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章 大学生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方法 一个完整咨询过程的案例,本节主要内容,一 我们心目中的心理咨询,大家说心理咨询 (视频:开始),咨询(counseling)的定义,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助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即对咨询对象给以帮助、指导的过程 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心理咨询的误区,误区一:有病才去做心理咨询 心理上的问题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存在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还构不成疾病,只要通过一般的心理疏导和心理调整,是完全可以解决的。,误区二:心理咨询师能知道别人想什么,心理咨询师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功能,并不能看穿别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只是利用心理学现象和规律,对咨询者提供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咨询者进行认知和行为治疗。,误区三:希望别人替你决策,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很多咨询者希望通过咨询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比如离不离婚,是升学还是就业等,咨询者往往把咨询师当做“救世主”。 “助人自助”是心理咨询工作的职业原则,心理咨询师只是帮助咨询者分析问题,启发咨询者的思维,改变咨询者不合理的认知,咨询者才是真正的“救世主”。,误区四:希望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咨询者总期望一两次的心理咨询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心理干预是一种艰辛、漫长的治疗过程。 咨询者总期望一两次的心理咨询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希望得到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其实,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心理干预是一种艰辛、漫长的治疗过程。 时间限制:预定的时间,每次约4060分钟。每周12次;数月见效。,心理咨询方法,1.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 认为心理异常或精神疾病源于潜意识的冲动和环境压抑之间的冲突 治疗的目标是通过自由联想,心理分析技巧,帮助患者把压抑在内心深处的冲突和痛苦释放出来,带到意识层,对症状达到领悟。,(一)创始人 奥地利著名神经病学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二)无意识和压抑的理论,人的精神生活主要由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即意识和无意识,中间夹着很小一部分为前意识。 意识好比山尖 无意识是海洋面下边看不见的巨大部分,(三)人格构成说,人的整个精神状态由本我(伊特)、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本我由本能冲动组成,受“欢乐原则”支配 自我协调本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受“现实原则”支配 超我是人格中道德或正义部分,是传统价值与社会理想的代表,(四)性心理的发展,泛性论者 力比多(Libido)它是一种力量、一种本能,是人类一切心理和行为发生的主要基础 从婴儿时期到青春期共划分为5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欲期、潜伏期、青春期) 每个阶段的性活动都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人格特征,甚至成为今后发生心理疾患的根源,(五)心理分析的方法,主要的疏导方法有(视频:爱德华大夫): 1、自由联想 2、释梦 3、移情 4、解释,关于死亡的梦,我被一个老太太追赶,很害怕。那老太太手里拿着一把剪子,想剪断我的线。我逃呀逃,但是老太太越追越近。忽然,我发现那老太太的剪子是竹子做的,于是我胆子大了。旁边有一个游泳池,我把老太太扔到游泳池里。后来,我又跳到游泳池里,想把老太太淹死,结果却发现,在游泳池水底下藏着一把真剪刀。原来老太太用的是故意示弱、诱敌深入的计策,我中计了。我想逃,就吓醒了。,梦的分析,你害怕死亡,怕命运女神剪断你生命之线,也就是说害怕一种命中注定的死亡。水池可以代表很多东西,但是在这里代表潜意识。你把老太太扔到水里,意思是把对死亡的恐惧埋在被压抑的潜意识里,不让自己去想它。