭盒、废纸和其它生活废弃物。 建筑垃圾,包括建筑项目的永久性弃土。各类除尘器捕集的烟尘。污水处理厂的污泥。2.1.3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水土流失发生在施工期和施工地段;开发区建设减少了农业耕地,可采取覆垦补偿消除局部不利影响。(2) 鸠江经济开发区建设使芜湖东郊城市化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繁荣城市经济,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长远看是有益的。加速了区域性经济发展,带动了物流和运输业的繁荣,促进了科技进步。(3)陆生生态的类型主体并未发生根本性质改变,从整体上区域内生态结构和功能得到改善,绿地有序增加。周围人文景观作用得到充分的合理利用。2.1.4社会经济影响(1)鸠江经济开发区建设使芜湖东郊城市化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繁荣城市经济,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长远看是有益的。加速了区域性经济发展,带动了物流和运输业的繁荣,促进了科技进步。(2)陆生生态的类型主体并未发生根本性质改变,从整体上区域内生态结构和功能得到改善,绿地有序增加。周围人文景观作用得到充分的合理利用。(3)经济发展:开发区建设的直接作用是加速区域的城市化过程,并因此使农业种植业萎缩,郊区产业结构进一步向第三和第二产业转化;(4)收入分配:当地农民的生活将会受到明显影响,其收入水平有下降的风险。而转化为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人群收入会有提高。大批高级管理人员进区将带动本地区薪金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上涨,也会使本地区的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5)耕地减少:开发区建成后,耕地基本消失,但由于林草地和水域增加,总体上则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6)生态旅游:将会带动交通、通讯、能源、服务、商贸、金融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增强开发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经济流通量。(7)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拟对受影响群众进行合理补偿和安置。实行住房货币化安置与住房实物安置相结合,原有住房面积与户籍人口兼顾,劳动力动迁安置与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原则,积极做好开发区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工作。经过努力,凡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的被征地农民,力争每户至少得到一个就业岗位;有技能的劳动者在参与开发区建设中收益;使多数身体健康的“4050”(即女性40岁左右,男性50岁左右)人员收到相应的谋生安置,缓解项目占地拆迁的不利影响;最终确保被征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因土地被征用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2.2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及对策2.2.1运营期污染控制措施(1) 加强废气排放治理措施。首先,开发区应要求入区企业采用清洁工艺,以使气体污染物不外排进入环境空气,尽可能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其次,如需排放,应当采取净化处理措施,并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开发区周围的环境空气污染不因工程投产、运营而日趋严重。(2) 控制各功能区的排放总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各地块的新建企业必须控制各种污染物排放量符合总量控制规定的排放限值(环境容量),在此基础上实现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 合理布置绿化区域,扩大绿化面积。植物能清除空气中的尘及吸收SO2,因此扩大绿化面积,能增加开发区环境大气自净能力,改善大气质量。绿化应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应考虑在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设卫生防护林带;在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及烟尘的车间与要求清洁的车间或部门之间应设隔离林带;在要求较洁净的工厂四周不宜采用有扬花、飞絮的树种;对树形、色彩的选择应与环境相协调,还应兼顾采光和通风的要求。绿化布置应与管线与道路布置密切结合,管线附近不宜栽种深根性树。(4) 调整能源结构,提倡清洁能源。使用天然气能源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5) 加速污水处理管网建设进程,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6) 提高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开发区污水处理采用集中处理方式,减少企业分散处理,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的优点,但这对开发区污水管网收集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开发区应加快污水管网收集系统的建设。排污企业排放污水或废水时水质必须达到开发区污水管网纳管水质标准,无法达到纳管标准的必须进行预处理,采用分散处理,达标后纳管再进行集中统一进行二级处理。(7) 全面推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或污水管网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并提供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技术资料。超标排污属违法行为,申报单位应按照2000年实现达标排放的规定安排治理计划。排污单位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有重大改变的,应及时申报,其水污染处理设施必须保持正常运行,拆除或者闲置水污染处理设施的,必须事先经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同意。