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化有限公司环境事故应急预案一、 企业基本情况*电化有限公司位于x县x工业园区内,公司主要生产和经营高氯酸盐、氯酸盐及其相关产品。全厂定员40人,其中管理及后勤人员10人,生产人员30人。是一座年产2000吨高氯酸钾的新厂。二、 行政区域及生产管理区1、 行政区域管理共设有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生产管理办公室、财务室、会议室、职工活动室共5个处室。2、 生产管理区共设高钾电解车间、低钾电解车间、离心烘干车间、高钾复分解车间、低钾复分解车间、盐水处理车间、锅炉房、机修房、化验室、仓库共十个处室。3、 行政区域及后勤部门白天上班10人生产车间白天上班人数25人夜间上班5人(包括各值班人员)三、 应急保障用品3号空气滤清器(防毒口罩)50个(存公司仓库)防腐手套100双(存公司仓库)设消防栓5台4公斤干粉灭火器15个二氧化碳灭火器10个消防水300个立方消防水增压泵2台四、 危险目标的确立根据本厂高氯酸钾生产工艺、装置、设备的现状及安全评估报告和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特确定本厂危险目标区域及重大危险源,以便有利的控制及救护。1、 高温区锅炉岗位、蒸发岗位、复分解岗位、反应罐及低钾电解、高钾电解岗位。危险特性:易发生烧伤、烫伤、火灾等2、 有害气体区锅炉岗位、低钾电解岗位、高钾电解岗位、蒸发岗位、盐酸罐。危险特性:发生泄漏后,易造成人员中毒。轻度中毒症状可致头痛、头晕、呕吐等,重度中毒可致昏迷、死亡。车间允许浓度:氯气2mg/m;CO30mg/m; H2S10mg/m。 3、 易燃易爆区锅炉岗位、反应槽及低钾电解岗位、高钾电解岗位、蒸发岗位、盐酸罐、干燥岗位。危险特性:易发生超温、超压、泄漏、动火焊接,易发生火灾、爆炸。发生爆炸时对人员和设施危害程度较大。危险爆炸极限:CO 12.574.2%(V/V) H2 4.174.1%(V/V) C 5.31.5%(V/V)重大危险源:盐酸储存罐、低钾反应罐、低钾电解槽、蒸发罐、高钾电解车间、成品仓库、锅炉房。发生泄漏时,氯气、一氧化碳可造成人员、牲畜中毒,并随着泄漏的增大和风向,中毒面也随着增大。氢气浓度达到4.535.8%时,遇明火或火花可发生爆炸。盐酸具有强腐蚀性,对钢铁等材质产生腐蚀作用;强烈刺激性,能灼伤眼睛皮肤,对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五、 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及职责分工1、总指挥: * 电话:*副总指挥:* 电话:* * 电话:*成员:*2、指挥部基本任务: 2.1 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分级情况,指挥部应立即运作。 2.2 迅速了解发生事故地点、原因、被困人员及伤亡情况,并立即根据情况制定救援措施。2.3 组织“生产化学事故处理组”、“伤员物质抢救组”迅速开展工作。2.4 立即向有关部门领导汇报事故发生时间、地点、被困人员情况、伤亡情况、组织抢救情况等基本情况及需领导协助救援的要求等。2.5 做好现场需撤离人员的疏散工作,对现场进行人员清理和做好隐患的消除工作,减少事故危害后果。2.6 协助外援人员组织好事故的救援与处理。2.7 保护好事故现场。3、指挥部成员分工 3.1 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公司的事故应急救援活动。 3.2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3.3 指挥部成员: 安全组长: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理处置工作。 救援行动组长:负责灭火、事故救援、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等。 通信联络组长:负责事故处理,生产系统开停产的调度工作,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 设备组长:协助总指挥负责事故现场工程的抢险处理及抢修工作等。 质检组长:负责环境的检测和洗消工作。 调度员:负责事故处理是生产系统的开停产工作。 车间主任:负责组织车间业余应急救援队,参加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 后勤组长: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的分类抢救、护送转院工作,以及受伤人员、抢救人员及伤员亲属的生活必须品供应。