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系统的组织成分,1神经元(NEURON)-功能细胞 2神经胶质(NEUROGLIA)营养、支持细胞,脑子是什么的问题,神经元(NEURON),神经系统专用术语,神经核 神经节 神经 神经束,结构组成,The brain 脑,Telencephalon 端脑 Diencephalon间脑 Brain stem 脑干 Cerebellum 小脑,中枢神经系统,脑 (名称的来源) 1端脑(额、顶、颞、枕、岛、边缘叶) 2间脑(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后丘脑、底丘脑) 3脑干(中脑、桥脑、延髓) 4小脑 脊髓,周围神经系统,1 脑神经(12对) 2脊神经(颈胸腰骶)31对,端 脑(顶端),(一)端脑的外形和分叶,大脑横裂,大脑纵裂,端脑(大脑),顶枕颞叶分界,顶 叶,颞 叶,枕 叶,额 叶,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额 叶,颞 叶,顶叶,枕 叶,外侧面,岛 叶,脑回,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中央前回,中央后沟,中央后回,顶内沟,顶 上 小 叶,顶下小叶,缘上回,角回,颞上沟,颞下沟,颞 上 回,颞 中 回,颞 下 回,1、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脑沟和回,内侧面,中央旁小叶,胼胝体,距状沟,楔 叶,舌回,胼胝体沟,海马沟,扣带沟,边缘支,扣 带 回,钩,海马旁回,2、大脑半球内侧面的大脑沟和回,底面,嗅束,嗅球,嗅三角,海马旁回,钩,海马沟,3、大脑半球下面的大脑沟和回,3)视区,距状沟两侧的皮质(17区),一侧半球视区管理双眼对侧半视野(同侧半视网膜),4)听区,位于颞横回(41、42区),接受双侧听觉传入,5)平衡区,中央后回下端面区附近,6)味区,中央后回下方的岛盖部,7)嗅区,(海马旁回)钩附近,8)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44、45区),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9)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22区),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不理解),10)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30区),受损产生失读症,11)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8区),受损产生失写症,关于优势半球:,左右半球发育呈不对称性,各有优势,左侧半球以语言、 意识、数学分析等活动为主;右侧半球以非语言信息,如 音乐、图形、时空概念等为主。,机能定位,大脑皮质,大脑皮质某一特定的部位只与某种 特定的纤维相联系,形成若干不同 的功能区,称为 中枢。,6. 嗅觉区,10. 书写中枢(8),11. 听觉性语言(听话)中枢(22),12. 视觉性语言(阅读)中枢(39),8.内脏活动中枢,边缘叶,4,4,6,6,3,1,2,17,41,42,312,7. 味觉区,1.(第一) 躯体运动中枢,(4、6 区),2.(第一) 躯体感觉中枢,(3 、 1 、2 区),3. 听觉中枢,(41、42 区),4. 视觉中枢,(17 区),9. 运动性语言(说话)中枢(44、45),Wernicke 区,Broca 区,间 脑,背侧丘脑,下丘脑,背侧丘脑,是两个卵圆形的灰质团块,借丘脑间粘合连接而成,其外侧面邻近内囊,背侧面和内侧面游离,内侧面参与组成第三脑室的侧壁。,背侧丘脑的核团,前核群:是边缘系统的一个重要中继站,与内脏活动有关 内侧核群:可能是联合躯体和内脏感觉冲动的整合中枢 外侧核群: 背侧部 腹侧部 腹前核VA 腹外侧核VL 腹后核VP,背侧丘脑核团示意图,腹后核又分 腹后外侧核VPL 接受内侧丘系和 脊丘系的传导束 腹后内侧核VPM 接受三叉丘系 及味觉纤维,VPL,VPM,VPL,VPM,脊丘系、内侧丘系,三叉丘系,后丘脑,位于丘脑枕的后方 内侧膝状体 听觉传导通路的中继站 外侧膝状体 视觉传导通路的中继站,下 丘 脑,是丘脑下沟以下的部分,位于背侧丘脑的下方构成第三脑室的下壁和侧壁的下部。 下丘脑包括 视交叉 灰结节 乳头体 漏斗 垂体,下丘脑的主要核团,下丘脑核团较多,大多数界限不清。内侧区重要核团有: 室旁核 在第三脑室上部的两侧 视上核 在视交叉上方,室旁核和视上核分泌 的催产素和加压素沿 视上垂体束和室旁垂 体束输送到垂体后叶 视上垂体束 室旁垂体束,下丘脑的机能,下丘脑与大脑边缘叶共同调节内脏活动,是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通过对垂体的联系,成为调节内分泌活动的重要中枢。 