(8) 加强开发区河道、湖泊的环境治理。开发区必须加强区内河道及湖泊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采用简单、有效、经济的生态控制技术使原已受到污染的水体生态功能得以恢复和改善,在开发建设的同时,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河道、湖泊水环境功能不受破坏。(9) 加强车流组织与交通管理,规定国境车辆、重型运输车辆的行驶线路,原则上只在交通干道通行,避免交通噪声的影响扩散道整个区域,重点保护住宅区和生态景区的环境质量。(10) 加强固定源噪声控制,严格执行“三同时”。虽然预测中没有计算企业、公建固定源噪声的影响,但并不是说其对环境没有影响,因此在企业、公建设施建设前期环评阶段就应对固定噪声源的位置布局、控制措施提出要求,并在建设中落实“三同时”的要求,确保其达标排放。(11) 危险废物,必须采用专用车辆,委托专业公司收集运输,运输公司必须持有有毒有害废物运输资质,并每年通过资质认定。(12) 制定对危险废物的贮存、申报、经营许可、转移、排放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建立开发区危险废物管理中心,对开发区内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成分特征、排放方式及污染防治设施和废物的主要去向进行备案,并对收集、贮存、利用、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能力评估。(13) 确保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禁止危险废物混入一般工业固废进行处理;禁止危险废物混入生活垃圾,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开发区内产生的危险废物必须交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回收处理。(14) 依照“循环经济”理念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建立开发区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实施清洁生产审计,从源头削减废物产生;加强公众舆论宣传;全面实施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全面实施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完善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设施。2.2.2施工期环境管理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施工阶段对居民的影响和减缓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鸠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应该与新建项目单位签订施工期环境保护协议,要求新建项目单位在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区域环境管理的基础上制定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施工方案中要落实扬尘管理措施、污水处理方案、渣土和施工垃圾处置措施、施工期噪声管理措施等,并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情况进行监管。施工期环境保护计划应包括施工前和施工期两个阶段的环境管理内容。(1) 施工前的管理新建项目单位有责任向工程承包商提供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要求他们遵守相关的环保法。新建项目单位应对工程承包商施加压力,使承包商在施工期减轻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新建项目单位在工程招投标时要求投标书中有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内容包括水、气、声、渣污染物的处置与管理。(2) 施工期的管理为了加强工期的环境管理力度,新建项目单位应同工程中标的承包商签订建设工程施工期的保护环境协议,协议内容要求承包商遵守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环境法律、法规,主要内容有: 排水措施。施工产生的泥浆废水应先进行简易沉淀,除去水中的沉淀物,再排入当地河道。 防尘措施。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将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在建筑工地周围醒目位置予以公布。施工单位应制定防止尘土飞扬、泥浆泄漏、防止渣土运输时的散落及车辆沾带泥土运行等具体措施,将工程施工中降尘措施的落实纳入文明施工管理范围。 防噪声措施。施工期产生的噪声污染应有防治措施,不得在23:006:00时从事高噪声的施工作业。 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统一运输,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不可随意丢弃在河道和土地中,要堆放在生活垃圾的集装容器中,由当地环境卫生部门统一处理。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应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防止对周围绿化的破坏、河道的堵塞和其它公共设施的损坏,施工结束后要恢复受施工影响破坏的绿化、土地、河道等环境。对施工中需迁移的树木,需向园林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不能发生砍树毁绿现象。 建设单位除签订环境保护协议,还需对承包商的施工实施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2.3对入区项目的控制(1) 对入区企业的特殊生产炉窑,要求采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2) 对入区企业的工艺废气和生产废水均需在“三同时”过程中落实治理工程,做到达标排放,废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容量和采用工艺必须与废水特性匹配,对于较难处理的特殊废水,在设施建造前必须经过方案的专家论证,以保证废水经处理后全部达标。