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各区2015届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docx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各区2015届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docx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各区2015届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docx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各区2015届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docx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各区2015届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南京市各区一模试卷分类汇编七、古诗文阅读【玄武】(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611题。(18分) 诗教流芳,古韵悠长【论诗品艺】 论 诗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注:论诗一共30首,系统地阐发了作者的诗歌鉴赏理论。真:真实。淳:朴实,淳朴,醇厚。陶渊明曾自称“羲皇上人”,但一直关注现实,忧国忧民。害,妨碍。【学诗习艺】 余幼时家贫,除四书五经外,不知诗为何物。一日,业师外出,其友张自南先生携书一册,到馆求售,留札致师云:“适有亟(急切)需,奉上古诗选四本,求押银二星(“一星”约合一百文钱),感非言罄。”予舅氏章升扶见之,语先母曰:“张先生以二星之故,而辞哀如此,急宜与之。”予年九岁,偶阅之,如获珍宝:始古诗十九首,终于盛唐。伺业师他出,及岁终解馆(学馆放假)时,便吟咏而摹仿之。呜呼!此余学诗所由始也。自南先生其益我不亦多乎! (选自袁枚随园诗话 卷六) 【诗国忧思】 身边的现实:不少儿童喜用低俗口语“恶搞”唐诗,洋洋得意,而父母不以为意:“现在孩子可不都这样吗?唐诗这种老古董谁还当回事学啊?” 身边的调查:你喜欢阅读、欣赏古诗吗?喜欢无所谓不喜欢很讨厌人数26507230百分比14.6128.0940.4516.86【诗教访谈】 解放周末: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将诗歌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很高的高度。 钱理群:中国是“诗的王国”,历来就有“诗教”的传统。诗教是一种审美教育的行为:一是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诗歌经典教材,二是注重指导学生背诵、涵咏诗歌,三是学习诗歌以达到提升、净化心灵的重要目的。 解放周末:但是,我们远离诗歌已经很久了。21世纪的当下,还有提倡的必要吗? 钱理群:诗歌的价值是不会因时空的转换而转变。可以说,诗歌伴人成长。除了智力、情感和创造力开发等作用外,还能起到语言开发的作用,因为诗歌有最优美、最精粹的语言。诗歌凝聚了时代精神、文化传统的精髓,也能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所以说,诗歌是教育,它能使我们获得对世界最好的理解。解放周末:是什么造成了处于诗意年龄的青少年远离了诗歌这一局面?钱理群:诗歌的本质是超功利的,是最精神化的艺术。诗歌被忽略,与我们当前功利化、世俗化的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解放周末:学校教育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也远离了诗歌。比如中高考作文就不允许写成诗歌。钱理群:中高考涉及到教育公平的问题,不准写诗歌也在情理之中诗歌是个性化的、难以规范的,难有评判标准,因此必然产生矛盾。考试却要求学生将诗歌分段,把个性化解读落实在“反映什么”“说明什么”“表达什么”等一道道题目中。再说,就算课本里有诗歌,在应试教育的狂澜下,也会使最应亲近诗的孩子“望诗生畏”。 (摘自解放日报,有删改) 6.结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谈谈你对论诗前两句诗的理解。(2分) 7.解释”学诗习艺”中加点的词语。(4分)(1)不知诗为何物( ) (2)语先母曰 ( )(3)伺业师他出 ( ) (4)及岁终解馆 ( ) 8.翻译语句。(3分)张先生以二星之故,而辞哀如此,急宜与之。 9.对【诗国忧思】和【诗教访谈】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诗国忧思】告诉我们:有人不喜欢阅读、欣赏古诗源于父母纵容其“恶搞”诗歌。B钱理群认为诗歌教育只有智力开发、情感开发、创造力开发、语言开发四种教育作用。C钱理群认为中高考不准写诗歌是因为诗歌的评判标准可以规范,但考试题目过于多样。