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第一章(空气氧)测试题(A).doc_第1页
序言第一章(空气氧)测试题(A).doc_第2页
序言第一章(空气氧)测试题(A).doc_第3页
序言第一章(空气氧)测试题(A).doc_第4页
序言第一章(空气氧)测试题(A).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网 袅莁芁螄螀莁莃薇腿莀薆螃肅荿蚈蚆羁莈莇袁袇羅蒀蚄螃羄薂衿肂羃节蚂羈肂莄袈袄肁蒆蚀螀肀虿蒃膈聿莈蝿肄聿蒁薂羀肈薃螇袆肇芃薀螂肆莅螅肁膅蒇薈羇膄薀螄袃膃荿薆衿膃蒂袂螅膂薄蚅肃膁芃袀罿膀莆蚃袅艿蒈袈螁芈薀蚁肀芇芀蒄羆芇蒂蚀羂芆薅薂袈芅芄螈螄芄莇薁肃芃葿螆罿莂薁蕿袅莁芁螄螀莁莃薇腿莀薆螃肅荿蚈蚆羁莈莇袁袇羅蒀蚄螃羄薂衿肂羃节蚂羈肂莄袈袄肁蒆蚀螀肀虿蒃膈聿莈蝿肄聿蒁薂羀肈薃螇袆肇芃薀螂肆莅螅肁膅蒇薈羇膄薀螄袃膃荿薆衿膃蒂袂螅膂薄蚅肃膁芃袀罿膀莆蚃袅艿蒈袈螁芈薀蚁肀芇芀蒄羆芇蒂蚀羂芆薅薂袈芅芄螈螄芄莇薁肃芃葿螆罿莂薁蕿袅莁芁螄螀莁莃薇腿莀薆螃肅荿蚈蚆羁莈莇袁袇羅蒀蚄螃羄薂衿肂羃节蚂羈肂莄袈袄肁蒆蚀螀肀虿蒃膈聿莈蝿肄聿蒁薂羀肈薃螇袆肇芃薀螂肆莅螅肁膅蒇薈羇膄薀螄袃膃荿薆衿膃蒂袂螅膂薄蚅肃膁芃袀罿膀莆蚃袅艿蒈袈螁芈薀蚁肀芇芀蒄羆芇蒂蚀羂芆薅薂袈芅芄螈螄芄莇薁肃芃葿螆罿莂薁蕿袅莁芁螄螀莁莃薇腿莀薆螃肅荿蚈蚆羁莈莇袁袇羅蒀蚄螃羄薂衿肂羃节蚂羈肂莄 初三化学第一章(空气氧)测试题(A)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研磨胆矾 B、动植物呼吸 C、冰雪融化 D、工业制氧气2、下列情况能够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1) 粉尘和气体 (2)空气与土壤,长期接触 (3)呼吸作用所释放的气体 (4)汽车排放的尾气A、(1)(2) B、(2)(3) C、(3)(4) D、(1)(4)3、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4、下列物质燃烧时,能产生白烟的,在军事上可用作烟雾弹的是( )A、碳 B、硫 C、磷 D、镁5、下列图式所表示的不是氧气的用途的是( ) A B C D6、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1)装药品(2)检查装置气密性(3)固定装置(4)加热(5)收集气体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1)(3)(2)(4)(5) B、(1)(2)(3)(4)(5)C、(3)(1)(2)(5)(4) D、(2)(1)(3)(4)(5)7、实验室收集氧气可采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这是因为( )A、难溶于水,比空气轻 B、可溶于水,比空气轻C、难溶于水,比空气重 D、可溶于水,比空气重8、检查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A、用火柴点燃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氧气瓶中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9、下列既包含缓慢氧化,又包含剧烈氧化的变化是( )A、腐烂 B、白磷自燃 C、钢铁生锈 D、汽油燃烧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也是化合反应B、缓慢氧化,自燃,燃烧以及由燃烧引起的爆炸都属于氧化反应C、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D、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二、填空题11、空气是人类和一切植物的生命支柱,同时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氮气约占 ,氧气约占 。12、有三瓶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其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的是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 。1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能指出是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1)镁带的燃烧 ( )(2)木炭的燃烧 ( )(3)加热碱式碳酸铜 ( )(4)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氧气 ( )14、某同学分析物质燃烧的条件,做了如下的实验,过一段时间该同学发现 燃烧了,从而说明可燃烧的条件为:(1) (2) 1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C、 D、 E、 (2)此实验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收集完毕应先 ,然后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6、氯酸钾和氯化钾都是白色固体,区别两种固体可以采用 方法。17、某同学为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收集了两瓶氧气,并作了如下两个实验,请帮助这位同学填写完下列实验报告。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色的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色的火焰,并放出 ,生成一种 色并有 气味的 。 色的细铁丝在氧气中 燃烧, ,放出 ,生成一种 。18、推断题 A、B是黑色固体,C、D是白色固体,E、F是无色固体。它们之间有下列转化关系:C AD+E B+EF 根据上述关系确定:A、 B、 C、 D、 E、 F、 19、将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向甲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向乙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加热三支试管,其中产生氧气最多的是 ,产生氧气最少的是 。产生氧气的速度最慢的是 20、 如图:将红磷点燃,放入钟罩内,塞紧胶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21、简答题有人说食盐溶于水得到食盐水是化合反应,食盐水蒸发后得到食盐和水蒸汽是分解反应。这句话对吗?为什么?