但是,你发现水下潜伏着危险,也就是说,虽然你让自己不想关于死的事,但是在你的潜意识中,剪刀这个令你恐惧的死亡的象征仍然存在。在潜意识中你很害怕 。,自由联想,竹剪刀:联想到筷子,又联想到小时候我妈妈生气时会用筷子敲我的头,同时骂我:死吧,你。 死:小时候我体弱多病,家里的人都担心我长不大,我也害怕自己长不到成年,一个男子结婚前的梦,警察把我抓了起来,让我在证件上签字,证件中写着“无期徒刑”。我被送进牢房,牢房中有一个大双人床。,梦的含义:表明对婚姻的看法,在他的内心感受上结婚就象入狱那样不自由。他对结婚有些不情愿。 “无期徒刑”:是他对婚姻唯一性、持久性的观念。,2、行为主义理论与方法,(一)背景 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行为矫正基本理论主要包括: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厌恶疗法)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模仿法),行为治疗方法,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学习得来的,异常行为也是如此,要改变异常行为必须根据观察、模仿、强化等学习方式来获得适应良好的行为。,(二)行为矫正和基本假设 1、行为矫正 “利用通过各种实验而确立的有关学习的原理和范型去克服不适应的行为习惯” 2、基本假设 异常行为是个体在过去生活经历中,通过学习(条件反射)而形成和固定下来的不良习惯和异常反应; 可利用条件反射原理,通过奖励或惩罚的强化,消除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三)各种行为矫正方法的共同特点 1、只针对来访者当前的问题进行,不重视问题的历史根源、自知力或领悟; 2、以形成特定行为为目标,新行为的形成被认为是咨询问题的改善; 3、矫正技术从实验中发展而来,以实验为基础; 4、视来访者的问题不同,选用不同的矫正技术。,(四)行为矫正中常用的技术 1、满灌疗法 2、系统脱敏 3、厌恶疗法 4、模仿法,满灌疗法,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7岁,农民。 案例介绍:求助者自称生小孩时受凉,得了“月子病”,只要受凉就双腿疼痛、麻木、甚至发抖、 僵硬,不能走路,因此即使到了夏天,下身仍穿得厚厚的,求助者也嫌穿穿脱脱麻烦且不方便,而 且干活、走路多了,裤子都湿透了,曾尝试夏天只穿一条裤子,但穿得少了就不能站立和走路,为 此很痛苦。心理咨询师决定采用冲击治疗,地点是治疗室,室温为29,求助者上身只穿单衣,下 身穿寸裤、棉毛裤、薄棉裤。心理咨询师已对求助者进行了认知矫正,启发她下肢和上肢的功能一 样,在室温下不会发生僵硬,同时还准备了注射药物和电刺激仪器以预防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取 得求助者的同意后,心理咨询师要求求助者躺在治疗床上,迅速将其所穿各种裤子脱下来,只留寸 裤,结果求助者下肢未出现发抖、僵硬现象,之后要求病人在床上活动下肢,数分钟后要求下地行 走,一次治疗获得成功。,厌恶疗法,一般资料:女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因总是揪自己的头发引起斑秃,由母亲陪同前来咨询。 案例介绍:两年前求助者无意间发现长了一根白头发,就把它揪了下来,也没怎么在意。差不多两三个月后,无意间又发现了一根,就又把它揪了下来。从此以后,就经常发现有白头发,其母亲带求助者到医院检查,医生都说是青春期的原因,要求助者不要太在意。求助者也认为医生说的可能是对的,但觉得一个年轻女孩长白头发多难看啊,于是就揪,看见了就揪,不揪就难受,有时连黑头发都揪下来了,甚至有时明明没有白头发,也要揪,现在头发明显的减少了,头顶已经有斑秃了。眼看着自己的头发越来越少,很害怕,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特别痛苦。 心理咨询师从求助者母亲处了解到,求助者反映的情况是真实的,除揪头发外没有其他不良嗜好。,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根据你说的情况,我对你的诊断是强迫性神经症。 求助者:啊?我得神经病啦? 心理咨询师:不,你别紧张,是神经症,不是神经病,是心理方面的问题,就是由于你存在着强迫与反强迫的矛盾冲突,造成了你内心的痛苦,长时间得不到解决,而这种冲突是现实的,所以你迟迟不能解决,越来越痛苦。 求助者:好像是这样的,我该怎么办?您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帮我改掉揪头发的坏习惯吗? 心理咨询师:有啊,我决定对你实施厌恶疗法,坚决地使你改掉揪头发的坏习惯。 求助者:什么是厌恶疗法?我不懂,您能给我讲讲吗? 心理咨询师:厌恶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就是你以后再揪头发时,我将给你一个很不好的刺激,比如电击,由于受到电击你会非常不舒服,就产生了厌恶的生理或心理反应,你一揪,我就给电击,结果就使揪头发的行为和厌恶反应建立了联系,这叫条件反射,以后你再揪头发,就联想到所受的电击,会非常不舒服的,你就不敢揪了,揪头发的坏习惯就改过来了。 求助者:哦,我明白了,我就用方法吧。 心理咨询师:好,为了安全,我给你用110伏的电压刺激,只要你揪头发,我就给你电刺激,直到你改了这个坏习惯。 求助者:110伏,会不会把我电坏? 