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ABXNSCLC二期临床研究关键数据.ppt_第1页
课件:ABXNSCLC二期临床研究关键数据.ppt_第2页
课件:ABXNSCLC二期临床研究关键数据.ppt_第3页
课件:ABXNSCLC二期临床研究关键数据.ppt_第4页
课件:ABXNSCLC二期临床研究关键数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SCLC二期临床研究关键数据,新型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用于晚期NSCLC治疗的研究,Green et al. Ann Oncol. 2006;17:1263-1268.,治疗计划/研究目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260mg/m2,注射时间为30分 每周期第1天给药,每3周为一个周期 直到疾病发生进展或毒性不能接受 首要终点: 抗肿瘤活性-总有效率 (ORR) RECIST 次要终点: 疾病控制率 肿瘤进展的时间(TTP) 总存活率 安全性/耐受性,Green et al. Ann Oncol. 2006;17:1263-1268.,患者特点,以前未接受过治疗的43名IIIB或IV期的NSCLC患者在6个中心报名,有效率、TTP和OS,ORR: 16.3% (95% CI 5.24-27.31%) 所有均为部分缓解(n=7) 34 名(79%)患者疾病发生进展 中位TTP: 6个月 (95% CI 3.9-6.5) 无进展生存: 到6个月时50% 到1年时13% 中位OS: 11个月(95% CI 9.5-16.2) 1年生存率大约为45%,Green et al. Ann Oncol. 2006;17:1263-1268.,组织学类型与疗效,a. 疾病控制=CR + PR + SD 16周,Green et al. Ann Oncol. 2006;17:1263-1268.,耐受性,95%的患者按照方案规定剂量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 98%的周期按全量给药 2名(5%)患者发生减量: 4个周期后LFTs升高(n=1) 6个周期后发生周围神经病变(n=1) 63%的患者治疗至少6个周期 2名(5%)患者因为相关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 7个周期后发生3度神经病变(n=1) 2个周期后发生3度疲劳(n=1) 患者发生疲劳后继续治疗4个周期,Green et al. Ann Oncol. 2006;17:1263-1268.,安全性数据,Green et al. Ann Oncol. 2006;17:1263-1268.,130nm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每周静注给药1次初始治疗IV期NSCLC患者的I/II期临床研究,Rizvi NA et al. J Clin Onc 26: 639-634. Feb 1 issue, 2008,入选标准,IV期NSCLC 转移性疾病(肿瘤)未经化疗,以下情况可入组 辅助或新辅助化疗 使用过EGFR TKI治疗的转移性疾病 ECOG评分为0-1或Karnofsky评分70%,Rizvi NA et al. J Clin Onc 26: 639-634. Feb 1 issue, 2008,研究设计,单中心、开放性 I/II期临床研究 给药方式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静注时间为30分,无预处理 第1、8和 15天给药,每28天为一个周期 I期: 剂量递增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确定MTD(最大治疗剂量) 剂量递增计划包括4个剂量水平 100、125、150和175mg/m2 II期: 40名患者接受最大耐受剂量(MTD)治疗 放射科医生对疗效的评价参照RECIST(实体肿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Rizvi NA et al. J Clin Onc 26: 639-634. Feb 1 issue, 2008,I期研究结果,剂量限制性毒性-DLT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3度) 感觉神经病变(3度) 运动神经病变(3度) 100和125mg/m2剂量水平: 无 150mg/m2: 2/3的患者于第1治疗周期出现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n=1) 感觉神经病变 (n=1) 最大耐受剂量: 125mg/m2 在II期研究中,患者增加至40名,Rizvi NA et al. J Clin Onc 26: 639-634. Feb 1 issue, 2008,患者特点(n = 40),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Rizvi NA et al. J Clin Onc 26: 639-634. Feb 1 issue, 2008,II期研究结果,CR-完全缓解, PR-部分缓解, CI-置信区间, SD-疾病稳定,Rizvi NA et al. J Clin Onc 26: 639-634. Feb 1 issue, 2008,* 20%的患者报道了毒性,Rizvi NA et al. J Clin Onc 26: 639-634. Feb 1 issue, 2008,血液系统毒性,非血液系统毒性,Rizvi NA et al. J Clin Onc 26: 639-634. Feb 1 issue, 2008,* 20%的患者报道了毒性,2009NCCN指南已推荐 用于复发转移性NSCLC的治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每周给药1次和每3周 给药1次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患者的疗效: II期临床研究,Stroyakovsky et al. Proc World Conf Lung Cancer 2009: Abs PD341,研究背景与目的,既往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s)患者的标准紫杉烷联合治疗方案为溶剂型紫杉醇+卡铂1-3 初步研究显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BRAXANE)的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溶剂型紫杉醇的既往结果4-5 本II期研究旨在确定晚期NSCLCs患者中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BRAXANE)联合卡铂(AUC=6)每3周一次治疗的安全性、有效剂量以及给药方案,National Institute for Clinical Excellence (NICE); 2005. Jett JR. Chest. 2007;132:266S-276S. Socinski MA. Chest. 2007;132:277S-289S Rizvi NA. J Clin Oncol. 2008;26:639-643. Green MR. Ann Oncol. 