另外,对体温调节、摄食、水盐代谢、生殖等活动进行广泛的调节。还与睡眠、情绪反应有关。,上 丘 脑,位于第三脑室顶部周围主要包括 丘脑髓纹 缰三角 松果体 7y后退化16y以后钙化,褪黑激素:其分泌活动与环境的光照有密切关系,有明显的昼夜周期变化。分泌不足时可出现性早熟;否则可导致青春期延迟。,底 丘 脑,位于中脑被盖和间脑的过渡区。 属锥体外系的重要结构。,The brain stem 脑干,组成 Medulla oblongata延髓 Pons 脑桥 Midbrain 中脑,Medulla oblongata延髓,腹侧面 Pyramid锥体 Decussation of pyramid 锥体交叉 Olive橄榄 Anterolateral sulcus 前外侧沟 Retroolivary sulcus 橄榄后沟:,Medulla oblongata 延髓,背侧面 上半部分 Gracile tubercle 薄束结节 Cuneate tubercle 楔束结节 Inf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 小脑下脚 Obex 闩 下半部分 参与组成第四脑室底部,Pons 脑桥,腹侧面 Basilar part 基底部 Basilar sulcus 基底沟 Bulbopontine sulcus 延髓脑桥沟 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 小脑中脚 Trigeminal nerve 三叉神经 Pontocerebellar trigone 脑桥小脑三角,Pons 脑桥,背侧面 Sup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 小脑上脚 Superior medullary velum 前髓帆,Midbrain 中脑,腹侧面 Crus cerebri 大脑脚底 Interpeduncular fossa 脚间窝 Posterior perforated substance 后穿质,Midbrain中脑,背侧面 Superior colliculus 上丘 Inferior colliculus 下丘 Brachium of superior colliculi 上丘臂 Brachium of inferior colliculi 下丘臂,General somatic motor nuclei 一般躯体运动核,Nucleus of oculomotor n.动眼神经核 Nucleus of trochlear n. 滑车神经核 Nucleus of abducent n. 展神经核 Nucleus of hypoglossal n.舌下神经核,Special visceral motor nuclei 特殊内脏运动核,Motor nucleus of trigeminal n. 三叉神经运动核 Nucleus of facial n. 面神经核 Nucleus ambiguus 疑核 Accessory nucleus 副神经核,小 脑,Cerebellum,小 脑 的 外 形,上面 小脑蚓 小脑半球 原裂,下面 小脑扁桃体 绒球 小结 蚓垂 蚓锥体,脊 髓 Spinal Cord,脊髓的外形,两端,上端: 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 下端:成人L1下缘(新生儿L3) 脊髓圆锥、终丝(固定脊髓),两膨大,颈膨大 (臂丛C5-T1) 腰骶膨大(腰骶丛L2-S3),六条沟,前正中裂(较深) 后正中沟(较浅) 前外侧沟(2个,发出脊神经前根根丝) 后外侧沟(2个,接受脊神经后根根丝) 注:颈髓和胸髓上部后外侧沟与后正中沟之间有2条后中间沟(薄束出现),31节段,颈髓8节 ( C8 ) 胸髓12节 ( T12 ) 腰髓5节 ( L5 ) 骶髓5节 ( S5 ) 尾髓1节 ( Co1 ),L1,下缘,颈膨大,腰骶膨大,前正中裂,脊髓节段与椎骨对应关系,脊髓节段 相应的椎骨 推算举例 C14 与相同序数椎骨同高 C3对应C3椎体 C5-T4 比同序数椎骨高一个椎体 T2对应T1椎体 T58 比同序数椎骨高二个椎体 T7对应T5椎体 T912 比同序数椎骨高三个椎体 T10对应T7椎体 L15 平对第10、11、12胸椎体 S1-5、CO 平对第一腰椎体,脊髓节段与椎骨对应关系,不同颜色区分脊 髓节段与脊神经,胸神经皮支 的节段性分布,T2,T4,T6,T10,T12,T8,胸骨角平面,乳头平面,剑突平面,脐平面,肋弓平面,灰质,后角,中间带,前角,白质,后索,外侧索,前索,脊髓内部结构,中央管,灰质联合,脊髓的功能 传导和反射,膝跳反射示意图,周围神经系统,1 脑神经(12对) 2脊神经(颈胸腰骶)31对,脑神经,四、与脑相连的部位: 端脑,间脑, 中脑、, 脑桥、, 延髓、。