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乙肝监测省CDC.ppt_第1页
课件:乙肝监测省CDC.ppt_第2页
课件:乙肝监测省CDC.ppt_第3页
课件:乙肝监测省CDC.ppt_第4页
课件:乙肝监测省CDC.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HO病毒性肝炎战略草案及四川省乙肝监测情况,四川 资阳 2016.07,主要内容,2016-2021年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草案 四川省乙肝流行概况 四川省乙肝监测概况,世界卫生大会67.6决议 2014.05,要求WHO与成员国一起制定一个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的综合性方法 WHO建立了全球肝炎项目来支持世界卫生大会决议 2014年9月,秘书处根据世界卫生大会67.6号决议启动了关于2016-2021年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的工作。,3,Draft who global health sector strategy on hepatitis who全球肝炎的卫生策略(草案),Presented to WHO Executive Board in January 2016,Available at: /hepatitis/strategy2016-2021/en/,病毒性肝炎是一项世界性公共卫生挑战,据估计,急性感染以及与肝炎相关的肝癌和肝硬化每年造成140万例死亡。在这些死亡人数中,有47%是由乙肝病毒造成的,48%是由丙肝病毒造成,其余部分则是由甲肝和戊肝病毒造成的。,5,全球范围内,约有2.4亿人慢性感染乙肝病毒,有1.3亿至1.5亿人慢性感染丙肝病毒。 如果不扩大并加快应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数量预计在今后40-50年内将保持在目前的高水平上,并在2015-2030年间累计造成2000万例死亡。,6,2010年估算的全球乙肝表面抗原的流行,7,Schweitzer A, et al. The Lancet 2015; Published online July 28, 2015 at: /10.1016/S0140-6736(15)61412-X,9000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2800万乙肝患者,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负担估计,肝硬化患者 90万/年,肝癌患者 30万/年,资料来源:中国CDC监测数据估计,远景和目标,远景:病毒性肝炎的传播得到阻断;病毒性肝炎病人可以得到安全、可负担并且有效的保健和治疗 目标:2030年消灭病毒性肝炎这一主要的公共卫生威胁,选择性的目标,策略方向,3. 服务的公平性 4. 资金支持的可持续性 5. 加速控制的创新性,1. 重要行动的信息 了解流行情况 执行和监督循证的国家规划 2.影响因素的干预 设计基本收益包 使用必要的干预 预防传播 诊断病例 加强治疗和慢性病人的保健,机遇,对甲肝、乙肝和戊肝都有有效的疫苗 母婴阻断项目非常高效 全面预防是有效的;血液制品的安全能够保证 注射毒品者的减害工作有效 出现新的治疗方法(丙肝和乙肝),挑战,领导力和承诺的不均衡 不充分的数据 控制项目覆盖率的有限性 大部分人不知道他们自己肝炎的状况 治疗可及性的有限 对大多数人来说,药物和诊断难以负担 公共卫生方法的缺乏 一些障碍增加了患病可能,结论(1),通过2010年和2014年世界卫生大会的决议,WHO敦促会员国高度重视病毒性肝炎这一公共卫生问题性,并且制定了全球规划 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对肝炎提出阐述,表明病毒性肝炎已经被认为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WHO执委会讨论了全球病毒性肝炎卫生策略(2016-2021)。,结论(2),对卫生负担+目标和策略+机遇+政府和财政支持的认识,可达成有效且协调一致的行动 中国有非常强大的预防乙肝和甲肝的监测记录,中国还有全球唯一的戊肝疫苗 中国正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以帮助其他国家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主要内容,2016-2021年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草案 四川省乙肝流行概况 四川省乙肝监测概况,17,图1 1990-2015年四川省乙肝报告发病率,流行概况,2015年全省乙肝报告发病数为 38573例,报告发病率为47.39/10万。 报告发病数较去年同期下降0.29%,较前三年平均下降12.93%。,18,地区分布,全省乙肝病例分布广泛, 21个市州均有病例报告。,表1 2015年乙肝地区分布,图2 四川省2012年-2015年乙肝报告发病月分布,综合分析20122015年乙肝报告发病数的月分布情况,四川省乙肝发病全年均处于较高水平,2月份报告发病数相对较低,其余月份相差不大。