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质量分析报告2010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学科的试题,参照今年高考考试大纲命制,第卷选择题5题,共30分,第卷非选择题2题,共42分,总分72分。试题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突出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加强了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测试,试题的易、中、难比例设计合理,符合我省考生的实际。一、考试的基本情况1.分数段分布2.抽样统计数据样本数满分值平均分难度标准差及格人数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10717238.930.5410.9937635.11660分数段0-910-1920-2930-4243-4950-5960-72人数74016445023115821满分值平均分难度及格率满分人数最高分最低分第卷3019.330.6474.14151300第II卷4219.60.4720.260360二、考生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一)第卷(选择题)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1下列有关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因含有叶绿体而不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外膜可与内质网膜相连D在线粒体中,葡萄糖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抽样统计柱状图【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线粒体”的相关知识。线粒体是内质网执行功能时所需能量的直接“供应站”,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有的内质网膜甚至与线粒体的外膜相连。故选C。有29.79%的学生选择D, 主要原因是没掌握“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各阶段进行的场所,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丙酮酸和水的彻底氧化分解则在线粒体中完成”的基础知识。有9.62%的学生选择A, 主要原因是没能迁移“大多数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但其细胞结构无线粒体”的知识进行分析。有0.84%的学生选择B, 原因是混淆了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ATP的意义。本题难度为0.59。2.下列关于人体营养物质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当糖类和脂肪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蛋白质才能分解B脂肪可以大量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等处,其代谢不受激素的调节C严重腹泻的病人应及时补充葡萄糖溶液,否则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下降D人体不能合成必需氨基酸,因为细胞呼吸过程中不能生成与之相应的中间代谢产物抽样统计柱状图【答案】D【分析】本题以“人体营养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相关知识为载体考查考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因为“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因此,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故选D。有29.04%的学生选择A, 主要原因是没有理解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只有当糖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供给能量”、“当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都不足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增加。而当大量摄入糖类和脂肪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减少”。有12.51%的学生选择C, 主要原因是没掌握“Na+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有重要作用”的知识,选项中“及时补充葡萄糖溶液”与“否则细胞外液渗透压会下降”不存在因果关系。有7.1%的学生选择B, 主要原因对知识的迁移、综合分析能力有所欠缺,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参与调节血糖与脂肪之间的相互转化”,故脂肪代谢也受激素的调控。本题难度为0.51。3.下表是对某种植物根尖细胞进行观察和统计的数据,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根尖长度(mm)所观察的细胞总数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总计3211600065524638914941052035105858A在所观察的细胞中,处于前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B根长为3mm时,没有一个细胞已完成有丝分裂的全部过程C根长为5mm时,制作的临时装片较有利于观察根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D根长为10mm时,核DNA数与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细胞比11的细胞多抽样统计柱状图【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及从表格数据的分析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推理、作出合理判断和正确结论的能力。根长为5mm时,所观察的细胞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多,因此较有利于观察根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故选C。