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应急预案》doc版.doc_第1页
《煤矿应急预案》doc版.doc_第2页
《煤矿应急预案》doc版.doc_第3页
《煤矿应急预案》doc版.doc_第4页
《煤矿应急预案》doc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1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庄孜煤矿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HNKYJTXZZ-12*-2016) 编制单位:新庄孜煤矿 编制日期:2016 年 9 月 淮南淮南矿业矿业(集(集团团)有限)有限责责任公司新庄孜煤任公司新庄孜煤矿矿 生生产产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应应急急预预案会案会审单审单位及人位及人员签员签字表字表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2 - 目目 录录 一、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5 - 单单位位签签字字日期日期单单位位签签字字日期日期 通防科通风副总工程师 地测科地测副总工程师 生技科采煤副总工程师 机电办掘进副总工程师 调度所机电副总工程师 安检科安监主任工程师 通风区采煤副矿长 抽采工区掘进副矿长 信息中心机电副矿长 运输区经营副矿长 机电工区 党委副书记 工会主席 安装工区安监处长 物管科 总工程师 人力资源部 党委书记 保卫科矿 长 工 会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3 - 1.总则.- 5 - 1.1 编制目的- 5 - 1.2 编制依据- 5 - 1.3 适用范围- 6 - 1.4 应急预案体系- 6 - 1.5 应急工作原则- 8 - 2.危险性分析.- 9 - 2.1 矿井概况.- 9 -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32 - 3.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37 - 3.1 组织机构及职责- 38 - 3.2 其他人员职责- 44 - 4.预防与预警.- 46 - 4.1 危险源监控.- 46 - 4.2 预警行动- 60 - 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62 - 5.应急响应.- 63 - 5.1 响应分级- 63 - 5.2 响应程序- 64 - 5.3 处置措施.- 66 - 5.4 应急结束.- 68 - 6 信息公开.- 69 - 6.1 信息公开原则.- 69 - 6.2 信息公开部门.- 69 - 7.后期处置.- 69 - 7.1 善后处置.- 69 - 7.2 调查与评估.- 70 - 7.3 恢复重建.- 70 - 8.保障措施.- 70 -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70 - 8.2 应急队伍保障- 71 -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71 - 8.4 应急经费保障- 72 -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4 - 8.5 医疗救治保障.- 72 - 8.6 预案执行保障.- 73 - 8.7 其他保障.- 74 - 9.培训与演练.- 74 - 9.1 培训.- 74 - 9.2 演练和评估.- 75 - 10.应急预案管理.- 75 - 10.1 应急预案备案- 75 - 10.2 维护和更新.- 76 - 10.3 制定与解释.- 77 - 10.4 应急预案实施.- 77 - 11.附则.- 77 - 术语和定义.- 77 - 二、专项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 79 - (一)瓦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79 - (二)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96 - (三)主通风机停风专项应急预案- 115 - (四)顶板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34 - (五)矿井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50 - (六)矿井大面积停电事故应急预案- 169 - (七)运输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212 - (八)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228 - (九)地面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39 - (十)火工品异常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251 - (十一)职业危害专项应急预案- 265 - (十二)防汛预案- 276 - 附件 1 重大事故电话通知程序图.- 294 - 附件 2 生产安全事故汇报及应急救援程序图- 295 - 附件 3 事故应急救援需召集人员及联系电话.