D两部分材料告诉我们:提倡诗教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一起努力,要远离功利与世俗。10.结合“诗教访谈”的内容给“诗教”下定义。(3分)诗教是 的一种审美教育行为。11.小武为学校诗社设计的社名与徽标(见右图)很有古典诗词文化气息。(4分)(1)观察右图,说说这个徽标的创意。(2分) (2)仿“邀月诗社”,为学校诗社再起个名字并说明理由。(2分)社名: 理由: 参考答案 (一)(18分) 6.(2分)示例:陶渊明的诗之所以流芳千古,是因为“一语天然”及“真淳”(理解诗句含义1分)。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隐居后悠闲自得的生活,语言直白质朴,富有淳朴自然的趣味,流传至今,读来仍觉清新,令人回味。(结合所给诗句分析1分)7.(4分)(1)是(2)告诉,对说(3)等到(守候,暗中探察,侦察)(4)年终(一年结束)8.(3分)张先生因为两星银子的缘故,而言辞这么悲切,应该赶紧把钱给他(帮帮他)。(每一小句1分,关注“以”“故”“哀”“宜”“与”等字)9.(2分)D10.(3分)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诗歌经典教材(1分),背诵涵咏诗歌(1分)达到提升净化个体心灵目的(1分)(一点1分,意对即可)11.(4分)(1)(2分)徽标整体呈圆形,上面画有一轮明月,月光照映着一树繁花,使人联想到(暗合)李白 “花间一壶酒”“举杯邀明月”的诗句;画面上有“邀月诗社”四个字,“邀月”二字化用了李白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一名句,富有古典的诗情画意。(图、文的创意分别2分,意近即可)(2)(2分)示例1:浅草诗社,取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里)“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浅草”一词,希望我们的诗社像春天的浅草一样发展越来越兴旺。示例2:小荷诗社,取杨万里(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小荷一词,希望我们的诗社像荷花初绽,不断吐露芬芳。(诗句引用正确1分,理由充分1分,作者、标题可以不出现。)参考译文:我小时候家里很贫穷,除了四书五经以外,不知道诗歌是什么。有一天,我的老师外出,他的朋友张自南先生带着一册书,到学馆里来出售,留了一封书信给我的老师说:“我家里有急需用钱的地方,奉上古诗选四本,希望您能抵押二星银子给我,蒙此重生的大恩,感激之情难于言尽”我舅舅章升扶见了,对我母亲说:“张先生因为两星银子的缘故,而言辞这么哀痛,应该赶紧帮帮他。”我那一年九岁,偶然翻阅了这本书,如获珍宝:(这本书)从古诗十九首开始,到盛唐的诗歌结束。我等老师有事外出时,还有等到年末学馆放假时,便吟诵并且模仿着写作。啊呀,这就是我学诗的开端哪。张自南先生对我的帮助真是大呀!【高淳】(一)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2题。(18分)【甲】柳宗元传柳宗元,字子厚,其先盖河东人。宗元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第进士、博学宏辞科,授校书郎,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善王叔文、韦执谊,二人者奇其才。及得政,引内禁近,与计事,擢礼部员外郎,欲大进用。俄而叔文败,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仿离骚数十篇,读者咸悲恻。元和十年,徙柳州刺史。时刘禹锡得播州,宗元曰:“播非人所居,而禹锡亲在堂,吾不忍其穷,无辞以白其大人,如不往,便为母子永诀。”即具奏欲以柳州授禹锡而自往播。会大臣亦为禹锡请,因改连州。柳人以男女质钱,过期不赎,则没为奴婢。宗元设方计,悉赎归之。尤贫者,令书庸,视直足相当,还其质。已没者,出己钱助赎。南方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世号“柳柳州”。十四年卒,年四十七。(选自新唐书柳宗元传有删节)【乙】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唐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注释】博学宏辞科:封建王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为制科之一种。内禁:皇宫。窜斥:贬逐。荒疠(l):指南蛮瘴疠之地。堙(yn)厄感郁:遭遇困境,感伤抑郁。大人:指母亲大人。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及得政( ) (2)读者咸悲恻( )(3)柳人以男女质钱( ) (4)走数千里从宗元游( )8.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宗元少/精敏绝伦 B播/非人所居 C无/辞以白其大人 D出己/钱助赎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善王叔文、韦执谊,二人者奇其才。 (2)会大臣亦为禹锡请,因改连州。 10.