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鸣翠柳,,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如果没有动物, 自然界会是怎样的状况? 绿色植物会受到影响吗? 动物在生物圈中具有哪些重要作用呢?,你的心灵会震撼吗?,预习检查:,1、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动物在生物圈中具有哪些作用:,资料分析:P61 1.麻雀啄食和糟蹋农作物,曾被列为主要的害鸟,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上海市在5天的时间内就消灭麻雀686172只,获麻雀卵265968只.现在专家却呼吁我们要保护麻雀.这是为什么?,虽然麻雀平时多食谷类,但也大量捕食农业害虫,间接地保护了庄稼,如果把麻雀都消灭掉了,那么害虫会大量增加,对人类更为不利。,大量消灭麻雀将对农田生态系统产生怎样的后果?,麻雀,蝗虫,稻谷,谁叫你吃我的羊,看我不把你们都消灭掉,怎么现在的牧草没有以前长的好?,2.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那里有许多狼,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曾组织大规模的猎狼行动.但随后野兔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想一想,野兔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列出食物链,P61资料2思考: 野兔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牧草,野兔,狼,牛,羊,狼的数量的减少,野兔的数量的增加,植被破坏 土地沙化,人类捕狼,野兔失去 了天敌的控制,3. 100多年前,有人将20多只英国的家兔带到澳大利亚饲养。在一次火灾中兔舍被毁,幸存的兔流窜到了荒野。由于澳大利亚的气候适于兔的生存,再加上那里缺少兔的天敌,这些幸存者就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起来,成了野兔。它们与绵羊争夺食物,破坏草原植被,给畜牧业造成很大损失。,生物入侵 (英)家兔(澳)家兔 野兔 破坏生态环境,你从上述资料中得到哪些启示?,1、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 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2、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 用,我们应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 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 3、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 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合理地保护和 利用动物资源。,事实表明:P62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某种动物它总是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如果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一、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生物部分,植物,动物,真菌、细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生产者,消费者,消 费 者,分解者,CO2,H2O,CO2、,含氮无机盐,CO2、,尿液、粪便,有机物、O2,O2,有机物、,物质在生态系统内一次又一次地利用再利用的循环现象,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思考:P63 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如果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分解,你认为这两种方式哪种分解得最快呢?,被羊吃了分解得快些,二、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遗体等),动物能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释放及产生水和无机盐回到自然界中。,P63,光合作用,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64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植物顺利的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蚜虫害等。,动物有危害的一面吗?P64,蚜虫害,蝗灾,重庆遇罕见蝗灾,重庆遇罕见蝗灾,2001年夏,重庆壁山县古老城遭受了罕见的蝗虫灾害,铺天盖地的蝗虫像收割机一样把当地近千亩的农作物和果树林吞食得面目全非,眼看数年心血就要化为泡影。,请支援我们 20万只青蛙,2万只麻雀和5000条蛇。,请列出食物链,食物链,蛇和青蛙的数量能否交换?,急需20万只青蛙,2万只麻雀和5000条蛇,小结:,促进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维持生态平衡,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四、动物与现代科学 P65,动物与仿生,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拓展,长颈鹿与抗荷服,乌龟的背甲与薄壳建筑,乌龟的壳只有2mm厚度,但很坚固,跨度大,用铁锤也很难破坏。科学家模仿设计薄壳建筑。这种建筑有用料少、跨度大、坚固耐用等特点。,萤火虫可以将化学能百分之百的转化为光能,中间不会有任何的损失,人们模拟萤火虫发光原理制造了由电能转变为光能的荧光灯,萤火虫与冷光灯,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蝙蝠是通过超声波来辨别方位的,科学家利用它的这种特性研制出了雷达。,蝴蝶与人造卫星,蜻蜓,与直升机,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电子蛙眼应用于雷达系统、机场和交通要道上,起监视、防止事故发生的作用。,青蛙与电子蛙眼,苍蝇的复眼包含4000个可独立成像的单眼,能看清几乎360度范围内的物体。在蝇眼的启示下,人们制成了由1329块小透镜组成的一次可拍1329张高分辨率照片的蝇眼照像机,在军事、医学、航空、航天上被广泛应用。,苍蝇的复眼与蝇眼照像机,猪鼻与防毒面具,将下列与仿生技术相关的生物和结构连线,A蝴蝶,B鸟翼,E龟甲,F蝙蝠,D萤火虫,C大脑,悉尼歌剧院,冷光灯,人造卫星,飞机,智能计算机, 雷达,G长颈鹿,抗荷服,1、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A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 的生活 B重庆某地遭遇罕见蝗灾,紧急请求支援大量 的青蛙、麻雀和蛇 C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 蜜蜂或熊蜂 D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挂在路过动物的皮毛 上,巩固练习,A,2、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个生物成分、种类保持不变 B、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总数量保持稳定 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D、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不变,C,3、下面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D,4、下面是关于仿生的叙述,你认为最正确的是 ( ) A.仿生就是模仿生物 B.仿生是生产新的仪器和设备 C.仿生是改造原有的仪器和设备 D.仿生是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 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 造各种仪器设备,D,5、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 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A维持生态平衡 B帮助植物传粉 C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C,6、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沾上一些鬼针草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毁坏了鬼针草 B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 C人对鬼针草不会产生作用 D以上答案都不对,B,作业: 100分闯关 P27-29,让 我 们 的 世 界 永 远 充 满 爱,只要有爱,人与动物就能和谐相处。,课本后练习 P64,P64 1、,()(),P64 2、,P64 3、,有道理。蜜蜂的大量失踪将使人类生态系统的未来遭遇很大威胁,农作物可能因此大量减产,人类最终可能面临大规模的食物短缺。,引入害虫的天敌方法好些。对环境污染小,能有效地保护天敌,发挥持续控灾作用。长期使用易产生药害,使病虫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杀伤天敌。,7、下列关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当食物链中的绝大部分环节出现问题 时,才会影响生态平衡 B、再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 量始终不变 C、食物网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 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D、动物一般只作为消费者,在生态平衡中一 般不起作用,C,8、下面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B.只有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植物作为生产者,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 D.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了物质循环,B,9、下列生物与仿生学的对应中,错误的是( ) A、蜻蜓与直升飞机 B、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 C、萤火虫与冷光灯 D、乌龟与防震帽,D,10、通过研究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冷光 灯,这种技术属于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