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 市市 x 矿业矿业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x 煤煤矿矿 地地质类质类型划分型划分报报告告 报报告提交告提交单单位位: x 市市 x 矿业矿业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x 煤煤矿矿 报报告告编编制制单单位位: x 市市 x 矿业矿业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x 煤煤矿矿 报报告提交日期告提交日期: x 市市 x 矿业矿业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x 煤煤矿矿 地地质类质类型划分型划分报报告告 报报告提交告提交单单位:位:x 市 x 矿业有限公司 x 煤矿 报报告提交日期:告提交日期: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1 第一第一节节 目的、任目的、任务务及要求及要求1 第二第二节节 煤煤矿矿概况概况.1 第三第三节节 以往地以往地质质工作工作.7 第二章第二章 地地质质构造构造.12 第一第一节节 地地层层和含煤地和含煤地层层.12 第二第二节节 地地质质构造构造.18 第三第三节节 地地质质构造复构造复杂杂程度划分程度划分.22 第三章第三章 煤煤层层、煤、煤质质和和资资源源/储储量量.23 第一第一节节 煤煤层赋层赋存特征存特征.23 第二第二节节 煤种及煤煤种及煤质变质变化化.27 第三第三节节 煤炭煤炭资资源源/储储量估算量估算31 第四第四节节 煤煤层稳层稳定程度划分定程度划分.35 第四章第四章 瓦斯地瓦斯地质质.37 第一第一节节 煤煤层层瓦斯参数和瓦斯参数和矿矿井瓦斯等井瓦斯等级级.37 第二第二节节 矿矿井瓦斯井瓦斯赋赋存存规规律律.37 第三第三节节 矿矿井瓦斯涌出量井瓦斯涌出量预测预测.38 第四第四节节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险性性预测预测.43 第五第五节节 矿矿井瓦斯井瓦斯类类型划分型划分.43 第五章第五章 水文地水文地质质.44 第一第一节节 水文地水文地质质概况概况.44 第二第二节节 矿矿井充水因素分析井充水因素分析.48 第三第三节节 矿矿井涌水量井涌水量.54 第四第四节节 矿矿井开采水害防治工作井开采水害防治工作评评价价.56 第五第五节节 煤煤矿矿水文地水文地质类质类型划分型划分.58 第六章第六章 其它开采地其它开采地质质条件条件.62 第一第一节节 煤煤层顶层顶底板特征底板特征.62 第二第二节节 地地层产层产状要素状要素.63 第三第三节节 其他开采地其他开采地质质条件条件类类型划分型划分.63 第七章第七章 煤煤矿矿地地质类质类型划分型划分结结果果.65 第一第一节节 煤煤矿矿地地质类质类型划分要素型划分要素综综述述.65 第二第二节节 煤煤矿矿地地质类质类型型综综合合评评定定.66 第八章第八章 煤煤矿矿地地质质工作建工作建议议.67 附附图图: : 1矿井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2矿井地层综合柱状图 3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4A-A地质与水文地质剖面图 5B-B地质与水文地质剖面图 6二1煤层充水性图 7四2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8二1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9一1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10. 井上下对照图 11. 二1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附表:附表: 1. 煤层资源储量估算明细表 附件:附件: 1. 采矿许可证 2. 评审意见表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第一第一节节 目的、任目的、任务务及要求及要求 编制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对该矿井地层、煤层、地质 构造、煤种及煤质、水文地质、瓦斯地质、煤炭资源/储量估算及其它开采地 质条件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归纳和总结,分别对矿井地质构 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瓦斯类型、水文地质类型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 进行综合评定,从而最终客观、准确的确定矿井地质类型,为煤矿生产提供 更为准确、全面的地质依据。 第二第二节节 矿矿井概况井概况 一、矿井位置及交通 井田位于 x 省 x 煤田 x 矿区,行政区隶属于 x 省 x 市 x 乡 x 村。 工业广场位于 x 市 x 乡 x 境内,东北距 x 市 15.5km、东南距平顶山市 区 62km,西北距洛阳市 73km。东距焦枝铁路戎庄站 15km、小屯街站 19km。由该站至洛阳与陇海线接轨,向东经平顶山,在漯河与京广线接轨。 东西两侧分别有宁洛高速和二广高速通过,东距宁洛高速 x 南入口 12km、 小屯入口 18km,西距二广高速寄料入口 12km、土门入口 17km,井田周边 有 207 国道和 241、242、238 省道通过,交通十分便利,见图 1-1。 图 1-1 矿井交通位置图 二、井田范围 依据 2014 年 x 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 x 市 x 矿业有限公司 x 煤矿采矿 许可证(证号 C4100002009121120049549)所圈定的范围,见表 1-1。井田共 有 29 个拐点圈定,东西走向长 0.301.40km,南北倾斜宽 0.401.40km,面 积 1.4698km,批准限采四2、二1和一1煤层,限采标高:275m 至-15m。 