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设计任务书.doc_第1页
水污染-设计任务书.doc_第2页
水污染-设计任务书.doc_第3页
水污染-设计任务书.doc_第4页
水污染-设计任务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污染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泰安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设计 班级:姓名: 学号:指导教师: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12年6月 目录1 设计说明书11.1 工程概况11.1.1设计任务11.1.2设计资料11.1.3水质水量资料11.1.4排放标准及设计要求21.2 处理方案的确定21.2.1污水处理方案概述21.2.2工艺选择31.2.3污水处理工艺计算31.2.4主要构筑物说明52 设计计算书82.1 格栅的设计82.1.1设计参数82.1.2设计计算82.2 曝气式沉砂池的设计142.2.1设计参数142.2.2设计计算142.3 主体反应池A2/O的设计152.3.1设计参数152.3.2设计计算152.4 配水井的设计242.4.1设计参数242.4.2设计计算252.5辐流式二沉池的设计262.5.1设计参数262.5.2设计计算262.6 浓缩池的设计292.7 污泥贮泥池的设计302.8脱水机房的设计303污水厂平面布置303.1 布置原则303.2 平面布置313.3 附属构筑物的布置323.4附属化验设备324 高程计算334.1污水厂的高程布置334.1.1污水厂高程的布置方法334.1.2水头损失包括334.2水头损失计算334.2.1构筑物水头损失344.2.2污泥处理构筑物水头损失344.2.3注意事项344.3管渠水力计算355 结论36致谢3737 1 设计说明书1.1 工程概况1.1.1设计任务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泰安市第一污水处理厂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设计。工程设计内容包括:1进行污水处理厂方案的总体设计:通过调研收集资料,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方案;进行总体布局、竖向设计、厂区管道布置、厂区道路及绿化设计;完成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及高程设计图。2进行污水处理厂各构筑物工艺计算: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每位学生要求至少有一个构筑物的设计达到施工图深度)、设备选型。3进行辅助建筑物(包括鼓风机房、泵房、加药间、脱水机房等)的设计:包括尺寸、面积、层数的确定;完成设备选型和设备管道安装图。1.1.2设计资料泰安市地处鲁中,北依济南,东临莱芜、临沂,西靠聊城,南接济宁,东西厂约176.6km,南北宽约93.5km,总面积达7762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南北地形高差达100余米,地形坡度在1-2%之间。城区中的河流均从西北流向东南,最终流入城区南部大汶河,这是城区雨水和污水的最终排水出路。气象资料:1气温:年平均12.9,夏季平均26.3,冬季平均-2.7。2非采暖季节主导风向:东北3年平均降雨量: 697毫米4最大冻土深度为460mm,冻土常呈现时冻时化。1.1.3水质水量资料1、根据该市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年城市人口565万,2020年城市人口580万。2、城市混合污水水量8W m3/d,总变化系数:K总=1.3-1.4。混合污水水质:PH :6-9 ,SS 260mg/L,BOD5 200mg/L ,CODcr 400mg/L, TN 45mg/l ,NH3-N 40mg/l,TP7mg/l。1.1.4排放标准及设计要求为保护环境,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标准中的B标准即:(见表1)表1 排放标准污染物CODBOD5SSTNNH3-NTP色度pH大肠菌群数排放浓度60mg/l20mg/l20mg/l20mg/l8mg/l1mg/l30倍691104个/l1.2 处理方案的确定1.2.1污水处理方案概述1. 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应考虑的因素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系指在保证处理水达到所要求的处理程度的前提下,所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各单元的有机组合。