- 296 - 附件 4 应急救援技术专家库人员名单- 297 - 附件 5 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表- 299 - 附件 6 井下避灾路线- 300 -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5 - 一、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总则 1.1 编编制目的制目的 为了保证在新庄孜煤矿井田范围内发生事故时,可以迅速、 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情和事 态的进一步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特编制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2 编编制依据制依据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2.2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87 号) 1.2.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令第 88 号) 1.2.4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令第 74 号) 1.2.5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29639-2013) 1.2.6安徽省煤矿井下生产安全紧急情况停产撤人规定(皖 煤监-201426 号) 1.2.7安徽煤矿安监局安徽省经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 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皖煤监救函201696 号) 1.2.8新庄孜煤矿 2016 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6 - 1.3 适用范适用范围围 本预案适用于新庄孜煤矿发生瓦斯、水灾、火灾、顶板、机 电、运输、职业危害等生产安全事故或危及生产安全的事件并需 要启动本预案的情况,对未预料到的其他紧急情况,参照综合预 案采取相应的救援行动。 1.4 应应急急预预案体系案体系 新庄孜煤矿应急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一为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即:新庄孜 煤矿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针对煤矿可能发生的较大生 产安全事故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总体指导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二为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主要针对矿某种特有或具体的事 故、事件或出现其它紧急情况,应急而制定的救援预案。即: 瓦 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主通风 机停风专项应急预案、顶板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矿井水 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大面积停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运输 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地面火灾事故 专项应急预案、火工品异常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职业危 害专项应急预案、雨季三防专项应急预案12 个专项应急子预 案组成,是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支持性文件。 三为现场处置方案,体现“应急处置”的核心,指导事故现场 的设备、装置及岗位人员的应急操作,分为事故现场处置(一类)、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7 - 设施、装备现场处置(二类)及岗位的现场处置(三类),一类并入 应急预案,二类、三类另行装订,预案体系框架图如图 1 所示。 图 1 应急预案体系图 综合预案与专项预案框架图如下:(图 2) 新庄孜煤矿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图 2 专项预案框架图 新庄孜煤矿应急预案 新庄孜煤矿综合 应急预案 新庄孜煤矿专项 应急预案 新庄孜煤矿现 场处置方案 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大面积停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运输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瓦斯超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主通风机停风专项应急预案 矿井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地面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职业危害专项应急预案 火工品异常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雨季三防专项应急预案 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顶板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8 - 外部相关衔接应急救援预案: 淮南矿业集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淮南矿业集团矿山 救护队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淮南市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 预案。 