表 1-1 井田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点号X 坐标Y 坐标点号X 坐标Y 坐标 13769400.0038383418.00163769100.0038382855.00 23769400.0038383525.00173769338.0038382796.00 33769140.0038383400.00183769420.0038382585.00 43769020.0038383660.00193769484.0038382510.00 53768988.0038383768.00203769400.0038382800.00 63768874.0038384071.00213769540.0038382780.00 73768700.0038384071.00223769544.0038383000.00 83768480.0038384275.00233769720.0038382880.00 93768344.0038383915.00243769614.0038383115.00 103768410.0038383360.00253769730.0038383235.00 113768340.0038382965.00263769895.0038383340.00 123768290.0038382965.00273769769.0038383528.00 133768160.0038382570.00283769623.0038383528.00 143768720.0038382720.00293769623.0038383418.00 153769060.0038382400.00标高:从 275m 至-15m 三、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本区属丘陵地貌,总体地势为南、西高,北、东低。地面冲沟较发育。井 田位于 x 煤田 x 矿区的中部及西北部。x 煤田是西、南、北三面环山向东开 口的山间构造盆地。x 呈东西走向,绵延于矿区南缘,海拔最高为 787.34m, 向北为逐渐起伏的山前剥蚀台地,倾伏于汝河平原,形成南高北低,西高东 低的盆地丘陵地貌。 井田范围内地势较平坦,地势南西高,北东低,标高+295m+384m,相 对高差 89m。地面坡度一般 15以下。主立井、副立井和回风斜井,井口标 高分别为+322.1m、+316.4m 和+324.5m。 2、水文 (1)河流 该区属淮河流域汝河水系,井田地表水体主要有牛角河和一条无名河, 自南西向北东经井田中部蜿蜒通过,二者均为 x 河上游支流,平时干枯无 水,雨季排泄坡面洪水,现为煤矿排放地下水的通道。x 河,发源于 x 北麓, 横贯 x 盆地,主要由山间沟谷及地表径流水所补给,平时干枯,雨季水大, 流向北东,注入汝河,历年最高洪水位 316.20m,由于受地形影响,排泄条 件良好。 (2)水库 腾口水库位于位于 x 市 x 乡北汝河支流燕子河上,距矿井工业广场 3.5km,建于 1958 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综合性利用的小型水库。 控制流域面积 44km2,总库容 785.06 万 m 3。 3、气象 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 明。据 x 市气象资料: (1)降水量与蒸发量 年平均降水量为 656.90mm,年最大降水量为 1170.90mm(1964 年),年 最小降水量为 332.80mm(1966 年)。大气降水集中在 79 月份。年平均蒸发 量为 1955mm。 (2)气温 年平均气温 14.2,最高气温为 44.6(1966 年 6 月 20 日),最低气温- 18(1969 年 1 月 30 日)。霜冻期一般为当年 11 月至次年 3 月,最大冻土深 度 18cm。 (3)湿度 年平均绝对湿度 12.40 毫巴,年平均相对湿度 67.20%。 (4)风力、风向与气压 年风向变化季节性强,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历年最大风速 24 m/s。年平均气压在 987 毫巴。 4、地震 依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 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对应的 基本烈度为度,见表 2-1,其地震设防应为度。 表 2-1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 区 g 0.05 g 0.05 g0.1 g0.15 g0.2 g0.3 g0.4 g 地震基本烈度值 四、相邻煤矿分布及矿井、老窑开采情况 井田周边矿井有平顶山市中祥永泰煤业有限公司、x 市兴源煤业有限 公司、x 市战胜煤业有限公司,目前除永泰煤业生产外,其余两个均已关闭, 见图 1-2。 38385000 3770000 圣达 兴 源 永泰 战胜 3769000 3838400038383000 3768000 383850003838400038383000 377000037690003768000 图 1-2 井田四邻关系图 1平顶山市中祥永泰煤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原为 x 市 x 乡鑫达煤矿,目前隶属郑煤集团嵩阳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始建于 1996 年 11 月,1997 年 12 月投产 ,设计生产能力为 1 万 t/a; 后经技改扩建,2002 年 4 月核定生产能力 6 万 t/a。20052008 年技改后, 生产能力达到 15 万 t/a,核定生产能力 15 万 t/a。采用三个立井开拓(主立 井坐标: x3768833.02,y38384493.21,z=316.40/45.5;副立井坐标: x3768986.44,y38384483.12,z=316.73/76. 5;立风井坐标: x3768648.25,y38384371.71,z=322.45/35.15),中央分列式通风,走向 长壁后退式采煤法,一次采全高,全部陷落法顶板管理。 