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的增养殖》PPT课件.ppt_第1页
《鲍的增养殖》PPT课件.ppt_第2页
《鲍的增养殖》PPT课件.ppt_第3页
《鲍的增养殖》PPT课件.ppt_第4页
《鲍的增养殖》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鲍的增养殖,概述,鲍俗称鲍鱼,贝壳称石决明 鲍为海产八珍之首,以味美、可口、营养价值高而闻名 干品分析含蛋白质40%,肝醣33.7%,脂肪0.9%,还含有维生素及其它微量元素 石决明有清肝明目,滋阴潜阳的功效;含有微量元素和10余种氨基酸,质地同珍珠 鲍肉有降血压功效,鲍肉中所含的鲍灵素有抗癌作用,世界有鲍科动物近百种,已发现75种,其中主要经济种20余种;我国有8种,经济种3种 世界鲍产量2万余吨,日本年消费约8000吨 70年代皱纹盘鲍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的建立推动了鲍增养殖的发展 澳大利亚鲍资源保护成效显著 我国80年代开始工厂化人工育苗、养殖初见成效,现已实现规模化的苗种生产和增养殖,产量近6000吨,发展趋势,种质保护与种质改良 稳定大量的苗种生产技术和工艺 饲料的质量与稳定的生产 水质的程序化管理 产品的质量标准与质量检测 以皱纹盘鲍的成功技术带动其它种类的技术开发和发展,一、经济种类与分类,1.鲍的分类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腹足纲(Gastropoda) 前鳃亚纲(Prosobranchia) 原始腹足目(Archaeogastropoda) 鲍科(Haliotidae) 鲍属(Haliotis) 共75种,经济种类近20种,2.主要经济种,北美太平洋沿岸:红鲍、绿鲍、黄鲍(桃红鲍)和勘察加鲍 亚洲太平洋沿岸:皱纹盘鲍、盘鲍、大鲍、西氏鲍、杂色鲍和副杂色鲍 大洋州:桔红鲍(黑唇鲍)、光滑鲍(绿唇鲍)、罗氏鲍、虹鲍、澳洲鲍和弗及利亚鲍 非洲沿岸:中间鲍 欧洲:疣鲍,3.我国的种类,皱纹盘鲍 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 杂色鲍 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 副杂色鲍 Haliotis diversicolor diversicolor 多变鲍 Haliotis varia Linnaeus 平鲍 Haliotis planata Sowerby 羊鲍 Haliotis ovina Gmelin 耳鲍 Haliotis asinina Linnaeus 格鲍 Haliotis clathrata Reeve,二、鲍的形态构造,1.外部形态 具有一个耳状扁平的贝壳,覆盖软体部 软体部分为:头、足、外套膜和内脏团,足特别发达,占软体部的绝大部分 (1)贝壳 坚硬石灰质的扁平耳状贝壳 螺层为三层,壳顶偏于右后方,体螺层极大几乎占贝壳的全部 壳孔皱纹盘鲍45个,杂色鲍79个 壳面绿褐色或赤褐色,粗糙,生长纹明显 壳内面银白色,具有珍珠光艳色泽,(2)足 宽大扁平,位身体腹面,几乎与壳口相等 适合匍匐和吸附生活,肌肉发达 足的背面中央有大的肌肉柱右侧壳肌,与贝壳相连 足分为上足和下足 上足:周缘生有许多触手和上 足小丘。