在选定处理工艺流程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各处理单元构筑物的形式,两者互为制约,互为影响。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定,主要以下列各项因素作为依据。污水的处理程度工程造价与运行费用当地的各项条件原污水的水量与污水流入工程2.由于该设计对脱氮除磷有要求故选取二级强化处理。可供选取的工艺:A/O工艺,A2/O工艺,SBR及其改良工艺,氧化沟工艺。1.2.2工艺选择A2/O脱氮除磷工艺(即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亦称A-A-O工艺),它是在A2/O除磷工艺基础上增设了一个缺氧池,并将好氧池流出的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具有同步脱氮除磷功能。A2/O法的可同步除磷脱氮机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除磷,污水中的磷在厌氧状态下(DO0.3mg/L),释放出聚磷菌,在好氧状况下又将其更多吸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 二是脱氮,缺氧段要控制DO0.2 m3/d采用机械清渣。(8)提升泵房,污水经提升后进入细格栅泵房设计计算 采用A2/O工艺方案,污水处理系统简单,对于新建污水处理厂,工艺管线可以充分优化,故污水只考虑一次提升。污水经提升后入旋流沉砂池,然后自流通过A2/O池、接触池,最后由出水管道排出。设计参数选定 设计流量:Qmax=104000m3/d,泵房工程结构按远期流量设计,考虑选取6台潜水排污泵(四用二备),则每台流量为:。集水池容积采用相当于一台水泵的8min的流量,即:污水提升前水位-6.30m(既泵站吸水池最底水位),提升后水位3.50m(即出水井水面标高)。所以,提升净扬程Z=3.50(-6.30)=9.80m水泵水头损失取2.0m从而需水泵扬程H=Z+h=11.80m再根据设计流量,采用5台QW系列污水泵,单台提升流量700m3/h。采用QW系列潜水污水泵(250QW700-12)5台,三用二备。该泵提升流量650m3/h,扬程12m,转速980r/min,功率37kW。占地面积为830=240m2,高7.3m,泵房为半地下式,地下埋深7m。2.1.2.2细格栅采用栅条型格栅,设三组相同型号的格栅,其中一组为备用,格栅安装倾角为60。 (1)设计流量栅前流速v1=0.8m/s,过栅流速v2=1.0m/s格栅倾角=,单位栅渣量(2)确定栅前水深h 栅前水深 h = 0.87m(3)栅条间隙数n 式中:n 栅条间隙数,个;Qmax 最大设计流量,m3/s; 格栅倾角度;b 栅条净间隙,粗格栅b50100mm,中格栅b1040mm,细格栅b310mm;v 过栅流速,m/s。将数值代入上式: (4)栅槽宽度B B = S(n-1)+ bn式中:B 栅槽宽度,m;S 栅条宽度,m,取0.01m;n 栅条间隙数,个;b 栅条净间隙,粗格栅b50100mm,中格栅b1040mm,细格栅b310mm。将数值代入上式:B = S(n-1)+bn0.01(117-1)+0.01117=2.33m(5)过栅水头损失h1 式中:h2 过栅水头损失,m;h0 计算水头损失,m;g 重力加速度,9.81m/s2;k 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大的倍数,一般k=3; 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 , 当为矩形断面时, =2.42h2=kh0=k=32.42sin45=0.26m(6)栅后槽总高度H设栅前渠道超高h1=0.3m,栅前槽高H1 = h + h1 =0.87+0.3=1.17mH= h + h1 + h2 =0.87+0.26+0.3=1.43m(6)格栅总长度L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L1进水渠道宽B1=1.74 m,设渐宽部分展开角1= 20,此时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 则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格栅总长度L = L1 + L2 + 0.5 + 1.0 + =1.28+0.64+ 0.5 + 1.0 +=4.59m(7)每日栅渣量W 式中: W 每日栅渣量,m3/d; W1 栅渣量,(m3/103m3 污水)取0.10.01;粗格栅用小值,细格栅用大值,中格栅用中值; 因为是细格栅,所以W1 = 0.1 m3/103m3,代入各值:= 8m3/d0.2 m3/d采用机械清渣。