2010 年 10 月 12 日,x 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限采五2、四 2、二1-2、一6煤层,限采标高+225m 至-35m。目前,四2煤层已回采结束,主 采二1-2煤层,五2与一6煤层尚未开采。矿井正常涌水量 34m/h,最大涌水 量 53m/h,充水水源主要为煤层底板灰岩岩溶裂隙水,次为顶板砂岩裂隙 水和老空水。 根据x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大庄矿井瓦斯等级的批复(豫工信煤 20147 号),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 1.50m3/t,回采工作面最大瓦斯涌出量 0.44m3/min,掘进工作面最大瓦斯涌出量 0.04 m3/min,为瓦斯矿井。 2x 市兴源煤业有限公司 2005 年 11 月,矿井由原 x 市小屯镇小陈村东兴煤矿(以下简称东兴煤 矿、建于 1995 年)、原 x 市 x 乡汝胜煤矿(以下简称汝胜煤矿,建于 1994 年) 、原 x 市 x 乡富源煤矿(以下简称富源煤矿,建于 1995 年)整合而成。限采 二1煤层,限采深度 300180m 标高,生产规模 15 万 t/a,矿区面积 0.22km2。 该矿范围原属 x 市胡沟煤矿一水平保护煤柱及边角部分。矿井采用竖 井开拓、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一次采全高,全陷落法顶板管理。2005 年 底整合至今一直处于技改或停产状态。矿井充水水源主要为顶板裂隙水及 老空水,正常涌水量 1520m3/h,雨季显著增大,约为正常涌水量的 4 倍, 最大涌水量 80m3/h。矿井已于 2012 年关闭。 3x 市战胜煤业有限公司 战胜煤业有限公司是由战胜煤矿、红旗楼煤矿、昌鸿煤矿及振兴煤矿 整合而成。井田面积 1.0172km2,保有储量 554.6 万 t,可采储量 215.37 万 t。设计生产能力 15 万 t/a,立、斜混合开拓(主立井坐标:x = 3768603.30,y = 38383842.20,z = +343.40;副立井坐标:x = 3768493.30,y = 38383955.50,z = +353.20;回风斜井坐标:x = 3768007.768,y = 38383439.559,z = +343.296)。主采二1煤层,低瓦斯,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 性,煤尘有爆炸危险性。开采标高+170+310m,开采范围为刘庄断层以南 原昌鸿煤矿及振兴煤矿靠近煤层露头部分,矿井正常涌水量 30m3/h,最大 涌水量 60m3/h,矿井已于 2012 年关闭。 第三第三节节 以往地以往地质质工作工作 一、以往地质勘查工作 本区自 1954 年先后有中南地质局 456 队、x 省地质局朝川地质队、x 煤田地质局 103 队、101 队和 x 省地质局五队等进行过普查和勘探工作,并 提交了相应的成果。 11958 年 3 月1959 年 1 月,x 省地质局朝川地质队在 x 矿区进行了 勘探工作,提交了x 普查报告,该报告未获批准。 21961 年 2 月1961 年 6 月,中南煤田地质局 125 队对 x 矿区进行勘 查,并提交了x 省 x 县 x 煤矿 x 矿区地质勘探最终报告,该报告于 1973 年由 x 省地质局以豫地字【1973】第 221 号文批准为详终报告。 31970 年 6 月1972 年 3 月,x 省地质局五队提交了xx 煤矿 x 矿区 补充地质勘探总结报告,该报告批准情况不详。 二、矿井建设和生产阶段的补充地质勘探工作 (1)1992 年 12 月由豫中地质勘察工程公司第一工程处提交的x 市煤炭 局胡沟煤矿深部补勘地质报告,经省煤炭厅(94)豫煤便字 22 号文批准, 批准累计查明二 1 煤层二水平资源储量 929.7 万 t,其中属于胡沟矿范围内 的有 626.7 万 t。 (2)生产以来,先后在东翼和西翼大巷施工了 3 个水文孔,基本查明了 矿井寒武灰岩水文地质条件。 三、煤矿采掘揭露及井下地质探测工作 1矿井地质工作 (1)1992 年 12 月由豫中地质勘察工程公司第一工程处提交的x 市煤炭 局胡沟煤矿深部补勘地质报告,经省煤炭厅(94)豫煤便字 22 号文批准, 批准累计查明二1煤层二水平资源储量 929.7 万 t,其中属于胡沟矿范围内 的有 626.7 万 t。 (2)2007 年 6 月,依据省豫资源改革【2007】8 号文件通知,由郑州市省 煤矿设计院编制胡沟煤矿储量说明书,经省组织专家审核,核定该矿四 2、二1和一1煤层保有资源储量 674.92 万 t。 (3)2007 年 12 月,x 省煤田地质局二队编制了x 省 x 市胡沟煤矿矿井 地质报告。该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主要水害是老空水和底 板石炭系太原组与寒武系灰岩岩溶裂隙水。 (4)2008 年 12 月,由平顶山市地质矿产科研所完成资源储量动态检测 任务。当年动用资源储量 8.5 万 t。至 2008 年底全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为 674.92 万 t,动用 17.5 万 t,保有资源储量 657.42 万 t。 (5)2009 年 12 月,平顶山市地质矿产科研所提交了资源储量动态检测 报告。结果为,本年度动用资源储量 3.76 万 t。至 2009 年底全矿累计查明 资源储量为 674.92 万 t,其中,动用量 21.26 万 t,保有储量 653.66 万 t。 (6)2010 年 12 月,平顶山市地质矿产科研所提交了x 省 x 市胡沟煤矿 2010 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本年度动用资源储量 4.96 万 t。至 2010 年底,全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为 674.92 万 t,其中,动用量 26.22 万 t,保有 储量 648.70 万 t。 (7)2011 年 12 月,平顶山市地质矿产科研所提交了平顶山市中祥 x 煤 业有限公司 2011 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本年度未动用资源储量。 