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资料:课题《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1页
论文资料:课题《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2页
论文资料:课题《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2010.3.22,执教:名师工作室学员)课堂设计:离铁矿近市场广阔结构调整拓展交通整治污染衰落原因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煤炭水源技术改造区位优势综合整治经济繁荣结构单一煤炭下降钢铁过剩新技术冲击1、 板书设计2、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课件课件1:我国重工业基地东北课件2:鲁尔区工业分布课件3:鲁尔区改造课件4:东北工业基地发展3、课堂记录问题1:中国第一辆汽车何处生产?东北我国重工业基地(新中国工业的长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问题2: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和特征?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以传统工业为主; 20世纪70年代衰落改造规模大(大型工业企业);问题3:鲁尔区 地理位置 区位优势 衰落原因 综合整治问题4:东北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 东北工业基地改造措施。问题5:总结陈词4、学生活动内容形式时间1. 鲁尔区区位优势小组合作讨论4分2. 鲁尔区衰落原因小组合作讨论5分3. 鲁尔区综合整治小组合作讨论5分4. 东北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自主探究4分5. 东北工业基地改造措施自主探究3分6. 角色扮演探究活动4分林元龙点评:提问的有效性“问题设置”是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建构知识的方法;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因而问题设计的优劣不仅影响着课堂教学能否顺利、有效进行,而且还决定了学生能否了解相关知识,能否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理解,从原有的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改造、重组,从而建构了新的认知结构。“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由师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个人、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因此,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精心准备,提出问题的矛盾、变化和发展,能够起到启其心扉,促进思维。通过课堂观摩,值得我探讨和反思是: 1、问题设置深度不当。如鲁尔区地理位置、区位优势等,过于简单,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毫无思考价值,有损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2、问题设置的角度。如要求回答只偏重于结论,很少问“为什么”、“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思考的”,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的缺陷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思维水平难以提高,排斥求异思维,把学生的创造之花给窒息了。3、问题提出后过于急于求成,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4、问题设置没有新意,形式单一,让学生生厌。5、问题设置没有梯力,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执教学员反思:通过这次开课活动,我发现,我对公开课这种老教研模式的认识经历以下心路历程:开课之前认为没必要上公开课;备课过程中觉得有必要上公开课来验证自己的教学设计;上课、评课之后觉得上公开课只要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目的,各成员以教学科学研究的态度对待,校本教研不用找新花样,也能深入开展。回顾备课、上课、评课全过程,具体地我人认为以下几方面值得进一步讨论:1、教学目标的有关问题:新版的教材相对地教学内容知识点少,难度降低了,而实际上,赋予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却更多了。因为知识目标要求低了,就有更多时间来培养达成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旧版教材知识点多,教学目标重点在知识目标,作为专业老师落实知识目标那应该是最低要求,也是容易实现的。而新版教材知识点少,那么教师就有更多的自由空间据知识点来制定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于教材的深入挖掘,这就要求老师有深厚功底。不同教师专业背景不同、生源差异客观存在、校本资源也不同,同一节在不同学校,由不同老师执教,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能力、情感目标不同)。老教材因为落实知识目标多,而不得不忽略了能力、情感目标的要求,而新教材知识目标少了,客观上为达成能力情感目标腾出时间。为在课堂上实施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不以知识为本),提供了可能。那么,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新问题是:如何确定和实现能力、情感目标?新教材知识虽然少了,但是它的培养学生能力、陶冶情操、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育人功能还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一节课三维目标是相互联系的。在一节课中学生能力,情感目标应该是建立在这节课的知识目标之上,是利用知识点来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感的。是不是该知识点能涉及能力、情感目标都要作为这节的教学目标呢?否则,又应如何选择?我认为解决这问题很重要。它是评课的标准之一。我认为一节课的好坏,应该把这节课的目标制定、达成手段、达成效果作为评价重点。总之,教学目标是在动态中生成的,而并非完全是预设,并且是在动态中实现的。评课也应用动态眼光来看待,这样,才可实现新课程理念,实现教案教学设计的转变,形成正确的评课舆论导向。把校本教研推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