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几点感想.doc_第1页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几点感想.doc_第2页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几点感想.doc_第3页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几点感想.doc_第4页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几点感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几点感想桃园小学 杨晓霞理想的语文课程是人文的阳光,是照耀学生的心灵之旅。那一屡屡人文的阳光把学生心灵的天地照得光亮光亮的。在阳光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有尊严地学习和生活着。理想的语文课程应该达到这样的效果:“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幼稚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新课改以来,我认真学习了语文课标,并对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通过近一年来我对语文教学的学习和实践,谈一谈自己在新课程教学中对语文教学的几点认识。一、形成共识和思路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容易在课改中犯“两个极端”的毛病:一是把新课改成看“从天上掉下来的神仙”,不食人间烟火。具体表现为:1.忽视字词教学;2.鄙视知识教学;3.这也对,那也对,什么都对,只讲主观性,担心讲客观性会束缚学生的思想;4讲堂教学合作有余;而独立不足。二是,把新课改看成专家学者的“乌托邦”,设为没条件,行不通。具体表现为,死抱四个中心(考试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不放松新的学习方式得不到贯彻和落实。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上述问题的症状是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认识不足,要么只要人文性不要工具性,要么只要工具性认为人文性太虚伪。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体系中,“知识、能力”一维是从工具性角度立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维是从人文性角度利益的,为了将这两维整合起来,新课标最大的创意就是在目标体系中突出了第三维过程、方法,这是,课改的突破口,如何进行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改革呢?新课标设计了“三维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我们的理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三维学习方式”是一种限制接受性学习、张扬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以冲锋独立自学为前提,积极地与同学合作,与老师合作,与其他课程资源合作,在合作中一定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为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确定“真诚和真实”的语文课改思路。一是真实,就是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语法课,不真实;今天,语文课如果成了读图课、音乐课、或者别的会排挤导致阻碍学生对语言的紧密接触的什么课,同样是不真实的。语文课之所以有必要单独设科,不仅仅因为语文的人文性,还因为语文的工具性。语文的工具性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语言材料的工具性;二是语言能力的工具性。不能落实语文的工具性,实质上等于取消了语文课。因此,语文课要理直气壮地扎扎实实的抓好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应用,抓好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养成。二是真诚,就是语文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投入“真我”,实现真诚的阅读,真诚的写作,真诚的听说。我们常常对学生讲:“语=言+(吾)(我)”,学习语文必须有真我的投入,在所有的听说读写活动中,学生都要卸下各种“虚伪的面纱”。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是“立其成”,但这一思想长期以来并没有很好的落实,过去的语文教学,主要问题是“虚伪”教材中充满了多少虚伪的话语,教师的讲解有多少是由衷的肺腑之言?新教材上换掉了许多“旧”文章,其实再旧也没有鲁迅旧,更没有2500多年前的论语旧,鲁迅、论语保留下来了,可他们却被换掉了,为什么?并非因为它们旧,而是因为它们不真诚,真诚的话语什么时候都可能被人理解。现在,轮到我们教师、学生向“虚伪”宣战了。如果,我们不真诚,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永远不可能落实。二、采取措施与达到效果。 先进的理念、美好的思路,需要有力的措施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下面,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新教材学习的具体做法和效果。(一)基础知识1. 坚持不懈的抓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应用,重点落实三个环节。(1)注意课堂字词教学,借助工具书识别语言材料。(2)在阅读中激活语言材料。(3)学习中注重精彩语句的积累,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语言材料的运用性训练。2. 必须尊重学生自我,帮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实现语文知识的自我生成和构建。如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各种尝试,先请学生打草稿作修改,然后精批细改,加强面批。在阅读教学中,把阅读时间交给学生。把阅读时间还给学生,帮助学生自觉认识自己的阅读过程(尤其是心理过程),生成和构建阅读的生本知识。(二)真诚阅读真诚阅读,就是指导学生把阅读作为自己的生命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成为一个真诚的读者,尽量调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感受、感动、感悟文本。我在实际教学中总结出了真诚教学的四步曲:第一步自主选材,让学生读自己最想读的可能感动的最值得读的书。不仅课外阅读如此,课内阅读亦然。如在教学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时,开讲的问题是“你们能告诉老师你被感动过得地方吗?”接下来就是和学生一起讨论了,这是一双多么明亮而专注的大眼睛,那凌乱的头发那充满忧郁闪烁着渴望的眼睛。第二步,直接感知,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直接阅读文本,尽可能的使“躺在书上的文字站起来”。在直接感知中,学生的朗读和教师的范读是很重要的。第三步,真诚感动,让学生投入自己的人生经验到文本中去体验感动,重视学生“感动能力的培养。第四步,自我感悟,让学生在体验感动的基础上觉察人生真谛。新教材设计了大量的说感悟,写感悟。真诚阅读的阅读形式:(1)个性阅读,在选题上不强求一律,在读法上提倡自便。(2)文学阅读,以“文学阅读”为核心形成了有特色的“课前综合听说读写系列活动”。(3)情景阅读,应重视得体的应用多媒体或者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营造特定的情景以“催化”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也重视巧妙的设问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4)创新阅读,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改编等加工。(三)真诚快乐作文真诚快乐的写作,就是想写才写,写由衷之言,不写套话,空话,假话,在快乐中写出自己的所想所感。新课程中已体现了“真诚快乐写作”的精神。该教材的写作实践分为两条线索:一是“综合性学习”中的活动作文,每学期6次;二是以阅读感悟为主的课文作文,每学期近20 次。我校为了强化真诚写作,还补充了两条线索:一是以自主选题为主要形式的随笔作文:二是少队活动。1.活动作文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为而作”,学生才可能,真诚快乐的写作。我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一直搞得有声有色。比如,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我们去旅行活动中,让学生先选择目的地口头交流,收集目的地的资料,了解历史价值,然后完成作文。2.课文作文课文作文一般在阅读教学中完成。对于阅读感悟的写作,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强调联系实际,有感而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精学精炼,力求精彩,允许并提倡学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3.随笔作文贵在“随”。一般由老师推荐多个话题,学生任意选题写作文。以我就最近一次随笔作文题的布置为例,我同时布置了4个话题:“对话”、“境界”、“味”、“责任”。如果学生觉得荏苒没有自己想写的话题,还可以另选话题写作。三 、反思。理想的语文课程是整合的学科群,牵手课程的串门。经常提醒和其他课程之间的关联。在课程群间串门,让语文课程链接“有课程”,和内涵深远的学科林间流连,开着“整合之车”在学科间串门访友,像澎湃的海潮,将语文课程的边缘一层一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