1.5 应应急工作原急工作原则则 1.5.1 指导方针 预防为重 常备不懈 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 迅速有效 科学规范 分级管理 职责明确 1.5.2 工作原则 “预防为重,常备不懈”原则 该原则作为应急工作的大前提,事故发生的原因通常在于 管理的疏忽,措施的遗漏,对于事故的防范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 则,积极消灭引发事故的隐患,并积极做好备战工作,保证事故 发生后人员、设施、设备的到位。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 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 念,把保障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将受困人 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 灾难对人造成的伤亡和危害。 “迅速有效,科学规范”原则 应急救援体系的特点是“紧急”,时效性尤为重要,应急救援 体系的建设必须达到启动迅速、措施得力,同时救援活动的成功,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9 -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法、措施得当,因此科学规范原则必须严格 遵守,避免盲目救援。 “分级管理,职责明确”原则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是针对非正常状态下的救援活动, 必须组织严密,组织内部人员、财力、物理的管理协调就必须履 行分级管理制度,另外救援活动分工必须科学、严谨,细化的各 岗位工作职责也必须明确。 2.危危险险性分析性分析 2.1 矿矿井概况井概况 2.1.1 矿井基本情况 新庄孜煤矿始建于 1947 年 5 月 5 日,自 1947 年 9 月底出 煤以来,先后进行了六次改扩建和矿井延深,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1.9Mt/a,核定生产能力为 4.0Mt/a(皖经信煤炭201114 号); 2016 年经信委重新核定生产能力 3.36Mt/a(皖经信煤炭函2016 369 号)。我矿隶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国有企业, 采矿许可证编号为:C1000002011011120107095,有效期:2005 年 4 月 11 日2030 年 12 月 29 日。我矿含煤地层为二叠系,分 为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总厚度 820.69m, 含煤 40 余层。自下而上分为 A、B、C、D、E 五个含煤组,七个含 煤段。井田内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 16 层,自上而下编号为 C14、C13、B11b 、B11a、B10、B9、B8、B7b、B7a、B7a 底、 B6、B5b、B5a、B4、A3、A1。主采煤层 9 层: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10 - A1、A3、B4、B6、B7a、B8、B10、B11b、C13。目前 A1、A3 无采 掘活动。 采用主斜井、副立井、集中运道、采区石门开拓方式,走向 长壁式采煤法,综采落煤。 矿井共划分为七个水平,其中一、二、三、四、五水平均已无 采掘活动,四水平标高-412m,保留-412m 部分系统巷道;五水平 标高-612m,已经回采完毕;六水平标高-812m,为矿井主要生产 水平。目前矿井七水平(-812m-1000m)开拓延深已停止,正在 进行收作开采。 受 F6F7 和 F10-5F11-9 两个断层组的控制,本井田大致 可分为南部(一、三采区)、北部(二、四、六采区)两大部分共 5 大采区。其中矿井南部(一、三采区)已于 2013 年上半年收作封 闭;矿井采场目前全部集中在二、六两大采区。 矿井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所有煤层均有爆炸危险性,均具 有自燃发火的倾向,大都属类自燃。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类型。 地质类型为极复杂型。 2.1.2 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井田邻矿 新庄孜煤矿位于淮南市西部,八公山东麓,矿井横垮淮河南 北两岸,矿井地理位置:东经 11649341165318,北纬 32 3725324044。多年来,新庄孜煤矿各煤层的井田边界历经 多次变动,井田平均走向长 5.40km,倾斜宽 3.75 km,井田面积 约 17.7861km2。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11 - 矿区有铁路专用线,矿场靠近毕家岗铁路编组站。铁路专用 线与淮南线相接。水路有八公山码头,沿淮河上行可至凤台、正 阳关、阜阳等地;顺流下行经蚌埠至洪泽湖入运河通长江。矿区 内公路四通八达,除矿区公路以外,有合(肥)阜(阳)淮(南)高速公 路,206 国道,向东与合(肥)徐(州)高速公路相接,向南与合(肥) 阜(阳)高速公路相衔接。本区铁路、公路、水路设施完善,交通十 分方便。 新庄孜煤矿矿权范围由 13 个拐点坐标圈定,面积: 17.7861km2。开采煤层由 A1 至 C14,共 16 个煤层;开采深度: 0-1000m 标高。 本矿井南起线以南新谢井田技术边界线,与谢家集一矿 毗邻;北至李线以北新李井田技术边界线,与李嘴孜矿接壤。 西起煤层风氧化带下限,东止各槽别煤层的-1000m 标高的水平 投影线。 2.1.3 地形、地貌及河流 矿井位于八公山东麓,淮河自北向南斜穿而过。地貌属山前 斜坡和冲积平原。