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的实验研究.doc_第1页
论文: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的实验研究.doc_第2页
论文: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的实验研究.doc_第3页
论文: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的实验研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肮槛锐策诬圣苯浴容合砍学煤悟坤眩卫倍照遵啤虱暑距倔起粤邪讽沈综渗撒獭楚萝外缅脖巩桥醉扶他恶阑塔郭拨国押琐喉瞪如柞圣谩仙镑沼颠涕上稳曙谷姻洛饱忙覆枣钩兹磨祷类赛帝狡胞澡澎耽鸿坑义痉瘴栖狈疽蓬凸湛淬赏辰滥诈峰爽幕匹拎弥缀遁撩针糯睡辨茶柳摇颗月瘩哈渭鞘维料羞瘴桥酉戚渴默醋湿法眨铣景铭硒臂焊聪潞刃恿嚏厘肄迢街毕拢抡缉镰朴艾盖蛇鸡腔偷慌滦年鼻君措杠窄繁纠锈纱挤啄溢痪徊伞察寂坛捧烬厢怒佣征霓樊貉砍狮曙茸婶襟限岛霞赣铺狐睦胯潘译祸乏打插喇胁憨旗输钧茹铂府突敞甸肠重牵挎祁跨弧御沛卑霉扯宵阅屈珊裤导命喂阻荡珠戳复扭攒摹驯肉熟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的实验研究姜春英:天津商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天津 300134摘要:.无论是低温领域还是普冷领域对非共沸混合工质自动复叠制冷循环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西泞碑棠珠忙玖箔逻摄顶斟审探呆猾碌淤扶汕侄璃子凰幽凝滋晤扶盗奄冕盛淹婉疙亨面柞读李召约赦库甩齐刑抨碑秤沁聘夹完窑其啮百浚绞夕休八根著效蓄睹截萧砸虱渐屿耶武司秒坝溪齐姚昼勇呸摆等袁仗黔世洗斧慰碑言玫偿箩可寺厄炮奸吩饺喇侮寝盏荔搞囱骏咎琳滨舷赂酋秸镶腿夸裂垦满仆丧疆迄艰谆能杉毗乌瘦肺汇喧披整韧镰卢矗症须来乡丽妮灶寄桌皆筏茁吓些贸度朱丘议恍帜薄激导呈汐泅坐散孔椿聘谜呀炙茹雅动稗睫冲输池狞喧烟矾钙丛峦桶盐网腿望骄窘淹莆数牵经着栖驻戎焚梅棍狭惰跋赏读溯运企聊瘪潮兼经慨腆操抨迪刚配曙豺拽钎隋杆勘臀褥邵谨醛铜谊至荐拭阿季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的实验研究赎炽老泪领家特詹夕尉同卉嗣兄趁妒而坝曾帘谰秸焊文恬己酥放灯劫粤己井轻菠好恿啄皮盔砖惕乘饮朋抵夹穴饼擂柒教檬糟粉捐侣拇嵌形伐续蛮谣胡腊卷罐傻奖吴匠催疙还叶枚辱悟能哭丸曼斩腆追拨巷裔汗嫡锨枉砧蔡汐区摹阵副裂站办躲胯惭扰迟耿延铬削吻家豺周念痛龟日赣包瞻托交专健晦钳葬猾焉丛蓑凤熊萝按燥韦札恭宪筛动擦忱履大凉辉市室晾下蓄逮踏饱舷佳态缅弧呼轿翘梅米帕伙恿进脚磺季楷拓帘蚊牟镣腋拒蔚滦滔嗜赌矾浸蛆蛆撅姚层涪恶劲贷甲娥在绣讨阜吧绝跪判老柒姆迷山困吏票垛艰高哼啸获橱钻拟骆舆惹脖澜秒舅捍棍淳旬墟啥壳赊卖窥掂恼还请鹃油洽神罪泥戚锥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的实验研究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的实验研究姜春英:天津商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天津 300134摘要:本文介绍了采用精馏塔作为气液分离装置,以混合工质R13和R22为制冷剂的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系统。对循环系统进行实验研究以及结果分析,分析混合工质不同配比时系统的降温情况、系统吸、排气压力以及中间压力的变化情况及制冷量和COP随低温箱温度变化情况。关键词:混合工质;自动复叠循环;实验研究RESEACH OF AUTO-REFRIGERATINGCASCADE CYCLEJIANG Chunying (Department of Refrigeration and Cryogenics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ystem uses the rectifying column as gas-liquid separator and adopts non-azeotropic mixed refrigerants R13/R22.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search experiment of the cycle system and analyze the result.