感觉灵敏 下足:盘状,腹面宽大,适于 匍匐爬行和吸附,(3)头部 位于身体前端 触角1对,细长 眼柄1对,位于触角外侧基部,顶端有眼 头叶位于两触角之间 吻,头部腹面,发达可活动,中央有一纵裂的口,(4)外套膜 由内脏团外皮扩展而成,包裹身体的背面 内缘与右侧壳肌相连,外缘游离 以壳口处裂缝分为两瓣,形成左、右外套前叶 外套触手3个,生于裂缝基部1个,第2、3呼吸孔对应的左右外套前叶边缘各1个,司感觉作用 右叶从右侧壳肌的左缘到足缘,包裹内脏角锥体、内脏螺旋并盖在内脏囊背面形成外套腔 外套腔内有鳃、嗅检器、粘液腺、肛门和肾孔 嗅检器:外套腔入口处黄色嵴状突起,检水质 粘液腺:外套腔左壁上一对半透明褶状物。褶壁以直肠为界分开,左大右小。分泌粘液,保持呼吸腔清洁,(5)内脏囊 主要环绕在右侧壳肌的下缘,末端角锥状,游离环绕于右侧壳肌的后方和右后方 内脏囊的颜色呈消化腺和生殖腺的颜色 消化腺褐绿色 生殖腺包围在角锥体部分,性成熟时角锥体颜色雌墨绿色,雄淡乳黄色 围心腔位于右侧壳肌左后方,心脏位于其中,右边是右肾(黄色),左前有左肾(淡黄色小囊),2.内部构造,(1)消化系统 鲍属草食性,消化道较长,约为体长3倍。由口、食道、素囊、胃、消化腺、肠和肛门组成 口区:口位于吻前端中央处,为一纵裂,周围有乳突状唇,唇上有味蕾 口腔中有颚片1对(黄褐色角质);齿舌(棕色带状),齿式(515);唾液腺(主、侧、上),消化系统,食道:从齿舌囊背面到素囊,与素囊之间有瓣膜隔开,食道内壁有许多沟和嵴 素囊:食道末端的膨大部分,储存食物,瓣附近有孔与消化腺孔道相通,瓣左边有胃盲囊 胃盲囊:一条向腹面螺旋状盘旋的消化管 胃;曲折囊状,在素囊入胃处有瓣膜防止食物倒流。在入肠处有幽门瓣,消化系统,消化腺:覆盖素囊、胃等消化道,并占角锥体的大部分,褐绿色,以管、孔与胃相通,分泌酶辅助消化 肠:接胃处做“N”字回旋,沿右侧壳肌左向上(上行肠),在口球右下方转180而下(下行肠),达围心腔后端扭转180 向前成直肠,直肠穿过心室以肛门开于呼吸腔,(2)呼吸器官鳃,鳃是主要呼吸器官,位于外套腔中,1对,左鳃比右鳃略大,盾状,由许多鳃叶组成,一端附于鳃轴,另一端游离,平行排列于鳃轴两侧 入鳃血管位于鳃的背面,出鳃血管位于腹面,(3)生殖系统,鲍为雌雄异体,卵生型,无第二性征 繁殖季节,雌性生殖腺墨绿色,雄性生殖腺淡乳黄色 生殖腺由分枝串簇状腺体组成,主要在角锥体 横切面观察,生殖腺位于外皮与消化腺之间的结缔组织中 繁殖时精、卵从右肾中央背面的缝形孔进入右肾,经过肾腔由右肾孔排到呼吸腔,再经呼吸孔排到体外 右肾孔即为泄殖孔,(4)排泄系统,肾脏1对,左肾小位于围心腔的左前方,内肾孔开于围心腔,外肾孔开于呼吸腔 右肾较大,前部薄片状,后部蜂窝状,静脉网状分布于上。中央背面有一裂孔与生殖腺腔相通,右肾孔开于呼吸腔,为泄殖孔,(5)循环系统,心脏位于围心腔中,由一心室二心耳构成 动脉:前大动脉分支到直肠、粘液腺、外套触手等;后大动脉两支,分别分布到各个脏器的血窦,血液经动脉进入血窦 血窦收集的污浊血进入右肾的入肾静脉,再经右肾的出鳃静脉到左右鳃基部的鳃基血窦,进入鳃进行气体交换,新鲜血液经出鳃血管到心耳、心室 循环方式为开放式,(6)神经系统,鲍的神经不集中,神经节延长,扁平,侧神经节愈合于足中央神经连索背面 脑神经节:一对,位于口球前端的两侧,在头叶表皮下面。