矿井西、南两侧为丘陵山脉,标高一般 80100m。平原区地势平坦、低洼,标高+17.5+21.0m。淮河以 南的大片区域处于钱家湖与蔡家洼的低洼区内;淮河以北煤系地 层为第四纪地层所覆盖,其厚度一般为 9.4497.85m。 淮河斜穿矿井中北部,为本区主要河流,流经矿区段约 7km。河床宽 250300m,最大洪水期宽达 30004000m。淮河 水位标高一般在+17+18m,常见洪水位标高为+23m 左右,历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12 - 史最低水位标高为+12.36m(田家庵姚家湾 1953 年 6 月 21 日), 百年最高洪水位为+24.38m(田家庵 2003 年 7 月 6 日)。根据治淮 委员会统计,本矿区段淮河最大流量为 10800m3/s(1954 年 7 月 26 日),最小流量为 164m3/s(1954 年元月 26 日),流速为 1-2m/s。 淮河水常年浑浊,含砂多,含砂量最高为 11.7,平均为 7。淮 河两岸各筑护堤一道,南堤为老应段确保堤,北堤为下六方堤。 堤坝由于受回采塌陷的影响,逐年下沉。经过亿万达河防公司逐 年加固、加高,并采取了注浆护堤新工艺,现老应段确保堤堤坝 标高为+27.0m,堤顶宽 50m,下六方堤堤坝标高+26.0m,堤顶宽 10m。河床标高+6m+13m。 2.1.4 矿井地质特征及水文地质 2.1.4.1 矿井地质特征及构造 淮南煤田地处华北板块的东南缘。淮南煤田呈复向斜构造 形态。新庄孜煤矿地处阜凤和舜耕山推覆断裂的夹块之中。总体 呈单斜构造,次一级褶曲和断层均很发育。地层走向 N40W,倾 向 NE,倾角变化较大(8-55),但多在 25-28之间。地质构造主要 以断裂构造为主,局部发育有小型褶曲(图 3201)。控制整个矿井 构造形态的是 F6F7 和 F10-5F11-9 两条断层组,属序次断 裂构造,在本矿井内属大型断裂构造。以两条序次断层组为界, 可将矿井划分三个构造区:即 F6F7 断层组以北构造区、 F6F7 断层组至 F10-5F11-9 断层组之间构造区、F11-9 断层 组以南构造区。其次矿井内还发育次一级断裂(序次断层),多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13 - 为斜切正断层,逆断层少见。根据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将新庄 孜矿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划分为中等类型。 2.1.4.2 煤层及顶板岩性 本矿可采煤层 16 层,自上而下为: C14、C13、B11b、B11a、B10、B9、B8、B7b、B7a、B7a、B6、B5b、 B5a、B4、A3、A1 等,分布于二叠系第一至四含煤段中,平均总 厚 32.47m,占煤层总厚 90.6%。其中稳定煤层 4 层: C13、B11b、B8、A1 煤层,平均厚度 14.57m,占可采煤层总厚的 45.15;较稳定煤层 5 层:B7b、B7a、B6、B4、A3 煤层,平均厚 度 12.61m,占可采煤层总厚的 39.08;不稳定煤层 5 层: C14、B11a、B10、B7a、B5a 煤层,平均厚度 4.03m,占可采煤层 总厚的 12.49;极不稳定煤层 2 层:B9、B5b 煤层,平均厚度 1.06m,占可采煤层总厚的 3.28。目前矿井的主要可采煤层有: C13、B11b、B10、B8、B7a、B6、B4 煤层。 (1)C13 煤层 煤层厚 1.8-12.2m,平均 6.2m,为厚煤层,全区可采。局部发 育 1 层厚泥岩夹矸,厚 0-0.6m,煤层结构简单。直接顶以粉砂质 泥岩为主,厚 0.6-3.5m,老顶为灰色中细砂岩,厚 0-5.0m。 (2)B11b 煤层 煤层厚度 1.5-7.0m,平均 4.0m,属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有 1-2 层夹矸,夹矸岩性为泥岩或炭质泥岩,厚 0.2-0.7m,煤层 结构较复杂。该煤层只有局部受构造影响或沉积环境局部变化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14 - 煤层变薄,其它范围煤厚大都在 3.5m 以上。直接顶为灰色泥岩 及粉砂质泥岩,厚 2.2-7.0m。老顶为灰色中细砂岩,厚 0-4.0m。 (3)B10 煤层 煤层厚度 0-2.2m,平均 0.8m。局部不可采,煤层上部有 1-3 层灰黑色薄层状泥岩夹矸,煤层结构复杂。直接顶为灰色粉砂质 泥岩、泥岩,含菱铁结核,有时有炭质泥岩伪顶,厚 2.0m 左右; 老顶为灰色细砂岩,厚 0-3.0m。 (4)B8 煤层 煤层厚度 0-3.1m,平均 1.7m,全区基本可采。该煤层沿走向 及倾向煤厚及可采性都没有大的变化,煤层结构简单。直接顶为 灰色致密均一的粉砂质泥岩,局部地段相变为灰白色细粒砂岩, 偶含海豆芽(舌形贝)化石,厚度为 2.0m 左右;老顶为灰色中细砂 岩,厚 3.0-6.0m。 (5)B7a 煤层 煤层厚度 1.0-9.3m,平均 3.8m。有 1-2 层夹矸,夹矸岩性以 泥岩及砂质泥岩为主,少数为炭质泥岩,厚 0.1-0.4m,煤层结构 复杂。煤层赋存较稳定,全区可采煤层。沿走向煤层由南向北逐 渐变薄;沿倾向煤层由浅至深逐渐变厚。直接顶为灰色砂质泥岩, 厚度为 2.0-10.0m;老顶为灰色细砂岩,厚 2.0-5.0m。 (6)B6 煤层 煤厚 0-5.5m,平均 3.4m。该煤层大部分可采,仅局部靠近构 造的块段不可采。一般含 1-4 层夹矸,岩性为泥岩及炭质泥,厚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15 - 0.1-0.8m,煤层结构较复杂。直接顶为泥岩及粉砂质泥岩,局部有 炭质泥岩伪顶,厚度为 2.0-4.5m;老顶为灰色细砂岩,厚 0-3.5m。 (7)B4 煤层 煤层厚度 0-8.2m,平均 3.3m,属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412m 以上局部煤厚变薄或局部不可采块段,其余部分煤厚为 3.3-1.9m。一般含 1-2 层夹矸,其岩性多为泥岩,厚 0-0.7m,煤层 结构较复杂。