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理想课件》初中思想品德湘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_第1页
《畅谈理想课件》初中思想品德湘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_第2页
《畅谈理想课件》初中思想品德湘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_第3页
《畅谈理想课件》初中思想品德湘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_第4页
《畅谈理想课件》初中思想品德湘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梦,中国梦,结合视频,谈谈你对理想的认识。,第一节 畅谈理想,1、什么是理想?,理想是人们对于自己未来的蓝图和设想。 (或打算、安排、设计、希望、憧憬。),2、成长过程中,理想会随着认识的加深而不断改变。,说一说:你的理想是什么?,从小到大你的理想有什么变化吗?,有些同学很想当科学家、作家、画家、歌唱家,但他们学习时无精打采,甚至打瞌睡,不愿意动脑动手动口,遇到困难就退缩,他们的想法能叫做理想吗?,3、理想与幻想、空想的本质区别:拥有理想,就意味着要有把它变成现实的动力、勇气和方法。,汪精卫,少年时就是一个有理想有志气的俊才,不甘寂寞,为表衷心,某天爬到村外一高树上大喊我汪精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早年汪精卫的的确是一个狂热的革命分子,但当汪精卫成了国民党元老后,在最终的民族大义面前,他却从自己的理想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叛国投敌,戴上了“史上最大汉奸”的帽子。 1940年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自任主席。1944年11月10日在日本名古屋病死。死后都遭到了国人的唾弃。,周恩来(1897-1976年)少年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理想。他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振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理想的引导,才会使他的人生道路没有偏离正确的方向,1976年,周恩来总理不幸病逝,他为祖国操劳一生的光辉品质,深深地感动了当时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的心,他下令纽约联合国总部为周总理下半旗致哀。,两则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4、不同的理想造就不同的人生,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马拉松长跑选手山田本一却意外的多次夺得世界冠军。他的诀窍是:每次比赛之前,他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他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他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山田本一的做法对于树立和实现自己理想有什么启示?,5、树立和实现理想要怎么做? (1)制定规划 (2)符合实际 (3)脚踏实地 (4)坚持不懈 (5)艰苦奋斗; ,二、远大的社会共同理想,回顾历史,走进共同理想,1、什么是社会共同理想,社会共同理想是对美好的社会制度的追求和向往,是处在一定历史环境中的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奋斗目标。,陶渊明桃花源记,我国东晋的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髻并怡然自得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孙中山大同书,中国古代,人们把理想的社会称为“大同”,其核心是“天下为公”。大同社会最早见于礼记中的礼运篇,具体内容见孙中山手书的大同书。,“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夏明翰,时代不同,共同理想也不同,职业理想的对话 工人:我的理想是通过辛勤劳作为国家创造更多的产品,并获得更高的个人收入,以不断改善现有的生活质量。 警察:我的理想是为老百姓提供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为大家的安全保驾护航。 教师:我的理想则是教书育人,为祖国经济建设培养更多合格优秀的人才。 村长:我的理想是让村民们都能够建言献策,齐心协力把我们的村庄尽快建成小康村。 ,从以上不同的职业理想中,寻找他们的共同点。这个共同之处是什么呢?,2、我国现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样才能实现共同理想?,需要全国人民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更需要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不断创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我们提倡艰苦奋斗不是不要消费,而是要注意节约,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4、有人认为:如今人民的生活条件好了,国家富强了,再提艰苦奋斗过时了,对经济发展也不利。你怎样看待这个观点?,5、青少年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上养成不怕艰苦,迎难而上的作风; 生活上讲究朴素大方,反对奢侈浪费; 精神上意志坚定,毅力顽强等。,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完,他做了一遍示范。 “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可一年之后,苏格拉底在问大家时,全班却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下来。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大哲学家柏拉图。,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鲁迅为什么多次改变他的理想? 对你有何启示呢?,从军,实业,学医,从文,鲁迅18岁时,看到英美列强侵略中国,无比愤慨,他考入南京水师学堂,一心想当海军。入学后,他认为要使中国富强起来,最要紧的是发展工矿业,于是他又到南京矿务学堂学习工业技术,想走实业救国之路。毕业后,他面对中国当时的现实,深感中国要富强,光有工矿也还是不行,首要任务是要把中国人改为“强种人”,于是他远涉重洋,到日本学医。在学习期间,有一次看电影,其中有个画面是一个中国给沙皇军队当侦探,被日本兵抓去枪毙,围观的中国人虽然体格健壮,可是精神麻木,表情淡漠。鲁迅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