至 2011 年底,全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为 674.92 万 t,其中,动用量 26.22 万 t,保有储量 648.70 万 t。 2矿井水文地质工作 (1)2009 年 5 月,x 省煤田地质局二队提交了x 省 x 市胡沟煤矿水文地 质调查报告,预测矿井正常涌水量 290m3/h,最大涌水量 377m3/h,最小突 水量为 7 m3/h,最大突水量 1000 m3/h 左右。 (2)2012 年 2 月 18 日3 月 9 日,泰安顶新地学 CT 勘探有限公司在 1.745 km的测区范围进行了瞬变电磁勘探工作,编制了x 省煤层气平顶山 市中祥 x 煤业有限公司物探勘查报告。基本查明了测区内断层导水性,查 明了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通道,对煤层顶、底板及断层带的赋水情况作出 了分析和评价,并对采空区,煤层顶、底板的富水异常分布区进行了划分。 对矿井水害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3)2015 年 1 月,x 理工大学提交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该 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4)2015 年 1 月,x 理工大学泰科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提交了矿井水 文地质报告,其通过对矿井充水因素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矿井主要水害及 水文地质问题,为矿井下一步安全生产提出了实质性建议。 (5)由于制约与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灾害主要为煤层底板灰岩承压水, 在生产过程中,一是加大排水能力;二是采取了留设断层煤柱,防水墙及探 放水技术措施,对避免突水事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3采掘揭露情况 (1)经对采掘揭露煤厚点统计,厚 0.209.60m,平均 5.35m,平均煤厚 较以往报告增加 1.65m。采掘过程中发现局部有煤层突然变薄或增厚现象; (2)掘进和回采过程中先后揭露落差 3m 及以上断层 17 条,最大落差 25m; (3)在掘进东翼大巷过程中,揭露薄煤区 1 处;在回采 22061 和 22101 工 作面过程中,发现薄煤区各 1 处; (4)在工作面掘进巷道过程中,部分地段由于受底板扰动和承压水共同 作用的影响,出现有片帮、底板底鼓变形现象; (5)依据采掘生产实际揭露,裂隙、断层是构成底板直接含水层突水的 主要因素之一,如 2008 年 6 月 23 日,在二水平西翼 22081 工作面机巷掘 进至约 170m 处,-15m 标高接近断层处发生突水,水量 600m3/h 左右,控制 处理后,涌水量在 380m3/h 左右,目前自然出水量在 250280m3/h 之间。 (6)采掘生产揭露,掘进巷道,顶板一般以局部滴、淋水为主,水量一般 在 5 m3/h 以下,回采工作面冒落产生的导水裂隙则构成煤层顶板砂岩裂隙 水大量下泄,其特点,初始水量大,稳定水量小。 4地测防治水管理 (1)依据开拓、掘进及实际揭露的地质成果,进行了井巷编录和说明书 的编制,先后绘制了东翼、西翼大巷等主要巷道地质素描图;编写了各采掘 工作面掘进和回采地质说明书。 (2)加强了煤厚测量,在掘进巷道采用钻探实测或钢尺量取,并标注在 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估算图中。 (3)加强了井巷工程测量,对开拓、掘进巷道实施了定点测量,并根据实 测结果及时对煤层底板等高线、断层等进行修改。 (4)建立了地质、水文地质成果台账,绘制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各类图 件,实现了地测防治水的标准化、信息化管理。 (5)加强了矿井资源储量动态检测工作,建立了矿井资源储量动态变化 台账。 (6)为防止水害发生,坚持了“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的原则;采取了钻探、物探、化探相结合的方法和手段; (7)依据矿井充水水源、出水点,在主要大巷建立寒灰水水文观测孔,并 定时进行观测记录; (8)为防止突水事故发生,制定并认真贯彻执行了矿井防治水计划、探 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对掘进巷道和工作面进行了直流电法物探; (9)为准确掌握寒武系灰岩水动态特征,先后施工和利用了井下 1#、2#、3#水文观测孔。 (10)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避免水害发生,编制了矿井防治水管理制 度和防治水质量标准化实施细则;建立了完善了井巷采掘工程防排水体 系。 四、煤矿地质工作质量评述 1此前,本区累计施工钻孔 10 个,总工程量 1401.62m。以往所施工的 钻孔,因缺乏原始资料,对其质量无法进行评定。但依据生产揭露情况,钻 探煤厚与揭露煤厚差别不大。 21992 年 12 月,豫中地质勘察工程公司第一工程处提交了x 市煤炭 局胡沟煤矿深部补勘地质报告,批准情况不详。此次施工钻孔 3 个,其中 水文孔 2 个,地质孔 1 个,完成钻探工程量 1009.99m。按照 1987 年原煤炭 部颁发的煤田勘探钻孔工程质量标准进行了验收,特级孔 2 个,甲级孔 1 个。共见二 1 煤层 3 层次,煤层总厚 13.04m,煤心采长 12.80m,平均煤心 采取率为 98%,钻孔见煤点厚度解释及深度均较可靠,可供使用。 32009 年 5 月,x 省煤田地质局二队编制的x 省 x 市胡沟煤矿水文地 质调查报告,对矿井含水层特征及充水条件和充水水源进行了论证,对水 文地质类型进行了划分,并预测了矿井正常涌水量 342 m3/h,最大 445 m3/h,但对灰岩地下水的补给和径流条件认识欠详。 