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日本明治维新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教学案.docx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日本明治维新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教学案.docx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日本明治维新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教学案.docx_第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日本明治维新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教学案.docx_第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日本明治维新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教学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目标导航1.了解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背景、内容、特点、性质、作用。(重点)2.理解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与明治维新之间的关系。(重点)3.认识近代日本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日本和亚洲各国产生的影响。(难点)一、1889年日本宪法1背景(1)明治维新期间,农民负担沉重,发动暴动。(2)以中小资产阶级和地主为主体,掀起“自由民权运动”,明治政府领导人意识到进行政治改革的必要性。2颁布:1889年,明治政府以天皇名义颁布钦定的大日本帝国宪法。3内容(1)日本实行君主立宪,但天皇享有绝对的权力。(2)规定日本国民称臣民,他们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言论、通信、出版、集会和结社的自由。(3)规定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贵族院由皇族和华族组成,众议院由纳税人选举产生。议会权力很有限。(4)规定设立内阁和枢密院,内阁是行政机关,只对天皇负责;枢密院实际上成为国家最高决策机关。4评价(1)局限性: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国家主权仍掌握在天皇手中。(2)进步性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易错提醒1日本1889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君主权力突出,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浓厚。2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和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都实行君主立宪制。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很大的限制,而日本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二、崛起为东方强国1条件:19世纪后半期,西方列强忙于侵略分割中国;明治政府加紧推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2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3表现(1)经济上:19世纪90年代初,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迅速发展。(2)军事上:建立起一支现代化的新式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3)外交上:1894年,日本和英国签订条约,英国同意放弃过去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治外法权。此后,美国等国也同日本签订了类似的条约。4意义:20世纪初,日本完全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并逐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思维点拨1明治维新开启了日本近代化的历程,促进日本社会的发展,使其摆脱民族危机,崛起为东方强国。2明治维新是近代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成为亚洲地区摆脱民族危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一个典型,对亚洲其他国家影响较大,其中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就开始效仿,开始了“走日本人道路”的探索。三、踏上对外扩张之路1侵占琉球:1872年,迫使琉球国王宣布自己是日本的藩属;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把它变成日本的冲绳县。2侵略朝鲜:1876年,签订江华条约,朝鲜成为中日两国的共同保护国;l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3.侵略中国(1)1874年,日本派军队侵入台湾,向清政府讹诈要求赔偿。(2)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3)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深化提升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因此日本在刚刚摆脱西方列强侵略后就积极进行对外侵略扩张,同时这也是近代日本一项长期的国策。史论要旨11889年日本宪法是近代亚洲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确立了日本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但缺乏比较健全的民主宪政精神。2日本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经济、外交等方面崛起为东方强国,“富国强兵”最高目的开始得到实现。知识图示主题对明治维新的评价史料一日本近代棉纺织品国内总消费情况(单位:千捆)年度国内总消费(AB)消费来源国内生产(A)国外输入(B100)58(18)269(82100)178(42)250(58100)374(73)140(27)100)527(82)119(18)100)812(87)118(13)注:( )内的数字为相对于国内总消费的百分比。日高村直助日本纺织业史序说史料二日本历史学家德富苏峰认为,宪法发布前后的时代是日本新旧时代的转变时期。虽然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已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尚未进入自由世界。汤重南等主编日本帝国的兴亡史料解读表格信息表明国内消费来源由以国外输入为主转为以国内生产为主。表明日本明治维新改革不够彻底。问题思考(1)根据史料一,概括日本工业的发展状况。提示国内生产迅速增长,国外输入占国内消费比例迅速下降。(2)如何理解史料二中“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提示告别旧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西方文明;建立新式军队;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等。尚未到达新日本:保留较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人民不能完全获得自由和权利。史论总结对明治维新的评价积极性局限性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国内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政治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君主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君主立宪国家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藩阀推行的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根深蒂固国际摆脱民族危机,跻身强国行列;为亚洲国家提供启迪和经验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推动日本加入对外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总评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势力和军国主义势力性质明治政府推行的旨在巩固统治、维护独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1在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下列规定中,具有封建性特点的是()A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B天皇不得以诏令改变法律C天皇是军队的统帅D臣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基本人权答案A解析A项表明天皇是世袭的,并且权力至高无上,总揽很大的政治权力,是典型的封建性质的体现。