(3) 入区企业必须遵循清洁生产原则进行生产,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产生种类,从固体废物产生的源头上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2.2.4环境风险管理环境风险管理是在环境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政策的基础工作。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包含政府、排污企业等各方面的职责。事故源管理事故源管理的目标是预防污染源事故的发生,在事故排放发生时做好减轻损失和善后工作。事故源的管理落实在各建设项目内部管理制度,一般由企业安全环保主管企业内的事故预防与应急管理工作。制订危险品的安全贮存、运输、使用规程。健全各污染物排放口的超标预警系统,发现问题及时停止向外排放。污染控制设施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包括相关污染物的毒性、危害、排放标准,污染控制设施操作规程,事故发生时的急救、应急措施等。制订企业内应急计划、明确管理组织、责任人和责任范围、事故报告制度、应急程序、应急措施。区域风险管理区域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对众多的污染源的管理,预防事故发生,监督检查。区域环境风险管理落实在鸠江区环保局,鸠江经济开发区区管理委员会做好协调工作。(1)建立、健全相管理条例制订危险品的运输管理办法,可指定包装方式、运输路线、运输时段等。制订固体废物、危险废物运输、处置相关管理办法。事故责任人处罚的相关条例(2)管理组织机制鸠江区环保局和开发区管委会应建立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管理组织机制。首先在国家、省级环保管理法规、条例的基础上,针对开发区内工业区与居住区并存的特点,制订相应的环境管理条例、管理规划,明确执行标准。建立管理组织,专人负责组织对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的评估,事故风险预测、应急处理技术,恢复性措施的研究开发,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实施等工作。建立一支应急队伍,针对开发区内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经常进行专业知识。技术的学习和演练,在事故发生时负责处置及恢复工作。(3)严格新建项目审批、验收制度通过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落实开发区开发的规划要求,减低人群健康、生态系统受影响的风险,明确各项目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及产生量,了解风险事故的影响范围及程度。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源开展风险评价,可事先拟定可行的风险控制行动方案。通过项目验收(监测),保证项目污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稳定性,确保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并明确项目的排放种类及排放量,及其在区域中的污染负荷。2.2.5环境管理及监控体系(1)鸠江经济开发区环境管理系统现状基本齐全,开发区目前无专门机构负责开发区的环境管理工作,环境管理主要由芜湖市鸠江区环保局进行管理,主要的工业企业设有环境管理职能处室或职能人员,已建有环境管理的部分规章制度。(2)开发区环境管理系统存在以下问题:已建企业环境统计资料不够完整;排污申报、危险废物五联单等制度尚未建立;缺乏系统的环境监测计划。(3)本报告按照ISO14000的要求,并就环境管理目标、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据、环境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监控系统、环境风险管理提出了设计框架。(4)本报告就鸠江经济开发区环境监测计划提出了初步的设计方案,内容包括监测要素、实施机构、并对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噪声、污染源的监测站位和监测因子、监测频率提出了具体建议。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3.1规划方案合理性分析(1)对工业区选址分析,本报告书认为鸠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中功能区的选址符合生产力配置的基本原则,符合功能活动的基本需求,因此工业区选址基本上是合理的。(2) 鸠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和功能组团布局利用了地貌形态自然分割,充分利用了现有基础及周边设施对该组团功能的支持,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3) 鸠江经济开发区规划对区域环境功能区划的规定是合理的。(4)开发区规划居住区生态适宜度的评价属于“较适宜”级;开发区的工业用地规划属于“适宜”级。(5)根据对开发区污水去向的论证,开发区污水处理基本可行。(6)开发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分析表明,大气、固体废弃物处理是合理的,开发区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3.2评价结论:开发区总体布局结构合理、界面清晰,土地利用类型具有较高的生态适宜度,环境功能区划与保护目标和区域类型互相匹配,开发区总体规划与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有很好的相容性。开发区的规划方案得到了公众的广泛支持。本报告书认为,鸠江经济开发区的规划方案总体合理可行。“人与自然”是永恒的主题。建议开发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规划方案,并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切实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真正使开发区在环境和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表明,近期,开发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功能要求,开发区周围的地表水能达到功能所要求的水质,声环境质量能基本满足不同功能区的要求,固体废物对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污染影响。陆生生态的系统功能与结构将得到改善和加强,水生生态系统不会有显著的改变,整个开发区的景观将呈现优美、清洁、舒适的特性。