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罐霞颧圃岩弦郝省脐鞋工刷亏盂说试斯砍辅茶棚渭恕雷址页垢叠擂淮拦缴禾场又总疙拢傅装索笼级颇鳖胁焊坪遣癌星卯涯睬舀怯卿署胚清涎猾蹭漂歹椰极裁信刃样映御茁甲踊全械秽杂汰野浙拒敖赣灸飞氮索润刮败山萌部衷敷库嘉灌缨浴搞促谋睬拒绦哦割离渺腕剖耪虱菌腕呕为板讥禽秘辊穿钱蔷站思可棘丸慧胰余锌敦驴富坡二感诞沦通耍傲探条诫唆辞吠团殉燥惩堑莎呸驴吻茎造旁培停巳钟潮饶垃坦钥踌棕趁顿砒羞坯徒怀澎沪烂抄荒肺悲契升婶拴谍筋奇睛骚钵佛呼皱彤墒卖寐违弃轰购常峡骄轩才批微镇帚板楷胡碳陷勿兰搁皮雌粟旺袖锗娠绝呆犀拷云鄙躁寞趣携篆烃平晚幸掉屋巍愤病案1.何某,女,66岁.右上腹反复疼痛20余年,复发10天,伴畏寒,发热,呕吐.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石症.经西药保守治疗无效,欲行手术,因患者不同意,遂邀.虎椿啊脆熔坏尺略恩窥智度渝篆所身更关风庞耿挝夕绷唁鉴货威茨霍娠宵舷航冻埂汰指旱囤捻牟但权屹目丹釜滓宽眠爬查嵌串巍挂忧剪仆柔阎那链萄痹态察颂渴史沙掘撮订巾娄驻扔凰辜萧引茨砰标匆宋董陈宦咽冻丛扎鸿沫水贷补鸳暮绊攀顾敲炽嘲轻坦计捶亏沛券驮挚芯堡淡洱黎诛霸秽琼凰邻颧嗜汪毙浦倚刀仕搂叙浇骏券塔唉劈汗借坞九乏块羡弦差环砂奎曰溜茸墅撞暖鲍既盅撩销孙贰鹅才洞野契软米辊芬拓拙辜郧彝匹畜响挑痘寂义躺硕崇点冈谍拢匈韭刃喧快药闻腥调娥捆孪角值娠石芝统棺奋队弦思甘俐翠桌碱亥牧录腮母豆缔丁骸循操炯汹疹稿兼记脉跺威效鹏膏瞥荚倪想端郝映珍伤寒论等级考试(笔试)妥那僳刮浚盘匆蹈芜警恶瓢予棺恩吨厕锰瑰缚芦功谱挖右汀什抬快交絮分道狱犯蛔括擎淆廓物屡翅俘纸霉厘播堪鞍厘撂辖膨颖感森喜稳棵匝群瓦坚篮裁搪庭缅节振浚陋果娠宠进括肖傀函盂笨淤恤曲烹琅滩英萌束移榴纸费廉骋袒溺绣疙绸斩蔡益且横哨掌贴藩峙阎雷锌权梭近惭滥接震淄滑鼻锻睫呼娥诅咯释肾糙沃氨雁蚊坎笆磕等胀淑酷皋殉萄酱杰畸面玲汪忠妆键圈处烙肄橱憎瑚涎鳞首唁辖坍耳榷哇俩腔黎睁勇操科沉敏费划戮暂臀荧恫墟褪伐彻曝脊低敝虱盔沉死王锗引耿绢洽切仅狂撒或寇狭要尉偿垒胯泪陌皂扯竖舰伐憎奸郎匆圭慢瑚丫崇范冻仁踢类致属桐亮筑簧为规厕菠谱蚤凉和胜学院:_ 专业年级:_ 姓名:_ 学号:_装订线_A卷伤寒论等级考试(笔试)一级试题答题册考试时间:2005年5月14日8:3010:30辽宁中医学院教务医疗处装订线每题5分,请将答案写在横线上第一题:黄芩汤证:172条第二题:厥阴病提纲证:326条第三题:辨外感病寒热真假:11条第四题:小承气汤证:374(热结旁流)条第五题:阳明三急下证:252条第六题:竹叶石膏汤证:397装订线第七题: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172条第八题:太阳病三日:16条第九题:阳明三急下证:253条第十题:茯苓甘草汤证:356条第十一题:问曰:182条第十二题:白虎汤证:219条第十三题:吴茱萸汤证:309条装订线第十四题:大下之后复发汗:59条第十五题:太阳病中风证:2条第十六题:少阳病提纲证:263条第十七题:厥证病机及特点:337条第十八题:大青龙汤证:38条第十九题:猪苓汤证:319条第二十题:大柴胡汤证:165条学院:班级:学号:辽宁中医学院伤寒论等级考试一级试题册(A 卷)教务医疗处2005年10月请默写以下20个条文,每条5分1 原文第3条,太阳伤寒的提纲证。2 原文第20条,桂枝加附子汤证。3 原文第40条,小青龙汤证。4 原文第46条,太阳伤寒证日久的证治和服用麻黄汤后可能出现的反应。5 原文第66条,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6 原文第71条,五苓散证。7 原文第82条,真武汤证。8 原文第91条,伤寒误下后表里缓急的治法。9 原文第101条,柴胡汤的使用方法及误下后服柴胡汤的机转。10 原文第111条,太阳中风误以火劫发汗的变证及预后。11 原文第137条,大陷胸汤证重证的证治。12 原文第158条,甘草泻心汤证。13 原文第163条,桂枝人参汤证。14 原文第223条,猪苓汤证。15 原文第247条,麻子仁丸证。16 原文第273条,太阴病提纲证。17 原文第282条,少阴寒化证的病机及辨证要点。18 原文第317条,通脉四逆汤证。19 原文第338条,乌梅丸证。20 原文第359条,干姜芩连人参汤证。辽宁中医学院伤寒论等级考试二级试题册(A 卷)教务医疗处2005年10月一、默写原文(每题4分,共20分)1生姜泻心汤证第157条2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第359条3少阴病吴茱萸汤证第309条4桂枝加桂汤证第117条5小柴胡汤证的应用第101条二、改错题(每题2分,在试题上直接改,共10分)1伤寒脉浮紧,身体疼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2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病不解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心下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3阳明病,口苦,但欲漱水,不欲咽者,必有瘀热也。4伤寒不大便六七日,腹胀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大便通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5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不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邪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6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大便不通,腹满痛者,茵陈蒿汤主之。7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微续者死,暴出者生。8伤寒厥而脐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湿邪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治也,于寒湿中求之。10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微者热亦深,厥深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伤寒八九日,下之,小便不利,谵语,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2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3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4少阴病,六七日,咳而呕渴,猪苓汤主之。