【甲】文中柳宗元在柳州为民办了哪件实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1.【乙】诗首句的“ ”字最能体现出柳宗元当时的心情。作者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寄托诗中,正如【甲】文中所说的“ , ”。(3分)12.综合【甲】文和【乙】诗,说说诗人明明面对的是春天,为什么会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3分) 参考答案 7.(4分)(1)到,等到 (2)都 (3)用 (4)跑 8.(分)B9.(4分)(1)与王叔文、韦执谊关系很好,二人常常惊叹柳宗元的才能。(2分)(2)恰巧有大臣也为刘禹锡奏请,于是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刺史。(2分)10.(2分)柳宗元在柳州释放奴婢。11.(3分)凄; 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12.(3分)一是眼前那种落花满地、落叶满庭的萧瑟景象,像极了秋风扫落叶的景象;二是诗人再次被贬,仕途失意,远离故乡,心意凄迷,有了秋天般的感觉。(答出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附译文:柳宗元,字子厚,他的先祖大约是河东人。柳宗元小时候,聪明机警,超群出众,作文卓绝精巧,当时文林同辈都推崇他。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第,又应考中宏辞科,被授予校书郎、蓝田(今陕西)县尉的职务。贞元十九年(803),柳宗元任监察御史里行。与王叔文、韦执谊关系好,二人常常惊叹柳宗元的才能。等到王叔文、韦执谊掌权后,把他悄悄地领到皇宫中,和他商议大事,并提拔他为尚书礼部员外郎,想重用他。不久,王叔文革新就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宝庆)刺史,没到半路,又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柳宗元既遭贬逐,又身处南蛮瘴疠之地,于是自放于山泽间,他因有志难申,遭遇困境,内怀抑郁的情怀,全部寄托于文章,仿离骚写了十多篇文章,阅览的人都为之哀婉凄恻。元和十年(815),柳宗元被任命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今贵州遵义)刺史,柳宗元说:“播州是不适合人居住的地方,而刘禹锡有年高老母,我不忍心看他如此困窘,又没有托辞来告诉自己的母亲。如果他的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为永别。”于是起草奏章,想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有大臣也为刘禹锡奏请,于是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未赎买,人质就被钱主所没收,沦为奴婢。柳宗元制定了各种方案,让他们都赎买归去。特别贫困的,让他们写雇佣的文书,看价值相当,就归还其人质。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帮助家人将他们赎回。南方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写文章都有章法了柳宗元当时号称“柳柳州”。元和十四年(819)去世,终年四十七岁。【鼓楼】(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问题。(15分)【古诗阅读】三衢道中 曾几(宋)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注释】三衢(q)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梅子黄时:黄梅季节,通常是阴雨绵绵。却山行:改走山路。6(1)诗人此次行程看似平淡却路遇惊喜,“却”字,“ ”和“ ”这几个词突出表现了诗人的这种喜出望外之情。(2分)(2) 联系全诗,赏析第一句的妙处。(2分) 【古文阅读】庄子家贫庄周家贫,故往贷粟 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我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注释】贷粟:借粮食。监河侯:管理河道的官员。邑金:得到封地的租金。子何为者耶:你是什么人?波臣:水官。此为鲋鱼自称。常与:常在一起的东西,这里指水。7.选文开头一句印刷不甚清楚,方框里填写最适合的字应是( )(2分) A之 B.于 C.以 D.而 8.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1)将贷子三百金( ) (2)庄周忿然作色( )(3)周顾视车辙( ) (4)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9.翻译下面句子。(2分)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10. 上文与惠子相梁都表现了庄子高明的说话艺术。高明在何处?