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阳猕猴桃栽培技术之育苗,苍溪职中 闫书贵,一、培育实生苗,1、采集种子 每克种子有850粒左右 从充分成熟的果实中采集 成熟果实堆沤,但不能高温,堆沤软化取种,成熟果实中取种,温水浸种,选饱满种子,用1份种子10份沙拌和,沙种面上放一层湿沙保湿,于阴凉处放置40到60天,在2月中下旬(日均温78度时)种破芽时撒播种,苗床选择,排灌方便 土地肥沃 土质疏松 PH微酸,苗床准备,播前30天施足底肥:亩施10001500倍农家肥+50公斤复合肥 亩喷毒死蜱乳油500倍液+1000倍多菌灵液,其主要防治根结线虫和根腐病,床面宽1.3米,土细,床面略成瓦背状,浇足水,半干时撒种,细土覆盖,谷草或地膜覆盖保湿,并成小拱棚,苗床管理,保湿:含水量7080% 喷水,揭拱膜与草帘,出苗50%时揭拱膜 出苗80%时分布揭草,间苗,间苗苗距:行距30CM,株距15CM,移栽,株行距:行距30CM,株距15CM 细土、灌水、遮荫、阴天,苗期管理,排灌水:保证土壤含水量为80%左右 半阴半阳,除草:人工 追肥:苗高1520CM时,亩施尿素510公斤,每月一次,施3次 摘心:4050CM时,摘心,摘心长度:1CM左右,追肥促壮苗,亩用10015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50公斤,即0.20.3%的水溶液叶面喷施 每月一次,标准实生苗的标志,高30CM以上 苗基部粗0.7CM以上,标准实生苗的标志,侧根长20CM以上,侧根有4条以上,侧根基部粗0.6CM以上,二、培育嫁接苗,一、接穗,在品种纯正、无病虫害、盛果期、树冠中上部、芽眼饱满 枝条粗度为0.50.8CM,雌雄株区别,雌株枝条平滑(粗糙)、芽眼偏平(微突出)、皮孔细长(圆形或椭圆),接穗贮存,用地膜包好 在荫凉干燥处立放 有雾时解开除湿12天,嫁接,时间:立春雨水 剪砧木:根颈以上3CM,略斜剪 伤面深度:见木而不伤木 伤面长度:1.52CM,削接穗,在芽上0.5CM处剪断,呈60度斜面 再在芽下2CM处剪断,呈4550度斜面 在芽下0.30.5CM处削长削面,深度见木不伤木,且略长于砧木 伤面干净、平滑,对齐形成层,砧、穗一样粗则可两边对齐 砧、穗不一样粗则只对齐一边形成层,绑缚要严而紧,绑缚从下向上绑 防止错位 按1:1020嫁接雄雌株,排栽,选地、整地同育苗地一样 沟深1520CM 沟距40CM,株距1015 沟底平、沟边近垂直,排栽,根系要放顺 根颈要与厢面平略高 根埋完后再压实、灌水、填满沟(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自监督学习的音频情感分析与情感合成研究-洞察及研究
- 基于认知科学的学习策略优化模型-洞察及研究
- 切片间资源共享-洞察及研究
- 基于大数据的排放预测-洞察及研究
- 基于机器学习的泛型代码测试用例生成-洞察及研究
- 发酵过程中糖类代谢途径优化对风味的影响-洞察及研究
- 基于区块链的地理空间数据共享模式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农副产品加工厂委托加工合同协议
- 2025年电商平台入驻合同协议书
- 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经济周期波动与政策应对-洞察及研究
- 山西晋城关帝庙石雕建筑特征考察
- LY/T 2986-2018流动沙地沙障设置技术规程
- GB/T 3836.31-2021爆炸性环境第31部分:由防粉尘点燃外壳“t”保护的设备
- 2023年麦盖提县水利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企业注销登记书
- 文言文专题复习 课件(共26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 心脏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评估-课件
- 右室心肌梗死课件
- 儿童手卫生健康洗课件
-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成本加酬金合同课件
- GB∕T 19557.15-2018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高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