负责事故家属的接待和安置工作等。 公司办主任:负责现场抢救工作所需的车辆调度、对外联系、救援等事宜。 供应组长: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3.4 生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组 3.4.1 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及当班调度员 3.4.2 事故应急救援队组成: 3.4.2.1 专业救援队组成: A、由机修组组成,接到救援指令后,应立即有一名组领导带队,携带必要的防护、救援器材到达事故现场,并按指挥部指令实施救援。 B、 按照指令事故所在车间救援队在一名车间 领导带领下佩戴必要的防护器具进入本车间实施救援和事故处理,并配合外协人员实施救援和抢修。 3.4.2.2 业余救援队: 业余救援队由干燥、离心、仓库、门卫等各个单位组成,每个单位接到救援指令后,应迅速组织救援人员由班长带队到达事故现场,按指挥部指令实施救援。六、 事故应急救援的启动程序1、 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生产调度室,由当班调度员担任指挥部常值人员。2、 最早发现事故者应立即向当班调度和有关部门报警,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3、 调度接到报警后,迅速通知有关车间,查明原因,组织有关人员迅速赶往事故现场。4、 指挥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分级情况,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做出事故危害面扩大的预测和处理。并按照预案处理程序镇定指挥,有效控制和消除事故,防止污染。5、 发生事故单位查明原因,提出抢救处理具体措施。6、 抢险人员佩戴好防护器具和用品到达现场,按照指挥部的指令,协助事故单位迅速切断事故源和排除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7、 调度到达事故现场后,查出原因,做出局部或全部停产决定。8、 救援组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设立隔离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禁区,并按照指挥部指令组织好人员的撤离。9、 公司办公室人员接到事故通知后,尽快与医院联系并组织好车辆到达抢救现场。协助医务人员组织现场抢救和及时送往医院。10、发生事故后,质检人员应及时进行事故区域检测,检测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11、设备组、生产组、安全组应协助抢修队,迅速处理泄漏设施,以防事态扩大。12、调度 12.1 调度应熟悉工艺、设备状况、对停电、停水、停汽等做出正确判断,然后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12.2 迅速通知救援指挥部成员,由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和物质,制定处理措施,并积极联系当地公安、消防、县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协助处理,做好人员疏散、撤离,防止事故扩大。 13、值班(班组)长 13.1 接到指令后,掌握本班组的信息动态及时汇报当班调度。 13.2 根据本班组调度发出的指令,组织本班组岗位人员进行正确操作或待命。七、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处理方案1、 接到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后,小组应立即运作。组织企业生产事故救援队应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事故发生现场,按照事故处理组的安排,配备正确有效的救援防护器具,进入事故现场。切断泄漏物来源,有效地处理泄漏物的蔓延及引发的其他事情,防止事态继续扩大。并及时把现场情况清楚地汇报给指挥部和事故处理组领导。2、 事故处理组应根据反馈的事故情况指挥相应的岗位紧急停产、局部停产、改变工艺流程、减负荷运行等处理措施。3、 毒气液体泄漏区域,应组织部分人员紧急撤离,由本车间应急救援队佩戴有效的防护器具进入现场进行应急处理。4、 可燃可爆气、液体扩散区域内,应停止一切动火和可发生火花的工作及电源,消除可引燃引爆的一切火源,并通知附近无关人员紧急撤离现场。