第二章第二章 地地质质构造构造 第一第一节节 地地层层和含煤地和含煤地层层 一、地层 区内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豫西地层分区渑池确山小区, 由于受褶皱与大型断裂构造的影响,地层发育较全,由老至新有太古界登 封群与太华群,元古界嵩山群、熊耳群、汝阳群、洛峪群及震旦系,古生界 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及古近系和第四系。 井田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豫西地层分区渑池确山小区, 从老至新发育有寒武系上统崮山组、石炭系上统本溪组和太原组、二叠系 下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古近系 x 组和第四系,其中太原组、山西组和下 石盒子组为主要含煤地层。 1寒武系崮山组(3g) 主要为灰、深灰和灰黄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鲕粒白云质灰岩、间夹薄 层白云岩、钙质泥岩和泥灰岩,含燧石团块,钻孔揭露厚度 139m,与下伏地 层呈整合接触。 2石炭系(C) (1)本溪组(C2b) 下起寒武系灰岩顶面,上止于太原组灰岩底面。主要由灰白、灰绿和紫 红色铝质泥岩和铝质岩组成,具鲕粒和豆状结构,含黄铁矿结核及散晶,局 部相变为砂质泥岩或泥岩,底部偶见透镜状黄铁矿层。由于受下伏寒武系 古风化壳的影响,厚度变化大,015m,平均 6.00m,与下伏寒武系上统崮 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2)太原组(C2t) 下起本溪组铝土质泥岩顶面,上止于太原组上部灰岩顶面。主要由灰、 深灰色石灰岩、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和煤层组成,平均厚 17m,其中一 1 煤层局部达到可采厚度。灰岩中含丰富的蜓、腕足类等海相动物化石,泥岩 中含丰富的植物化石,与下伏本溪组呈整合接触。主要化石有: Cardaites pricipalis 带科达 Annularia stellata 星轮叶 Lepidodendron oculusfelis 猫眼鳞木 Stigmaria fecoides 肌根座 Schucnotella sp. 舒克贝 Schwagerina sp. 希瓦格筳 3二叠系(P) 与太原组连续沉积,全区分布,为区内的主要含煤地层。下以太原组顶 部黑色海相泥岩或菱铁质泥岩为底,总厚约 356m。发育的地层有山西组、 下石盒子组,各组间均为整合接触。 (1)山西组(P1sh) 下起太原组上部灰岩顶面,上止于砂锅窑砂岩底面。主要由浅灰、深灰 色细中粒石英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煤层组成,厚约 51m,其 中二1煤层为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主要化石有: Lepidostrobohhyllum sp. 鳞孢叶 Cardaites sp. 科达 Lepidophylloides sp. 鳞叶 Alethopteris henanensis x 座延羊齿 Lobatannularia sinenensis 中国瓣轮叶 Taeniopteris sp. 带羊齿 (2)下石盒子组(P1x) 下起砂锅窑砂岩底面,主要由灰白、浅灰色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和绿 灰、灰色含紫斑泥岩和煤层组成。井田内保存有三、四、五、六 4 个煤段,厚 约 305m,其中四2煤层局部达到可采厚度。主要化石有: Lepidophylloides sp. 鳞叶 Lepidodendron oculusfelis 猫眼鳞木 Gigantopteris clathroreliculatus 网格大羽羊齿 Pecopteris arcuata 弯脉栉羊齿 Lingula sp. 舌形贝 Labatannularia minor 较小瓣轮叶 Spnenophyllum gongxianense 巩县楔叶 Cladophlebies sp 枝脉蕨 Taeniopteris taiyuanensis 太原带羊齿 Lobatannularia ensifocja 剑瓣轮叶 Lobatannularia lingulata 舌剑瓣轮叶 Lobatannularia gracilenta 纤瓣轮叶 Taenjopteris shansiensis 山西带羊齿 4古近系 x 组(Em) 主要为紫红、青灰和灰白色砂质泥岩、砂岩夹砾岩,与下伏各基岩地层 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5第四系(Q) 厚 0-13m,顶部为耕植土,以下主要是黄土质砂质粘土、卵石夹粘土,与 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二、含煤地层 区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2t)及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h)和 下石盒子组(P1x),见图 3-1。 太原组(C2t): 为含煤地层第一含煤段,厚 1047m,平均 17m 依据岩相、岩性特征及 沉积旋回分为三段: 1下部灰岩段 主要由浅灰、深灰色粉砂岩、泥岩、薄层灰岩及 14 层薄煤(一1一4) 组成,其中,一1煤层局部达到可采厚度,厚 00.95m,平均 0.82m。灰岩局 部相变为泥岩。 2中部砂泥岩段 主要由浅灰色中细粒砂岩(胡石砂岩 Sh)、砂质泥岩、泥岩及 12 层薄 煤(一5、一6)组成,一5煤层局部达到可采厚度。 3上部灰岩段 主要由 13 层浅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燧石灰岩、薄层菱铁质泥岩 及 12 层 薄煤组成。L7灰岩层位稳定,产丰富的蜓科及腕足类化石,厚 06.92m, 平均 5.49m。一7煤层局部可采,厚 01.79m,平均 0.81m。 寒 武 系 崮 山 组 石 炭 系 二 叠 系 下 石 盒 子 组 山 西 组 上 统 本 溪 组 太 原 组 下 段 中 段 上 段 上 统 139 015.00 6.00 浅灰色深灰色巨厚层状白云质灰岩、 鲕粒白云质灰岩,间夹薄层钙质泥质、白云 和泥灰岩,含燧石团块。 