具体说说上文是如何体现说话艺术的。(3分) 参考答案 (一)(15分)6. (4分)(1)(2分)不减 添得 (2)(2分)交代了作诗人行路的时间,而这一年的黄梅季节很特殊,不是阴雨绵绵,而是天气晴好,这为下文诗人充满惊喜的行程做铺垫,也烘托了诗人愉悦、轻松的心情。7. (2分) B8. (4分)(1)你 (2)脸色(3)回头看 (4)使活 9. (2分)你竟然这样说,还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10. (3分)善于借寓言(借故事)说理(1分)(答巧用比喻也算对)。庄子向监河侯借粮食,监河侯不借,却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庄子很生气,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来反击监河侯,讽刺监河侯不肯借粮食的真实嘴脸。(2分)译文:庄周家境贫寒,所以就找监河的官去借粮。监河官说:“好,我将要得到封地的租金,那时我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周生气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听到有人在道路中间呼喊。我回头看,发现车辙里有条鲋鱼在那儿。我问它:鲋鱼!你是什么人?鲋鱼回答说:我是海神的臣子,您有一点水来救活我吗?我说:好,我将往南去拜访吴王和越王,引来西江的水救你,怎么样?鲋鱼生气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我常处在的水,没有地方安身,我只要一点水就能活了,你竟然这样说,还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六合】(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15分)【古诗阅读】望终南山(唐)李世民 重峦俯渭水,碧峰插遥天。 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 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注释 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也即是“日出红扶岭,烟入翠贮岩”。 复岫(xi):一层层的山岩。全:连成一个整体。恬:安静,安然,坦然。8.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中的“俯”和“插”两个字写出了终南山雄伟、高峻的特点,隐然透出一股帝王的雄霸之气。 B诗歌的写景层次分明,首联总写山水,颔联是远景,颈联近景。有俯有仰,有色彩与光线等的变化。 C“叠松朝若夜”写出了山谷的昏暗;“复岫阙疑全”写出了山岩的连绵不断,呼应了前面的“重峦”。 D尾联由景入情,意谓对着如此美好的山水,人生的烦恼和忧愁都为之一扫,不必再去寻仙求神了。【古文阅读】勣既忠力,帝谓可托大事。尝暴疾,医曰:“用须灰可治。”帝乃自翦须以和药。及愈,入谢,顿首流血。帝曰:“吾为社稷计,何谢为!”初,勣拔黎阳仓,就食者众,高季辅、杜正伦往客焉,及平虎牢,获戴胄,咸引见卧内,推礼之,后皆为名臣,世以勣知人。平洛阳,得单雄信,故人也。表其材武,且言:“若贷死,必有以报,请纳官爵以赎。”不许。乃号恸,割股肉啗之曰:“生死永诀,此肉同归于土!”为收养其子焉。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姊戒止。答曰:“姊多疾,而勣且老,虽欲数进粥,尚几何?”其用兵多筹算,料敌应变,皆契事机。及战胜,必推功于下。得金帛尽散之士卒无私贮。然持法严,故人为之用。 (选自新唐书,有删节)注释 勣(j):李勣,唐朝名将。 黎阳仓:隋朝国家仓库。 贷死:宽免死罪。 啗(dn):吃。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1)高季辅、杜正伦往客焉 (2)咸引见卧内 (3)世以勣知人 (4)及战胜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得 金 帛 尽 散 之 士 卒 无 私 贮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答曰:“姊多疾,而勣且老,虽欲数进粥,尚几何?” 12.阅读全文,说说皇帝亲自翦须和药为李勣治病,除了认为他“忠力”、“可托大事”之外,还有哪些原因?(3分) 参考答案 8(3分)C9(4分)(1)客居 (2)都 (3)以为 (4)等到(每空1分)10(2分)得金帛/尽散之士卒/无私贮11(3分)李勣回答说:“姐姐多病,而我李勣也要老了,即使想多进几次粥,还能进几回呢?”12(3分)李勣还具有知人善任,重情重义,生性友爱,大公无私(或体恤下属)等优秀品质。(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可得3分;笼统回答“李勣人品好”得1分)参考译文唐朝初年,李勣忠心效力朝廷,皇帝认为他是一个可托付大事的人。一次李勣生了重病,医生说要用胡须作药引。皇帝立即自剪胡须给他当药引和药,不久李勣病愈入朝拜谢,磕头磕到流血。皇帝说:“这没什么,我是在为江山社稷考虑。”