2.2 曝气式沉砂池的设计沉砂池的作用是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比重较大的颗粒,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选型:曝气式沉砂池2.2.1设计参数设计参数:(1) 水平流速可取0.080.12m/s,一般取0.1m/s;(2) 最大时流量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为24min;(3) 池的有效水深宜为2.03.0m,池宽与池深之比为11.5,池的长宽比可达5,当池长宽比大于5时,可考虑设横向挡板;(4)每立方米污水所需曝气量宜为0.10.2m32.2.2设计计算设计流量设计水力停留时间t=min水平流速v=0.m/s有效水深H=3m单位体积污水曝氧量0.15m3/m3(污水)(1) 总有效容积V: V=60Qmaxt =601.2042=144.5m3 (2) 池断面面积A: A=Qmax/v=1.204/0.1=12.04 取13 (3) 池总宽度B: B=A/H=12.04/3=4.01m 取4.1m(4) 池长L: L=V/A=145/13=11.5m 取12m(5) 所需曝氧量q: Q=60DQmax =600.151.204 =10.8m3/min校核:池宽与池深之比 B/H=4.1/3=1.1,在11.5范围内 池长与池宽之比 L/B=12/4.01=3,池的长宽比小于5,所以不用设横向挡板。2.3 主体反应池A2/O的设计 2.3.1设计参数1、设计最大流量Q=80000m3/d2、设计进水水质SS 260mg/L, BOD5 200mg/L , CODcr 400mg/L, TN 45mg/l,NH3-N 40mg/l , TP 7mg/l。3、设计出水水质COD=60mg/L;BOD5=20mg/L;SS=20mg/L;NH3-N=8mg/L2.3.2设计计算有关参数判断是否可采用A2/O法符合要求。 BOD5污泥负荷:为保证生物硝化效果,取N=0.15kg BOD5/(kgMLSS*d) 回流污泥浓度XR式中: SVI 污泥指数,取SVI=150 r 一般取1.2将数值代入上式:XR=(mg/L) 污泥回流比 R=100%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混合液回流比 R内TN去除率TN= 混合液回流比R内 为了保证脱氮效果,实际混合液回流比R内取200 反应池容积 V,m3 取46000m3反应池总水力停留时间:各段水力停留时间和容积:厌氧缺氧好氧=113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 厌氧池容积 : 缺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 缺氧池容积 : 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 厌氧池容积 : 校核氮磷负荷 kg TN / (kgMLSS d)好氧段总氮负荷 kg TN / (kg*MLSS d)(符合要求)厌氧段总磷负荷 kg TN / (kg*MLSS d)(符合要求) 剩余污泥 X=PxPs 取污泥增殖系数 Y=0.60, 污泥自身氧化率 Kd=0.05 Yobs=Y/(1+Kdts) =0.6/(1+0.0510) =0.4 Xv=YobsQ(S0-Se) =0.4104000(200-20)10-3 剩余污泥量:污泥龄ts 反应池主要尺寸 反应池总容积 V=26000(m3)设反应池2组,单组池容积 V单=V/2=13000(m3)有效水深 h=5m;采用五廊道式推流式反应池,单组有效面积S单=廊道宽b=8m;单组反应池长度:L=S单/B=2600/(58)=65m;校核: (满足b/h=12); (满足l/h=510);取超高为1 m, 则反应池总高 H=5+1=6 (m) 反应池进、出水系统计算 进水管 单组反应池进水管设计流量 取管道流速v=0.8m/s 管道过水断面积 管径 取进水管管径DN900mm回流污泥管 单组反应池回流污泥管设计流量 取管道流速v=0.8m/s 管道过水断面积 管径 取进水管管径DN900mm进水井 反应池进水孔尺寸: 进水孔过流量 取孔口流速v=0.6m/s 孔口过水断面积 孔口尺寸取为1.3m1.2m 进水井平面尺寸取为2.5m2.5m出水堰及出水井 按矩形堰流量公式计算: 式中: b 堰宽,b=8m H 堰上水头,m, 取2.5m. 出水孔过流量Q4=Q3=1.8056m3/s 取孔口流速v=1 m/s 孔口过水断面积 孔口尺寸取为1.5m1.2m 出水井平面尺寸取为2m1.5m出水管 反应池出水管设计流量Q5=Q1=0.9028m3/s 取管道流速v=0.8m/s 管道过水断面积 管径 取进水管管径DN1200mm 校核管道流速曝气系统设计计算设计需氧量AORAOR = 去除BOD5需氧量 - 剩余污泥中BODu氧当量 + NH3-N硝化需氧量 剩余污泥中NH3-N的氧当量 - 反硝化脱氮产氧量 碳化需氧量D1硝化需氧量D2 假设生物污泥中含氮量以12.4%计,则:每日用于合成的总氮=0.1243224=399.776kg/d)即,进水总氮有用于合成。