序言 第一章(空气 氧)测试题 (B)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防止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由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污染的是-( )(1)水源污染(2)大气污染(3)噪声污染(4)三项都存在A、(1)(2) B、(2)(3) C、(3) D、(4)2、下列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 石腊熔化,水结成冰 B、菜刀生锈,食物腐败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高温下铁变成铁水D、电灯通电后发光,镁带燃烧3、汽车加油站必须贴的标志是-(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读出量筒内A、倾倒液体 B、取用固体药品C、熄灭酒精灯D、液体体积数5、人类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易溶于水的气体B、氧气可支持燃烧,即具有可燃性C、实验室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D、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6、将燃着的木条伸到各瓶混合气体中(V表示体积),无明显变化的是( )A、 VN :VO =1:4 B、VO :VN =1:4 C、VN :VO =1:4 D、VH :V稀有气体=1:47、日常生活中的物质:酒精食盐食油液化石油气面粉味精,其中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 )A、 B、 C、 D、8、在盛满空气的密闭的容器中燃烧,冷却后使瓶内压强明显降低的物质是 ( )铁碳硫红磷镁带A、 B、 C、 D、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可燃物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是化合反应C、化学元素变化和化学反应是两个相同的概念D、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10、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与时间t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11、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12、使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稳,视线与 保持水平。1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类型。(1)照明弹的反应原理 ,( )(2)实验室用紫黑色固体受热制氧气 , ( )14、下列氧气的用途体现了氧气的哪些性质。15、人类很早就发现了氧气,西欧古代最早称氧气为“火气”,而我国古代称氧气为“养气”根据这两个词说明氧气具有的用途是: 。16、甲、乙、丙三支试管内分别注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白磷,如下图所示:(1)观察到的现象是 。(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7、赛跑发令枪中的“发令纸”被打响后,产生的白烟是 。1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6.4克食盐,(1克以下用游码),称完后,发现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实际称取的食盐质量为 克。19、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制氧气,老师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盛了半盆水,用罐头瓶装满水收集气体,用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的氯酸钾为原料,由于仪器不够用,老师又向某科研所借来了些仪器,让同学自己选。(1)请你帮助同学们选取出还需要的仪器 。(2)同学们收集气体所用的方法是 。(3)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的瓶口应向 ,放置在桌面上,老师让同学们看了看,又闻了闻,同学们直摇头,其原因是氧气 。老师又拿着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瓶口,木条 ,说明氧气具有 性。18、填写实验报告: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色的粉末变成 色使管内壁上出现 ,生成的无色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放出 ,生成一种 。19、某一绿色粉末A在空气中加热可得到B、C、D三种物质。在常温下,三种物质的状态各不相同,其中B的状态与A相同,C是一种气体,它可由黑色固体单质E在无色气体F中充分燃烧制得。试推断:A B C D E F 20、如图所示:A、B两瓶内固体燃烧完毕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此现象说明了解情况 ,试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 。21、专用仓库要求控制空气内氧气的含量,需要对库内空气取样检查,你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从仓库内取出气体试样?请说明需要的仪器和操作方法。序言 第一章(空气 氧)测试题(C)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A、加碘食盐 B、无铅汽油 C、无氟冰箱 D、环保饭盒2、下列描写事物的一些诗句,其中有可能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白玉做床,金做马。红楼梦 B、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宗一堆草没了。