从后部分出 脑侧神经连索一对 脑足神经连索一对 唇神经连索 侧足神经节:位于右侧壳肌前端,内脏块底部的陷窝中 脏神经环 足神经索,三、鲍的生态习性,1.鲍的自然分布 (1)地理分布:分布范围极广,从亚北极到南极都有分布,以温带和热带海区种类较多,温带海区多为大型种,寒带与热带海区多为小型种 鲍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太平洋南部诸岛屿 北美太平洋沿岸:分布有8种,主要经济种有红鲍、绿鲍、黄鲍(桃红鲍)和勘察加鲍 亚洲太平洋沿岸:分布有10余种,主要经济种有皱纹盘鲍、盘鲍、大鲍、西氏鲍、杂色鲍和副杂色鲍 大洋洲:分布有10余种,经济种 澳大利亚:桔红鲍(黑唇鲍)、光滑鲍(绿唇鲍)和 罗氏鲍 新西兰:虹鲍、澳洲鲍和弗吉利亚鲍,非洲沿岸:有鲍的分布,主要经济种为产于南非的中间鲍 欧洲:从英吉利海峡、法国沿岸到地中海,主要分布的是疣鲍 东南亚、印度洋诸岛、波斯湾等海区也有鲍分布,均为小型种 (2)垂直分布:鲍主要生活在低潮线至水深2030米的浅海区,少数种分布到百余米,主要经济种的分布,主要经济种的分布(续),2.栖息环境,盐度25以上(狭盐性) 透明度5m以上(水清) 海藻丛生(饵料丰富) 无淡水注入,远离河口,盐度、温度稳定 无工业或其它污染 岛礁、沿岸岩礁带,礁棚、礁洞、礁缝等适合鲍藏匿,(1)温度条件 鲍属狭温性,适温范围窄,限制了地理分布 皱纹盘鲍:主要分布在山东长岛、辽宁长海的一些岛屿和大连到青岛沿岸的岩礁带 杂色鲍:分布在福建南部、台湾东部、广东和海南沿海,(2)盐度条件 鲍属狭盐性,适合于高盐度海域生活,也是限制鲍分布的因子之一 日本报道盘鲍、大鲍、西氏鲍生活的最适盐度为34左右,杂色鲍为3334 我国分布的经济种类略偏低,最适盐度范围为3034,(3)栖息环境 鲍营匍匐和吸附生活 喜欢栖息于岩礁和乱石的暗面,岩洞、岩棚、礁缝、石下等,尤其是海藻繁茂的岩礁洞、礁缝特别有利于鲍的藏匿生活。这是鲍躲避敌害求生存的本能,3.活动习性,鲍足宽大,壳低而平扁,适合匍匐爬行和吸附 鲍的吸附力很强,一个壳长15的鲍,吸附力可达200 夜行性:鲍昼伏夜出。摄食、繁殖都在夜间进行 垂直移动:温度上升时向浅处移动,温度下降时向深处移动,繁殖时在低潮线附近集群 水平移动:定居性很强,环境适宜移动范围很小 归巢习性:夜间外出摄食,天亮时返回原巢穴,4.摄食与食性,(1)匍匐幼体、稚鲍、幼鲍 舔食底栖硅藻、小型单胞藻和有机碎屑等 如:舟形藻、卵形藻、小环藻、直链藻、月形藻、水云、褐藻配子体、浒苔与石莼类的孢子等大小合适的都可以利用 上足分化后的幼体,摄食量明显增大 稚鲍第一呼吸孔形成后,摄食量增大,生长速度加快 壳长45的幼鲍,除舔食底栖硅藻外,还摄食幼嫩的海藻,配合饵料等 壳长1以上与成贝摄食习性相同,(2)成鲍 舔食,以海藻为主 摄食的食物与其周围环境的海藻分布与消长情况基本一致 北半球以褐藻为主,南半球以红藻为主 底栖硅藻仍然是其重要的饵料 一些活动力弱的微小动物,也随着摄食藻类和底栖硅藻时被吞食,成为营养的补充,(3)鲍对食物的选择 鲍对食物有选择性,这是“味蕾”的作用 选择性随个体大小、摄食能力、藻类的种类以及季节条件而变化 皱纹盘鲍对饵料的喜好顺序:褐藻类(裙带菜、海带、巨藻)、绿藻类(礁膜、石莼)、红藻类(江蓠等) 褐藻酸钠对鲍有诱食作用。