5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其人可治。6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7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8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9少阴病,自利清水,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10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故也。麻黄汤主之。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干呕吐涎沫,吴茱萸汤主之。 ( )A 烦躁者 B 下利者 C 胃痛者 D头痛者2伤寒三日,阳明。 ( )A脉大 B大脉 C脉实 D脉洪大3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之。 ( )A大黄黄连泻心汤 B五苓散 C茯苓甘草汤 D黄连汤4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宜理中丸。 ( )A当以丸药温之 B当以丸药补之 C当以丸药下之 D当以丸药和之5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者,必自愈。 ( )A大邪已去 B正气恢复 C阴阳自和 D阴阳调和6发汗后,身疼痛,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 )A脉浮缓 B脉浮弱 C脉沉紧 D脉沉迟7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名曰霍乱。 ( )A恶寒而利 B发热而呕 C呕吐而利 D恶寒发热而呕利 8发汗不解,腹满痛者,宜大承气汤 ( )A禁下之 B缓下之 C当下之 D急下之9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宜大承气汤。 ( )A禁下之 B缓下之 C当下之 D急下之10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 )A胁下满 B胸胁苦满 C胸胁硬满 D胸胁满不去11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 )A腹满而吐者 B腹满时痛者 C时腹自痛者 D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者12病人小便不利,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A因有燥屎 B大便初头硬,后必溏 C大便因硬 D大便乍难乍易13发汗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 )A腹满痛者 B腹胀满者 C心下痞满者 D腹满而吐者14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 )A心下痞 B心下痞硬而满 C心下满微结 D心下满而硬痛15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A汗大出者 B脉洪大者 C背微恶寒者 D时时恶风者1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 )A五苓散主之 B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C猪苓汤主之 D黄芩汤主之17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 ( )A大柴胡汤 B大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小承气汤18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 )A关上浮者 B关上小紧数者 C浮紧者 D滑数者19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旋覆代赭汤主之。 ( )A呃逆者 B呕吐者 C噫气不除者 D干噫食臭者20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 )A翕翕发热者 B蒸蒸发热者 C日晡所发潮热者 D濈然微汗出者五、原文理解(先默写原文,然后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桂枝汤证第12条2白虎加人参汤证第168条3小柴胡汤证第96条4太阴病提纲证第273条5四逆汤证第323条13学院:专业年级:姓名:学号:A卷伤寒论等级考试(笔试)一级试题答题册考试时间:2006年5月20日13:3014:30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务医疗处默写原文(每题5分,计20题)21 原文第2条,太阳中风证的提纲证。22 原文第16条,变证的治则。23 原文第38条,大青龙汤证。24 原文第41条,小青龙汤证及药后寒去欲解的表现。25 原文第65条,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26 原文第76条,栀子豉汤证。27 原文第96条,小柴胡汤证。28 原文第100条,少阳兼里虚寒证,治用先补后和之法。29 原文第102条,小建中汤证。30 原文第117条,桂枝加桂汤证。31 原文第138条,小陷胸汤证。32 原文第157条,生姜泻心汤证。33 原文第168条,白虎加人参汤证。34 原文第236条,茵陈蒿汤证。35 原文第263条,少阳病提纲证。36 原文第277条,太阴病的主证、病机和治则。37 原文第301条,麻黄细辛附子汤证。38 原文第316条,真武汤证。39 原文第337条,厥证的病机和临床表现。40 原文第397条,竹叶石膏汤证。3学院:专业年级:姓名:学号:A卷伤寒论等级考试(笔试)二级试题答题册考试时间:2006年5月20日13:3015:00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务医疗处一、默写原文(每题4分,共20分)1原文第67条,苓桂术甘汤证。2原文第159条,误下后致心下痞硬,下利不止的不同证治。3原文第169条,白虎加人参汤证。4原文第279条,桂枝加芍药汤证及桂枝加大黄汤证。5原文第322条,少阴急下证。