2006;17:1263-1268.,研究设计,开放性、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 患者按顺序收入剂量递增的治疗组,每组25例 剂量和给药方案如下: 卡铂AUC=6,每个治疗周期第1天给药,入选标准,符合全部如下条件 18 岁 未经治疗的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NSCLCs,合并有胸腔积液或有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无法切除的证据(IIIB或IV期) 无其他恶性肿瘤 ECOG评分0-1,排除标准,排除如下任一情况: 周围神经病变1级 对两种研究药物的任意一种过敏 脑部转移,研究终点,首要疗效终点 ORR (RECIST) 次要疗效终点 疾病控制(疾病稳定 16周 + CR + PR) PFS 缓解持续时间 OS,Q3W组患者特点,QW组患者特点,安全性:血液系统不良事件,安全性:非血液系统不良事件,安全性: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非血液系统治疗相关AE是周围神经病变,共118例(67%) 所有级别:每3周治疗组80例(80%),每周治疗组38例(51%); 3级AE:每3周治疗组25例(25%),每周治疗组8例(11%) 周围神经病变改善情况如下:,a 至改善的时间定义为从第一次发生3级或以上的周围神经病变至病变改善为2级或以下经历的时间。患者自最近一次不良事件后随访30天。,疗效,a DCR=CR+PR+SD16周,PFS和OS,中位OS的范围从8.3个月(300 mg/m2剂量组)至15个月(125 mg/m2剂量组) 中位PFS范围为4.8 (340 mg/m2剂量组)至6.9个月(225 mg/m2剂量组),结 论,研究证实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卡铂联合治疗的多个方案均有效,且耐受性良好 纳米颗粒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每周一次治疗方案,与每3周一次治疗方案相比,可改善临床结果 接受纳米颗粒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每周一次治疗的患者,较接受每3周一次的患者更少发生周围神经病变、脱发、肌肉疼痛和关节疼痛 100 mg/m2每周一次剂量组达到了安全和疗效的最理想结合 一项比较纳米颗粒结合型白蛋白100 mg/m2 、每周一次与溶剂型紫杉醇联合卡铂AUC=6、每3周一次治疗的多中心、随机III期临床研究随后启动,2009 世界肺癌大会数据,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卡铂化疗同步胸部放疗 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初期结果,Keedy et. al . Proc World Conf Lung Cancer 2009: Abs P3-022.,研究背景,肺癌是肿瘤致死的首位病因 对原发肿瘤及局部淋巴结放疗可使少数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完全缓解,中位生存时间6-11个月 铂类制剂+紫杉醇联合放疗治疗NSCLC有效,中位生存时间15-20个月 溶剂型紫杉醇制剂采用聚氧乙烯蓖麻油作为载体,其被认为与泰素使用时产生过敏反应及神经毒性相关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braxane)不含聚氧乙烯蓖麻油,从而改善溶剂型紫杉醇的耐受性及临床应用,研究目的,确定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卡铂化疗同步放疗,续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卡铂巩固化疗2个周期治疗方案中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和毒性反应。 在II期临床研究中采用最大耐受剂量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卡铂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 实验设计 标准“3 + 3” 设计,I期临床试验,纳入标准,非转移性、不能手术、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IIIA或IIIB期NSCLC,且无恶性胸腔积液 未接受过系统化疗、胸部放疗或手术切除 肿瘤病灶可测量 18岁 ECOG评分0或1 有足够的肝、肾、骨髓造血功能 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800ml,排除标准,对卡铂或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过敏 周围神经病变2级 有恶性胸腔积液的IIIB期或IV期NSCLC 既往接受过化疗或胸部放疗 合并任何恶性肿瘤或脑转移 任何不能控制的、临床症状明显的疾病或精神障碍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过去3个月体重下降10%,剂量模式,* 卡铂AUC2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剂量递增 放疗:三维适形放疗,2.0Gy/日,共33天,总剂量66Gy,* 卡铂AUC=6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00mg/m2,休息21天 下一个周期,剂量级别,患者人口统计学情况,*一例撤回,剂量级别评价,毒性反应,* 未观察到4级不良事件 1例患者仍不能评估 剂量限制性毒性,也许、很可能、或确定与同步放化疗相关的2级毒性反应(DLT阶段),毒性反应,* 未观察到4级不良事件 1例患者仍不能评估,也许、很可能、或确定与巩固化疗相关的2级毒性反应,疗效评价,*未评估疗效,小结,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卡铂(AUC2)联合化疗、同步适形胸部放疗方案中评估了2个剂量级别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全部7例患者接受了治疗 1例患者同步放化疗5周后出现DLT,为3级食道炎 1例患者完成了2周同步放化疗治疗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40mg/m2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3级或4级毒性反应,小结,最常见毒性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疲劳及食管炎 未通过初筛的最常见原因为体力状况不佳 所有可评估患者均有出现部分缓解 2例患者在7个月及15个月后无疾病进展,3例患者在5、7、8个月后疾病发生进展 1例患者13个月后因脑转移死亡,4例患者在注册后7、10、15、16个月后仍生存,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卡铂每周化疗,同步每日胸部放疗的治疗方案可行,安全性良好 患者入组及剂量增加研究仍在进行中,Thank You,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