当初,李勣攻取黎阳仓,来就地取食的人很多,高季辅、杜正伦来此客居,等到平定虎牢关,抓获戴胄,将他们全都引进卧室内接见,以礼相待并予以推荐,后来都成为唐朝名臣,世人认为李勣能知人。平定洛阳,抓获单雄信,是他的旧友。李勣上表推荐他的才能武艺,并且说:“如果宽免他的死罪,他一定会报恩,请求献纳我的官爵用来赎罪。”高祖没有同意。于是他大声痛哭,割下腿上的肉给他吃,说:“生死永诀,这肉和你同归入土!”收养了他的子女。 李勣生性友爱,他姐姐有病,他曾亲自为她做粥为此还烧了自己的鬍鬚。他姐姐阻止他这样做。李勣回答说:“姐姐多病,而我李勣也要老了,即使想多进几次粥,还能进几回呢?”他用兵善于谋划,料敌应变,都契合事机。作战胜利后,总是将功劳归于下属。得到金帛,全部散发给士卒,从不私藏。然而执法很严厉,所以人们愿为他效力。【联合体】(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15分)【古诗阅读】春晚宋周敦颐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8诗人描写傍晚立于门外所见之景。从“ ”二字可以看出,季节正是暮春。柴门落花、昏鸦绕林和 (4字短语)三幅画面,动中有静,生机盎然,使人置身于村野薄暮的和谐、静谧之中,也使人感受到诗人 的心情。(3分)【古文阅读】书斗鱼明宋濂予客建业,见有畜波斯鱼者,俗说为师婆鱼。其大如指,鬐鬣具五采。两鳃有大点如黛,性矫悍善斗。人以二缶畜之,折藕叶覆水面,饲以蚓蝇,鱼吐泡叶畔,知其勇可用。乃贮水大缶,合之。各扬鬐鬣,相鼓视,怒气所乘,体拳曲如弓,鳞甲变黑。久之,忽作秋隼击水,泙然鸣,溅珠上人衣。连数合,复分。当合,如矢激弦绝不可遏。已而相纠缠,盘旋弗解。其一或负,胜者奋威逐之。负者惧自掷缶外视其身纯白。予闻:有血气者,必有争心。然则斯鱼者,其亦有争心欤?抑冥顽不灵而至于是欤?哀哉!然予所哀者,岂独鱼也欤?注释建业:南京的古称。鬐鬣(qli):鱼的脊鳍。“鬐”同“鳍”。隼(sn):一种类似鹰的猛禽。泙(pn):象声词。抑:副词,表示推断,相当于现在的“还是”。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予客建业( ) (2)性矫悍善斗( )(3)人以二缶畜之( )(4)已而相纠缠( )10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负者惧自掷缶外视其身纯白。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1)其一或负,胜者奋威逐之。 (2)然则斯鱼者,其亦有争心欤? 12联系全文,说说文中加点的“哀哉”一词所感叹的内容。(2分) 参考答案:(一)(15分)8. (3分)花落 樵渔晚归/樵渔归家 闲适愉悦(每处1分)9.(4分)(1)客居 (2)善于/擅长 (3)用 (4)不久(每小题1分)10.(2分)负者惧/自掷缶外/视其身纯白。(每处1分) 11.(4分)(1)其中有一只败了,胜利者发威驱逐它。(2)然而这鱼,它也是有争斗的性格吗?(每句2分,意对即可)12(2分)哀叹波斯鱼冥顽不灵、互相无缘由的争斗(1分);哀叹人世中那些如波斯鱼一样争斗的人(或哀叹人类穷极无聊涂炭生灵)(1分)译文:我到南京做客,见有养波斯鱼的人,这鱼就是俗话叫做师婆鱼的鱼。它大小和手指头差不多,腹鳍和背鳍有五彩的颜色,两腮之上有如眉笔点上的小黑点,它们的性格骄傲凶悍善于打斗。人们分别用缶单独养着它们,折藕叶盖在水面上,喂蚯蚓或者苍蝇,鱼在荷叶侧畔悠闲地吐着泡沫。人们知道它的勇猛可以为人所用,就将大缶装满水,将波斯鱼合放在里面。它们各自竖起鳍鼓起眼睛对视,因为怒气的原因,身体拳曲得像弓一样,鳞变成了黑色。对恃很久,猛然如同秋天的鹰隼一样出击,水砰然有声,水珠溅到人们的衣服上。接连几个回合,又分开。当两条鱼放在一起时,如同离弦的箭,无法遏止。不久互相纠缠,盘旋在一起难分难解。其中有一只败了,胜利者发威驱逐它。败了的鱼害怕,自己将自己抛出缶外,看它的身体已是纯白的。我听说有血气的人必定有争斗的性格。然而这鱼,它也是有争斗的性格吗?又或者是愚蠢不开窍而至于这样吗?悲哀啊!让我悲哀的又难道只是鱼吗?【江宁】(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2题。(15分)【古诗阅读】春光好五代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注释雪坞:背阳处没有消融的雪坡。金丝:喻指柳条。7.词的上片,一个“竞”字生动地写出了花儿的勃勃生机;词的下片,一个“”字形象地表现了花儿的羞羞答答。(1分)8.“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这一句颇为后人称道,试做分析。(3分) 【古文阅读】 雷震宋沈括内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然,墙壁窗纸皆黔。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扣者,银悉熔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中熔为汁,而室亦俨然。人必谓火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铄,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也!佛书言“龙火得水而炽,人火得水而灭”,此理信然。