由警队人员封锁区域道路,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区。5、 迅速对事故现场灾情和泄漏物质进行应急处理。5.1 盐酸及电解液泄漏处理程序 5.1.1由安全警报系统发现的警报或由巡检操作人员的巡检发现的,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予以处理。操作人员最快用水对准盐酸及电解液泄漏点喷淋,让盐酸及电解液溶解于水,以减少盐酸及电解液蔓延。 5.1.2 泄漏部位上下游有阀门的,应立即关闭阀门,切断盐酸及电解液来源。 5.1.3 带压堵漏。在管道或较小容器上发现盐酸及电解液泄漏时,由专业堵漏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长管呼吸器、穿戴防化服、橡胶手套,使用专门设计制作的堵漏工具,在短时间内完成堵漏工作。 5.1.4 倒灌泄压。当罐体开裂尺寸较大而无法止漏时,应迅速将该罐内盐酸及电解液导入空罐或其它相应的容器内,尽量减少泄漏数量,缩小危害面。 5.1.5 进行泄漏处理时,要心静有序地进行,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防火、防静电、防中毒等安全技术要求。 5.1.6 堵泄漏时,要佩戴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穿戴全密封防燃防化服,必要时要内穿棉衣、棉裤,外穿防化服。 5.1.7 事故处理组要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堵漏方案,如现场情况发生变化,应重新制定方案,不等蛮干。5.2 氢气泄漏处理程序: 5.2.1 由安全警报系统发现的警报或岗位操作人员发现氢气泄漏,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关闭上下游阀门,或局部紧急停产防止氢气泄漏区域扩散。 5.2.2 氢气泄漏扩散区应立即切断一切火源、明火作业及电源,并尽量减少和避免铁器等物件碰撞引起火花,而造成泄漏区爆、燃。 5.2.3 如在管道上或较小的容器上发现泄漏,应由专业人员佩戴防毒面具、长管面具或空气呼吸器,使用专门制作的堵漏器具,在短时间内完成堵漏工作。 5.2.4 如泄漏点较大或开裂时,则应采取局部或全厂停产泄压,置换系统后再进行堵漏处理。5.3 生产、化学事故处理注意事项 5.3.1 液体泄漏物(如氯酸钠、盐酸等)可采用筑堤堵截的方法引流到安全 、方便处理的地点,采用稀释和中和的方法进行处理,防止直接进入外排沟造成外排污染事故。 5.3.2 氯气或氢气泄漏,要进行有效通风,加速有害气体向高空扩散,如现场可燃可爆气体浓度较大时,可在现场放大量水蒸汽和氮气,破环燃爆条件,防止连续事故发生。 5.3.3 对于爆炸物品火灾,切忌用沙、土覆盖。 5.3.4 对于油品火灾,尽量不要用水喷灭火,可采用干粉式灭火器或使用沙、土覆盖灭火。 5.3.5 氢气泄漏引起的火灾,压力较高时,要进行泄压处理后再进行灭火,灭火时可采用灭火器,喷蒸汽等方法灭火。 5.3.6 对于遇湿易燃物品时,禁止使用水、泡沫、酸碱等湿性灭火剂扑救。 5.3.7 进行应急事故处理时应胆大、心细、不蛮干,要佩戴有效的防护用品,使用正确的救护器具和方法,方能尽快防止事故事态的扩大。 5.3.8 灾情严重时,要及时向专业救援队求救,并做好协助工作。 5.3.9 根据风向、风速和氯气或氢气泄漏情况,判断有害气体扩散的方向和速度。由应急救援指挥部通知地方政府协助,对有可能被污染区域的居民进行疏散和转移。6、发生化学事故后的人员疏散与撤离6.1 由生产调度对事故现场人员进行清点,考虑到因事故可能引发的爆炸、着火、有毒气体扩散等情况,指挥部应安排对事故现场及周围可能危及的人员进行疏散和撤离。6.2 疏散或撤离人员的命令由指挥部下达,通过移动电话和公司内部电话方式进行通知,并由各部门领导对撤离人员进行清点和确认。6.3 在疏散、撤离的通知中应明确疏散、撤离的方向和地点。6.4 因发生重大事故而引起的剧烈爆炸和有害气体、液体的大量外泄,有可能造成大面积污染,对周围居民和单位人员可能造成危害时,由指挥部向当地政府汇报,由政府组织当地居民和单位人员进行疏散和撤离。 7、化学事故发生后危险区的隔离 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和危害程度级别,确定以下内容:7.1 危险区的设定由公司事故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气象状况进行确定,指挥部安排警队人员进行危险区的隔离。7.2 事故区警戒线为黄黑带圈围。7.3 对于重大事故造成大范围的区域隔离,由指挥部向当地政府汇报,当地政府组织协调,公安、治安等警力对周围道路实行交通管制和疏导。 