,一端脑,二间脑 三腹四背在中脑 五六七八在脑桥 最后四对延髓找,五、脑神经与脊神经的差别 1.脑神经可分为感觉性、运动性、 混合性 脊神经均为混合性 2.脑神经中内脏运动均属副交感成分(V、VII、IX、X) 脊神经中则多数属交感成分,且各对均有,仅S2-4含副交感 3.脑神经中一般躯体感觉、内脏感觉纤维的胞体是假单极神经元 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的胞体为双极神经元(蜗神经节、前庭神经节) 脊神经中感觉纤维的胞体均是假单极神经元,脑 神 经,脑神经概述: 一、口诀 : 嗅视动眼 滑叉外展 面庭舌咽 迷走副神舌下全,二、纤维成分: 一般躯体感觉 特殊躯体感觉:视器、前庭蜗器 一般内脏感觉 特殊内脏感觉:味蕾、嗅器 一般躯体运动:眼外肌、舌肌 一般内脏运动:心肌、平滑肌、腺体 特殊内脏运动:咀嚼、面肌、咽喉肌,三、性质: 感觉性(、) 运动性(、) 混合性(、),脑神经 总论,1.名称、记忆方法,2.脑神经表示法, 纤维成分、分类, , , ,3.神经节,单纯 感觉,单纯 运动,混合 性N,Cranial nerve,筛孔,嗅球,脑神经各论,嗅神经,Olfactory n.,上鼻甲和 相应鼻中隔粘膜,嗅丝,(端脑),、嗅神经 1、性质: 特殊内脏感觉性神经 2、出入颅的部位: 筛孔 3、 功能: 传导嗅觉,视神经,视交叉,视N管,(间脑),Optic nerve,视神经盘 (节细胞轴突汇聚),、视神经,1、性质: 特殊躯体感觉性神经 2、出入颅的部位: 视神经管 3、功能: 传导视觉,trochlear n.,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上斜肌,动眼N 副核,脚间窝 (中脑),动眼N 核,眶 上 裂,上支,上直肌 上睑提肌,内、下直肌,下斜肌,下支,瞳孔括约肌 睫状肌,展神经,外直肌,海 绵 窦,前髓帆 (下丘下方),滑车N核,Abducent n.,展N核,桥延沟 (内),Oculomotor n.,、动眼神经,1、性质:运动性神经,2、走行:出脚间窝 穿海绵窦 经眶上裂 3、纤维成分与支配: 躯体运动纤维-上支:支配上直肌和提上睑肌 下支:支配下直肌、内直肌和下斜肌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睫状N节) 4、损伤: 上睑下垂 眼外斜视 瞳孔散大 对光反射消失 5、睫状神经节: 位于视神经与 外直肌之间 属副交感神经节,、滑车神经,2、走行:绕大脑脚 穿海绵窦 经眶上裂 3、纤维成分与支配: 躯体运动纤维-上斜肌,1、性质:运动性神经,标本观察,动眼神经,上支,下支,滑车神经,睫状神经节,、, 脑神经的成分,所连核团,分支分布,展神经,三叉神经,Trigeminal n.,卵圆孔,圆孔,眶上裂,眶内结构和 眼裂以上 皮肤,鼻粘膜和 鼻背,口裂和 眼裂之间 皮肤 及深面结构,口裂以下和 颞区皮肤 口底结构,3、三叉神经节 位置:三叉神经压迹处 构成:感觉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 性质:感觉性,该节是传导头面部 浅感觉的第一 级神经元胞体,4、分支,眼神经(感觉性),走行:穿海绵窦 经眶上裂,分布,鼻背及眼裂以上皮肤 眼球壁,部分鼻粘膜,额神经,分支: (1)额神经:分布额顶、上睑部、鼻背、 内眦部皮肤 (2)泪腺神经:泪腺、上睑、外眦部皮肤 (3)鼻睫神经:鼻背、眼睑皮肤及泪囊 筛窦、鼻腔粘膜 角膜、睫状体、虹膜,分支: (1)眶下神经:下睑、鼻翼、上唇 (2)颧神经:颧、颞部皮肤 (3)上牙槽神经:上颌牙齿、牙龈、 上颌窦粘膜 (4)翼腭神经:腭、鼻腔粘膜、 扁桃体,额神经,下颌神经(混合性),走行:经卵圆孔 达颞下窝,分支与分布:,(1)耳颞神经,走行:夹脑膜中动脉 穿腮腺 伴颞浅A上行 分布:颞区皮肤,(2)颊神经,走行:颊肌表面 穿颊肌 分布:颊部皮肤、粘膜,(3)舌神经,分布:舌前2/3粘膜的一般感觉,(4)下牙槽神经,走行:穿下颌孔 至下颌管 出颏孔 改名颏神经 分布:口裂以下皮肤、下牙及牙龈粘膜,(5)咀嚼肌神经 (特殊内脏运动) 支配咀嚼肌,5. 