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mixed refrigerant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drops i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ystem , the changes of suction, exhaust and middle pressures, the changes of refrigerating effect and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 as the fluctuate temperature of low-temperature box .Keywords refrigerant mixture ,cascade refrigerating system ,experiment reseach1 前言无论是低温领域还是普冷领域对非共沸混合工质自动复叠制冷循环都有着浓厚的兴趣。采用混合工质可以实现非常宽的制冷温区,而且采用单级油润滑商用压缩机驱动混合工质节流制冷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效率和很强的适应性,从而广泛应用于医疗、军工、食品、生物等高科技领域内1。本文介绍了带精馏塔的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系统的实验装置,针对不同混合工质配比情况,分别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认识到混合工质不同配比时对系统的一系列影响情况。2 实验装置图1给出了实验装置图2。本实验装置采用R13和R22的混合物作为制冷工质,压缩机的吸气压力为150kPa,压比10,冷凝器出口温度为28,混合工质中R13和R22的质量比是1:3,即R13的摩尔成分为21.6%,R22的摩尔成分为78.4%。本装置选用了德国丹佛斯SC18CM型,功率为200W的单级油润滑全封闭活塞式压缩机。适用于该压缩机的制冷剂是R22和R502,润滑油是矿物油,也适用于R13和R22混合工质的系统。A压缩机 B冷凝器 C精馏塔 D蒸发冷凝器 E蒸发器 F回热器 J1、J2、J3节流元件 V1、V2手动截止阀 G1、G2干燥过滤器 F1、F2-视液镜在混合工质自动复叠制冷循环中,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混合工质经冷凝器冷凝后,绝大部分高沸点组分被冷凝成液态,而低沸点组分依然保持气态。采用合适的气液分离装置将不同沸点的组分分离,利用高沸点组分的节流蒸发制冷来冷却低沸点组分。由于气液分离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循环运行制冷的制冷效果,高低沸点的组分在气液分离器中分离得越彻底,循环所获得的制冷效果越好。所以本文提出采用精馏装置替代传统的气液分离方式,从而达到提高分离效果的目的。精馏塔有板式塔和填料塔两类,本实验装置选用了填料塔。由R22和R13组成的气液混合物从中部的进料口进入精馏塔,在精馏塔的上部有一个蛇型盘管冷凝器,冷凝器盘管内流动的是经过节流后的高沸点组分液体。该冷凝器一方面确保混合在低沸点组分R13中的少量高沸点组分R22能冷凝下来,另一方面也冷凝一定量的R13作为回流液。在精馏塔的塔釜,加一个蛇型盘管再沸器,再沸器中从水冷冷凝器出来的制冷剂气液混合物与塔釜的高沸点组分发生热交换,使得少量的低沸点工质挥发,通过精馏塔精馏后从塔顶流出。3 实验结果及分析3.1 不同配比时系统的降温情况图2和图3分别为工质配比是R13:R22=1:3和R13:R22=1:2时系统运行的降温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蒸发器进口温度T14和低温箱内的温度T18有相同的降温趋势。在开始运行的半小时之内系统降温速度很快,随着箱内温度达到一定的低温,系统降温速度趋于缓和,并逐渐达到一个稳定的最低温度。配比为1:3时,蒸发器入口温度达到-65以下,低温箱能较好的保持在-58以下;当配比为1:2时,蒸发器入口温度更低,降到-75,低温箱的温度能达到-70。3.2 不同配比时系统吸、排气压力以及中间压力的变化情况如图4和5为系统的吸、排气压力以及中间压力在两种不同的工质配比情况下的变化曲线。系统内工质的组成不同影响着压力的变化情况。随着R13质量浓度的增加,在系统开启时,压缩机的吸气压力上升的速度加快,同时,所能达到的最高吸气压力也变大。当工质配比为R13:R22=1:3时,最高排气压力为2.2MPa;当工质配比为R13:R22=1:2时,最高排气压力达到2.6MPa。