0.5ppm对鲍即产生诱食作用 同一种饵料,鲍喜欢摄食嫩的,如褐藻类 鲍对食物的选择性,幼鲍期范围较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变窄,(4)饵料效果 自然海藻的饵料效率因种而异,一般为1015:1 鲍种类、年龄的不同,对同一种饵料的利用率有所不同 幼鲍比老龄鲍的饵料利用率高很多 如:用同一种海藻(爱森藻)饲育盘鲍试验 壳长3.06.4,128天,饵料效率为 7.86:1 壳长12.214.6,151天,饵料效率为 15.2:1 长期使用不同饵料,鲍的化学成分有一定变化,(5)消化时间 鲍属草食性,消化吸收需要一定时间 一般摄食后34小时,食物细胞大部分破碎,56小时消化并送入肠内吸收 (6)摄食量 通常用日摄食率计算 日摄食率= 100% F1:总投饵量,F2:余饵量,C:自然增减量,W:鲍的平均重量,T:喂养天数 皱纹盘鲍的日摄食率为10% 左右,F1F2C,TW,5.生长,以壳长和体重的增长为指标,多测壳长 体重有季节性变化,繁殖后、冬季或食物不足时反而减少 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皱纹盘鲍:W = 0.14 L3 杂 色 鲍:W= 0.06953 L3.3234 W:体重(g),L:体长(),(1)年龄与生长 鲍生长较慢,从采苗到商品鲍需要34年 幼鲍生长较快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慢 一般3龄前生长较快,第4、5年减慢,以后更慢。皱纹盘鲍壳长10cm前年增长2cm左右,10cm后不到1cm 放流贝:一龄23,二龄约6,三龄7左右 水温、饵料丰歉、繁殖等的影响,在贝壳上留下生长纹,(2)水温与生长 适温范围内,温度升高生长加快 皱纹盘鲍的生长适温为824,最适温度为1520 杂色鲍的生长适温为1228 北贝南移后生长明显加快,相对最大个体的规格也增大,(3)光照与生长的关系, 自然海水 砂滤、紫外线消毒海水,6.耐干露能力,个体大的鲍耐干露能力强,个体小的相对较弱 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饱和湿度下主要受温度影响,皱纹盘鲍不同温度下干露的生存时间,7.耐饥饿能力,鲍生长缓慢,但耐饥饿能力很强 盘鲍(黑鲍):几个月不投饵,体重下降了1224%时,才出现死亡 皱纹盘鲍:冬季低温期、夏季高温缺饵几个月,无死亡威胁,8.繁殖习性,(1)生殖腺发育分期 休止期:生殖腺萎缩,厚0.30.5mm 恢复期:生殖原细胞分化,数量增多 成熟前期:生殖腺明显增厚,外观雌雄可辩,充满生殖母细胞 成熟期:生殖腺达最厚,最丰满,厚度34mm。人工诱导可产卵排精 排放期:繁殖期,随着成熟精、卵的排放,生殖腺明显萎缩,厚度明显下降,(2)繁殖期,繁殖季节主要与繁殖水温有关 皱纹盘鲍78月,盛期为8月上旬(23) 杂色鲍56月,1012月 副杂色鲍(九孔)1012月 繁殖水温 皱纹盘鲍:2024(78月) 杂色鲍:2428,最适2526 副杂色鲍:台湾2026(1012月) 日本25(611月),(3)产卵量,皱纹盘鲍:壳长9cm,可产200万粒。