由灰色、浅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和浅灰 色中细粒石英砂岩和煤层(四1四5) 组成,其中,四2煤层为区内主要可采煤层 之一。 主要由浅灰色中细粒砂岩、砂质泥岩和 泥岩组成。 . 二1煤层 大占砂岩 砂锅窑砂岩 铝土质泥岩 51.00 香炭砂岩 灰白、灰绿、紫红色铝质泥岩、铝质 岩,具鲕粒、豆状结构,含黄铁矿结核及散 晶,局部相变为砂质泥岩和泥岩。 下 段 中 段 上 段 三 煤 段 主要为灰、灰绿和紫红色泥岩和砂质泥 岩,含薄煤层和煤线,植物化石丰富。 3g 1047 17.00 由浅灰、深灰色粉砂岩、泥岩、薄层 灰岩和薄煤层或煤线组成。 . 由浅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燧石 灰岩及薄煤层组成。 主要由浅灰、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 中细粒砂岩和二1煤层组成。 一1煤层 以深灰色、灰色砂质泥岩、粉砂岩、 中细粒砂岩及煤层组成,其中,二1煤为区 内主要可采煤层。 为灰色、浅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具 紫色斑块,夹薄层粉砂岩和煤层。 小紫泥岩 . 四2煤层 84.00 93.00 64.00 64.00 四 煤 段 五 煤 段 六 煤 段 . . . 四煤底砂岩 五煤底砂岩 . 地 层 单 位 系统组段 地层 代号 层 厚 (m) 综 合 柱 状 标志层 名 称 岩 性 描 述 . . 主要为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细 粒砂岩,含煤25层,其中五3与煤层局部 达到可采厚度。 主要为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细 粒砂岩,具少量紫斑,与下伏地层连续沉 积。 L8 下 统 P1sh C2t C2b 主要为灰绿、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 含细砾石及岩屑。 L7 紫斑泥岩 图 3-1 含煤地层综合柱状图 山西组(P1s) 为含煤地层第二含煤段,下起太原组顶部灰岩顶面,上止于砂锅窑砂 岩底面,厚 51m,依据岩性与含煤性,自下而上分为三段。 1下段 主要由浅灰、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中细粒砂岩及二1煤层组成,其 中,二1煤层厚 0.20m9.60m,平均 5.35m,是矿井主要可采煤层。 2中段 主要由灰、深灰色砂质泥岩、粉砂岩、中细粒砂岩及煤层组成。底部为 大占砂岩,为浅灰、灰色中细粒石英砂岩,层面富含白云母片及炭质,局部 富含菱铁矿结核,厚 032.04m,平均 7.67m。上部为灰、深灰色砂质泥岩、 泥岩及灰白色和灰色中细粒砂岩组成。顶部偶见极不稳定的二4煤层,其中 香炭砂岩,厚 1.1721.77m,一般 4.50m,为灰、深灰色厚层状中细粒砂岩, 含黄铁矿、泥砾及炭屑。 3上段 主要为灰、浅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含菱铁矿假鲕,具紫色斑块,俗称 “小紫泥岩”,其中夹有薄层细粒砂岩和粉砂岩,局部夹薄煤层或煤线。. 下石盒子组(P1x) 1三煤段 下自砂锅窑砂岩底面,上至四煤底砂岩(S4)底面,厚 41.70123.92m, 平均 84m。底部砂锅窑砂岩为灰、浅灰和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含细砾及 岩屑,具槽状交错层理,厚 0.8329.80,平均 5.00m,是划分山西组和下石盒 子组的主要标志;中下部主要为浅灰、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紫红色含菱 铁质假鲕泥岩、俗称“紫斑泥岩”,该层普遍发育,层位稳定,厚 1838m,平 均 24m;上部为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局部具紫斑,夹灰、绿灰色粉砂岩和细 粒砂岩。 2四煤段 下自四煤底砂岩(S4)底面,上至五煤段底部砂岩(S5)底面,平均 93m。 底部为浅灰色中粒砂岩,局部相变为细粒砂岩、粗粒砂岩及泥岩;下部为灰、 浅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细粒砂岩,泥岩中含菱铁质矿假鲕,具紫斑;中部 为灰、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含煤 25 层(四1四5),其中四2煤层较发育, 厚 01.55m,平均 0.80m;上部为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含菱铁质假鲕,具紫 斑,夹薄层细粒砂岩。 3五煤段 下自五煤段底砂岩(S5)底面,上至六煤段底砂岩(S6)底面,厚 4399m,一般 64m。底部为灰色细粒砂岩,含菱铁矿鲕粒,具缓波状交错层 理;中部为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含薄煤 25 层(五1五5),其中,五 3煤层局部达到可采厚度,五2、五4煤层偶见可采点;上部为灰、灰绿色砂 质泥岩、泥岩及细粒砂岩。 4六煤段 下自六煤段底砂岩(S6)底面,上至田家沟砂岩(St)底面,厚 4769m, 一般 64m。底部主要为灰、灰白色中粒砂岩,含暗色岩屑及泥质包体,具楔 形交错层理;中部主要为灰、灰绿色泥岩和砂质泥岩,具少量紫斑;上部为 灰绿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细粒砂岩。 第二第二节节 地地质质构造构造 井田位于 x 煤田南部,秦岭东西向构造带北侧的 x 矿区,褶皱与断裂 构造均发育,见图 3-2。 一、褶皱 井田位于 x 煤田的中南部的 x 矿区,主体为一宽缓向斜构造,轴向北 东,向北东、南西方向仰起,两翼地层总体走向北东,向斜轴部地层倾角一 般 58,翼部可达 29。向斜轴部二1煤层底板标高-10m 左右,北西翼达到 150m。北部与南部分别被 x 和刘庄正切割,破坏了向斜的完整性,但依据 钻孔及采掘揭露向斜依据充分可靠。 