损伤: 同侧面部皮肤及眼、口和鼻粘膜一般感觉丧失; 角膜反射因角膜感觉丧失而消失; 同侧咀嚼肌瘫痪和萎缩,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外展神经,2、走行:出脑桥 穿海绵窦 经眶上裂 3、纤维成分与支配: 躯体运动纤维-外直肌,1、性质:运动性神经,面神经,脑桥延髓沟 (中),内耳门,茎乳孔,Facial n.,面神经核,孤束核,上泌延核,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舌前2/3 味觉,翼腭N节,下颌下N节,鼓索,膝神经节,岩大神经,、面神经,2、走行:出脑桥 入内耳门 经内耳道 至面神经管 出茎乳孔 穿腮腺,1、性质:混合性神经,3、纤维成分: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面神经核面肌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上泌涎核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膝神经节-周围突舌前2/3味蕾,中枢突孤束核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传导耳部皮肤躯体感觉和表情肌本体感觉,4、主要分支,鼓索,(1)面神经管内的分支,走行:穿鼓室 至颞下窝 加入舌神经 分布:副交感纤维-下颌下腺、舌下腺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舌前2/3味觉,岩大神经 自膝神经节分出,出岩大神经裂孔 前行, 穿破裂孔与颈内动脉交感丛的 岩深神经合成翼管神经,穿翼管至 翼腭窝,入翼腭神经节(副交感) 换元, 支配泪腺的分泌。,5、损伤,(1)面神经管外:单纯周围性面瘫 口角偏向健侧,不能鼓腮 唾液从口角流出 伤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平 闭眼困难、角膜反射消失 (2)面神经管内: 除面肌瘫痪外,还出现 听觉过敏、舌前2/3味觉障碍 泪腺和唾液腺分泌障碍,(2)在颅外的分支,走行:出茎乳孔 穿腮腺 在腮腺前缘 呈放射状分五支 分布:面部表情肌,颞支: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 颧支:眼轮匝肌和颧肌 颊支:颊肌、口轮匝肌等口周围肌 下颌缘支:下唇诸肌 颈支:颈阔肌,6. 与面神经有关的副交感神经节 翼腭神经节:位于翼腭窝上部,来自岩大神经的纤维在节内换元后,分布于泪腺 下颌下神经节:位于下颌下腺与舌神经之间,来自鼓索的纤维在节内换元后,分布 于下颌下腺和舌下腺,标本观察,鼓索 膝神经节 内脏神经节 三叉神经,面神经的,和,标本 观察,面神经 膝神经节,位听神经,vestibulocochlear,脑桥小脑三角CPA,前庭蜗神经,内耳门,前庭N核 蜗N核,、前庭蜗神经,1、性质: 特殊感觉性神经 2、走行: 内耳道 内耳门 脑桥 3、功能: 蜗神经-听觉 前庭神经-平衡觉,舌咽神经,Glossopharyngeal n.,下泌涎核,孤束核,疑核,三叉神经脊束核,耳支,颈动脉窦支,舌支,咽支,(鼓室N),(鼓室丛),耳神经节,腮腺,上N节,下N节,颈静脉孔,、舌咽神经,2、走行:出延髓经颈静脉孔 出颅弓向前至舌,1、性质:混合性神经,3、纤维成分:(5种)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疑核,支配茎突咽肌 副交感纤维-起于下泌涎核,在耳神经节换元,分布于腮腺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胞体在舌咽神经下神经节,周围突:咽、舌后1/3、咽鼓管、鼓 室粘膜及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中枢突:孤束核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胞体舌咽神经下节,周围突:舌后1/3味觉;中枢突:孤束核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胞体在舌咽神经上神经节,周围突:耳后皮肤;中枢突:三叉神 经脊束核,4、主要分支,舌支:舌咽神经终支,舌后1/3粘膜和味觉 咽支:与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交织成丛, 发支分布咽肌和咽粘膜 颈动脉窦支:沿颈内动脉下行至 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 鼓室神经:发自下神经节,在鼓室内侧壁粘膜内 与交感神经纤维形成鼓室丛,发支分 布于鼓室、乳突小房和咽鼓管粘膜。 该神经的终支为岩小神经,含来自 下泌涎核的副交感纤维,在耳神经节 换元,随耳颞神经走行,分布于腮腺。,5. 