一般壳长8cm以上,100g亲鲍平均获卵100万粒 杂色鲍:壳长6cm,产卵量60万粒 壳长8cm,产卵量120万粒 鲍成熟时,生殖腺占软体重的1520% 繁殖后体重减少510%,(4)繁殖行为,鲍在繁殖时,多移动到低潮线附近集群,以保证产出的卵能及时受精 人工诱导时,雌鲍多移动到水表面附近,雄鲍多附于水槽底部 雌鲍产卵时,将壳上举,然后急剧收缩肌肉将壳下压,将卵从呼吸孔喷出 雄鲍排精时,动作较小,精液呈烟缕状排出,随精子的运动逐渐扩散开,5.鲍的发生与发育,鲍为卵生型。沉性卵,互不粘连 成熟卵球形,具一层胶质的次级卵膜,卵径约220m,处在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 无膜卵为不成熟卵,粘成块状,不能正常发育 成熟精子游泳活跃,全长约60 m。头部长8 m,直径约1 m ,前端为顶体锥形,中段筒形携带遗传物质,后段颈部主要由线粒体构成;尾部长约50 m,由轴丝外包鞘质构成 皱纹盘鲍的精子,2223,1小时后受精能力开始下降,3小时仍具有受精能力,皱纹盘鲍、杂色鲍的胚胎发育与发生,四、鲍的苗种生产,鲍的人工育苗始于30年代,村山(1935)培育出1幼体;50年代猪野培育出2幼鲍;60年代日本开始人工育苗、增殖;70年代初菊地等系统地解决了育苗的关键问题,使皱纹盘鲍人工育苗进入工厂化 技术关键利用有效积温规律升温促熟 找到了有效的诱导产卵的方法 透明波纹板培养底栖硅藻采苗 我国70年代初育出杂色鲍苗,74年育出皱纹盘鲍苗。目前已形成较先进的工艺,每平米采苗4000余枚,当年苗种规格(壳长)1213。,1.亲鲍的促熟,(1)亲鲍培育设施 培育室:房间不宜大,要保温好,有调控温设备 培育池:水泥池或玻璃钢水槽,水泥池长方形,池深1.2m左右 充气泵:无油气体压缩机或罗茨鼓风机 海水升温设施:升温池或热水器 培育用海水要经过砂滤,水质好(达标),盐度3034,(2)亲鲍选择 规格:皱纹盘鲍89,杂色鲍6以上 同龄中个体大、无损伤、健壮的天然鲍 肥满度好,营养积累充分 雌雄可辨别时,选性腺发育好的 育苗前三个月采捕亲鲍,洗刷净,消毒(5ppm新诺明药浴6小时)后,进入室内促熟培育 亲鲍用量:雌鲍按采苗水体0.5个/,雄鲍按雌鲍的五分之一留用,(3)促熟饲育 饲育密度:6080个/m3,用网箱底铺黑色瓦板,吊养于池中 水温:日升温12,至20恒温培育 饵料:海带、裙带菜,日投饵量为亲鲍体重的1020%,傍晚投饵,次日早上清除残饵、粪便。日摄食量低于5%,则亲鲍的健康状况不佳 换水:每日一次将网箱移入新池,温差0.5 充气:100L/m3h,保证溶解氧基本饱和 及时清除不健康个体和死亡个体 调光:人工光源,光照强度150200Lux,012点明,1224点暗,经三个月促熟饲育后,可以在下午诱导产卵,(4)有效积温的应用 有效积温 y=(Ti) y:有效积温(d) Ti:每天的平均温度 :生物学零度(皱纹盘鲍为7.6) 未成熟期:0500 d; 成熟期:5001500 d; 繁殖期:1500 d以上 300 d时,雌雄可辨,将雌雄亲鲍分养 一般1000 d以上即可选择成熟好的采卵,2.