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欲以区区世智情识,穷测至理,不其难哉!(选自梦溪笔谈)注释 内侍:官名。宛: 真切。黔:黑色。铄:熔化。炽:火旺,引申为旺盛、强盛。9用斜线()为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其 堂 之 西 室 雷 火 自 窗 间 出 赫 然 出 檐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内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 (2)及雷止 (3)银悉熔流在地 (4)此理信然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 12“非人情所测也”中“人情”指 ,“不其难哉”,“难”在 。(结合文章内容,分别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参考答案:(一)(15分)7(1分)偎8.(3分)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柳条映衬斜阳的美景,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也可从问句的角度答题。如“运用了问句的形式,写出了词人陶醉于美景之中,也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9.(2分)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10(4分)(1)被(2)等到(3)都(4)确实(每空1分)11.(3分)人只不过了解人世间的事情罢了,人世间之外,无穷无尽的事理又有何极限?(每句1分)12.(2分)雷火为害当先焚草木,然后才熔化金石;人世间的知识和情理非常有限,无法去追根究底地测量终极道理。(2分,每点1分)参考译文: 内侍李舜举家曾被暴雷所震。他家堂屋的西头房间,有雷火从窗户冒出,赫然蹿出于房檐之上,家里人以为堂屋已被烧了,都跑出去躲避。及暴雷停止,那间房子却宛然如故,只是墙壁和窗纸都变黑了。屋内有一个木架,其中杂七杂八地存放着各种器物,那些有银饰的漆器,银饰全都熔化流到了地上,漆器却不见被烤焦。有一口宝刀,极为刚硬,就在刀鞘里被熔化为铁汁,而刀鞘也俨然完好无损。人们通常必定会认为,雷火为害当先焚草木,然后才熔化金石;而现在却是金石都被熔化,草木反而无一被毁,这不是人之常情所能推测的。佛书上说“龙火得水会更炽烈,人火得水则会熄灭”,这话确有道理。人只不过了解人世间的事情罢了,人世间之外,无穷无尽的事理又有何极限?欲以区区人世间的知识和情理,去追根究底地测量终极的道理,真是太难了!【溧水】(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1题。(14分)天净沙春元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注释】帘栊:带帘子的窗户。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7. 结尾句“小桥流水飞红”历来被人称道,请说说这句话妙在何处。(4分) 穆公亡马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皆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 (选自说苑复恩)【注释】 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 不饮酒者杀人:不喝酒会死人的。 次:次序。出死:出力(为国君)拼死作战。 惠公:晋国国君。8. 请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共2处)(2分) 穆 公 卒 得 以 解 难 胜 晋 获 惠 公 以 归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亡其骏马( ) 居三年( ) 遂溃围( )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 11. 选文最后一句话“此德出而福反也”是否显得多余?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一)7.(4分)运用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白描手法)的手法(1分),将三个具体意象并列呈现,通过小桥下春水潺潺,天空中飞红万点的画面,表现了盎然的春机(1分),给人美好、舒展、恬淡的感觉(1分),抒发了作者在明媚春光里的陶醉、惬意之情(1分)。8.(2分)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划对一处得1分)9.(3分)(1)丢失(2)经过,过了 (3)于是,就10.(2分)(秦穆公)于是依次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喝了酒之后)都惭愧的离开了。11.(3分)不多余。文章最后用“德出而富反”,总结全文,对秦穆公以德服人、因德得福作出评论(1分);“德出”概括了上文骏马被人宰杀后,秦穆公不但不治罪,反而怕众人食马肉致死,亲手给他们斟酒喝;(1分);“富反”点明后来秦穆公遭晋国围攻,得到食马人的救援,解除危难,并战胜了晋国。