被氧化的NH3-N = 进水总氮 出水总氮量 用于合成的总氮量 = 45 8 5.13 = 31.87 mg/L所需脱硝量 = 45 20 5.13 = 19.87 mg/L需还原的硝酸盐氮量反硝化脱氮产生的氧量D3D3 = 2.86NT = 2.86400.14 = 1144.4kgO2/d总需氧量AOR = D1+D2-D3 = 26690.66+19537.47-1144.4= 26259.59 kgO2/d = 1094 kgO2/h最大需氧量与平均需氧量之比为1.4,则AORmax = 1.4AOR = 1.426259.59 = 36763.4 kgO2/d = 1532 kgO2/h去除每1kgBOD5的需氧量:标准需氧量 采用鼓风曝气,微孔曝气器。曝气器敷设于池底,距池底0.2m,淹没深度4.8m,氧转移效率EA=20%,计算温度T=25。将实际需氧量AOR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需氧量SOR。 式中: 气压调整系数,工程所在地区实际大气压约为1.013105Pa,故此 CL 曝气池内平均溶解氧,取CL=2mg/L; CS(20) 水温20时清水中溶解氧的饱和度,mg/L; Csm(T) 设计水温T时好氧反应池中平均溶解氧的饱和度,mg/L; 污水传氧速率与清水传氧速率之比,取0.7; 污水中饱和溶解氧与清水中饱和溶解氧之比,取0.95。 查表得水中溶解氧饱和度:CS(20)=9.17 mg/L,CS(25)=8.38 mg/L 空气扩散气出口处绝对压为:pb = 1.013105+9.8103H = 1.013105+9.81034.8 = 1.4834105 Pa 空气离开好氧反应池时氧的百分比: 好氧反应池中平均溶解氧饱和度: 标准需氧量为: 相应最大时标准需氧量:SORmax = 1.4SOR = 1.43397.11 = 114142.9 kgO2/d = 4755.95 kgO2/h好氧反应池平均时供气量:最大时供气量:Gsmax = 1.4Gs =79265.9 m3/h所需空气压力(相对压力) 式中: h1+h2供气管道沿程与局部阻力损失之和,取h1+h2=0.2 m h3曝气器淹没水头,h3=4.38m h4曝气器阻力,取 h4=0.4 m 富余水头,=0.5 m 曝气器数量计算按供氧能力计算所需曝气器数量. 式中 按供氧能力所需曝气器个数,个 曝气器标准状态下,与好氧反应池工作条件接近时的供氧能力,kgO2./(h 个)采用微孔曝气器,工作水深4.8 m,在供风量 时,曝气器氧利用率,服务面积0.30.75m2, 充氧能力=0.5kgO2./(h 个).则: 以微孔曝气器服务面积进行校核: 符合要求供风管道计算供风干管采用环状布置流量 流速 管径 取干管管径为 DN1200mm单侧供气(向单廊道供气) 支管 流速 管径 取支管管径为 DN550mm双侧供气(向两侧廊道供气) 管径 流速 管径 取支管管径为 DN750mm厌氧池设备选择(以单组反应池计算) 厌氧池设导流墙,将厌氧池分成2格,每格内设潜水搅拌机1台。 单个厌氧池容积V 厌=20136=1560m3缺氧池设备选择(以单组反应池计算) 缺氧池设导流墙,将缺氧池分成格,每格内设潜水搅拌机1台。 单个厌氧池有效容积V 缺=20136=1560m3污泥回流设备 污泥回流比R=100% 污泥回流量QR=RQ=178000=78000m3/d 设回流污泥泵房1座,内设2台潜污泵(1用1备) 单泵流量混合液回流设备混合液回流泵 混合液回流比R内=200% 混合液回流量QR=R内Q=278000=156000m3/d=6500m3/h 设混合液回流泵房1座,内设4台潜污泵(3用1备) 单泵流量混合液回流管 回流混合液由出水井重力流至混合液回流泵房,经潜污泵提升后送至缺氧段首端。 混合液回流管设计流量 泵房进水管设计流速采用v=1m/s 管道过水断面积 管径 取进水管管径DN1100mm 校核管道流速泵房压力出水总管设计流量 设计流速采用v=1.2m/s 管道过水断面积 管径 取进水管管径DN1000mm2.4 配水井的设计2.4.1设计参数水力配水设施基本的原理是保持各个配水方向的水头损失相等。配水渠道中的水流速度应不大于1.0m/s,以利于配水均匀和减少水头损失。2.4.2设计计算进水管管径D1 配水井进水管的设计流量为Q = 78000/24 = 3250 m3/h,当进水管管径D1=1000mm时,查水力计算表,得知v=1.0m/s,满足设计要求。矩形宽顶堰进水从配水井底部中心进入,经等宽度堰流入4个水斗再由管道接入4座后续构筑物,每个后续构筑物的分配水量为q = 3250/4 = 812.5 m3/h 。配水采用矩形宽顶溢流堰至配水井。堰上水头H 因单个出水溢流堰的流量为q = 3250/4 = 812.5 m3/h=225.7 L/s,一般大于100 L/s采用矩形堰,小于100 L/s采用三角堰,所以,本设计采用矩形堰(堰高h取0.5m)。 矩形堰的流量: 式中: q 矩形堰的流量,m3/s; H 堰上水头,m; b 堰宽,m,取堰宽b = 1.2m; mo 流量系数,通常采用0.3270.332,取0.33。 则,取0.3m。堰顶厚度B 根据有关实验资料,当时,属于矩形宽顶堰。