人工诱导产卵,(1)紫外线照射海水法: 照射剂量:300800mwh/L 阴干1小时(2124),傍晚开始,雌鲍提前30分阴干,足向上,敷一层清洁湿润的纱布 UV海水升温24 将每个亲鲍放入一个产卵槽中,注入UV海水,隔1小时更换1次,2小时左右产卵 机制:光分解产生活性氧,激活亲鲍前列腺自然酶合成,促使前列腺素(PG)分泌,PG控制繁殖活动(生殖腺肌肉的收缩和弛缓),(2)H2O2海水法 原理同上 用市售的过氧化氢(含量3035%) 浓度:5m mol / L 阴干同上 浸泡时间:90分钟 用新鲜海水冲洗净后,放入23海水中待产 1小时左右开始产卵,(3)活性炭过滤海水法 用市售小颗粒活性炭做成滤水器 活性炭过滤层厚40以上 海水经活性炭过滤后注入产卵槽,水温23 亲鲍经阴干后放入产卵槽 1小时换水一次 24小时可诱发产卵,3.授精、洗卵与孵化,(1)授精 受精时间:精子的受精能力,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衰减 衰减速度与水温有关。22,1小时开始降低;17,3小时开始降低 水温20以上,须在产卵排精后1小时内完成授精,精子用量: 精子密度710万个/ml,受精率达100% 1000个/ml,受精率仅为23% 193万个/ml,卵膜被溶破,胚胎畸形 生产上以1030万个/ml效果好 杂色鲍以100200个/卵为宜,授精方法 取多个雄鲍的精液混合,稀释,镜检精子活力,定量 按精子用量取混合精液 轻轻搅动卵液,逐渐加入精液搅匀 受精前更换新鲜海水,受精、孵化效果更好,(2)洗卵,利用卵的沉性洗卵,清除多余精子 加满水静置2030分钟,倒掉上层水,再加入新鲜海水。反复洗卵5次,以后到幼体上浮前,1小时换水一次 过滤洗卵:受精后10分钟后(出现受精膜)用200目网过滤洗卵,清洗后放入新水中孵化 还可以用自动洗卵器,流水洗卵,(3)孵化,孵化密度:1520个/ml 孵化期间:洗卵后到担轮幼虫上浮 换水:1小时一次或流水孵化 幼虫上浮时间:可用孵化的有效积温推算 20左右,孵化的有效积温为170h 22,约12小时 20,约14小时 健壮的担轮幼虫浮游能力强,多在水的上层,4.选育与浮游幼虫培育,(1)选育 用虹吸或倾倒方式将上层的健壮幼虫选送到另一水槽培育 担轮幼虫选育禁用浓缩法 (2)浮游幼虫培育 培育密度:1015个/ml 换水:进入面盘幼虫后,用200目筛网换水,日全量换水3次,清洗培育水槽 水温20左右,保证水质(紫外消毒,加13ppmEDTA) 不投饵,有效积温1000h成熟,1030h着底,浮游幼虫培育方法改进,流水饲育 密度:1015个/ml 200目网隔离 微流水饲育,保持稳定的水环境 幼虫成熟的有效积温1000h,推算采苗时间 鲍的浮游幼虫不摄食,不投饵。但是,可通过皮肤吸收水中的养分,5.采苗,(1)采苗板的准备 聚乙烯玻璃钢透明波纹板,规格:4233 20片装入1个架中,4架/采苗面积22 使用前,用0.5氢氧化钠浸泡12天,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旧板可用稀盐酸擦净污物,冲洗干净即可使用 杂色鲍采苗常用聚乙烯薄膜,底栖硅藻的接种与培养,藻种来源 采集马尾藻、鼠尾藻等,将其叶面上的底栖硅藻涮洗下来,用网过滤清除杂质后作为藻种使用(舟形藻、卵形藻、月形藻、菱形藻等个体小的底栖硅藻效果好) 单种培养:舟形藻,卵形藻等 接种 采苗前1.52个月开始接种培养底栖硅藻 波纹板平放于水池中,将过滤后的藻液倒入池中并搅匀,静置,次日反转接种另一面,培养管理 完全接种后及时疏散转入培养,立于池中或吊挂于池中,使光照均匀 光照强度10002000Lux,水温12以上 施肥:氮1020ppm,磷12ppm,硅12ppm,铁0.10.2ppm。