心理咨询师:你肯定会很不舒服,为了改掉你的坏习惯,电刺激必须时非常强烈的。 求助者: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改掉?我今年高二,学习很紧张的。 心理咨询师:那要看多长时间才能建立起条件反射。 求助者:我需要准备些什么吗? 心理咨询师:也没什么特别的,你和你妈妈商量好就行了。 求助者:好吧。,3、人本主义疗法,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C.R),人本主义疗法,以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认为个人自我观念中的冲突和矛盾是心理异常的原因。当两种观念不一致的时候,为了避免冲突的痛苦,取悦他人,得到他人赞誉,而掩饰真正的自我,形成歪曲自我。 以求询者为中心,通过创设和谐,自然,温暖的人际关系,协助求询者认识自我,重建真实自我的观念,向着真实自我的目标发展。,求助者中心疗法 交朋友小组 支持疗法,常用方法,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如艾里斯所倡导的理性情绪疗法。 认为所有心理异常多表现在情绪困扰上,而情绪困扰来源于对生活经验的不合理解释。 目的是通过解释和倡导达到领悟,使情绪理性化,改变对己,对人,对事的错误观念,重建合理认知结构。,4 认知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AEllis),(一)情绪障碍的程式,诱发性事件(A)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 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 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C); 故称ABC理论。,(2)RET咨询技术整体模型 A-B-C-D-E,A(Activating events)诱发性事件 B(Beliefe)由A引起的信念(对A的评价、解释等) C(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情绪的和行为的后果 D(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 E(new emotive and behavioral Effects)通过咨询达到的新的情绪及行为的效果,(3)情绪ABC理论的具体实践步骤,1、分辨技术 非理性观念的特征: (1)绝对化的要求 (2)过分概括化 (3)糟糕至极 2、辩论技术(质疑式、夸张式),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54岁,退休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兄弟姐妹多,父亲已于多年前去世,自己主动把母亲接回家照顾,其大哥、大姐年龄较大,二哥体弱多病,二姐在国外,三姐照顾怀孕的女儿,因此都没有照顾母亲。求助者为赡养问题与哥哥、姐姐们发生矛盾,自己很生气,也为此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你能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是家里最小的,母亲已经由我照顾多年了,同样是母亲所生,他们怎么就不来照顾照顾呢?我即使能干,照顾母亲也不应该是我一个人的事呀!我说他们,他们还你不听,为这些事总发生矛盾,搞得关系很紧张。 心理咨询师:是别人不听你的话使你生气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们听我的话,也来照顾母亲,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他们应该听你的话,来照顾母亲。 求助者:是的,我很生气,他们怎么这样不懂事! 心理咨询师:因此你信奉的是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对,他应该听。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讲话你肯定听。 求助者:对,不对,(沉默)好像不是,别人说得对的我都听了,别人说得错的我也没有听。 心理咨询师:按你的意思,你照顾母亲,别人也必须听你的来照顾母亲。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你对母亲怎么样,你的哥哥姐姐就应该对你的母亲怎么样。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呢? 求助者:(语塞)恰好不是这样,我说了他们不听。,心理咨询师:怎么会你说了而他们不听? 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说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你的哥哥姐姐不听你的话,不来照顾你的母亲所造成的。其实别人不来照顾你的母亲只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别人必须像你一样来照顾你的母亲这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会这样么? 