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医药学概论》考查课试题答案.docx_第1页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医药学概论》考查课试题答案.docx_第2页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医药学概论》考查课试题答案.docx_第3页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医药学概论》考查课试题答案.docx_第4页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医药学概论》考查课试题答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题-1.朱砂具有的功效是:A. 养心安神B. 镇心安神C. 潜阳安神D. 解郁安神正确答案:B2.能利水消肿的药是:A. 桑白皮B. 葶苈子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正确答案:C3.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作用的药物是:A. 茯苓B. 泽泻C. 防己D. 滑石正确答案:A4.白芍不具有的功效是:A. 平肝阳B. 活血C. 缓急止痛D. 止汗正确答案:B5.五味中具有补虚、缓急止痛、缓和药性作用的是:A. 辛味B. 酸味C. 甘味D. 咸味正确答案:C6.具有平肝潜阳,明目作用的药物是:A. 赤芍B. 龙骨C. 石决明D. 代赭石正确答案:C7.治乳痈首选:A. 蒲公英B. 金银花C. 败酱草D. 鱼腥草正确答案:A8.治温热病气分实热证的最佳配伍是:A. 石膏配知母B. 石膏配栀子C. 知母配黄柏D. 知母配龙胆草正确答案:A9.能活血止痛,被喻为伤科要药的是:A. 槐花B. 三七C. 蒲黄D. 白茅根正确答案:B10.既能活血行气,又能利胆退黄的药物是:A. 郁金B. 延胡索C. 茵陈D. 莪术正确答案:A11.生首乌炮制为制首乌的目的是:A. 消除毒性B. 改变性能C. 便于储藏D. 利于服用正确答案:B12.石决明的主治病证是:A. 目赤肿痛B. 目暗昏花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正确答案:C13.治疗脾虚水肿,宜选择的药物组是:A. 甘草与西洋参B. 白术与黄芪C. 黄芪与甘草D. 甘草与白术正确答案:B14.哪项不是黄芪、白术的主要功效:A. 补脾益气B. 利水消肿C. 安神益智D. 固表止汗正确答案:C15.一味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味药物降低或消除,其配伍关系是:A. 相须B. 相使C. 相杀D. 相畏正确答案:D16.善能清泻肺中热邪的药是:A. 黄连B. 黄芩C. 黄柏D. 龙胆草正确答案:B17.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A. 新修本草B. 雷公炮炙论C. 本草纲目D. 神农本草经正确答案:D18.能泻肺平喘的药是:A. 桑白皮B. 葶苈子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正确答案:C19.辛味药的作用是:A. 发散行气B. 软坚泻下C. 燥湿通泄D. 利水渗湿正确答案:A20.都能治疗胸痹、疼痛的药物是:A. 甘草、桂枝B. 山楂、麦芽C. 瓜蒌、枳实D. 陈皮、木香正确答案:C-简答题-1.如何正确看待中药有毒、无毒?学习和了解中药毒性应注意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 (2)正确对待本草文献记载; (3)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 (4)加强对有毒中药的使用管理。2.吴茱萸汤可以治疗呕吐,为何配伍甘补之人参、大枣?参考答案:吴茱萸汤这个房子是用来治疗厥阴寒邪头痛,脾胃虚寒问题的防治。应用甘补的人参和大枣是为了补益中焦。 3.简述解表药的使用注意。参考答案:1.使用发汗作用较强的解表药时,不要用量过大,发汗太过,以免耗伤阳气,损及津液,造成“亡阳”、“伤阴”的弊端。2.又汗为津液,血汗同源因此,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病、失血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医学|教育网。3.使用解表药还要注意因时因地而异,如春夏腠理疏松,容易出汗,解表药用量宜轻;冬季腠理致密,不易汗出,解表药用量宜重,同样,北方严寒地区用药宜重;南方炎热地区用药宜轻。4.解表药多为辛散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4.邪在少阳为什么要用和解法?其代表方剂是什么?参考答案: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少阳经脉循胸布胁,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伤寒邪犯少阳,邪正相争,正胜欲拒邪出于表,邪胜欲入里并于阴,故往来寒热;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其支者,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炎,而致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故默默不欲饮食而喜呕;若妇人经期,感受风邪,邪热内传,热与血结,血热瘀滞,疏泄失常,故经水不当断而断、寒热发作有时。邪在表者,当从汗解;邪入里者,则当吐下。今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则非汗、吐、下所宜,故惟宜和解之法。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半表之邪得以疏散,为君药。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药。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降泄,两者配伍,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邪从太阳传入少阳,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俾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和,则诸症自除。原方“去滓再煎”,使药性更为醇和,药汤之量更少,减少了汤液对胃的刺激,避免停饮致呕。小柴胡汤为和剂,一般服药后不经汗出而病解,但也有药后得汗而愈者,这是正复邪却,胃气调和所致。正如伤寒论所说:“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若少阳病证经误治损伤正气,或患者素体正气不足,服用本方,亦可见到先寒战后发热而汗出的“战汗”现象,属正胜邪却之征。5.化湿药为何常配伍行气之品?参考答案:湿阻易气滞,常与行气药物配伍,湿阻偏于寒湿,配伍温中祛寒药;如脾虚湿阻,常与补气药配伍;如用于温湿、湿热、暑湿者,常与清热燥湿、解暑、利湿之品同用。6.什么是八纲辨证?包括哪些内容?参考答案:运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对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和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进行概括和分类,从而为施治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分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四对纲领.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是一对相对的概念.狭义的表里,是指身体的皮毛、肤腠、经络为外;脏腑、骨髓为内.外有病属表,内有病属里.从病势深浅上讲,表证病浅而轻,里证病深而重;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表里辨证适用于外感病,可察知病情的轻重深浅及病势趋向.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的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的表现为热证.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虚实辨证可为治疗提供依据,补虚泻实.阴阳辨证将一切疾病分为阴阳两大类,是八纲辨证的总纲.阴阳两纲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里、寒、虚证属阴.-名词解释-三、名词解释(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V1. 四气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是反映药物影响人体寒热变化及阴阳盛衰的作用性质,是中药的重要性能之一。 满分:4 分2. 道地药材是指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栽培(养殖)加工合理,产量宏丰,疗效显著,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且质量优于其它产地的中药材 满分:4 分3. 配伍禁忌药物合用后,使治疗效果降低或消除,使原有毒性增强或产生新的毒副反应,不能合用的,属配伍禁忌。 满分:4 分4. 七情指单行以及其余六种配伍关系的总和。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满分:4 分5. 中药学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以及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以及相关知识的一门学科。 满分:4 分-判断题-1.钩藤入汤剂宜先煎。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2.芒硝是攻下药,也可治咽喉肿痛。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3.甘遂是润下药,也可治肠燥便秘。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4.被称为“止血而不留瘀”的药物是三七。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5.麝香可治一切神昏。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6.牛黄入丸散剂的用量,每次为0.050.15克。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7.被称为“血中气药”,兼治头痛要药的药物是丹参。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8.入药忌火煅的药物是龙骨。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9.酸枣仁既能养血安神,又能润肠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