部分考生没有掌握“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部分构成,只有分生区的细胞具有连续分裂能力、能观察到有丝分裂,其余部分的细胞则进入了生长、分化和成熟的阶段”、“有丝分裂的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比例远远大于分裂期” 的基础知识,或者不能把以上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故错误的选择A、B、C。本题难度为0.56。4.马铃薯甲虫对马铃薯的危害很大,某地暴发马铃薯甲虫后,为控制害虫的数量特施用某种农药,下面为杀虫结果的统计图,在13代马铃薯甲虫中,抗药性基因频率最高的世代是马铃薯甲虫数量马铃薯甲虫世代n2134A3B2C1D不能确定抽样统计柱状图【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及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为控制害虫数量施用某种农药后,大量不抗药的害虫被杀死,少数抗药的害虫则存活。在农药的选择作用下,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在逐代升高。故选A。这是学生得分率最高的一道选择题。本题难度为0.84。5.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微生物开始产生次级代谢产物时,不再产生初级代谢产物B连续培养法有助于延长稳定期,提高代谢产物的产量,缩短生产周期C人工培养的微生物,其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D酶合成的调节是一种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抽样统计柱状图【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发酵工程”的相关知识。当微生物进入稳定期后,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细胞内大量积累代谢产物。这时如果通过连续培养法适当补充营养物质,并排出部分有害代谢产物,就有助于延长稳定期、提高代谢产物的产量。相对“获得一定量的代谢产物”而言这种方法缩短了培养周期。故选B。有13.35%的学生选择C, 主要原因是不能迁移“自生固氮微生物代谢所需的氮源(N2)和自养型微生物代谢所需的碳源(CO2)均可从空气中直接获得”的知识进行正确判断。有12.42%的学生选择D, 主要原因是没能理解“微生物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的特点及区别”。有1.21%的学生选择A, 主要原因是没理解“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其合成在不停地进行着,任何一种产物的合成发生障碍都会影响微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死亡”的知识。本题难度为0.72。(二)第卷(非选择题)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31(10分)下图为某株水稻不同位置上的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曲线,横坐标1、2分别表示从上到下的叶片(假设各叶片接受的光照强度相同)。据此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光合作用强度相对值叶片位置1 2 3 4 5 6 7 8 9 100100(1)用14CO2供给该水稻一段时间,可推知图中第 片叶放射性强度最高。(2)图中第2、9片叶光合作用强度均较低,但主要原因不同:前者是因为 ;后者是因为 。(3)若将水稻叶片置于密闭装置内,给予充足光照,用红外气体测定仪测算出密闭装置内光合作用前后CO2浓度的变化值,则此值反映的是 。(4)比较第2片叶与第9片叶,Ca元素含量相对较高的是 。【答案】(1)6 (2)叶龄低,叶绿素含量少,光合作用弱 叶片衰老,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减弱。 (3)净光合作用量(或净光合作用强度。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第9片叶【分析】第31题抽样统计数据(样本量1071)如下表:题号满分值平均分难度区分度标准差及格率满分率最高分最低分第31题104.450.450.461.8533.611.21100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曲线图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结合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对植物代谢的相关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第31(1)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越大,则利用的14CO2越多,那么叶片的放射性强度就越高。极少数考生没有掌握“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的知识而答错。第31(2)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的分析和解释。由“横坐标1、2分别表示从上到下的叶片”,得出第2、9片叶分别是植物的新叶和老叶,分析这两片叶的“光合作用强度均较低,但主要原因不同”,就应从新叶和老叶的区别入手。从题干中括号内的提示信息“假设各叶片接受的光照强度相同”,推理得出这两片叶所处的外界环境条件相似,故要从叶片内部生理特点的角度分析原因。部分考生审题不清,也没有结合水稻生长的实际情况,从外因方面分析,错答为“前者是因为水稻上面的叶片由于光照较强,蒸腾作用过大,而关闭部分气孔,使CO2的吸收减少,光合作用强度较低;后者是因为CO2被上面叶片吸收,导致下面浓度较低,故水稻下面的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也较低”或“前者是因为光照直射上方的叶片,导致温度超过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后者是因为下方的叶片被上面的叶片遮挡阳光,而使吸收的光较少,光合作用强度较低”。部分考生虽然已考虑从叶片的内因方面分析,但错答为“前者是因为叶片小;后者是因为下部叶属老叶,Mg元素的含量少,而使第9片叶缺少叶绿素”。该小题的正确率较低。第31(3)考查植物净光合作用量的理解。因为红外气体测定仪测算的是环境中CO2浓度变化值,没有包括植物自身呼吸作用产生并供给光合作用的CO2,故此值反映的是“净光合作用量”。部分考生审题不清或分析不透彻,错答为“总光合作用量”。第31(4)考查“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利用”知识的把握。Ca元素在植物体内形成难溶解的稳定化合物,在老叶中不能被分解,再度利用,故第9片叶中Ca元素含量较高。该小题错答的考生较少。32(12分)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回答下列问题:ZXYABC(1)从反射弧的结构组成来看,图中A为 ,图中小圆点线C所围成的部分属于反射弧中的 。