,时间分布,图3 四川省2015年乙肝报告发病按年龄分布,人群分布,22,图4 1992年、2006年和2014年四川省乙肝血清学调查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我省1-29岁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1.29%。 与2006年同年龄比较: 1-4岁儿童的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降到了0.40%,与2006年相比下降了72.79%; 15岁以下的青少年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到了0.34%,与2006年相比下降了87.02%。,23,我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变迁,1992年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2002年纳入国家计划免疫; 2005年新生儿乙肝疫苗完全免费接种; 2009-2011年完成15岁以下人群查漏补种; 2012年 “AIDS-梅毒-乙肝母婴阻断项目” 孕产妇HBV免费筛查 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免费接种1剂100IU HBIG 2013年10g乙肝疫苗替换5g,新生儿免疫优先 儿童、青少年次之,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免疫规划 “0,1,6m” 血源乙肝疫苗 基因重组乙肝疫苗 5 g 10g 妇幼项目 对孕妇免费开展HBsAg检测(2014年筛查率98.9%) 对HBsAg阳性产妇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内接种HBIG(100IU) 2012年启动(覆盖1156个县) 2015年全国覆盖,主要内容,2016-2021年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草案 四川省乙肝疫情概况 四川省乙肝监测概况,项目背景,疾病监测是制定疾病防控策略的基础 疫苗的预防接种取得伟大成就 2012年通过西太区认证中国5岁以下儿童HBsAg流行率为0.96%,项目进程,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全国范围开展乙肝监测试点,四川省正式开展乙肝监测,四川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扩大乙肝监测范围,四川省财政增加专项资金,进一步扩大乙肝监测范围,设立六个国家级乙肝监测点,设立六个省级乙肝监测点,新增五个省级乙肝监测点,项目地区,项目目标,提高乙肝病例分类诊断的准确性 了解监测地区急性乙肝发病情况 明确急性乙肝发病的危险因素,项目内容,乙肝病例分类诊断及报告 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99-2008)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 实验室检测 常规抗原抗体检测 抗-HBc IgM 1:1000检测 流行病学调查 现住址在本辖区 不能明确诊断为慢性乙肝的病例,考核指标,“附卡”相关核心信息填写的完整性90% 报告乙肝病例的ALT检测率达到100% 未能明确诊断为慢性乙肝的病例的抗-HBc IgM 1:1000检测率90% 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率80%(除明确慢肝外的所有病例均调查),1、HBsAg阳性时间: 6个月 / 6个月内 由阴性转为阳性/ 既往未测或结果不详 2、首次出现乙肝症状和体征的时间: 年 月/ 不详 3、本次ALT: U/L 4、抗-HBc IgM 1:1000稀释检测结果: 阳性 / 阴性 / 未测 5、肝组织穿刺检测结果: 急性病变 / 慢性病变/未测 6、恢复期血清HBsAg阴转,抗HBs阳转: 是 / 否 / 未测,乙肝病例报告卡附卡,34,乙肝病例分类诊断及报告标准,病例诊断报告流程,项目质量情况,项目地区未分类乙肝病例报告情况,图5 全省监测地区2011-2015年未分类乙肝报告情况,“附卡”相关核心信息填写的完整性,38,图6 2015年四川省乙肝监测地区附卡核心信息完整率,报告乙肝病例的ALT检测率,39,图7 2015年四川省乙肝监测地区ALT检测率,抗-HBc IgM 1:1000检测率,40,图8 2015年四川省乙肝监测地区抗-HBc IgM 1:1000检测率,血清学检测情况,我省共送检148份抗HBc-IgM 1:1000阳性血清标本,由国家实验室进行复核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雅培试剂),仅有47份检验为阳性,符合率31.76%。-试剂、标本质量问题 我中心实验室对11个省级监测点送检的1378份血清标本进行了复核检验(ELIAS法,国产试剂),共有958份检验结果一致,符合率69.52%。-标本质量、检测能力、试剂问题,结论,病毒性肝炎的控制成效显著,尤其是乙型肝炎 乙肝报告发病率已连续10年下降,2015年全省乙肝报告发病率为47.39/10万,低于全国报告发病率68.57/10万,较纳入免疫规划前的2002年(81.26/10万)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