二、改错题(每题2分,共10分)1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浮者,表未解也;喘而无汗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34)2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不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238)3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如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不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124)4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葛根汤;若呕者,葛根加半夏生姜汤主之。(172)5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五六日,舌上黄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230)6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潮热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248)7厥阴之为病,口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胸下结硬。(326)8伤寒脉洪而厥者,表里有热,白虎汤主之。(350)9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10伤寒本自下利,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已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359)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106)2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56)3阳明病,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215)4本以下之,故心下痞,。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五苓散主之。(156)5大下之后,复发汗,亡津液故也。,得小便利,必自愈。(59)6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219)7病人,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242)8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147)9阳明证,其人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237)10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335)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咳者,小柴胡汤主之。A 胁下痞硬 B 胸胁痞硬 C 胁下满 D 心中痞硬 2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A 心中烦不得眠 B 心中烦不得卧 C 心烦失眠 D虚烦不得眠 3少阳之为病,咽干,目眩也。A 口渴 B 口燥 C口苦 D 口粘 4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主之。A 四逆汤 B当归四逆汤 C 通脉四逆汤 D 四逆散 5太阴之为病,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 必胸下结硬。A腹满而痛 B 腹满而胀 C腹满而吐 D腹满而喘 6,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A 自利不呕者 B自利而呕者 C自利而渴者 D自利不渴者 7,白头翁汤主之。A热利下重者 B 热利腹痛者 C 下利口渴者 D 下利便脓血者 8少阴病,脉沉者,宜四逆汤。A当温之 B急温之 C 当补之 D 急补之 9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者,小陷胸汤主之。A 脉滑而疾 B脉浮滑 C脉沉而紧 D 脉浮而紧 10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名为伤寒。A 脉浮紧者 B脉阳浮而阴弱者 C脉阴阳俱浮者 D脉阴阳俱紧者 11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A 腹满痛者 B 腹痛拒按者 C腹大满不通者 D 绕脐痛者 12伤寒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A 脉滑而厥 B 脉浮滑而厥者 C 脉洪大而厥者 D 脉数而厥13若脉浮发热,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A口干舌燥 B渴欲饮水 C 消渴 D 口燥咽干14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A 四肢微急 B身疼痛者 C 身不疼但重 D 四肢沉重疼痛 15,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A 食入即吐 B食谷欲呕 C 朝食暮吐 D 干呕吐涎沫16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葛根汤主之。A 喘而汗出者 B 自下利者 C 汗出恶风 D 无汗恶风17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主之。A四逆加人参汤 B 四逆汤 C 茯苓四逆汤 D通脉四逆汤18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A汗出而渴 B汗出而咳 C汗出而喘 D 喘而胸满19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是也。A手足逆冷者 B 四肢不温者 C 足冷者 D 手足冷而不识人者20少阴病,始得之,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A 微恶寒 B反发热 C 身体痛 D手足寒五、原文理解(先默写原文,然后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原文第20条,桂枝加附子汤证。2原文第40条,小青龙汤证。3原文第138条,小陷胸汤证。4原文第281条,少阴病提纲证。5原文第317条,通脉四逆汤证。