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管标准流程课件_第1页
置管标准流程课件_第2页
置管标准流程课件_第3页
置管标准流程课件_第4页
置管标准流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ICC置管标准流程,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插管的操作步骤,PICC,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 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 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至1年),一、 PICC的定义,PICC导管特点,是一条放射显影的导管 使用时可通过放射影像学确认导管及其尖 端的位置。,导管材料为硅胶,柔软,弹性好。,PICC的型号和长度,型号从1.9F5F 长度从50厘米到65厘米,PICC的常用规格,说明 型号 容积 适用人群 禁止输血 1.9F 0.23ml 新生儿 禁止输血 3F 0.25ml 儿童 可输血 4F 0.33ml 儿童、成人 可输血 5F 0.44ml 成人,PICC置管目的,可以长时间放置在体内,提供长时 间静脉给药的管道,避免反复穿刺静脉,减少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PICC适应症,外周静脉不好,难以维持静脉输液的患者 输液时需要使用一些对外周静脉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化疗、大剂量补钾、TPN等) 输液治疗超过一周以上者 长期需要间歇治疗者 需反复输入血液制品者(如全血、血小板等) 23 - 30 周的早产儿 ( 极低体重儿1.5kg) 需进行家庭静脉治疗者,PICC的优点,避免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不适 保护外周静脉,避免了药物外渗外漏引起的静脉炎和组织坏死 非手术置管,可由护士操作 留置时间长 维护方便,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置管前的准备工作,操作者及患者准备 环境准备 物品准备 核实医嘱 核实知情同意书签署 向患者简单介绍操作程序,患者准备,解释操作过程,帮助患者术中放松,紧张和激动会使血管收缩 优点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其他穿刺工具的选择可能性 日常护理及注意事项,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洗手,戴口罩,严格无菌操作。 良好的服务态度,良好的技术,良好的精神状态。 环境:温度2224,湿度:50 70,室内光线充足,做好消毒工作。,物品准备,PICC穿刺包 2副手套 棉签68包 碘伏、酒精 20ml针管2个、5ml针管1个 中单3块、小洞巾1块 手术衣 生理盐水,皮尺 刀片或剪刀 维护手册 封贴 纱布2包,重视置管前的评估,了解患者用药:药物:治疗程序 静脉的正确评估是否适合 以往的手术或放疗:患者的个体状况 -胸廓是否畸形,是否乳腺癌根治术后 -是否有手臂、肩部、胸部外伤史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 -血常规、凝血项目、血清四项、白蛋白等 患者对PICC导管的接受程度,评,PICC的禁忌症,1、确诊或疑似导管相关性感染、菌血症、败血症 2、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 3、乳癌手术后病人的患侧手臂 4、确诊患者或疑似对器材的材质过敏 5、凝血障碍、免疫抑制者慎用 6、患者的体型不适合预置入的器材 7、预插管位置有放射治疗史、血栓形成史、血管外科手术史,PICC的知情同意(风险告知),对象:首先家人(委托人),其次患者本人 时机:主管医生或护士与患者或家属初步沟通后 谈话者:首选操作者,其次主管医生 技巧:个体化,突出重点。,术前健康指导,静脉选择的原则,1、体位:术肢外展与躯体呈90度。 2、静脉的评估: 柔软、粗直、有弹性 皮肤完整有弹性 充盈、易触及、易固定 无静脉瓣 有无化学性静脉炎(超声可以) 3、贵要静脉-肘正中-头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PICC静脉选择-贵要静脉,90%的PICC放置于此。 直、粗,静脉瓣较少。 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和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PICC静脉选择-肘正中静脉,粗直,但个体差异较大,静脉瓣较多。 故应于静脉穿刺前确认定位。 