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doc_第1页
自治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doc_第2页
自治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doc_第3页
自治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doc_第4页
自治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论文,值得推荐自治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不断促进我区扶贫开发工作,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和农村工作重点专题调研的通知的精神,我办在各市、县(区)自查的基础上,于11月2日至12日组织了2个调研组,分别由办领导带队,深入西吉、原州、彭阳、隆德、泾源、海原、同心、盐池、红寺堡、中宁、灵武、中卫市城区12个县(区)的52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占整村推进村的25.6%),走访216户贫困户,采取县(区)汇报、乡村干部及贫困户座谈、实地踏查项目实施等方法,就我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情况2005年,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扶贫开发的整体部署和要求,按照国家制定的“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战略,我区共有90个乡(镇)、20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1103个自然村参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覆盖53776户农户、26.45万人,其中:回族人口15.61万人,人均纯收入在924元以下的约15万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底,实际到位整村推进资金8333.9万元,占计划投入整村推进资金10964.82万元的76%。其中:固原市实际到位资金5751万元,占计划的74%;吴忠市到位资金1443.18万元,占计划的74%;中卫市到位资金139.72万元,占计划的91.5%。村均投资达到了41万元,最高村的投资超过100万元以上,最低村的投资不足10万元。一年来,通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建设,新修高标准基本农田10.43万亩,打井窖895眼,建集雨场144处,建人畜饮水工程21处,筑塘坝6座、涝池32处,泉水改造20处,新修乡村道路362公里,架设农电线路10.59公里;完成马铃薯、地膜玉米、中药材等特色种植11.18万亩,人工种草13万亩;新建养殖暖棚4057栋,“三贮一化”池1372座,建沼气池358个,购置铡草机4263台,发放太阳能灶1424台;扶持发展养牛1131头、羊2604只、猪1130口,鸡17.04万只;危房改造1359户,改善人居环境1500余户;开展劳务培训2.56万人(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7.55万人(次)。通过上述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整村推进重点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人口素质,加快了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贫困人口收入,增强了贫困村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并使多年来的扶贫开发工作显现出一些新的亮点,如人居环境、危房改造、卫生室建设等改善生活条件的扶贫项目有所增加,深受贫困村广大群众的欢迎。实施整村推进后的重点村,贫困群众收入有了较快增长,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致富信心和创业能力明显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我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做法实施整村推进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社会帮扶、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扶贫开发工作呈现出一些新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一)领导重视,加大项目资金捆绑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年初,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原州区寨科乡蔡川村召开“2005年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现场动员会”后,各市、县(区)非常重视,相继召开了四级干部会议,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具体任务落实到乡村,落实到部门,落实到扶贫工作组,落实到人,并层层签订了责任书,作为年度逐级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各县(区)党委、政府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加大了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把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三西资金、闽宁资金、扶贫贴息贷款捆绑使用,向整村推进村予以倾斜和扶持,集中投放,形成合力,保证了扶贫措施落实到位。(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一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实施整村推进为载体,围绕治水、修路、通电、建校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不断加大扶贫投入力度,共投入各级各类扶贫资金5440万元,新修乡村道路362公里,解决了6.2万人的行路难问题;新打井窖895眼,新修人畜饮水工程21处,解决了2.5万人、0.8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新建或修缮农村中小学0.56万平方米,解决了0.4万名学生的上学难问题;新建或修缮乡村卫生院(所)0.15万平方米,解决了1.2万人的就医难问题;举办科技培训班900余期,培训农民7.5万人(次),推广良种面积6.7万亩。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为贫困地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三)积极引导贫困地区进行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各地以整村推进为契机,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马铃薯、草畜、劳务三大产业。尤以马铃薯产业最为突出。各地不断加大了马铃薯产业的科技投入,在良种引进扩繁、建立脱毒薯繁育基地、推广先进窖藏技术、培训营销加工技术人员、引导扶持行业协会、培育农民经纪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马铃薯产业步入良性轨道发展。据统计,2005年固原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48.7万亩,预计农民人均马铃薯收入将达到300元以上,其中西吉县农民人均马铃薯收入将达到550元以上。贫困地区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脱贫步伐。(四)创新扶贫开发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一是各县(区)普遍采取了激励机制,对干的好资金使用效益明显的村予以更多的扶持奖励。大干大扶持,小干小扶持,不干不扶持,在调动基层政府和群众两个积极性方面有创新,有突破,推动了扶贫开发健康发展。二是贫困群众全面参与扶贫项目的选定、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扶持的资金、项目和贫困户名单在村内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项目实施较好地执行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五)重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是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事业,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生入学率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明显好转,隆德县“普九”已通过验收;二是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少生快富”取得实效,超生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