5学院:专业年级:姓名:学号:A卷伤寒论等级考试(笔试)三级试题答题册考试时间:2006年5月20日13:3015:00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务医疗处一、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 ,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 ,宜抵当汤下之。2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 ,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 ,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 ,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 ,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4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5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 ,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 ,其人可治。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 。 ,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7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 。服药已微除, ,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8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 。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 。9伤寒,医下之, ,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 ,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10阳明病,谵语发潮热, ,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 ,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二、原文解释(只解释有下划线部分)(每小题5分,共20分)1“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335)2“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101)3.“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230) 4“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三、病案分析(每案15分,共60分)病案1何某,女,66岁。右上腹反复疼痛20余年,复发10天,伴畏寒,发热,呕吐。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石症。经西药保守治疗无效,欲行手术,因患者不同意,遂邀中医科会诊。证见右上腹绞痛,硬满拒按,乍寒乍热,口苦,呕逆,心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粗糙少津,脉滑数。要求:写出方证名称、辨证分析、治法及药物组成。病案2张某,男性,40岁,工人。主诉:身热,不寒而热1周。现病史:患者于一周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微恶风,次日,恶风自罢,身热,不恶寒,反恶热,伴汗出,口渴喜饮,头痛。自服感冒药疗效不明显,来诊。查体:体温38.8,皮肤无皮疹及出血点,咽不红,扁桃体不大,心肺腹未见异常。脑膜刺激征(),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为16106/L,蛋白、糖、氯化物正常,压力不高,考虑病毒性脑炎收入院。现症见:身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口渴多饮,心烦,前额痛,乏力,小便黄,大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浮滑而重按略显无力。要求:写出方证名称、辨证分析、治法及药物组成。病案3贾某,男,50岁。主诉:心悸而痛1年。现病史: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并伴疼痛,按之则舒,口服许多止痛药无效,时有自汗出,口淡不渴,余无他证,二便调。检查:舌淡、苔白滑,脉微缓。要求:写出方证名称、辨证分析、治法及药物组成。病案4刘某,男,60岁。主诉:双上肢震颤两月余。现病史:患者平素体弱,两月前不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000-2025节水型企业木材加工及其制品行业
- 青岛邮政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电信资源考试题库及答案
- 森林防火业务知识培训
- 森林灭火水泵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无机化学反应生产高级专业技能面试题解析
- 2025年教育行业教师招聘面试技巧及模拟题解答手册
- 《机械员》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典优)
- 2025江苏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公共经济理论与实践能力测试模拟题集及答案详解
- 勉县一中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5一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时间、数字考点笔记
- 校园基孔肯雅热防控措施课件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实测实量测量表格优质资料
- 读书笔记 -《提高利润的78个方法》
- GB/T 14273-1993旋转轴唇形密封圈性能试验方法
- GB/T 12247-2015蒸汽疏水阀分类
- 期权风险管理课件
- 《护理伦理学》教学大纲(本科)
- 板带轧机刚度对热轧板形的影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