(2)在神经纤维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计,若给予X点一个强刺激,X点处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 ,电流计指针发生 次偏转。(3)某种药物可以阻断青蛙屈肌反射活动。现将药物放在X处,刺激Y点,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Z处,刺激Y点,肌肉不收缩。该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是阻断 。(4)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过多,容易引起有机磷中毒,患者表现为肌肉震颤不止,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其原因是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的分解。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验证有机磷农药的毒害作用。实验材料:两个临时剥制的相同的青蛙神经肌肉标本,放电装置,一定浓度的有机磷农药溶液,两个培养皿,生理盐水等。实验步骤:取两个培养皿,编号1(实验组)、2(对照组),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将青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浸泡在生理盐水中。用电刺激神经肌肉标本,肌肉组织收缩,并及时舒张。 。一段时间后,同时给两个神经肌肉标本施加适当的电刺激。观察标本的情况,1号表现为 ,2号表现为 。【答案】(1)效应器 神经中枢 (2)由负变正 0 (3)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或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或突触上的传递) (4)在1号培养皿中滴加适量的有机磷农药溶液,2号培养皿中滴加等量的生理盐水(或不作处理) 持续收缩(震颤不止)收缩并及时舒张 【分析】第32题抽样统计数据(样本量1071)如下表:题号满分值平均分难度区分度标准差及格率满分率最高分最低分第32题126.580.550.663.2644.074.67120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及对简单生物学事实进行验证、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预测、分析的能力。第32(1)考查利用“兴奋在细胞间传递”的相关知识判别模式图中反射弧的各组成部分。第1空,少数考生没有掌握“兴奋只能从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的知识,把图中A错答为“感受器”。第2空,考生混淆了“神经中枢”和“中枢神经”的概念,错答为“中枢神经”。第32(2)第1空考查“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大多数考生审题不清,错答为膜电位的变化“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第2空,部分考生没有掌握“兴奋只能从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的知识,错答为“2”。第32(3)考查分析实验过程和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考生通过分析要得出“药物放置的位置”是实验变量,“刺激Y点,观察肌肉是否收缩”是判断兴奋是否正常传导的指标,这样就能准确得出“药物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是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结论。大多数考生是没有找准实验变量,错答为“药物阻断了兴奋的单向传递”,或将实验变量考虑得过于宽泛错答为“药物阻断了兴奋在神经中枢的传递”,还有少数考生则错答了本实验并没有验证的问题“药物阻断了神经递质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药物阻断了突触小泡分泌神经递质”。第32(4)考查验证简单生物学实事的能力。在实验步骤的作答中,大多数考生能依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变量为“有机磷农药”,但因为审题不清“1(实验组)、2(对照组)”,或者没有理解“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含义,部分考生将1、2号培养皿中标本的处理方法写颠倒;部分考生则是不知道“生理盐水的作用”将对照组错答为“用蒸馏水处理”。在预期实验现象时,部分考生把1、2号标本答案写颠倒;部分考生则没有获取题干中的有用信息“有机磷中毒,患者表现为肌肉震颤不止”、“用电刺激神经肌肉标本,肌肉组织收缩,并及时舒张”,不会灵活运用题干语言作答,而错答为“1号肌肉不收缩,2号肌肉收缩”。33(10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具有易于区分、稳定的性状,下表是观察到的三对性状,请回答有关问题:花的位置子叶的颜色花粉的形状茎顶(顶生)黄色圆形叶腋(腋生)绿色长形(1)花腋生与纯种花顶生的豌豆植株杂交,产生了103棵花顶生植株和107棵花腋生植株,这两种表现型中属于隐性性状的是 。 (2)选黄色子叶(YY)与绿色子叶(yy)豌豆,按照孟德尔方法做杂交试验到F2,种植F2中的全部黄色子叶种子,让其进行自然繁殖,后代中黄色子叶种子的概率为 。(3)在细胞工程中,将基因型Aa植株的花粉粒和基因型Bb植株的花粉粒除去 后,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若只考虑两个细胞的融合,理论上推测可以得到 种基因型不同的融合细胞。(4)已知花粉的形状是由产生花粉植物的基因型决定,不是花粉本身的基因型决定。将花顶生、黄子叶、圆形花粉的纯种豌豆与花腋生、绿子叶、长形花粉的纯种豌豆杂交,则这三对性状在F2代表现出31性状分离比的顺序是。【答案】(1)顶生 (2)5/6 (3)细胞壁 10 (4)子叶的颜色开花的位置花粉的形态【分析】第33题抽样统计数据(样本量1071)如下表:题号满分值平均分难度区分度标准差及格率满分率最高分最低分第33题103.360.340.561.7512.98080本题考查综合运用基因分离定律、植物体细胞杂交及植物个体发育的相关知识进行推理,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第33(1)用测交实验考查显隐关系的判别,命题角度很新颖,但难度不大。由子代花顶生与花腋生的比例约为11,可推出亲本为显性杂合子和隐性个体(纯合子)。故亲本中的“纯种花顶生”即为隐性个体。少数考生没有掌握“测交实验”的相关知识或审题不清,错答为“花腋生”是隐性性状。第33(2)考查基因分离定律中的概率计算。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考生首先要知道“按照孟德尔方法做杂交试验到F2”的含义是“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其次“种植F2中的全部黄色子叶种子”隐含“把绿色子叶种子淘汰”的意思,于是F2中1/4YY(黄子叶)、2/4Yy(黄子叶)、1/4yy(绿子叶)就变为1/3YY、2/3Yy;因为“豌豆是严格自花授粉植物”,所以“让其进行自然繁殖”则是1/3YY自交和2/3Yy自交。