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操,一、作者简介,1、生平 选自曹操集。这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曹操: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qio县(今安徽亳州市)人。 东汉末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 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2、文学家的曹操。 (1)地位: A、曹操、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B、文坛领袖倡导者、组织者与实际建设者开一代文风建安风骨 (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 “以情纬文,以文被质” )。 C、“缘事而发” “汉末实录,真诗史也。”,(2)曹操诗歌特色 A、 学习乐府继承、发展。 乐府古题写时事,反映现实,寄寓感慨, “汉人乐府本色尚存”(胡应麟)。 “在曹操本身,也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鲁迅,B、 慷慨悲凉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 “跌宕悲凉,独致超绝”(陈祚明) “慷慨悲凉” (冯班钝吟杂录),二、解题,1、选自步出夏门行(夏门,是洛阳的一个城门);又称陇西行,乐府古题名之一)。 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亦称河朔寒) 、 龟虽寿四章。 2、背景述略 东汉末年,(辽西)乌桓强盛成为边患。,建安十年(205),曹败袁绍,绍死,子袁谭、袁尚逃乌桓,勾结为害。 十二年夏曹北征。九月班师,途经碣石等地,写了这组诗。 描写河朔风土景物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3、现存的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完整山水诗。 三、作品读讲 1、内容、结构分析:,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1、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2、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思考:这是实写还是虚写?从哪里体现出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观”字统领全篇下由“观”字展开登山所见。 1层(开头两句): 交代观海的地点 2 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 。 3层(912句):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想象)。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体裁:乐府诗、写景抒情诗),(观沧海:诗眼,统领全篇) (总),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远视、俯视),(近视),(听觉、视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实景,虚 景 (想象),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诗目的:咏志),(主题:表现开阔的胸怀,抒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写 景 (分),四、艺术特色,细致描绘与酣畅笔墨的结合,优美与壮美的和融。 1、单视点结构乐府诗的结构方式 (1)从逻辑联系看: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