理想情况下,肘正中静脉加入贵要静脉,形成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PICC静脉选择-头静脉,前粗后细,且高低起伏。在锁骨下方汇入腋静脉。 进入腋静脉处有较大角度,可能有分支与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相连,引起推进导管困难,使病人的手臂与躯干垂直将有助于导管推入。 导管易反折进入腋静脉/颈静脉。,穿刺点的位置选择,在肘下两横指处进针 如果进针位置偏下,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回流受阻或导管与血管发生摩擦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如果进针位置过上,易损伤淋巴系统或神经系统。此外上臂静脉瓣较多,不宜做穿刺点。,测量置管的长度,平卧,外展与躯体呈90度 穿刺点右胸锁关节 第三肋间隙 ;,注意:外部的测量不能十分准确地显示体内静脉的解剖。 警告:导管尖端进入右心房可能 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损伤,心包填塞。,第三肋间示意图,测量上臂围,在肘正中上方10cm处测量上臂围 定期测量留置术肢臂围 2cm以上考虑血栓或静脉炎的出现,建立无菌区准备物品,打开大静脉置管包外包布,穿无菌手术衣(助手协助),戴无菌手套。,建立无菌区准备物品,铺无菌台:合理摆放无菌物品位置 助手将10ml注射器、输液贴、输液接头、透明辅料打开放入无菌区内 助手协助抽取10ml生理盐水2支、20ml生理盐水1支备用,协助术者应用生理盐水冲洗无菌手套并擦干。 打开picc导管外包装,将其放入无菌区内 应用20ml生理盐水预冲导管、减压套筒、延长管、输液接头、检查导管完整性并用生理盐水浸润导管,皮肤消毒,戴无菌手套,病人臂下铺垫无菌治疗巾 2%碘伏、75%酒精 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式消毒皮肤 消毒范围:穿刺点上下各不小于10cm(即上下直径不小于20cm),左右至臂缘 消毒时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互使用,建立无菌区,铺孔巾及治疗巾 覆盖术肢 暴露穿刺点,扎止血带,助手位于对侧 在预穿刺部位上方倒扎止血带 嘱病人握拳 使静脉充盈,穿刺,以1530度角进行静脉穿刺 见回血后,放平穿刺针继续推进0.51cm,送插管鞘,鞘内可见回血。 左手食指按压插管鞘前端止血,拇指固定插管鞘,嘱病人握拳,助手协助松止血带,右手撤出穿刺针,固定好插管鞘,鞘下垫无菌纱布。,送管,缓慢、匀速、避免暴力送管 患者配合向穿刺侧转头,下颌贴肩 防止导管误入颈静脉。,撤出插管鞘及支撑导丝,将插管鞘自静脉内拔出 将导管与导丝金属柄分离,缓慢、分段撤出导丝 从导管近端撤除插管鞘,警告:禁止暴力抽去导丝,阻力能损坏导管及导丝的完整,如遇阻力或导管呈串珠样皱折,应立即停止抽取导丝,并使导管恢复原状,然后连同导管、导丝一起退出约1英寸,再试着抽出导丝。重复这样的过程直到导丝较容易地移去,一旦导丝撤离,再将导管 推进到预计的位置。,修剪导管长度,体外保留导管57cm 以无菌剪刀垂直剪断导管 注意不要剪出斜面或毛碴 为什么一定要剪掉导管最后的1cm?(导管后端是扩张的),安装连接器,抽回血、安装输液接头及封管,抽回血,确认导管位于静脉内 不要将血抽到注射器内,在透明的延长管处见到回血即可 正压脉冲式冲管 安装输液接头 正压脉冲式封管,安装导管固定器,皮肤保护剂檫拭预固定部位皮肤,待干:1015s 箭头指向穿刺点摆放导管固定器,将导管固定在固定器内,将锁扣锁死。 与穿刺点呈S型固定导管,依次撕除固定器的背胶纸,将固定器固定在皮肤上。,固定导管,穿刺点应用无菌纱球及无菌胶贴加压固定 贴透明辅料:透明辅料完全覆盖导管固定器,进行无张力黏贴,按压敷料周边及导管边缘使敷料黏贴牢固 胶布蝶形交叉固定导管 注意:禁止直接在导管上贴胶布,此举将危及导管强度和导管完整。,整理用物,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理 脱手套,脱手术衣,影像学确定导管位置,通过X线拍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注意事项,穿刺前应了解静脉走向及静脉情况,避免在疤痕及静脉瓣处穿刺。 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测量长度要准确,避免导管进入右心房引起心律失常 遇送管困难,表明静脉有阻塞或导管位置有误,不可强行送管 应轻柔抽去导丝,以免破坏导管及导丝的完整 禁止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 禁止在导管上贴胶布 脉冲式冲管,穿刺后记录,穿刺导管的名称及批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