心理咨询师:你照顾母亲这件事,别人也可能遇到,但别人不一定都像你现在这样子,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求助者:你是说我和他们不一样么?可我还没看出我要求他们照顾母亲有那些不合理的地方。 心理咨询师:如果把一枚硬币抛向天空,落回来时是怎么样的? 求助者:当然是有两种可能,一种字朝上,一种是徽朝上。 心理咨询师:当你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硬币抛向天空一样? 求助者: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两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 心理咨询师:你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听你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我们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我们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的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的很对。,一个完整的咨询过程,案例: 男性,20岁,未婚,某大学四年级学生,家在农村,排行老二,上有一姐,下有一弟。 自我陈述:近一年来记忆力下降,没精神看书,逻辑分析能力下降,紧张。害怕考试,害怕老师为难我,睡不好觉,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食欲下降,身体也比以前瘦了,曾去医院检查过内科和神经科,吃过一些药,没有效果。这半年比以前更严重了,才来心理科看病。 了解资料: 求助者的家长叙述:自幼生长在农村,家境贫寒,为了让自己上大学,姐姐高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因为自己皮肤黑,同学起外号叫小泥鳅。上了大学后,拼命学习,立志要毕业后找到一个好工作,改变家里的境况。,第一次咨询:收集资料,咨询过程: 首先经过收集资料。了解到这个大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心理上的情况:一方面内心有些自卑、胆怯,怕比不上别人。另一方面又很自负,觉得别人不比他聪明,有时也看不上教的不好的老师,难免对有些老师的态度不够尊敬,但内心也害怕被老师处罚,经过四次咨询,求助者认知上有了改变,症状有了明显改善,顺利通过了考试。 提问资料: 求:我主要是精神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逻辑思维能力也下降了。我是学工科的,逻辑分析能力不行,作业也没法做了。 咨:你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比如睡眠、食欲方面,或者身体的其他方面? 求:睡觉不好,晚上睡不着,常常做梦,早上醒的早,白天没精神,有时候耳朵还嗡嗡作响,吃饭也不香,吃不多,最近,第二咨询:明确问题,根据在初诊接待中收集到的资料,心理咨询师初步了解到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是:求助者害怕考不好而影响到毕业分配,因为求助者家境贫寒,毕业能分配到一个好工作,可以改善家里的境况,这对于求助者非常重要。求助者平时学习很好,一般情况下考试是没问题的,这次考试前紧张的原因,求助者在初诊接待中并没有详细说明,在以后的咨询中,求助者才进一步说明了问题的原因。 咨:根据你的叙述以及心理测验的结果,我初步判断你的问题是属于我们心理科的工作范围,主要是情绪方面的问题,还有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求:原来是这样,那该怎么办啊! 咨:今天我只是对你的问题有了大概的了解,在以后的咨询中,我们还要确定咨询目标,对你的问题进行详细深入的探讨。 求:好的。,第三次咨询:商定咨询目标,一星期后,求助者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心理咨询室。 咨:上次咨询我对你的问题有了大概的了解,你希望你能在哪方面为你提供帮助呢? 求:快期末考试了,这是大学里的最后一次考试了,如果考不好,会影响到毕业分配,可我现在一点也看不下书,一想到考试我就紧张 咨:你希望我为你做些什么? 求:我想你如果能让我顺利通过考试就太好了 咨:我不是你的老师,不出题,也不判卷,我也不可能替你考,我怎么帮你呢? 求:我想如果我不紧张了,能看进书去,可能就会考好 咨:缓解你紧张的情绪,这一点我是能帮助你的。这可以作为第一个咨询目标。,提问资料: 求:其实我怕老师为难我 咨:你得罪过老师? 求:我没有得罪过他,他教课不好,同学们都不满意,有的人到学校领导那里反映过,他以为是我反应的 咨:老师为什么会认为是你反应的?你有什么根据呢? 求:我也不知道,可能是他上课我总爱问些问题,他不会,就以为是我故意刁难他 咨:原来如此,你担心老师为难你,虽然你拼命念书,但越念心里越急,担心将来的后果,所以每天很紧张。 求:您说的对,我白天念书效率低,晚上就熬夜,躺在床上还在想方程式,睡不着。晚上睡不好,第二天又没精神。我想如果我不那么紧张了,念书效率可能会高。