直接顶板为灰色粉砂质泥岩,厚 5.0m 左右,老顶为 灰色细砂岩,厚 3-6.5m。 2.1.4.3 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新庄孜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条件,主要充水水源有 地表水、第四系砂层水、煤系顶板砂岩水、太原组灰岩岩溶水及 老空水。其中煤系顶板砂岩水、太原组灰岩岩溶水及老空水是新 庄孜矿井的直接充水水源。地表水、第四系砂层水为间接充水水 源。井田范围内无小煤矿开采。 2.1.4.4 地温、地压情况 随着矿井的不断延深,地温也随之增高。本矿地温梯度 2.202.26/百米,平均地温梯度 2.21/百米。 随着矿井的不断延深,地压也随之增大,围岩的变形程度增 大。但本矿未发生冲击地压现象。 本矿各煤层均有爆炸危险性,因此,在开采过程中要做好防 尘抑爆工作。 本矿煤的自燃倾向等级属类容易自燃类自燃。自然 发火期为 36 个月。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16 - 本矿井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突出煤层为 A1、A3、B4、B6、B7a、B8、B10、B11b、C13。根据对本矿瓦斯等 级的鉴定、瓦斯赋存特征、瓦斯含量以及危险性评价,对照煤矿 地质工作规定,故确定本矿瓦斯类型属极复杂类型。 2.1.5 井田开拓方式及采煤方法 采用主斜井、副立井、集中运道、采区石门开拓方式,走向 长壁式采煤法,综采落煤。三号主井井口坐标: X=3612297.979,Y=39485237.195,Z=26.419。新淮风井井口坐标: X=3614099.970,Y=39486185.030,Z=19.500;新淮副井井口坐标: X=3614119.850,Y=39486239.940,Z=19.500。钱湖风井井口坐标: X=3614037.320,Y=39485310.830,Z=25.000。老八号井井口坐标: X=3612934.69,Y=39486321.26,Z=27.649;新八号井井口坐标: X=3612899.280,Y=39486301.710,Z=27.431。毕三号排矸井井口 坐标:X=3614181.980,Y=39484459.350,Z=21.264。毕老五号风 井井口坐标:X=3615290.130,Y=39484658.120,Z=29.300;毕新 五号风井井口坐标: X=3615258.170,Y=39484710.730,Z=28.880。 2.1.6 矿井生产系统、安全设施 2.1.6.1 通风系统 通风方式 矿井通风方式为混合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经过多次改 造,形成“三进两回”的通风格局。三进”是:八号井进风系统(包 括新八号井、老八号井、三号主斜井)、毕五号进风系统(包括毕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17 - 三号交通井、毕五号进风井、钱湖进风井)、新淮工广进风系统 (新淮副井);“两回”是:毕五号回风系统,新淮回风系统。 进、回风井井筒数量 全矿有进风井筒 7 个,分别为毕三号交通井、钱湖风井、三 号主斜井、新八号立井、老八号立井、新淮副井、毕五号进风井。 回风井筒有 2 个,分别为新淮系统的新淮回风立井,毕五号系统 的毕五号回风井。 为保证矿井风流按设计路线流动,矿井在主要的进回风巷 之间设置双向风门、在局部设置调节风门、不用的巷道设置密闭 门等通风构筑物。 2.1.6.2 供电系统 2.1.6.2.1 地面供电系统 新庄孜矿目前由 3 路 35kV 电源线路供电,分别是 3565#、3563#、3604#,以上线路主要采用架空敷设形式。 3565#、3563#线路来自西山变电所,3604#线路来自八公山变电 所。3565#线路型号及长度为:LGJ-120-5km 及 YJV22-26/35- 3*185-1385m;3563#线路型号及长度为:LGJ-240-5km;3604#线 路型号及长度为:LGJ-240-6.7km。 地面设置有中央变电所、新淮工广变电所等 2 座 35kV 主变 电所,均采用分列运行方式。 中央变电所主要负责矿老工广地面及井下负荷,以及居民 区负荷供电,安装 SZ10-20000/35 20000kVA 35/6.3kV 主变压器 2 台,安装 SZ11-20000/35 20000kVA 35/6.3kV 主变压器 1 台,安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18 - 装 KYN58-40.5 开关 16 台,安装 ZSG-12 开关 58 台,安装 KYN28A-12 开关 9 台;配备 SCLB-2 故障录波装置 1 套,配备 TBB-2-6 电容器 2 套,容量均为 4200kVAR;配备 ZG-dsvg-4400- 6 动态补偿装置 1 套,容量 4400kVAR;配备 KA2003XH8421 消弧线圈 2 套;全所使用浙江三辰电器有 限公司生产的保护器及后台监控系统。 新淮工广变电所主要负责新淮工广地面及井下负荷供电, 安装 SZ9-16000/35 16000kVA 35/6.3kV 主变压器 2 台,安装 KYN58-40.5 开关 11 台,安装 KYN28A-12 开关 44 台;配备 SCLB-2 故障录波装置 1 套,配备 BAM4.4 电容器 2 套,容量分 别为 5850kVAR 和 3900kVAR;配备 KA2003XH8421 消弧 线圈 1 套;全所使用浙江三辰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保护器及后台 监控系统。 2.1.6.2.2 井下供电系统 矿井下井电缆共 13 路,中央变电所引出 7 路电缆经八号井 入井,分别供-412m 泵房变电所、-612m 泵房变电所、-812m 泵房 变电所;新淮工广变电所引出 6 路电缆经新淮副井入井,分别供- 612m 中央变电所、62104 变电所、-812m 区域变电所。 沿八号井井筒敷设的下井电缆 7 路,电源来自地面新中央 变电所。