取B = 1.2m,这时(在2.510范围内),所以,该堰属于矩形宽顶堰。配水管管径D2 设配水管管径D2 = 900mm,流量q = 3250/4 = 812.5 m3/h=225.7 L/s,查水力计算表,得知v=0.85m/s。配水漏斗上口口径D 按配水井内径的1.5倍设计,D = 1.5D1 = 1.51000 = 1500 mm2.5辐流式二沉池的设计2.5.1设计参数池子直径与有效水深之比宜为612。池子直径不宜小于16m。池底坡底不宜小于0.052.5.2设计计算为了使沉淀池内水流更稳、进出水配水更均匀、存排泥更方便,常采用圆形辐流式二沉池。二沉池为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幅流式沉淀池,共2座。已知条件 反应池悬浮固体浓度 二沉池底流生物固体浓度 回流污泥比 设计计算 沉淀部分水面面积 F ,根据生物处理段的特性,选取二沉池表面负荷 ,设两座二沉池, . 池子直径 D ,为与机械刮泥机配套,池子直径取为D=37(m)沉淀部分的有效水深,设水力停留时间t=2.5h 。4m. 校核:沉淀区的容积V,设贮泥时间。每个沉淀区, 污泥斗容积污泥斗高度. 设池底的径向坡度为0.05, 污泥斗直径 上部直径 ,倾角 , 则 圆锥体高度 污泥总体积=314.43沉淀池总高度 , 设超高 =0.3 m, 缓冲层高度 m. 沉淀池总高H=+=4.55m 出水三角堰计算 出水三角堰(900) 三角堰中距 , 采取双边出水,总长式中: 0.8为集水槽外框距池壁距离 1.3为集水槽内框距池壁距离 0.83为出水堰及集水槽宽度,由后面集水槽计算求得三角堰个数 每个三角堰的流量 三角堰堰上水头 ,取0.5m。集水槽宽集水槽水深 2.6 浓缩池的设计 本次设计采用重力浓缩池,在前面已经算出日产剩余污泥量为:q=1573设含水率po=99.2%,(即固体浓度Co =8kg/m3),浓缩池面积A根据查固体通量经验值,污泥固体通量选用30kg/(m2.d)。浓缩池面积式中: Q 污泥量,m3/d; Co 污泥固体浓度,kg/m3; G 污泥固体通量,kg/(m2.d)。 浓缩池直径D设计采用n=2个圆形辐流池。单池面积浓缩池直径,取D=17m浓缩池深度H浓缩池工作部分的有效水深,式中,T为浓缩时间,h,取T=15h。 超高h1=0.3m,缓冲层高度h3=0.3m,浓缩池设机械刮泥,池底坡度i=1/20,污泥斗下底直径D1=1.5m,上底直径D2=3m。 池底坡度造成的深度 污泥斗高度 浓缩池深度H = h1 + h2 + h3 + h4 + h5 = 0.3+2.34+0.3+0.35+1.23= 4.59m2.7 污泥贮泥池的设计进泥量:两座,每座设计进泥量为:浓缩后的污泥量QW =,含水率96%。贮泥时间:T=12h单个池容为:V=QWT=314.61224=157.3m3贮泥池尺寸设计:将贮泥池设计为圆形,设H=4m,则贮泥池面积 故直径D=m 搅拌设备 为防止污泥在贮泥池终沉淀,贮泥池内设置搅拌设备。设置液下搅拌机2台,功率10kw。2.8脱水机房的设计 压滤机选型:过滤流量314.6,P=96%。 设计2台压滤机,则每台压滤机处理量,选择DY15型2m宽带式压滤脱水机。尺寸设计LB=2010=200 3污水厂平面布置3.1 布置原则为了使平面更经济合理,污水厂平面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按功能分区,配置得当主要是指对生产、辅助生产、生产福利等各部分布置,要做到分区明确、配置得当而又不过分独立分散。既有利于生产,又避免非生产人员在生产区通行或逗留,确保安全生产。在有条件时(尤其建新厂时),最好把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但两者之间不必设置围墙。功能明确,布置紧凑 首先应保证生产的需要,结合地形、地质、土方、结构和施工等因素全面考虑。布置时力求减少占地面积,减少连接管(渠)的长度,便于操作管理。顺流排列,流程简捷 指处理构(建)筑物尽量按流程方向布置,避免与进(出)水方向相反安排;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渠)应以最短路线布置,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转弯和用水泵提升,严禁将管线埋在构(建)筑物下面。目的在于减少能量(水头)损失、节省管材、便于施工和检修。充分利用地形,平衡方土,降低工程费用 某些构筑物放在较高处,便于减少土方,便于空放、排泥,又减少了工程量,而另外一些构筑物放在较低处,使水按流程按重力顺畅输送。必要时应预留适当余地,考虑扩建和施工可能(尤其是对大中型污水处理厂)。构(建)筑物布置应注意风向和朝向 将排放异味、有害气体的构(建)筑物布置在居住与办公场所的下风向;为保证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建筑物布置应考虑主导风向。3.2 平面布置泰安市位于泰安北部山地地区。