8、检测、抢修、救援及控制措施 8.1 事故发生后,指挥部安排质检人员对事故发生场所进行空气检测,要求检测人员佩戴有效的防护用品,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进行现场取样分析。 8.2 事故发生后,指挥部命令救援分队佩戴有效的防护用品对滞留现场的人员进行抢救,迅速脱离危险区域。在确认事故原因、状况并确定处理方案后,命令抢险分队配备齐全工具和有效的防护用具,进入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和抢修。并安排人员对现场抢险人员进行监护,发现新问题要及时向指挥部汇报。 8.3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由质检人员进行实时监测,若出现因事故引发的更恶劣的状况时,指挥部应立即采取措施,命令抢险人员暂时撤离现场。 8.4 应急救援时调度由指挥部负责。 8.5 指挥部应根据化学事故的性质、状况来判断所采取的措施,必须要保证能够有效的控制事态的发展,否则应立即下令全厂停产,绝对避免因事故的扩大而引发更恶劣的后果。八、 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与救治1、 事故应急伤员抢救组组长:冯艳平副组长:李金玲成员:廖春香、陈银子、邓流英、邓华勤2、 应急抢救措施:2.1 事故发生时,抢救小组应立即到达事故现场,同时通知医务人员,公司内车辆到达事故现场待命。在公司内现场抢救的同时,与各医院取得联系,请求协助抢救。2.2 组织配备有效防护器具人员进入事故现场抢救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2.2.1 抢救人员必须听从指挥,防护器材必须佩戴齐全。 2.2.2 抢救时必须以2人以上分组进行,身体不符合抢救条件的不准进入现场抢救。 2.2.3 必须让抢救人员了解事故情况、中毒物质等,清点好进入现场人数,严防遣漏。 2.2.4 迅速将伤员抬离现场,抢救伤员时应注意以下要求: 2.2.4.1 弄清伤员伤情,选择适当的搬运方法及工具。搬运时动作要轻。 2.2.4.2 呼吸微弱、呼吸已经停止、胸、背部骨折的伤员严禁搬运。 2.2.4.3 运送要及时、迅速,争取抢救时间。 2.2.4.4 抢救人员在工作时,要注意检查个人防护器材使用的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撤离现场。2.3 伤员急救工作应迅速开展,并遵守以下规定:2.3.1 将伤员抬离现场,必须放在空气新鲜、温度适当的地方,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其他人员要保持安静,不准喧哗。2.3.2 一般要坚持“就地抢救”的原则,及时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亦不许停止抢救。2.3.3 呼吸停止、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人工心脏按摩,不经医生诊断死亡,不得停止抢救工作。2.3.4 要松懈伤员的颈、胸部位纽扣和腰带等紧身的东西,以保持呼吸畅通和血液循环良好。2.3.5 发生氯气、硫化氢、二氧化硫等中毒伤员,可能产生继发性呼吸障碍,禁止使用压迫式人工呼吸法,只许实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给予输氧抢救。2.3.6 伤员如被有毒物质污染,应立即脱掉被污染衣物,并将伤员身上的毒物用温水擦洗干净,防止有毒物质通过皮肤侵入体内。2.3.7 对呼吸微弱或面色青紫的缺氧伤员,应迅速给予输氧。一氧化碳中毒者,宜用含5%7%的二氧化碳的氧气进行输氧。2.3.8 对氯气等气体的中毒者,迅速将伤员脱离现场,移至通风良好处,脱下中毒时所着衣服鞋袜,注意给伤员保暖,并让其安静休息。为解除伤员呼吸困难,可给其吸入2%3%的温湿小苏打溶液或1%硫酸钠溶液,可减轻氯气对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抢救中应当注意,氯气中毒者有呼吸困难时,不应采取徒手式的压胸等人工呼吸方法。这是因为氯气对上呼吸道粘膜具有强烈刺激,可引起支气管肺炎甚至肺水肿,这种压式的人工呼吸方法会使炎症、肺水肿加重,有害无益。 酌情使用强心剂如西地兰等。 鼻部可滴入1%2%麻黄素或2%3%普鲁卡因加0.1%肾上腺素溶液。 由于呼吸道粘膜受到刺激腐蚀,故呼吸道失去正常保护机能,极易招致细菌感染,因而对中毒较重的伤员。可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4 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视伤员情况、急救情况向医生交待清楚,要根据不同受伤情况(如中毒和外伤等)分别送往医院救护。