红楼梦C、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沁园春雪D、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D、4、喜马拉雅山顶上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A、大于21% B、小于21% C、等于21% D、无法确定5、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确定用途的是( )A、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 B、用铝作导热材料C、汽油作燃料 D、镁作照明原料6、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的氧气转化变为臭氧(O3),此变化可表示为3O2通电 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 B、氧气与臭氧不是同一种物质C、此反应既是分解反应又是化合反应D、该反应的条件是放电7、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超纯水”“超纯蒸馏水”绝对卫生,对人体有益B、本饮料由纯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C、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D、含碘食盐不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8、国外最近开发出一种水果保鲜技术,在3潮湿的条件下,通过低压水银灯照射,引起光化学反应。在水果的贮藏过程中,释放出乙烯(C2H2)它能催熟水果,转变为乙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低压水银灯是反应条件 B、光化学反应中乙烯是催化剂C、乙烯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乙醇D、乙烯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乙醇 9、已知物质的着火点为T,假定该物质在空气中失火,则下列图 A B中各点可以灭火的是( ) CA、A点和D点 B、A点和B点 DC、D点和C点 D、B点和D点10、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现有M克混合物且二氧化锰占20%,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的二氧化锰的含量占残留固体的25%,此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M/2 B、M/3 C、M/4 D、M/5二、填空题:11、以下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成分是:汽油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天然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 。炸脆的食物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不脆了。说明空气中含有 。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有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12、如果把自然界中溶解在水里的气体都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所占的体积大于21%,而氮气的体积小于78%,说明氮气和氧气二者相比较 更易溶于水。13、某固体粉末与氯酸钾混合共热,发现氯酸钾分解速率明显加大,由此得出粉末在该反应中 催化剂。(填“一定是”“可能是”“不是”)14、盛满氧气的集气瓶,按右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木条的燃烧,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燃烧更旺。上述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15、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但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Mg+N2-Mg3N2,氧化镁是一种白色固体,氮化镁是一种淡黄色固体。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16、火柴头上主要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硫磺和玻璃粉。火柴盒两侧的磨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1) 火柴头在火柴盒上滑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磷燃烧。(2) 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3) 氯酸钾分解产生的氧气与硫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杆着火。请写出(1)(2)(3)三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 (2) (3) 17、存放易挥发可燃物质仓库门口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试从燃烧的条件说明两点理由: , 。18、如图所示:(1)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现将瓶内装满水,氧气从 端进入。(2) 若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实验时,水应从 端进入。(3) 若用此装置收集比空气小的气体,装置应该 。19、某同学如右图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中部有一可以左右移动的活塞,活塞左端内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与空气相连,实验开始前活塞在5厘米处。(1) 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白磷(足量) ,活塞向(左、右) 移动。(2)实验结束,恢复至室温,活塞应停在 厘米处,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20、雷利是英国的物理学家,它曾用以下两种方法测定氮气的密度。方法一:将除去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空气通过装有铜屑的烧红的玻璃管中,将空气中的氧气全部除去,测得的氮气密度是1.2572g/L。方法二:将氨气通过灼热的装有氧化铜的玻璃管中,生成氮气和水蒸气,除去水蒸气,测得氮气密度为1.250g/L。根据以上实验事实,测得氮气密度不同,你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1、如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