二、断层 经勘探、补勘及生产揭露,已查明断层 24 条,其中落差 10m 及其以上 断层 9 条,最大落差 220m(刘庄正断层),断层走向以近东西向为主,次为 北北东向,且均为高角度正断层,见表 3-1。 (1)x 正断层(F32) 位于井田中部,西起煤层露头,向东延伸至永泰井田,走向近东西,倾向南, 倾角 70,落差 110170m,延展长度 1400 余米,构成矿井一、二水平的分 界。该断层由二水平运输大巷直接揭露及两盘煤层底板等高线对比分析, 依据充分可靠。 (2)胡沟正断层(F19) 位于一水平中部,向南西延伸交于 x 断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 倾角 6570,落差 3050m,延展长度 650 余米。在一水平采掘过程中揭露, 依据充分可靠。 (3)刘庄正断层(F33) 位于井田南部边界,西起煤层露头,向东延伸至永泰井田,走向近东西, 倾向北,倾角 75,落差 70220m,延展长度 1800 余米,为一南升北降的正 断层。本矿二水平探巷揭露,依据充分可靠。 (4)侯家沟正断层 位于井田西南部,西起煤层露头,向南东交于刘庄断层,走向北西,倾 向北东,倾角 70,落差约 30 m,延展长度 800m,该断层由 501 孔直接揭露, 依据基本可靠。 此外,由于受 x 和刘庄正断层的影响,在其旁侧派生与伴生的小型断层 会较发育。 九号井 +310.5 402 333.22 正 层 断 侯 家 沟 刘 庄 501 334.69 229.50 5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15 16 祖 师 庙 断 层 +280 +260 +240 +40 +60 +80 +100 +120 +300 +280 +260 +320 +300 +280 +260 +300 +280 +320 +240 +80 正 断 层 +320 任 村 正 断 层 胡 沟 正 断 层 一 水 平 二 水 平 -10 -10 何 庄 正 断 层 +20 +60 +100 +140 +180 0 +140 +100 +60 +20 +40 +80 SF2 SF11 SF1 0 SF9 图 3-2 井田构造示意图 图 3-1 井田断层发育情况一览表 产状() 序 号 断层名称 及性质 位置 走向倾向倾角 落差 (m) 主要依据 1x 正断层 井田中部一分界、 二水平 近 EWS70100-170 巷道揭露与 钻孔控制 2刘庄正断层井田南部近 EWN7570-220 巷道揭露与 钻孔控制 3胡沟正断层一水平中部NESE7030-50巷道揭露 4 侯家沟正断 层 井田西南部NWNE7030钻孔揭露 5 何庄正断 层 二水平北东部NWSW6560巷道揭露 6SF1二水平北部近 NWNE7215巷道揭露 7SF222101 采区西侧NESE7025巷道揭露 8SF3西翼大巷与NWNE553巷道揭露 22081 采面 9SF4西翼轨道南侧NWNE553巷道揭露 10SF522061 采区北侧近 EWN703巷道揭露 11SF622101 采面北侧EWS605巷道揭露 12SF722101 采面北侧EWS605巷道揭露 13SF8 22061、22101 采 面南侧 NWNE705巷道揭露 14SF9 21 采区下山西 侧 EWS5210巷道揭露 15SF1021071 采面西部NEW675巷道揭露 16SF1121071 采面西部NWNE15巷道揭露 17SF1221131 采面北侧NENW705巷道揭露 18SF1321131 采面北侧NENW705巷道揭露 19SF1421111 采区中部NENW2巷道揭露 20SF15 21031、21091、2 111、21131 中部 近 EWS705巷道揭露 21SF1621111 采面中部近 NWNE5巷道揭露 22SF17 21031、21091、2 111、21131 中部 NEW705巷道揭露 23SF18702 钻孔东侧NENW653巷道揭露 24SF19 21031、21091、2 111、21131 东南 侧 NENW705巷道揭露 三、岩浆岩及陷落柱情况 目前为止,井田及邻区尚未发现有岩浆岩体及陷落柱。 四、地质构造对煤层开采的影响 1、井田断裂构造发育,不仅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影响采区合理划 分、工作面正常布置;而且由于存在导水性,给底板承压水的防治增加了 工作量和难度;同时,由于破坏了岩层完整性,使煤层顶底板岩石抗压强 度和稳定性降低,给巷道支护和工作面回采有一定的影响。 2、煤层底板起伏变化,不仅影响了工作面正常布置,而且入渗采空 区水无法自流,易于产生积水。 第三第三节节 地地质质构造复构造复杂杂程度划分程度划分 井田总体为一轴向北东,向北东、南西方向仰起的宽缓向斜构造,两翼 地层总体走向北东,向斜轴部地层倾角一般 5-8,翼部可达 29。断层发育 ,已查明落差 10m 及其以上断层 9 条,最大落差 220m。x 断层、刘庄正断层 、侯村断层和侯家沟断层将井田分成 4 个地质块段,对采区合理划分、工作 面布置有一定影响。矿井后续生产的二水平,处于由 x 和刘庄正断层构成 的地堑构造,候家沟断层及井田发育的小断层,对采区合理划分影响不大, 但对采掘工程有一定影响,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综合评定为中等类型。 第三章第三章 煤煤层层、煤、煤质质和和资资源源/储储量量 第一第一节节 煤煤层赋层赋存特征存特征 一、可采煤层 本区属华北聚煤盆地南带,井田发育与保留的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 组及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共分为六个含煤段。煤系地层总厚 373m,共含煤 10 层,总厚 9.77m,含煤系数 2.62%。含可采煤层 3 层,总厚 约 6.97m,含煤系数 1.86%。其中,下石盒子组四2煤、山西组二1煤、太原 组一1煤为区内主要可采煤层。各煤层发育特征,见表 4-1。 