(1分)【译文】秦穆公曾外出王宫,丢失了自己的骏马,就亲自出去找寻,结果看见有人已经杀掉了自己的马,正在一起吃着马肉。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马呀。”这些人都惊恐的站了起来。秦穆公说:“我听说吃骏马的肉,不喝酒是要死人的。”于是依次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喝了酒之后)都惭愧的离开了。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晋兵把秦穆公围困住了。以前那些杀马吃肉的人互相都说:“咱们可以用出力为君王拼死作战的方式,来报答穆公给我们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了。”于是冲散了晋军的包围。穆公终于幸免于难,并打败晋国,抓了晋惠公回来。像秦穆公这样的道德行为做出来,就必然会有好事到来的。【秦淮】(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8-12题。(15分)【古诗阅读】登赏心亭南宋陆游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泪已流。注释赏心亭:在金陵水西门城楼上。瓜步:瓜步山,在南京的六合。迁都:南宋主战派一贯主张迁都建康(南京),便于随时出师收复汴京。8 请结合诗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3分) 【古文阅读】柳麻子说书明张岱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瘤,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哱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着色,细微至此。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齿齰舌死也。(选自陶庵梦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有删减)注释黧(l)黑:颜色黑而黄。找截干净:补充、删略得当。哱夬(bju):声音高亢干脆。謈(b):怒叫。掉舌:开口说话。齰(z):咬。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然又找截干净( )(2)汹汹崩屋( )(3)武松到店沽酒( )(4)其疾徐轻重( )10用“/”给下列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十 日 前 先 送 书 帕 下 定 常 不 得 空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稍见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 12文章紧紧围绕“ ”字,描写柳敬亭说书。同时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他说书技艺的高超,请各举一例。(3分)正面: 侧面: 参考答案:(一)15分8.(3分)运用对比,前文因希望而“兴”,后文因失望而“忧”,表现出诗人奏请迁都而不得的悲凉(炽热的爱国之情)。或者:借景抒情,五六两句运用景物描写,写诗人登赏心亭所见,渲染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伤感。(表现手法1分,具体分析2分,意思相近即可)9(4分)(1)但是 (2)倒塌 (3)买 (4)快(每空1分)10.(2分)十 日 前/先 送 书 帕 下 定/常 不 得 空11.(3分)(柳敬亭)稍微看见听书的人打呵欠、伸懒腰有疲倦之色,他就不再说下去,所以要他说书不能勉强。(每小句1分)12.(3分)善(1分)正面示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1分)侧面示例: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齿齰舌死也。(1分)【建邺】(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11题。(15分)【古诗阅读】 虞美人李煜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注】 此词为李煜绝命词第二首。作于南唐新亡、后主赐第囚居之时。庭芜:庭院里的草。尊罍(li):一种酒器。难任:难以承受。6.请从感官的角度赏析“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2分) 7.下列关于词的内容及表现手法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词的前两句写出春回庭院、杂草复绿、柳叶新生的春景。B.词的下片描写了词人宅院笙歌不断、众人饮酒作乐的场景,这样的生活让他沉醉。 C.词中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