,提问资料: 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确立了第一个咨询目标后,又继续商定第二个咨询目标。求助者希望能够改善睡眠状况。求助者一般晚上十一点上床睡觉,大概一两点能睡着,早上五点就醒了,一晚上也就睡三四个小时,求助者希望通过咨询后一晚能睡五六个小时。在确立了第二个咨询目标后,双方商定的第三个咨询目标是求助者希望以后在听到同学们叫他“小泥鳅”这个外号时不会感到不舒服。在确定了这三个咨询目标后,求助者问道在以后的咨询中,目标可否改变,心理咨询师回答道:“可以!”双方商定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第四次咨询:咨询阶段(认知),提问资料: 咨:你想过没有自己为什么紧张,是怕考试还是怕什么? 求:我也想过,我平时学习很好,对于考试我不应该害怕,我想主要是怕老师故意为难我,那样,我学得再好也不会及格的。 咨:通过你刚才所说的我明白了,你是怕老师为难你,故意不让你及格,如果不及格就会影响到你毕业分配,而毕业分配对于你又很重要,所以你很紧张,是这样么? 求:是的。毕业分配到一个好工作对于我非常重要。我家里很穷,我希望工作以后能改善家里的境况 咨:这一点我能理解。,第五次咨询,提问资料: 求:有的同学向学校反应老师教的不好,老师以为是我说的,其实不是我。我以前上小学时,有一次老师就冤枉我,向我家长说我在学校调皮,回家后,父亲狠狠的打了我。 咨:小时候被老师冤枉,害怕老师,和你现在担心老师为难你有关系么?求助者低头沉默了一分钟. 求:小时候我没做错什么,被老师冤枉了,这次我也没向学校反应老师教的不好,可老师还是认为是我。 咨:所以你并不是担心考试不及格,而是担心老师会不讲理,找你麻烦,不让你及格。求助者又低头沉默了一分钟. 求:可能是这样。,第六咨询,提问资料: 咨: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你现在的担心有一部分是因为你内心害怕而来的,过去发生的事现在不一定又会发生,但有时过去的经历会影响你现在的看法和反映。你现在有什么具体的事实证明老师会为难你么? 求:没有证据 咨:假如没有事实根据,目前最好不要去考虑这种可能性,你还是专心复习功课吧,不要疑神疑鬼的,凭你的能力,只要认真复习功课,相信一定会考好的。 求:你说的道理我也明白,每次咨询回去后,我都感觉很轻松,可是过来几天,我又开始紧张了,又看不下书了。,第七咨询,经过几次咨询后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做了记录。求助者明白自己紧张的原因是与小时候的负性体验有关,担心大学的老师会象小学老师一样冤枉自己,求助者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能够专心复习功课,睡眠状况随之也得到改善。双方还商定了下次咨询任务即第三个咨询目标关于外号问题的探讨。求助者认为泥鳅很滑不好抓,同学们这样叫他是在讽刺他为人圆滑,所以感觉非常不舒服,心理咨询师向求助者询问同学们这样叫的原因,求助者也不知道,只是猜测。因此心理咨询师给求助者布置了家庭作业,心理咨询师建议求助者回学校后亲自问问同学们给他起外号的原因。求助者听从了心理咨询师的意见。,第八咨询:结束咨询,求助者询问同学后得知之,所以这样叫他只是因为他长得黑,而不是指他的为人。当他明白这个原因后,再听到有人这样叫他,也没有觉得不舒服。通过这几次咨询,求助者与心理咨询师在开始所制定的咨询目标都已经达到了,心理咨询师对咨询结果进行了评估。心理咨询师首先让求助者做了四个心理测验,结果如下: SDS总分38标准分4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output-06-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试题
- 济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高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考试
- 2025年度财务人员每周工作总结范文
- 高考家长会课件
- qpy考试题及答案
- pcba考试卷及答案
- 电缆研发知识培训课件
- 电焊知识与技能培训总结课件
- 电焊机安规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气动阀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防控知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奇台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44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浙教版(2024)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育婴师考试必考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安全主题教育
- 汽车美容承包合同(标准版)
- 管道设计培训课件
- 河北省廊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
- 2025年卫生高级职称考试(超声医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