其中供-412m 泵房变电所的电缆型号为:YJV22- 8.7/10kV-3*185-600m(地面缆)、MYJV42-6/10kV-3*185- 430m(井筒电缆)、MYJV22-8/10kV-3*185-285m(井下电缆),共 2 路;供-612m 泵房变电所的电缆型号为:YJV22-8.7/10kV-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19 - 3*185-600M(地面电缆)、MYJV42-6/10kV-3*185-430M(井筒电 缆)、MYJV22-6/6kV-3*185-1075M(井下电缆),共 3 路;供-812m 泵房变电所的电缆型号为:MYJV42-6/6kV-3*150-430M(井筒电 缆)、MYJV22-6/6kV-3*150-3285M(地面电缆及井下电缆),共 2 路。 沿新淮副井井筒敷设下井电缆 6 路,电源来自地面新淮工 广变电所。其中供-612m 中央变电所的电缆型号为:YJV22- 6/6kV-3*185-650m(地面电缆)、MYJV42-8.7/10kV-3*185- 650m(井筒电缆)、MYJV22-8.7/10kV-3*185-430m(井下电缆), 共 2 路;供-812m 区域变电所的电缆型号为:MYJV42-6/6kV- 3*185-1300m(地面电缆及井筒电缆)、MYJV22-6/6kV-3*185- 850m(井下电缆)、MYJV22-8.7/10kV-3*185-1900m(井下电缆), 共 2 路;供 62104 变电所电缆型号为:MYJV42-6/6kV-3*185- 1300M(地面电缆及井筒电缆)、MYJV22-6/6kV-3*185- 2800M(井下电缆),共 2 路。 目前,井下装备变电所(包括移变站)共 21 处,配备高压防 爆开关 259 台,配备干式变压器 64 台,配备移动变压器 41 台, 6KV 高压供电电缆全长约 67000 余米。 2.1.6.3 提升运输系统 副提系统由南部提升系统和新淮工广提升系统组成,其 中南部提升系统主要由新八号井和暗副立井组成: 新八号井(现已停用,作为备用通道,每周进行一次全面 检修)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20 - 新八号井提升方式为立井提升,井筒直径 6.5m,钢结构井架, 井筒装备 43kg/m 钢轨罐道,主要负责-412m 水平至地面之间大 型设备、物料和人员提升。 新八号井安装一套中信重工生产的 2JK-52.3E 型缠绕式提 升机,2 台 YR143/46-12 型、800kW 交流电机拖动。最大提升速 度 11.5m/s,实际提升速度:提人 4m/s、提物 5m/s。设计提升最大 静张力 230kN,最大张力差 180kN。提升机电控系统采用上海华 菱电气公司与鞍山荣信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生产全数字 变频拖动系统,液压制动系统采用 ABB 公司生产的恒减速制动 系统。 提升钢丝绳采用国产 637-52mm 钢丝绳,钢丝绳挂绳时 间为东勾 2012 年 1 月、西勾 2012 年 1 月,钢丝绳安全系数:东 钩提人 11.4/提物 10.2,西钩提人 11.6/提物 10.3。 提升系统装备一对 3 吨双层单车罐笼,同时容纳人数 28 人 2 层。 提升机在 2015 年 10 月 23 日,由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 验中心检验,检验结果为合格。 暗副立井(现已停用,作为备用通道,每周进行一次全面 检修) 暗副立井井筒直径 6.5m,井筒装备 38kg/m 钢轨罐道。主要 负责-412m、-612m 水平之间物料和人员提升。 暗副立井车房安装一套中信重工生产的 2JK-3.52 型缠绕 式提升机,2 台 YBJ560-10F2 型、500kW 防爆交流电动机拖动,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21 - 最大提升速度 10m/s,实际提升速度:提人 2m/s、提物 4m/s。设计 提升最大静张力 170kN,最大张力差 115kN。提升机电控系统采 用唐山开诚电气公司生产的变频拖动电控系统,液压制动系统 由中信重工生产。 提升钢丝绳采用国产 637-41mm 钢丝绳,钢丝绳挂绳时 间为东勾 2011 年 10 月、西勾 2012 年 9 月,钢丝绳安全系数:东 钩提人 11.3/提物 9.0,西钩提人 10.8/提物 8.6。 提升系统装备一对 3 吨单层单车罐笼,同时容纳人数 281 层。 提升机在 2015 年 8 月,由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 检验,检验结果为合格。 新淮提升系统 新淮副井提升方式为立井提升,井筒直径 7.3m,钢结构井架, 井筒装备 20020010mm 方钢罐道。主要负责-612m 水平至地 面之间大型设备、物料和人员提升。 新淮副井安装一套中信重工生产的 JKMD3.54()落地 式多绳摩擦轮提升机,1 台 ZKJ2500/500 型、1600kW、800V 低速直流电动机拖动。最大提升速度 11m/s,实际提升速度:提 人 5m/s、提物 8m/s。设计提升最大静张力为 630kN,最大张力差 为 140kN。提升机电控系统采用上海华菱电气公司生产的 PLC 主监控”电控系统,液压制动系统采用 ABB 公司生产的恒减速 制动系统。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22 - 提升钢丝绳采用 4 根南非产 631-38(ZZ、SS)钢丝绳,尾绳 选用 2 根国产 PD8419-15725mm 钢丝绳。主提升钢丝绳挂绳 时间为 2014 年 4 月,4 根钢丝绳中最小那根安全系数:提人 11.8、提物 7.9。 提升系统装备一对 3 吨双层双车罐笼,同时容纳人数 42 人 2 层(宽罐),35 人2 层(窄罐)。 提升机在 2016 年 4 月,由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 检验,检验结果为合格。 各水平大巷采用 CTL-8、CTY-5 矿用防爆蓄电池电机车 运输;斜巷采用慢速绞车、无极绳绞车牵引;暗副斜井采用提升 机提升。 运输方式:轨道运输。 