泰安市污水处理厂长约200米,宽约130米,占地面积约26000m2,生活办公综合楼及其它主要辅助建筑物位于厂区偏西一侧,水处理构筑物靠厂区北部自西向东依次排开,污泥处理系统位于厂区东部,为改善生活区环境在厂东北角另设大门,以便泥饼和沉砂外运。3.3 附属构筑物的布置表4 附属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名称尺寸材料单位数量1仓库1616砖混座12办公楼169砖混座13食堂5010砖混座14锅炉房4610砖混座15车棚103砖混座16澡堂2610砖混座17配电室284砖混座18传达室104砖混座13.4附属化验设备 污水厂的常规主要化验设备列下表: 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序号设备名称数量1高温炉12生物显微镜13电热恒温箱14离子交换纯水器15BOD培养箱16电冰箱17电热恒温水浴锅18电动离心机19分光光度计110真空泵111酸度计112灭菌器113溶解氧测定仪214磁力搅拌器115水分测定仪116COD仪117精密天平218空调器119物理天平120计算机14 高程计算4.1污水厂的高程布置4.1.1污水厂高程的布置方法(1)选择两条距离较低,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水力计算。(2)以污水接纳的水体的最高水位为起点逆污水处理流程向上计算。(3)在作高程布置时,还应注意污水流程与污泥流程积极配合。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流程高程布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各处理构筑物和泵房的标高,确定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尺寸及其标高,通过计算确定各部位的水面标高,从而能够使污水沿处理流程在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地流动,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为了降低运行费用和便于维护管理,污水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流动,以重力流考虑为宜(污泥流动不在此例)。4.1.2水头损失包括(1)污水流经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在作初步设计时可按下表所列数据估算。但应当认识到,污水流经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主要产生在进口和出口和需要的跌水(多在出口处),而流经构筑物本身的水头损失则很小。(2)污水流经连接前后两处构筑物管渠(包括配水设备)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与局部水头损失。(3)污水流经量水设备的水头损失。4.2水头损失计算4.2.1构筑物水头损失 由于各构筑物的水头损失比较多,计算起来比较烦琐,本设计中若在设计计算过程中计算了的就用计算的结果,若在设计计算过程中没计算的就用经验数值。表4-1 构筑物水头损失表名称沿程损失(m)构筑物损失(m)总损失(m)粗格栅到细格栅提升9.80.06/细格栅至平流式沉砂池0.050.210.26平流式沉砂池至A2/O0.30.20.5A2/O至配水井0.10.60.7配水井至辐流式沉淀池0.00.20.2沉淀池至消毒池0.10.20.3表5 水头损失计算表地面标高为0.00m,附近河流的最高水位为0.00,最低2.80m。4.2.2污泥处理构筑物水头损失当污泥以重力流排出池体时,污泥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以各构筑物的出流水头计算,浓缩池一般取1.5m,二沉池一般取1.2m。表4-4 连接管道的水头损失管渠及构筑物名称水头损失()管道构筑物合计二沉池至污泥回流泵房0.341.21.54回流泵房至浓缩池0.46提升2.82.34浓缩池至贮泥池0.041.51.54 各构筑物具体标高值见高程图。4.2.3注意事项在对污水处理污水处理流程的高程布置时,应考虑下列事项:(1)选择一条距离最长,水头损失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水力计算。并应适当留有余地,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处理系统都能够运行正常。(2)计算水头损失时,一般应以近期最大流量(或泵的最大出水量)作为构物和管渠的设计流量;计算涉及远期流量的管渠和设备时,应以远期最大流量为设计流量,并酌加扩建时的备用水头。(3)设置终点泵站的污水处理厂,水力计算常以接纳处理后污水水体的最高水位作为起点,逆污水处理流程向上倒推计算,以使处理后污水在洪水季节也能自流排出,而泵需要的扬程则较小,运行费用也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