早上施肥,光线好时施肥 换水:12次/周,每次换水1/2 连续充气培养 常反转板培养,使饵料生物均匀,控制绿藻 出现桡足类用23ppm敌百虫浸24小时,彻底换水清除 一般培养40天可以按1:8扩板,(2)采苗,培育池:宽0.91.2m,深0.6m,长410m,池底坡度68% 采苗板处理:采苗前2天杀出敌害,冲洗除去板面的浮泥和杂藻,按4架/吊挂于采苗池中,波纹板上边距水面10 幼虫投池采苗:皱纹盘鲍在有效积温1000h1030h面盘幼虫成熟,投池采苗效果好 幼虫投放量:45万个/,定量后投池采苗 采苗期管理: 投池23天用遮光帘调光使幼虫着板均匀 换水:用滤鼓换水,每天2次,每次换1/2水体 水温20,日温差0.5,充气,检查附苗情况,采苗诱导物的研究,氨基丁酸(GABA)的诱导效果 Morse诱导红鲍效果良好,附板变态率高达93% 浓度10-6mol/L,即将附着时使用 赤繁悟用于皱纹盘鲍诱导无效果 鲍足粘液的诱导效果 赤繁悟等报道:皱纹盘鲍的足分泌的粘液物质对幼虫的着板变态有诱导作用,采苗率稳定在50%以上,6.前期培育(稚鲍培育),幼体匍匐后,开始舔食采苗板上的底栖硅藻,生长速度不断加快,30天左右进入稚鲍(约2.2,第一呼吸孔出现),5060天,壳长达45 (1)换水 完全着板前用滤鼓换水,每天2次每次1/22/3水体 完全着板后流水饲育,流量23倍/日随着水温升高增加到35倍/日 (2)饵料补充 调整光照,适合底栖硅藻的增殖,3000Lux以上 间隔换板:饵料被吃空时,隔一个板插入一张新饵料板,靠桥板联系使稚鲍爬到新板上 补充底栖硅藻:将饵料板或藻叶上的底栖硅藻洗刷下,漂洗过滤后投入池中,停止流水几小时让其附到板上,(3)杀除敌害: 桡足类出现要及时杀除 用0.51.0ppm敌百虫浸泡1315小时 彻底换水清底,将杀死的桡足类冲洗清除干净 (4)监测水质,保持良好环境 日水温差0.5 保持适宜的光照 盐度、pH值、溶解氧、氨氮等保持最适范围 35天测量一次生长 壳长5左右,对明暗有明显反应,进入幼鲍期,7.中间育成(苗种育成),从剥离后(45)到壳长1.53,采用平面流水饲育 (1)设施 培育池:可用长方形采苗池,也可以用长形玻璃钢水槽 网箱:长11.5m,宽比池略窄,深4050 附着板:黑色波纹板,板上有直径2的孔 浅水槽:长1.5m以上,宽5060,深30,上下多层立体饲育 室外循环水槽或长水池流水饲育,(2)剥离分养,酒精麻醉剥离:浓度2%,浸泡510分(小个体23分),恢复825分。我国使用于皱纹盘鲍 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剥离:浓度1%,浸泡12分,恢复10分钟左右 安息香酸剥离:氨基安息香酸50g溶于500ml酒精作母液。皱纹盘鲍,50ppm,浸泡10分,恢复23分(日本);杂色鲍,75ppm,浸泡14分,恢复30分 电剥离:通弱电,稚鲍麻痹时剥离 强剥离:稚鲍较小(2、3)时,用软刷刷下 温差剥离:用高10的海水刺激,用软刷刷下,但是温差不能超其耐受范围 高盐度海水剥离:浸泡,幼鲍活跃时,轻刷下 生态法:稚鲍对光有反应时,用黑色波纹板收集 筛选分养:用不同规格的筛子筛选,按规格分养,(3)网箱平面流水饲育,密度:5左右,50006000个/ 10以上,30004000个/ 流水量:20左右,6以下不少于7倍 6以上不少于10倍 饵料:人工配合饵料和幼嫩的海藻 7以前投喂粉末状饵料 7以后投喂片状饵料 投饵方法:粉状饵用海水调匀,撒到板上暂停流水;片状饵傍晚直接均匀撒到板上。 