轨道铺设:严格按照安徽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 求执行,使用 30kg/m 的钢轨配合木道枕钉道,轨距 900mm,间 距 600mm,轨道接头间隙不大于 5mm,高度差及内错差不大于 2mm,道夹板、螺栓等构件齐全有效。 运输路线 A、煤矸运输路线 装载点-812m64 斜井-612m 主运大巷新淮副井地 面排矸滚笼地面皮带机地面矸石仓。 B、材料运输路线 地面新淮副井-612m 主运大巷64 斜井-812m 主运 大巷各采区。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23 - 主运输系统采用皮带机运输,其运输路线为:井下各采掘头 面经各分支皮带机北部暗主斜井-412m 主转载 1#皮带- 412m 主转载 2#皮带三号主井地面。 2.1.6.4 排水系统 新庄孜矿为两级排水方式,暗立井下口-812m 水平的涌水通 过 63 采区泵房排至-412m 水平泵房,其余-812m 水平的涌水通 过-812m 泵房排至-612m 水平泵房,-612m 水平泵房负责将李井 及本水平涌水直排地面,-412m 水平泵房负责将本水平涌水排至 地面。(-612m 水平泵房有一台应急泵,能将-612m 水平泵房的涌 水排至-412m 水平泵房) 63 泵房:安装 2 台 SGD1507 型污水泵,1 台 MDS300- 657 型污水泵,1 用 1 备 1 检修,配用电机功率 710kW,流量 300m3/h。泵房共 2 个水仓,总容量 4400m3,排水管路共 2 趟,管 径均为 250mm,布置在暗副立井井筒内。 -812m(六水平)泵房:安装 5 台 MDS420-963 型污水泵,2 用 2 备 1 检修,配用电机功率 500kW,流量 420m3/h。泵房共 2 个水仓,总容量 5700m3,排水管路共 2 趟,管径均为 300mm, 分别布置在南部斜井及南部交通井井筒内。 -612m(五水平)泵房:安装 5 台 MDS420-958,配用电机 功率 1600kW,流量 420m3/h,排水管路共 3 趟,管径均为 300,布置在暗副立井及八号井井筒内。1 台 SGD1505 型污 水泵(应急泵),配用电机功率 450kW,流量 300m3/h,1 趟排水管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24 - 路,管径为 250,布置在暗副立井井筒内。泵房共 3 个水仓, 总容量 5610m3。 -412m 水平(四水平)泵房:安装 5 台 MD500-579 型污水 泵,2 用 2 备 1 检修,配用电机功率 1120kW,流量 500m3/h。泵房 共 3 个水仓,总容量 5874m3;排水管路共 3 趟,管径均为 300mm,布置在新八号井井筒内。 2016 年对主排水泵做性能测试时两井(新井、李井)合计正 常实际涌水量为 895m3/h,最大涌水量为 1005m3/h。(其中李井正 常与最大涌水量均为 500m3/h) 矿井排水系统于 2016 年 3 月由安徽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检验 中心进行联合试运行测试,测试总排水能力为 3048m3/h(其中- 412m 水平(四水平)泵房排水能力 1555 m3/h,-612m(五水平)泵 房排水能力 1493 m3/h),测试结论为满足矿井排水要求。 2.1.6.5 矿井防灭火、防尘洒水系统 灌浆系统 矿井建有新淮灌浆站一座,制浆能力 200m3/h,灌浆站配 备有 3 台搅拌机、3 个搅拌池、9 辆翻斗式矿车,搅拌机型号为 Y160M-4,搅拌池长 45m,宽 1m,深 1.1m,主要用于矿井灌浆防 灭火工作;灌浆站取土场地一处,采用机械搅拌制浆。灌浆站各 项设备正常运转,土源充足,制浆能力能够满足矿井防灭火工作 的需要。 灌浆管路布置:制浆站制好的浆水由 194mm 管路经新 淮回风井至-558m 新淮回风大巷经减压后,经新淮回风上山、回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25 - 风石门,一路经-612mB4 运道后,至-700m 六二、六六采区主要 石门,另一路经中部回风井至-812mB4 运道,矿井、采区及采掘 工作面灌浆管路能力满足要求,管路完善。 注氮系统 新淮工广设置有地面注氮车间,注氮车间选用 2 台 KGZD-1000 型地面集中式制氮装置,目前注氮车间各项设备完 好运转,实际制氮能力 1000m3/h,注氮机出口 N2 浓度 97%以上, 注氮机等设备完好,满足规定要求。 注氮管路布置:从新淮回风井安装-558m 新淮回风井下口 (8 寸),经-612m-558m 新淮回风上山(8 寸)至-612m 新淮 A1B4 回风石门(8 寸);一路通过-612mB4 北运道(6 寸)至六六、 六二采区及采区石门;第二路经中部回风斜井安装至 54 采区- 506m 标高(6 寸);第三路经中部回风斜井安装至-812m 标高(6 寸), 经-812mB4 北运道(6 寸)向北至-812m66204-6 石门,南至-812m 南边界轨道石门。 矿井、采区及采掘工作面防火灌浆系统完善,能够满足防灭 火工作的需要。 束管监测系统 在新淮工广建有一套型号为 JSG-7 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 系统,系统能力为 32 芯,系统配备有 Agilent7820A 气样色谱仪 两台(一用一备),JJW-5000VH 精密净化交流稳压电源一台, NMH-300E 氢气发生器一台,NMA-3L 空气发生器一台,现运转 正常,主要对重点工作面及采后封闭墙气体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26 - 地面气体分析实验室使用一台安捷伦 7820 色谱分析仪, 目前实验室人员、设备配置齐全,使用正常,分析数据符合要求。 井下束管系统: 32 芯束管由地面实验室经新淮立井延伸至-612m 水平后至 各采区主要底板巷、石门及采煤工作面,可随时进行抽气化验分 析气体成分,分析数据准确。 目前矿井、采区、有自燃隐患的采掘工作面已按照要求安设 束管监测系统。 