与舌咽神经有关的 副交感神经节: 耳神经节,标本观察,面神经的5条表情肌支,副神经,、迷走神经,1、性质:混合性神经,2、纤维成分: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喉肌、咽肌 副交感纤维-颈、胸、腹部 脏器的心肌、平滑肌腺体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耳廓、外耳道皮肤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颈、胸、腹部 脏器的感觉,3、主干走行,出延髓 经颈静脉孔出颅 颈动脉鞘 胸廓上口 肺根后方 食管前后 穿 膈的食管裂孔 至胃的前后,4、主要分支,喉上神经,走行: 分支分布:,颈内动脉内侧 舌骨大角,外支-支配环甲肌 内支-分布于声门裂 以上的喉粘膜,喉返神经,走行: 分布:,左侧-勾绕主动脉弓 右侧-勾绕锁骨下动脉,返至颈部 在气管与食管之间上行 入喉 称喉下神经,运动纤维-喉肌(环甲肌除外) 感觉纤维-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粘膜,腹部分支,迷走神经前干,胃前支 肝支,迷走神经后干,胃后支 腹腔支-腹部实质性脏器、 结肠左曲以上消化管,5. 损伤 主干损伤后 内脏活动障碍:脉速、心悸、恶心、呕吐、呼吸深慢 咽喉感觉障碍和肌肉瘫痪:声音嘶哑、语言和吞咽困 难,腭垂偏向一侧,、副神经,2、构成: 3、支配:,1、性质:运动性神经,脑根:疑核 脊髓根:副神经核,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4、损伤: 头不能向患侧侧屈,面部不能转向对侧 患侧肩胛骨下垂,、舌下神经,2、走行:出延髓 穿舌下神经管 经颈内动、静脉之间 弓形向前入舌 3、支配: 全部舌肌 4、损伤: 同侧舌肌瘫痪,1、性质:运动性神经,脑室,内部结构,位于大脑半球内,有左、 右对称的腔隙,内含无色 透明的脑脊液。侧脑室在 其前部经室间孔与第三脑 室相通;与大脑半球的分 叶相对应,侧脑室可分为 四部: 中央部 前角 后角 下角,侧脑室,是大脑半球内的腔隙,内有大量脉络丛,分四部,中央部:位于顶叶,中央部,前角:深入额叶,前角,后角:深入枕叶,后角,下角:深入颞叶,下角,侧脑室脉络丛,侧脑室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侧脑室标本照片,脑血液循环,脑循环系的特点是:有成对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互相衔接成动脉循环;静脉系多不与同名动脉拌行,所收集的静脉血先进入静脉窦再汇入颈内静脉;各级静脉都没有瓣膜。它包括脑的动脉系统和脑的静脉系统。,颈内动脉(前中),自颈总动脉发出,在颈部上升至颅底,前行至破裂孔出入颅。 临床上将颈内动脉分为四段:(1)颈段:位于颈部;(2)颈内动脉管段:又称岩骨段;(3)海面窦段:位于海面窦内;(4)床突上段:位于前后床突上方; 颈内动脉的主要分支如下:(1)眼动脉:供应视网膜和眼球的血液;(2)后交通动脉;(3)脉络膜前动脉;(4)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5)大脑中动脉:它是颈内动脉的延续。,椎-基地动脉系统(后),椎动脉为椎基底动脉系的主干动脉,左右各一。其主要动脉干和分支如下:(1)小脑后下动脉:发出的主要分支有延髓支、小脑支和脉络膜支;(2)小脑前下动脉;(3)内听动脉;(4)脑桥支;(5)小脑上动脉;(6)大脑后动脉:它分为枕支和颞支。,脑底动脉环,又称大脑动脉环或WILLIS氏环,位于脑底部。它是有两侧的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近侧端、大脑前动脉近侧端和一条前交通动脉组成。脑底动脉环是脑内主要动脉间的吻合结构,它是一个潜在的侧副循环代偿装置。,颅脑的静脉,脑的静脉多不与动脉拌行。它分为两组。浅组精脉主要收集皮质和皮质下髓质的静脉血,引入临近的静脉窦。深组静脉主要收集深部髓质、基底核、间脑、脑室等处静脉血,汇集成一条大静脉注入直窦。,脑的浅静脉,可分为三组,即大脑上静脉、大脑中静脉、大脑下静脉。(1)大脑上静脉:收集半球外侧面上部和内侧面上部的静脉血,向上注入上矢状窦。(2)大脑中静脉:收集外侧裂附近的静脉血注入蝶顶窦和海绵窦。(3)大脑下静脉:它主要收集颞叶大部和枕叶外侧面的静脉血,向后注入横窦。,脑的深静脉,位于脑深部的静脉,主要收集大脑半球深部髓质、基底神经节、间脑以及脑室脉络丛等处的静脉血。主要的深静脉如下:(1)大脑大静脉:在大脑镰和小脑幕相连接处的前端与下矢状窦汇合续为直窦。(2)大脑内静脉:该静脉主要收集豆状核、尾状核 、胼胝体、侧脑室和第三脑室脉络丛及丘脑等处的血液。(3)丘脑纹状体静脉:主要收集丘脑、胼胝体、纹状体和丘脑等处的血液。(4)隔静脉:主要收集透明隔、胼胝体嘴部和额页深部的血液。(5)基底静脉:主要收集垂体、基底节、前穿质、后穿质、灰结节、乳头体、岛叶、海马沟回及大脑脚的血液。,1.感觉传导通路 the sensory pathways 2.