大部分考生因为没有准确理解题意而答错。其中部分考生错误地将“让其进行自然繁殖”等同于“自由交配”,于是按 “1/3YY1/3YY”、“2/3Yy2/3Yy”、“1/3YY2/3Yy2”共4种情况考虑,错答为“8/9”;部分考生则计算为F2中黄色子叶种子的概率,错答为“3/4”。第33(3)考查综合运用“基因分离定律”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空,少数考生没有认真审题“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错答为“花粉壁”。第2空,由于审题不清,大多数考生按体细胞融合的类型计算,错答为“3”;部分考生则混淆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用Aa和Bb分别自交得到各3种基因型的子代自由组合,错答为“9”。第33(4)在“遗传”背景下考查植物个体发育知识的掌握。排序错误的考生较多,原因是大多数考生不能把植物个体发育的知识迁移到遗传题中解答新问题;部分考生没有掌握“子叶是种子的组成部分之一”的知识;部分考生没能从题干获取信息“花粉的形状是由产生花粉植物的基因型决定,不是花粉本身的基因型决定”,推理得出花粉的形状是最后才表现的性状。少数考生则不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依次写出了每一对相对性状及其比值。34(10分)当食物充足、并满足其他的生活条件时,在甲乙两个相同的水族箱中分别单独培养水蚤和草履虫,其种群的数量变化如下图(实线代表的是草履虫,虚线代表的是水蚤)。若h小时后,将甲水族箱中的水蚤全部转移到乙水族箱中。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提示:草履虫捕食腐生细菌,水蚤捕食草履虫)。种群数量相对值K时间h0(1)单独培养时,在0h小时内,两个种群的增长都呈 型曲线。(2)图中K值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 。(3)h小时后,乙水族箱构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其食物链可以写成: ,该食物链与普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相比其特殊之处是 。(指出一点即可)(4)假设食物充足、并满足其他生活条件,在坐标中绘出h小时后的一段时间内,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答案】(1)S (2)环境容纳量(或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3)腐生细菌草履虫水蚤 第一营养级不是生产者(自养生物)或 食物链中包含分解者(作为第一营养级) (4)见图(要求所绘的曲线体现出水蚤捕食草履虫的关系)种群数量相对值K时间h0 【分析】第34题抽样统计数据(样本量1071)如下表:题号满分值平均分难度区分度标准差及格率满分率最高分最低分第34题105.210.520.542.4855.563.92100本题主要考查用文字、图解、曲线图等形式阐述“生物与环境”有关的生物学事实、概念和规律的能力。第34(1)考查种群的增长曲线。少数考生获取了“当食物充足、并满足其他的生活条件时”的信息,而忽略了“在水族箱中培养”空间是有限的;且没能从曲线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种群数量增长出现了最大值。故错答为“J”型曲线。第34(2)考查“S”型曲线中K值的生物学含义。部分考生没有理解K值的含义中“环境条件允许”的意义错答为“种群数量的最大值”;部分考生不能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把“最大值”表述为 “峰值”、“饱和值”等;少数考生则混淆了“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率”的概念,错答为 “种群增长率达到最大”。第34(3)考查食物链的相关知识。第1空,要求考生用图解表示新背景中的食物链。由于部分学校还没复习到“生物与环境”,考生遗忘了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法,错误的将“”指向被捕食者;部分考生则超出题意范围,有箭头分别由草履虫和水蚤指向了腐生细菌。第2空,部分考生混淆了“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和“分解者”的概念,错答为“生产者是腐生细菌,不是植物”,“腐生细菌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部分考生审题不清,错答为普通生态系统食物链的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张家口市人民医院复发性多软骨炎识别与治疗考核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级弹簧软床垫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秋季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搭石》教学设计
- 吕梁市中医院急救技能培训考核
- 中国航空复合材料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中国盐酸阿立必利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压电材料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2025年中国特种涂料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内蒙古发电机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特种陶瓷材料项目投资计划书
- 甘肃平凉市灵台县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安全评价报告编制过程控制管理规范》
- 小学体育与健康地质版(2024)二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2025秋编辑)
- 注销代理协议书
- 2025年“世界粮食日”主题活动知识竞赛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LED道路照明灯具采购安装合同(含安全防护与智能化升级)
- 卡林巴琴课件
- 2025菏投热电(巨野)有限公司面向市属企业(内部)选聘运维人员6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RS232,RS485,RS422多协议收发器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电气火灾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课堂观察记录与学生行为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