B、D两项体现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权限。C项是天皇对军权的控制。2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制定者在规定人民的权利和自由的同时,又明文规定:“本章所载之条规,在战时或国家发生事变情况下,不得妨碍天皇施行大权。”这反映出该宪法的实质目的在于()A实现日本的政治民主化B保障日本国家权力机关的正常运转C保障天皇的统治大权D既保障人民自由又维护专制与独裁答案C解析从题目提供的材料可知,所谓的“权利和自由”,是在不触动天皇大权的前提下才能享有。为保障天皇的统治大权,政府可以合法地一笔勾销人民的权利与自由。因此,C项符合题目要求。319世纪70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A正开始建设现代国家B刚准备抵制西方文化C才决定学习儒家经典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答案A解析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之后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故选A项。4(2016淄博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日本)维新以来,崇尚西学,仿效西法,一变其积习,而焕然一新,甚至于改正朔,易服色,几与欧洲诸国无异。盖其意以为非此不足与之抗衡也,然日本自此财用益绌,帑藏益虚,国债积至巨万,外强中槁,难持久远。其实所学西法,亦徒袭皮毛,未得其精,而已嚣然自足矣。 王韬(18281897)弢园文录外编(1)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日本维新“仿效西法”的主要事实。(2)材料认为日本“所学西法,亦徒袭皮毛,未得其精”。你是否赞同,依据史实说明理由。答案(1)事实:政治上: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思想上:宣传西学,文明开化。社会生活上:衣食住行全面欧化。军事上: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任答4点即可)(2)不同意。明治维新全面深刻学习西方的近代文明,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经济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了工业化;政治上确立民主制度,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思想上传播西方近代文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或者:同意。政治上天皇掌握重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的民主权利有限;思想上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军事上倡导武士道精神,极富侵略意识。解析第(1)问结合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和军事上的内容来答。第(2)问为开放性题目,不同意从积极的方面来评价明治维新,同意从明治维新的弊端来评价。基础达标1(2017淄博高二检测)某学者认为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成功地将政治现代化即民主化遏制在最小限度的产物”,下列宪法内容中体现这一认识的有()日本臣民在不妨碍安宁秩序、不违背臣民义务下,有信教之自由议会作为立法辅助机关,在制定法律时需要天皇的许可和国务大臣的署名天皇为国家的元首,总揽统治权力拥有相当财产的25岁以上男子有选举权A B C D答案B解析抓住关键词句“将民主化遏制在最小限度”。凡是规定臣民有民主权利而又做出种种限制的条款均要选,根据材料可知符合题意的是,没有涉及民众权利而只涉及天皇权力,排除,故选B项。2“明治以来,日本虽然对古代世界中的中国甚为尊重,却看不起现实的中国。”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化发展进程逐渐超越了中国B明治维新的“文明开化”侧重于学习中国古典文化C“现实的中国”已经放弃了原有的文化传统D近代中日两国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答案A解析看不起现实的中国,却对古代世界中的中国甚为尊重,这说明现实的中国落后于日本。这是因为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化发展进程逐渐超越了中国3(2017武汉高二检测)英国学者威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这样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完成了历史的重大跨越的根本原因是()A门户开放,受西方国家的影响B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封建障碍C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地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866年”“1899年”“完全西方化”可判断其根本原因是向西方学习,而明治维新则是进行西化改革的最重要的环节。4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从一个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B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答案C解析“脱亚入欧”是指明治维新使日本由封建割据、贫穷落后的弱国变成了统一的、先进的资本主义强国。A、B、D项叙述不符合题意,排除。519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对外扩张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加速了资本积累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扩大了海外市场使得资产阶级统治在日本确立A BC D答案A解析日本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于欧美列强,日本缺乏发展资本主义所需要的资金、原料、市场,而通过对外侵略扩张,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资产阶级统治在日本确立是在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府之后。6(2016赣州高二检测)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富强B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答案B解析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迅速崛起为东方强国;但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很快走上了对邻国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D项说法错误;A、C不够全面;最能反映材料的是B项。能力提升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吸收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作坊里的日本(1)结合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指出日本人“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具体表现。(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近代日本创造了怎样的“神话”?并说明这种“神话”对19世纪末中日关系产生了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