运动传导通路 the motor pathways,pathways of nervous system,数级神经元效应器 effector,感受器数级神经元大脑皮质或 receptor 皮质下中枢,大脑皮质或 皮质下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the sensory (ascending) pathways,视觉 vision 听觉 hearing 平衡觉 嗅觉 smell 味觉 taste,感觉传导通路,痛觉 pain sense 温觉 temperature s. 触觉 touch s. 压觉 press s. 本体觉 proprioception 内脏感觉 visceral s.,一般感觉 特殊感觉,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觉deep sensory、精细触觉fine touch传导通路,感受器,躯干四肢肌腱、关节 、皮肤感受器,周围突,脊N,第一级N元,脊N节,中枢突,后根内侧部,薄束、楔束,第二级N元,薄束核、楔束核,交叉,丘系交叉,第三级N元,丘脑腹后外侧核,投射纤维,丘脑上辐射,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中央前回,大脑皮质,内侧丘系,对 侧,(内囊后肢),S5,C8,T4,L3,延髓,脑桥,中脑,躯干四肢非意识性 本体觉、触觉传导通路,第一级N元 第二级N元,胸核 腰骶髓V-VII 层外侧部,同侧 脊髓小脑后束,小脑 下脚,脊髓 小脑,脊髓 L3-Co V-VII层外侧部,两侧 脊髓小脑前束,小脑 上脚,躯干四肢痛温觉pain and thermal传导通路,感受器,躯干四肢皮肤感受器,周围突,脊N,第一级N元,脊N节,中枢突,后根外侧部,背外侧束中上升1-2节段,第二级N元,交叉,白质前连合,第三级N元,丘脑腹后外侧核,投射纤维,丘脑上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中央前回,大脑皮质,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系,对 侧,脊髓 I、V、VII、VIII层,中脑,脊髓,延髓,脑桥,腰骶髓I、V、VII、VIII层,右足底内侧痛觉传导通路,右足底皮肤感受器,躯干四肢皮肤感受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F 2312-2025FDR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校准规范
- 2025贵州台江县民族中医院第二次招聘备案制专业技术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广清市质量安全培训课件
- 2025福建福州市鼓楼区拟任命人民陪审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安全培训教师介绍词简短课件
- 2025江苏泰州学院招聘专职辅导员和专任教师1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省委金融办所属事业单位人才引进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非金属矿物制品:耐火项目建议书
- 2025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第二批高校毕业生录用人选的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江苏连云港市金灌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灌南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招聘34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含答案(典型题)
- GB/T 43795-2024磁性氧化物制成的磁心机械强度测试方法
- 脑梗取栓护理查房
- 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过程
- 大学英语四级词汇表(顺序-完整版)
- 山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五
- 胆囊炎胆囊结石教学查房课件
-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实践实验报告2800字】
-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 加油站服务承诺书的范文范文精简处理
- 师宗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项目环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