2.5 抢救工作要严格按照自我防护的要求,防护器具必须配备齐全,有专人监护,并有抢救后备措施,切勿盲目进入抢救。2.6 伤员的救治方案由抢救、救治医院根据伤员的伤情制定,以最好的治疗方案来保证治疗结果为原则,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3、事故现场的保护和现场的清洗 3.1 事故现场的保护是查明事故发生真正原因的要求,指挥部应安排事故车间派专人做好现场保护工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出事故现场。 3.2 事故处理完毕后,指挥部应安排专业清洗队对现场和抢险人员进行清洗。 3.3 现场清洗时,注意清洗物的处理,避免造成环境二次污染。4、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保障 4.1 内部保障 4.1.1通讯联络由调度、安全组、生产组、公司办公室组成,负责公司内各救援队、抢修队的联络和对外联系、通讯、救护、求援和抢救伤员。4.1.2 治安、防化应急分队由安全组、质检组负责组成,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警戒、现场检测、防护用具发放、指导群众疏散、抢救伤员等。 4.1.3 抢险、抢修队,由设备处、各个车间维修班、机修班人员组成,担负抢险、抢修任务,抢救伤员。由设备处领导统一指挥调度。 4.1.4 医疗救护队由公司办公室、总务处、医疗人员组成,担负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和车辆的调配。由副总经理统一指挥。 4.1.5 运输队由供应处、运输队组成,伤员抢救物质的供应和运输,由副总经理统一指挥。 4.1.6 消防设施配置图、工艺流程图、现场平面布置图、周围地区图、气象资料、危险化学员安全技术说明书、互救信息等存放调度室,由调度保管。 4.1.7 应急联络系统由公司内电话系统,移动手机、对讲机等通信工具,24小时保持通畅。 4.2 外部救援 4.2.1 当事故扩大,本公司需要外部救援时,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做出决定,请求当地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 4.2.2 处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帮助时,由指挥部决定联系行业专家咨询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管理学原理中级自考试题及答案
- 了解中医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法律自考试题及答案
- 控制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 客舱清洁考试题及答案
- 铝电解综合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带式球团焙烧工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中药合剂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1套附答案详解
- 钽钠还原火法冶炼工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友善主题班会课件
- 自动喷灌设计说明及安装大样
- 杭州市“教坛新秀”理论考试简答题汇总
- 2018年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答案
- 人教版(2019)必修三 Unit 3 Diverse Cultures Listening and Talking课件
- 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二级医养结合机构)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2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丨苏教版 (共34张PPT)
- 卡西欧PRO-TREK-PRW-6000使用手册-基础操作
- 建筑结构试验知识点总结
- 2022年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范文
- 日本川崎市武藏小杉格林木(GrandTree)创新型购物中心调研分析报告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