投喂量为鲍体重的57%,及时清除残饵 管理:保证供水,及时清除残饵、粪便和死亡个体,35天彻底清池、网箱1次,保持良好环境,8.幼鲍的越冬,水温15.9 1.1 5.9 壳长11幼鲍,成活率55.3% ;7以下的成活率只有4.5% 。规格越小的,耐低温能力越弱。做好越冬保苗是提高鲍苗成活率的关键 越冬方法:水净化机净化越冬 升温水循环越冬 鲍苗南移越冬,(1)水净化机净化越冬 水净化机:直径1.2m的玻璃钢片或聚乙烯片40片组成圆盘式净化机,面积约90,转速为67转/分(如:上海产机动型圆盘净化机) 一台可供50m3越冬池使用 挂膜:使用前在15水中运转1520天挂膜,主要由单胞藻类、细菌等形成生物膜 生物净化作用:清除水中的氨氮、二氧化碳、可溶性有机质,增加氧气 水温1516,饲育密度5000个/,饵料用海带或裙带菜,15天左右清底一次并添加等量新海水,(2)升温水循环越冬 冬季用升温水平面流水饲育越冬 水温保持在1015 培育池流出的温水进入回收池,经过过滤、UV消毒、充气、升温后循环使用 饵料:新鲜海带或裙带菜 成活率95%以上 越冬期间鲍苗仍然生长,(3)鲍苗南移越冬 2000年以后开始北苗南移越冬 水温降至10以前,移到福建沿海 空运露空12小时,1.2以上幼鲍,成活率90%以上;1.0(0.81.0)以下幼鲍,成活率50左右 活鱼船运输,180小时左右,成活率95%以上 越冬水温12以上 每层笼200300个 吊养于浮筏(网箱养鱼筏) 饵料就地取材,以紫菜为主的红藻 生长较快,越冬后壳长达2以上,大的3左右,五、鲍的人工配合饵料,1.意义 不受季节限制能保证供应,易储存 饵料效率高(配合饵70%,褐藻510% ) 促进鲍的生长(比喂海藻生长快1倍左右) 配合饵料必备条件 : 有引诱鲍摄食的良好效果 有良好的保形性和防腐性 易保存,使用方便,经济实用,2.营养要求 蛋白质:最低25%,一般30%以上 脂肪:5%,15%与生长成正比,10%下降 矿物质:4%,08%与生长成正比,矿物质多保形性下降 -淀粉:保形作用 褐藻胶:2030%保形作用 褐藻粉:3%,有诱食,饵料配方与营养成分,(3)配合饵料的种类 粉末状饵料(7以前使用) 辽水所 821 粉末饵料(成分同上表)效果好 螺旋藻粉效果良好 海带、裙带菜、巨藻、鼠尾藻干粉效果较好(聂宗庆) 片状饵料(7以后使用) 日本片:农产工业会社生产、出口,效果好 山东片:黄海所聂宗庆研制,与日本片相近。日生长为海带的2.4倍,保形率24小时,82.3%;48小时,77.8% 。(黄海所8540海上养殖试验) 8701,8702,8703,8704:大连市水产研究所制,饵料效果近似日本片,6.鲍的养殖,壳长1.5即可用于养殖 养殖方式: 筏式养殖 海底笼养 陆地池养 工厂化养殖 岩礁围养,(1)筏式养殖,海区条件: 盐度稳定在3034,无淡水注入 水清,透明度在4、5m以上 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