表 4-1 各煤层特征一览表 厚度(m) 煤层 两极值平均 可采性煤层结构稳定性 四201.550.80局部可采 简单不稳定 二10.209.605.35大部可采简单中等较稳定 一100.950.82局部可采 简单较稳定 (1)四2煤层 位于下石盒子组中下部,下距四煤段底砂岩 50m 左右,依据提供的资 料,x 断层以南的二水平,穿见该层位钻孔 6 个,其中 3 孔见煤,主要分布 于东部,面积 0.09km2,可采区煤厚 1.451.55m,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 夹矸,属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煤层底板标高 140190m,埋藏深度 120210m。煤层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或粉砂岩,底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 (2)二1煤层 位于山西组下部,上距四2煤层 150180m,下距太原组顶部灰岩 6m 左右。x 断层以南的二水平,穿见该煤层钻孔 8 个,见煤 8 层次,除 1 孔见 煤点不可采外,其余全部达到可采厚度,见表 4-2。煤厚 0.209.60m,平均 5.35m,可采性指数 0.91,煤厚变异系数 36%,煤层连续性较好,煤层结构 简单至中等,局部含 12 层夹矸,属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 煤层底板标高-15160m,埋藏深度 180350m。煤层顶板为深灰色泥岩 或砂质泥岩,局部为富含白云母片的粉砂岩;直接底板为深灰色泥岩或砂质 泥岩,间接底板为太原组灰岩。 表 4-2 钻孔揭露二1煤层情况一览表 钻孔号补 1 孔412413605 水蟒 2 号 606702703 煤厚(m)2.959.603.245.854.120.206.325.56 地面标高 (m) 351.48322.36320.93328.56323.61319.49350.83328.08 底板标高 (m) 153.56.7163.32-9.54-3.335.352.5071.72 埋藏深度 (m) 197.98315.65257.61338.10326.83314.14348.38256.36 (3)一1煤层 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二1煤层 1316m。x 断层以南的二水平,穿见 该煤层钻孔 7 个,其中见煤钻孔 5 个,主要分布于二水平东部,面积 0.43km2,见表 4-3。可采区煤厚 0.750.95m,平均 0.82m,煤层结构简单, 一般无夹矸,属较稳定局部可采煤层。煤层底板标高-2556m,埋藏深度 260360m。煤层顶板为薄层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 表 4-3 钻孔揭露一1煤层情况一览表 钻孔号412413605 水蟒 2 号 606702703 煤厚(m)00.200.780.8200.750.95 地面标高 (m) 322.36320.93328.56323.61319.49350.83328.08 底板标高 (m) 11.7047.30-25.50-19.10-11.20-16.9658.50 埋藏深度 (m) 310.66273.63354.06342.71330.69367.79269.58 二、煤岩层对比 煤岩层对比是各项地质工作的基础,依据含煤地层岩性、岩相特征,采 用岩性及其组合特征、层间距、标志层、煤质特征、古生物等标志进行对比, 使岩煤组、煤层等划分具有可靠性。 1岩性、岩相组合特征对比 (1)本溪组 主要以灰至灰白色,隐晶和鲕状或豆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的铝土质 泥岩为主,与寒武系灰岩风化壳接触面常含黄铁矿结核,局部地段硫铁矿 富集成矿。该组厚度尽管变化较大,但层位稳定,是划分奥陶与石炭系的主 要标志。 (2)太原组 主要为海陆交替相沉积的生物碎屑灰岩和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 层互层,灰岩中含燧石结核或团块,一般构成煤层顶板。 (3)山西组 为一套灰至深灰色砂质泥岩、砂岩、泥岩和煤层的沉积组合。顶部泥岩 多具紫斑结构。含煤 24 层,其中二1煤层,厚度大且稳定,结构简单,为本 区主要可采煤层。本组中上部为富含白云母片及炭质的大占砂岩与泥岩、 砂质泥岩组合及含炭屑和云母片的香炭砂岩与泥岩、砂质泥岩组合。 (4)下石盒子组 主要为灰灰白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及煤层组合。底界为砂锅窑砂 岩,自下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数控超精密磨床项目合作计划书
- 咖啡品质鉴定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北黄冈黄州区专项招聘中学教师笔试考试试题【答案】
- 2024年滁州凤阳县惠政路幼儿园招聘真题
- 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文献综述
- Unit 5 What does he do(第2课时)Part A Lets learn 教案人教pep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5年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启元学校招聘教师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江西省乡村振兴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工作汇报技巧培训课件
- 煤矿水土保持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护理用药安全与管理61176课件
- 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及运行成本分析
- 机电设备技术服务合同
- 超声科岗前培训课件
- 车间主任考核表 -
- 金融昌典当有限责任公司财务会计制度
- 教师交流工作总结
- 篮球比赛组织章程范本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