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前展示 1、( )年( )月( )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 )、( )、( )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 2、1927年9月,( )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 )起义。 3、1928年4月,( )、( )与( )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 ),( )任军长,( )任党代表 。,课前展示 4、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B、湘赣革命根据地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中央革命根据地 5、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是在( ) A、广州 B、井冈山 C、南昌 D、汉口 6、带领部队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起义领导人() A朱德 B周恩来 C邓小平D叶挺,C,C,A,课前展示 1、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的历史意义,第十三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1930年 至 1933年,10万 4万 20万 3万 30万 3万 30万 7万,毛泽东 (前三次) 周恩来 朱德 (第四次),博古 李德,1933年 至 1934年,50万 8万,五次反“围剿”的力量对比,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胜利,分散兵力,进攻冒险,防御保守。,失败,合作探究: 1、长征开始的时间? 2、长征的人员及人数? 3、长征的去向? 4、夺取遵义前的长征情况?,一、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 1、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2、长征开始的时间 3、长征的路线 4、遵义会议 (1)时间、地点 (2)内容: (3)历史意义:,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长征精神的?,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强化训练: 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因为( ) A、北上抗击侵华日军 B、开辟农村根据地 C、第五次反“围剿”失败D、与二六军团会合 2、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A、八七会议 B、秋收起义 C、长征胜利结束 D、遵义会议 3、长征中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A、四渡赤水 B、强渡大渡河 C、飞夺卢定桥 D、渡过金沙江,C,D,A,4、红军胜利完成长征的标志是() A、毛泽东接手领导权B、巧渡金沙江摆脱围追 C、三大主力会师 D、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5、长征中红军跳出敌人包围的事件是( )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6、这是一次壮阔的远征,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这里的“远征”指( ) A、红军长征 B、平型关大捷 C、转战陕北 D、挺进大别山,C,C,A,遵义会议内容: 1、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 和组织上的错误。 2、取消了博古的军事指挥权。 3、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遵义会议意义: 1、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合作探究: 1、红军如何打乱敌人追剿计划? 2、红军跳出敌人包围的地点? 3、红军经历了哪些天险? 4、何时何地与陕北红军会师?,二、长征的胜利 1、红军长征的路线 2、两次会师 3、长征胜利的时间及标志 4、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长征的路线,四渡 赤水,巧渡 金沙江,强渡 乌江,遵义会议 (1935.1),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4.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