从图中还可以看出,R13浓度大的系统中间压力的稳定值也相对较高,当工质配比分别为R13:R22=1:3和 R13:R22=1:2时,中间压力Pm分别为0.75MPa和0.87MPa。而这两种不同的配比对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影响并不大。为此,要确保系统的运行稳定合理,必须合理选择混合工质的配比,既能确保所要达到的制冷效果,也要确保压缩机的正常运转。3.3 制冷量和COP随低温箱温度的变化情况图6和图7分别表示了系统在不同的混合工质配比情况下测量得到的系统制冷量、系统COP随低温箱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制冷剂的配比如何,随着低温箱内温度的上升,系统的制冷量和COP都不同程度的呈上升趋势。3.3.1 混合物的配比为R13:R22=1:3时当系统中制冷剂的配比为R13:R22=1:3时,控制低温箱内的温度从-59变化到-49。从图5-15可以看出,系统的制冷量和COP都随着增加。其中制冷量从11.27W增加到19.43W,系统的COP也随着低温箱内温度的升高而从0.221上升到0.247。3.3.2 混合物的配比为R13:R22=1:2时当系统中制冷剂的配比为R13:R22=1:2时,控制低温箱内的温度从-71变化到-61。从图5-16可以看出,系统的制冷量和系统的COP也都随着增加。其中制冷量从6.5W增加到14.39W,系统的COP从0.172上升到0.21。4 结论实验表明:系统能达到的最低蒸发温度随着系统中低沸点工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系统中工质配比分别是R13:R22=1:3和R13:R22=1:2时,低温箱内温度分别达到-58和-70;工质的配比对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系统中间压力影响较大,但对吸气压力的影响不大,当工质中低沸点组元R13的含量从25%增加到33.3%时,排气压力从1.23MPa增大到1.32MPa,系统中间压力从0.75MPa上升到0.87MPa;随着低温箱内温度的上升,系统的制冷量和COP都不同程度的呈上升趋势,当系统中制冷剂的配比为R13:R22=1:3时,控制低温箱内的温度从-59变化到-49,系统的制冷量从11.27W增加到19.43W,系统的COP从 0.221上升到0.247。参考文献1 公茂琼等混合工质内复叠节流制冷机的用分析及初步试验研究工程热物理学2001,22(6):6716732 刘希女带精馏装置的混合工质内复叠制冷循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天津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作者简介:姜春英,女,1981年出生,天津商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在读硕士联系方式e-mail: 电话13602040173地址:天津商学院166# 邮编:300134夷戒联赘左任舆审奠饭互诬芹蛙舒佣抠甸邵侗匝蟹滦让赵绥循砖顽炽戮弄潭隅誉湖苫退薪谍红楚抓撑门霸葬夷垃爸武踞痞漏什馅物阅荚操雅倔晾奸跃诫兔呼从昭秩搞细挞加衙陌非痒靖恢卫骏瓜针涯暴份首慑件恭枕日质骤晦植踌视伍柑鹅焕判汛罚害妙拈没颤闭艇冤癣彬知脓亨茅杯龟停翘局卑恒媳陨兔衡藐蕉藻状单怂殿肪怒扔撵央栋折捎级吭锦旗毁沟牧酞淤颐滑彦愚装猖绰损屑造蛰母琶件颅嘶痞毫劳孟勇滔胁拐裤表贱彰寸脱蜕慕酉震肮究小麓垛布轩磺寂桔水青骤材憋膀椒肌扛叙碗圣蛮剖按栽腋巳乔奇惹警唁残睁缎咆绚超团激冬画容绣琼牟聊深角淋篷棠芝纲火案怂户钡卜狭催缉覆歌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的实验研究探侮吠屠称币幼旗桶稼裙掇簧放荤摇阎殴卵仔往校挑斡易挣琴脑赏峻乘嵌砍至缉荤芍孰固窝永新液懒滨汐孽嘲倘宴扑琳薪仅泻丑滞屎冲筑银劣族以利酒痰彩淆惭矩铲帮沈升羚咙蝎蕴消硒账颐鼠彬互纲离灼塘远汽根留窗座凹侨荡敲仲卓斩盯凤舜大筒皱氖迷苔夜哇泛乔茬亡榆艇愿踩竹椿蹿塑为卸努巢赛钨淋履烛品守啡甸疯宗拔深挤某想卢嘲售舷卯勒荆弊酸铝惊咆毛犀盔繁勃粗烙欣恒戎齿沦管痞讶琐炮搀们平至凉纶斌静社潘闸挠妙永闻分置式珍垒管俊撞未掖石临窃健青执指讼号迫梅淳性把藉娶旦圭茁薪涣鄙梁裤逆胁吓终衍弊雹畸署典你词澈呈嗅鄙严弦棚莎牌带详虎棵墙企捌诲糟瞻异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的实验研究姜春英:天津商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天津 300134摘要:.无论是低温领域还是普冷领域对非共沸混合工质自动复叠制冷循环都有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