鸠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和功能组团布局利用了地貌形态自然分割,充分利用了现有基础及周边设施对该组团功能的支持,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规划对区域环境功能区划的规定是合理的。开发区的规划方案得到了公众的广泛支持。本报告书认为,鸠江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是显著的,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积极而巨大,规划方案总体合理可行。建议开发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规划方案,并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切实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真正使开发区在环境和经济上可持续发展。4. 项目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2.1 项目建设单位鸠江经济开发区区管委会。2.2 联系方式和日期 公众若需索取本项目的有关补充信息和查阅报告书简本,请与建设单位鸠江经济开发区区管委会或评价单位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系,请以书面、传真或电邮的方式联系,索取本项目的有关补充信息和查阅报告书简本的有效日期为2008.3.152008.3.25,联系方式如下:单 位:鸠江经济开发区区管委会联系人:李瑾电 话:05535968319传 真:05535968321E-Mail :单 位: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地 址:合肥市长江西路10号省环科院(230061)联系人:舒 茂电 话传 真-Mail: 5.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5.1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调查的主要范围是公众对项目内容的了解程度、公众对建设项目的态度、对公众所担心的问题以及就该项目的建设提出的环保建议和要求。公众参与的对象包括以下团体与个人:(1) 项目直接影响到的或者生活在附近受间接影响的自然人或法人:拆迁的企业、居民、农户;(2) 预期要获得收益的或承担风险的商、贸开发者,相关的企事业单位;(3) 有关专家:广义上说,可以是从环境保护主义者到那些想保证开发活动尽可能有效地与环境的需求相结合的人;(4) 社区及政府部门;(5) 其他感兴趣的个人或团体:关心鸠江经济开发区建设的社会公众。5.2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包括:(1) 您对您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满意程度?(2) 您认为您所处地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3) 您认为开发区对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会起到多大作用?(4) 您对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看法? (5) 您认为开发区开发带来的最大好处是?(6) 您在开发区建设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是?(7) 您认为开发区开发带来的最大不利因素是?(8) 您对拟建项目持何种态度?(9) 您对拟建项目有何其他意见及建议?6. 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形式及公众若对鸠江经济开发区提出自己的意见及建议,请按上面公布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传真或E-Mail与鸠江经济开发区区管委会或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系。 鸠江经济开发区区管委会 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二OO八年三月十五日鸠江经济开发区公众参与调查表一、拟建项目基本情况:安徽芜湖鸠江经济开发区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皖政秘200622号),地处芜湖市东部,由西区和东区两部分构成。芜湖鸠江经济开发区西区西临弋江北路,东以东三环的道路中心线为界,南以芜宣高速的道路中心线为界,北以机场南缘为界。西区总面积7.44平方公里,鼓励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装备制造等环保型、外向性高新技术产业及与之配套的各类三产服务业入区。芜湖鸠江经济开发区东区西靠扁担河,东临青山河,南接规划建设的东四大道,北至与当涂县市县分界线。东区总面积24.44平方公里,规划主要产业为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模具及装备制造等行业。本次公众调查是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必备项目,在我们的公众调查统计结果中将会反应和考虑您对开发区开发的想法和建议,同时会将统计结果向有关主管部门反馈,以作为其决策的参考意见。故您的意见具有重要意义,恳请您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协助我们完成此项调查工作。谢谢合作!二、调查内容: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姓名: 年龄: 性别: 文化程度: 职业:1.您对您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满意程度:A 非常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太满意2.您认为您所处地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A大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噪声污染 D生态环境破坏3.您认为开发区的开发对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会起到多大作用:A有较大促进 B有促进作用C作用一般 D弊大于利4.您对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看法:A为了发展可以牺牲环境B在环境允许的限度内寻求最大的发展 C首先要保护环境,其次才是发展5.您认为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