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六章税收原理.ppt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23/f2b69df3-dd61-4be5-b6dd-d3d43c01bc0c/f2b69df3-dd61-4be5-b6dd-d3d43c01bc0c1.gif)
![[管理学]第六章税收原理.ppt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23/f2b69df3-dd61-4be5-b6dd-d3d43c01bc0c/f2b69df3-dd61-4be5-b6dd-d3d43c01bc0c2.gif)
![[管理学]第六章税收原理.ppt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23/f2b69df3-dd61-4be5-b6dd-d3d43c01bc0c/f2b69df3-dd61-4be5-b6dd-d3d43c01bc0c3.gif)
![[管理学]第六章税收原理.ppt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23/f2b69df3-dd61-4be5-b6dd-d3d43c01bc0c/f2b69df3-dd61-4be5-b6dd-d3d43c01bc0c4.gif)
![[管理学]第六章税收原理.ppt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23/f2b69df3-dd61-4be5-b6dd-d3d43c01bc0c/f2b69df3-dd61-4be5-b6dd-d3d43c01bc0c5.gif)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第三节 税收原则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第六章 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只有死亡和税收不可避免”(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航海家。 )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一、税收的概念 二、税收的“三性”,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一、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利,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对这一概念应作如下理解: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而取得的财政收入。首先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国家征税凭借的依据是政治权利。税收既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又是利益的再分配。 税收体现着特定的分配关系。,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二、税收的“三性”,强制性 国家凭借政治权利,以法律形式确定征税人和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但在市场经济下,强制只是税收的形式特征。由于政府必须依法课税,而税法是按照社会公众的根本意愿制订的,因而税收从根本上看又是自愿的。,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无偿性 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不再归还给纳税人,也不向纳税人直接支付任何代价或报酬。 在市场经济下,由于政府必须向全社会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税收作为公共产品的价格,从根本上看是有偿的。,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固定性 国家通过法律形式具体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税法一旦公布施行,征纳双方就必须严格遵守。,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 二、税收分类,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 (一)纳税人:纳税主体 (二)课税对象:税收客体、征税对象 (三)课税标准:课税依据 (四)税率 (五)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 (六)起征点与免征额 (七)课税基础,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一)纳税人:又称纳税主体,纳税人: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是纳税义务的法律承担者,只有在税法中明确规定了纳税人,才能确定向谁征税或由谁来纳税。 区别概念:纳税人与负税人 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在税收负担不能转嫁的条件下,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在税收负担可以转嫁的条件下,纳税人与负税人是分离的。,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二)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征税对象。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指对什么事物和什么活动征税,即征税的标的物。 ) 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在现代社会,国家的征税对象主要包括所得、商品和财产三大类。 与征税对象有关的几个概念是: 税源:指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税目: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它将课税对象具体化。其作用一是明确征税范围,体现征税广度;二是对具体征税项目进行归类和界定,以便针对不同的税目确定差别税率。,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三)课税标准:又称课税依据,课税标准:又称课税依据,指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是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 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计税金额(采用从价计征方法时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 应纳税额=计税金额税率 二是计税数量(采用从量计征方法时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 应纳税额=计税数量税率,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四)税率,税率:对课税对象征税的比率。(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税率是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法定比率,体现征税的强度和深度,是税收制度的核心。 税率的基本形式有: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固定税额)、累进税率。,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课税对象, 不论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 其主要特点,是税率不随课税对象数量的变动而变动。 在具体运用上比例税率又可分为产品比例税率、行业比例税率、地区比例税率。,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定额税率(固定税额),定额税率:根据课税对象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的征税数额,而不规定征收比例。 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不受价格变动影响。 税率具有累退的性质(相对于金额而言就具有累退性)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指同一课税对象随数量的增大,征收比例也随之提高的税率。 特点: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因计算方法和依据不同: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与之相应的税率计算税额。 超额累进税率: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每个等级分别按该等级的税率计征。,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举例说明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运用,例:某人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元,分别按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其应纳税额。适用税率如表所示。 (1)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为: 500015%750(元); (2)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则应纳税额为: 500 5%(2000-500) 10%+(5000-2000) 15%625(元),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比较,在所得额相同的条件下,使用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负重,使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负轻。 在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处,全额累进税率会出现税额增长超过所得额增长的不合理情况,超额累进税率则不存在这种情况。 全额累进税率在计算上简便,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税率的划分 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图81 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五)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1、税收能力 2、税收努力,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六)起征点与免征额,1、起征点:是课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未达到起征点时不征税;而一旦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则要就其全部的数额征税,而不是仅对其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 2、免征额:是在课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 起征点和免征额都是对纳税人的一种优惠,但前者优惠的是个别纳税人,后者则惠及所有纳税人。,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七)课税基础:税基,课税基础:简称税基。指建立某种税或一种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二、税收分类 (一)按课税对象的性质为标准,可将各税种分为: 所得课税、商品课税、财产课税。 按照此种方法进行的分类,是各国常用的主要分类方法,也是最能反映现代税制结构的分类方法。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我国税种可分为所得课税、商品课税、资源课税、行为课税和财产课税。,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二)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可分为: 直接税与间接税。 直接税: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的税种。 纳税人和负税人一致。 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属于直接税。 间接税:纳税人能够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种。 纳税人和负税人分离。 商品课税属于间接税。,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三)按照课税标准分类,可将税收划分为:,从量税与从价税。 从量税:亦称从量计征,按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量或体积等计算税额。如资源税。 从价税:亦称从价计征。按课税对象的价格或金额为标准,按一定税率计征的税收,如增值税、所得税等。 从价税的税额随课税对象的价格变化发生同向变化,收入弹性大,能适应价格引导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便于贯彻税收政策和增加税收收入,因而被多数税种所采用。,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汽油、柴油消费税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进口汽油、柴油的单位和个人,均为汽油、柴油消费税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无铅汽油适用税率每升0.2元 ,含铅汽油(铅含量每升超过0.013克)适用税率每升0.28元,柴油适用税率每升0.1元。,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四)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可将税收分为: 价内税与价外税。 凡税金构成价格组成部分的,称为价内税; 凡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称为价外税。 价内税的负担较为隐蔽,价外税的负担较为明显。中国的消费税与营业税都采取价内税。而增值税在零售以前各环节采取价外税,在零售环节采取价内税。西方国家的消费税大都采用价外税方式。,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五)按税种的隶属关系为标准,可分为: 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中央税是指管辖权和收入支配权划归中央政府的税收; 地方税是指管辖权和收入支配权划归地方各级政府的税收。 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中央和地方按一定比例分成。,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三节 税收原则,一、税收原则的提出 二、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 三、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一、税收原则的提出,(一)什么是税收原则 税收原则是政府在设计税制、实施税法过程中所遵循的准则,也是评价税收制度优劣、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它决定政府对什么征税(课税对象)、征收多少(课税规模)、怎样征收(课税方式和方法)等。,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二)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政府征税原则不同,例如: 亚当斯密(A. Smith)税收四原则 平等原则(普遍、公平) 以获益的比例缴费 确实原则 确实,包括纳税的时间、地点、手续、金额等,都要使纳税者确实明了 便利原则以便利纳税人为出发点 节约原则征税费用力求节约 “须设法使人民所付出的,尽可能等于国家所得的收入” 瓦格纳的税收原则是:财政原则、国民经济原则、公平原则、税务行政原则 尽管经济学家们在税收原则的表述上有所不同,但从各国税收制度的实践看,都离不开公平原则、效率原则。,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二、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一)公平原则:税收应当是公平的。 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 自亚当.斯密以来,许多经济学家都将公平置于税收之首。因为税收公平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是一个政治、社会问题。,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2、税收公平包括普遍征税和平等征税两个方面。 (1)普遍征税:所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毫无例外的依法征税。 (2)平等征税:国家征税的比例或数额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称。 横向公平: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同等纳税。 纵向公平:纳税能力不同的人不同等纳税。,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二)效率原则,1、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 2、税收的效率包括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 (1)税收的行政效率: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即较少的征收费用和便捷的征收方法。用征收费用与税收收入之间的比率来衡量。 (2)税收的经济效率:征税对经济运转效率的影响,宗旨是征税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也就是有效地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三)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的两难选择,公平与效率难以兼顾。 就某一具体的税收政策来说,往往不是以效率为主导,就是以公平为核心。 因此,对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的研究必须跳出具体的某一个税种的圈子,要从整个税制来考虑。作为税种集合的税制,通过各税种的互相补充,完全有可能组成一个公平与效率兼备的好税制。,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税收必须以公平为本,同时又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税收公平与效率往往处于两难的选择,因此,把税制的设计同本国的具体情况和长远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的税收原则,才是对公平与效率两者更深层次和更高层次的兼顾。