消防水系统 井下防尘、消防供水系统水源来自三号井地面自来水和三 水平水池,三号井地面自来水通过 DN80 管沿三号井下至-262m 水平与来自三水平水池的 DN250 管联网后沿三号井下至-412m 水平,一路通过 DN150 管从暗副立井下至-612m 水平进入- 612mB4 底板巷,另一路通过 DN150 管从-412m-812m 排矸皮 带机道下至-812m 水平,并在-612m 水平拨出 DN150 管与来自 暗副立井的 DN150 管联网,输送到各采区,各采区系统管路每 50m 安装一个三通阀门,水量水压均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用水要 求。 在运输大巷、工作面运输顺槽每隔 50 米设置一个消防洒水 盘,在辅运大巷、回风大巷每隔 100 米设置一个消防洒水盘。在 井下采、掘工作面、溜煤眼、转载点均设喷雾防尘装置,并在工 作面回风巷、回风大巷、胶带运输巷等处设置风流净化水幕。此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27 - 外在主要巷道设置冲洗巷道洒水盘。防灭火系统、安全设施和条 件符合设计要求。 各机电硐室均采用独立通风系统,配备有消防灭火器材, 设有防火门。井下设消防材料库,并按要求配备了消防器材。在井 下各配电点、皮带机头、设备列车、打钻施工处附近,均设置了 防火沙箱和灭火器,保证一旦发生火灾时,及时将其扑灭。 2.1.6.6 压风系统 在新淮工广地面有一座压风机房。新淮工广压风机房原安 装 ML300 螺杆式压风机 6 台,配套型号为 IY3556-4 的 6KV 高 压电动机,额定功率 300kW,排气量均为 60m3/min,额定排气压 力 0.81MPa;C950MX3 离心式压风机 3 台 ,3 台离心式压风机, 配套型号为 TYPE ASZK-S2 的 6KV 高压电动机,额定功率 820kW,排气量均为 150m3/min,额定排气压力 0.81MPa。分别由 新工广副井敷设 2 路 12 寸主干管至-612m 水平,在-612m 水平 联网后向各采区供风。新工广压气系统通过两路 325mm 管子 从新淮副井下至-612 水平,联网后,一路通过 273mm 管沿- 612m-812m 排矸皮带机道下至-812m 水平,另一路 273mm 管沿-612m -812m 南部交通井下至-812m 水平,两路 273mm 管在-812mB4 底板巷通过 219mm 管联网,输送到各采区、迎 头各用风设备。 2.1.6.7 供水施救系统 供水施救系统所属井下供水管路水源来自三号井地面自来 水和三水平水池,三号井地面自来水通过 DN80 管沿三号井下至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28 - -262 水平与来自三水平水池的 DN250 管联网后沿三号井下至- 412m 水平,一路通过 DN150 管从暗立井下至-612m 水平进入- 612mB4 底板巷,另一路通过 DN150 管从-412m-812m 排矸皮 带机道下至-812m 水平,并在-612m 水平拨出 DN150 管与来自 暗立井的 DN150 管联网,输送到各采区、迎头。施救时在三水平 水池初关闭水池出水阀门,打开自来水阀门,自来水供应到各需 要点。 2.1.6.8 回采工作面系统 综采工作面采用 ZZ11000/24/50D 型液压支架 133 架,工作 面两端各安装 3 架 ZZG11000/24/50D 型过度支架,运输顺槽端 头安装 ZTZ22500/17/32 型端头支架 2 架,运输顺槽安装 6 架 ZQL25000/22/42 型超前支护支架、回风顺槽安装 8 架 ZQL25000/22/42 型超前支护支架。 工作面配备 MG600/1505-WD 型电牵引采煤机 1 台, SGZ960/2*525 型刮板输送机 1 台;SZZ-960/375 型转载机 1 台; PLM2200 型破碎机 1 台;MY800 型自移机尾装置 1 台; BRW400/31.5 乳化液泵站 1 套(3 泵 2 箱);BPW320/10M 喷雾泵 站 1 套(2 泵 1 箱);DSJ100/80/2200 胶带输送机 1 台;回采工作 面生产系统安装调试完毕,符合设计要求。 2.1.6.9 地面生产系统 动筛车间。原煤由主皮带送至动筛车间后,经 ZXF3661 型 香蕉直线型振动筛进行分选,选出直径70mm 的原煤经过沫煤 皮带供选煤厂;直径70mm 原煤经过手选皮带进行选矸,选矸中 新庄孜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29 - 直径300mm 的矸石经链板机直接进入拉矸石公司的转运车,直 径300mm 矸石经过三块皮带机系统进入矸石仓。 2.1.6.10 工业场地布置特征及防洪排涝设施 矿井工业场地位于开阔地上,设计采用平坡式的布置方式。 矿井工业场地结合地形和使用功能,将场地分为主生产区、生活 福利设施和行政办公区。矿井主、副井口标高均为+19.5m,均在 最高洪水位标高之下,工业场地内设置地面排涝站解决场内雨 水外排问题。 目前新庄孜矿地面排水系统建有 5 个排涝站,各排涝站排 水设备的基础参数、汇水面积及排水去向等见。由表 1-2 可知, 新庄孜矿地面排水最大排水能力为 54672m3/h。 新新庄庄孜孜矿矿井井地地面面排排水水设设备备参参数数表表 表表1-2 站名 水泵型 号 安装水泵 (m3/h台 台) 工作泵台 数,排水 量(m3/h) 备用泵台 数,排水 量(m3/h) 汇水 面积 (km2) 排水去向 正常排 水能力 (m3/h) 最大排 水能力 (m3/h) 新工广排 涝站 900QH- 50-280 57605 2 台 11520 3 台 17280 4.41淮河1152028800 新六号 泵站 500s-3520003 1 台,2000 2 台, 4000 1.58 新工广排涝 站 25205040 新应台孜 排涝站 32HS-1955003 1 台,5500 2 台, 11000 10.57淮河550016500 西四排 涝站 24SA-18B 20SH-19A 24SA-18B 3 台 20SH-19A 1 台 2 台 5000 2 台 4372 2-3淮河50009372 五号泵 站 20sh-1320004 2 台,4000 2 台, 4000 3.73 新应台孜排 涝站 40008000 2.1.7 六大系统建设情况 2.1.7.1 监测监控系统 新庄孜煤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