,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三、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一)公平类税收原则,又分为: 1、受益原则,是指各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用的利益来纳税,或者说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应按各社会成员享用的份额来承担。 2、能力原则,是指征收以各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为标准,而不考虑各自对公共物品的享用程度。,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二)效率类税收原则,又分为: 1、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又称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在保证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应有利于经济发展,力图对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2、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涉及税制本身问题,所以又称税收的制度原则。,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一、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 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三、我国的税负转嫁,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一、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概述,(一)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的含义 1、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和价格升降直接联系(价格变动是税负转嫁的基本途径) 。 导致纳税人与负税人的不一致(因此就存在税负归宿问题)。 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且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一)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的含义,2、税收归宿 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转嫁的税负最后是由谁来承担的)。 对于具体的企业或个人之间的税负转嫁过程,税收归宿等同于负税人(税负的实际承担者就是负税人)。,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逃税:个人或企业以不合法的方式逃避纳税义务。 包括偷税、漏税和抗税。 造成税收的减少或损失。,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二)税负转嫁方式,1前转方式(顺转) 指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是税负转嫁的最典型、最普遍的形式。 大多发生在对商品的课税上。 根据加价额度和税款的关系,可分为充分转嫁、超额转嫁和不完全转嫁。,生产厂商 批发商 零售商 消费者 纳税人负税人,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2后转方式(逆转) 在纳税人无法实现前转时,通过压低进货的价格以转嫁税负的方式。 例如纳税人通过压低购进原材料的价格,将税负转嫁给原材料的生产者。,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3其他转嫁方式,(1)混转(散转) 前转和后转并行。即将税款通过提高销售价格转移一部分,又通过压低进价转移一部分。 (2)消转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自我消化税款。 (3)税收资本化 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的课税,预先从商品价格中扣除,然后再从事交易的方式。,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 税负转嫁的最主要方式是变动商品的价格,因而,以商品为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关系密切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比较容易转嫁。而所得课税往往难以转嫁。,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需求弹性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需求弹性大-前转较困难 (原因分析) 需求弹性小-前转较容易 (原因分析) 供给弹性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供给弹性大-税负转嫁较容易 (原因分析) 供给弹性小-税负转嫁较困难 (原因分析) 总之,税负转嫁的主要途径是价格的变动,转嫁的幅度取决于供求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就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弹性来说,哪方弹性小,税负就向哪方转嫁,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时,税负由买卖双方平均负担。,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图8-4 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的税负转嫁和归宿,图8-3 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税负转嫁归宿,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案例研究:卷烟厂缘何成为纳税大户? 析论税收的转嫁与归宿,一、基本情况 据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2005年的纳税百强企业,名列冠亚军的虽然是石油集团,但烟草行业却占据35家,几乎将近“半壁江山”。纳税百强企业去年共缴税约人民币(下同)1800亿元,其中35家卷烟厂所缴付的税金,总共是750亿元,单是获得季军的玉溪红塔烟草集团,就交了近100亿元的税。 据了解,中国的烟民人数,保守估计达3亿多,是世界第一的抽烟大国。截止2005年,中国共有卷烟企业123家。共上缴税收2400亿。,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二、案例评析,从统计数据看,卷烟厂的确提供了巨额的财政收入,对卷烟课征重税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就目前而论,世界各国平均的卷烟销售税收率(对卷烟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特种税、附加税等各项税收占卷烟市场零售价格之比)约为51%。在名列前10位的卷烟生产大国中,中国的卷烟销售税收率为55%,英国为80%,巴西为74%,荷兰为72%,德国为70%,土耳其为66%,日本为61%,印度尼西亚为46%,美国为29%,俄罗斯为20%。可以看出,卷烟税负是十分沉重的。在大多数国家,其市场价格的一半以上都直接或间接地转化成了税收。然而,对卷烟征收的税收大多为流转税,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却是可以转嫁的。从理论上说,转嫁的途径既可以是提高卷烟的销售价格,又可以是压低烟叶的采购价格。对卷烟征收的税收大多为流转税,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却是容易转嫁的。 从税负转嫁与归宿原理来看,主要转嫁途径是哪一条呢?主要是谁承担了烟草税?烟草企业是纳税英雄吗?,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政府对卷烟征收重税,除了获取更多的财政收入之外,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为了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由于卷烟内含焦油、烟碱及其他一些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使得卷烟消费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其它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铜压延加工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红楼春去课件
- 市直机关工委大兴调查研究工作方案
- 2025年征兵知识试题及答案
- 白茶烟草知识培训课件
- 采购培训课件
- 公安部培训课件
- 精确时间的步伐课件
- 中级电工培训课件
- 2025年4s店代步车使用协议(三篇)
- 司法鉴定异议书的格式与范本
- 学校食堂服务承诺书
- 《浅析人工智能的伦理关切与治理研究》3100字(论文)
- 海洋平台设备防腐施工方案
- 创新产品设计方法论
- 2024年巴西白糖进口贸易合同模板一
- 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跨学科教育方案
- 肠梗阻业务学习
- 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调查表
- 江西天宇化工有限公司30万吨年离子膜氯碱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