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全球经济、金融、贸易、生产和投资一体化时代,贸易强国应该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广义上看,当今可进行国际贸易的不仅包括传统的商品和服务,还包括货币、规则、技术以及产品标准。后者属于全球公共品和地区公共品范畴,也必须纳入到贸易强国的评判标准中,并作为划分贸易强国分类体系的一部分。贸易强国不是少数贸易大国的专有品,贸易小国也能成为贸易强国。贸易小国囿于国内市场规模、资源要素数量等限制,不可能形成很大的贸易规模,但它们可能在某些细分产品市场上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也应该属于贸易强国。因此,能否在商品与服务的生产中利用已有比较优势以及培育新优势是贸易强国的标志之一。更进一步,贸易强国应该具有层级结构。从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视角来看,贸易强国的内涵又有所不同。以往的贸易强国概念一般针对最终产品而言,但随着GVC贸易逐渐占主导地位,能否管控和协调GVC,能否占据GVC主导位置,能否在GVC某个生产工序上具有比较优势则是贸易强国所需要具备的新品质。事实上,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只是由于参与GVC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才得以很快提高其贸易规模,并在表面上出口高技术产品,但获取的增加值并不高。发达国家仍控制着GVC高端环节,并攫取了发展中国家出口的高技术产品的绝大部分增加值。所以,GVC背景下的贸易强国更多地应该表现为对GVC的控制能力、关键零部件产品和生产性服务的生产能力以及相应的创造贸易增加值的能力。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也是贸易强国的重要标志。一国境内生产能力不等于国际交换能力,后者更多取决于跨国生产能力、国际运输能力、国际营销能力等。跨国资本流动和跨国企业并购是形成国际化生产经营网络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主要形式。所以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的数量和作用是衡量一国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贸易强国的重要标志。本国货币的国际流通能力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贸易的综合实力。国际交换与国内交换不同,国际交换中商品和服务的定价权不仅来自一国商品和服务的贸易量,还来自该国货币在世界的流通能力。除了黄金具有世界货币的天然属性之外,在金本位制结束后,纸币在世界上能否具有较强的流通能力,取决于三种功能,即贸易结算功能、投资工具功能和储蓄货币功能。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功能,流通能力必然不强,那么也就不可能取得商品和服务交换中的定价权。一个国家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能力越强,越能占据国际贸易的有利位置。国际贸易必须在一定的全球经济治理框架下进行,同时也受这种治理框架的制约。依据经济学属性,全球经济治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全球公共品,传统上把它们归纳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国际规则。第二类是主权经济体为国际规则的执行所提供的运行载体、平台或其成本。第三类是企业和私人机构对优化国际经济治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或服务。本文提出第四类全球公共品,即跨国公司(或其行业协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标准、规范和准则。国际贸易中必须有各国都遵循的商业规则,这种规则的制订,攸关利益,而贸易强国一般都有较大的话语权。(摘编自裴长洪、刘洪愧中国怎样迈向贸易强国一个新的分析思路)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贸易强国的评判标准不仅涉及商品与服务,也涉及货币、技术等全球公共品和地区公共品。B. 贸易强国主要体现在贸易规模上,也体现在细分产品市场的国际竞争能力上。C. 贸易强国不是在出口最终产品上具有优势,而是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主导地位。D. 贸易强国既体现在国内生产能力上,也体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上。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在论证贸易强国不只有少数贸易大国时,进而指出贸易强国应该进行分类。B. 文章通过比较论证法,有力证明了创造贸易增加值的能力对贸易强国的重要性。C. 依据经济学属性,文章在对全球经济治理进行分类时,把它们归纳为三种类别。D. 对于贸易强国,文章先交代背景和评判标准,然后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它的内涵。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如果贸易强国只针对最终产品而言,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或可称得上贸易强国。B. 一国的货币在世界的流通能力强,那么该国就能取得商品和服务交换中的定价权。C. 中国只有加强对GVC的控制能力和提供全球公共品的能力,才可能成为贸易强国。D. 贸易强国的评判标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本文仅仅是对该问题的一种新阐释。(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老妇与猫【英】多丽丝莱辛她叫赫蒂,是与二十世纪同时诞生的。她们全家,很不舒服地挤在伦敦当局盖的一座便宜公寓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个严冬,她丈夫得肺炎病逝。她丈夫死时不过中年,现在她的四个子女都已是中年人了,只有一个女儿给她寄圣诞卡。此外,她在他们眼里并不存在。因为他们都是些体面的人,有家有业。他们总算是提起她的时候,就说她有几分古怪。她的儿女们,生怕她的吉卜赛血统,会以比老往火车站跑还要糟糕的方式表现出来。在她丈夫去世、儿女们陆续结婚离家以后,市政当局便让她搬到这座公寓里的一个小房间去住。有一天她看见一只小猫在一个肮脏的角落里发抖,她把它抱回了家。这栋楼里生活的全部是像赫蒂一样的人。楼里面到处都是猫,市政当局终于派了个官员来,说要坚决执行有关饲养动物的规定。就这样,她离开了住了三十年,几乎占去她生命一半时间的那条街。她暂时安顿下来后,就又开始做起买卖来,那个小房间很快就像她以前住的那间一样,摊满了五颜六色的不同质地的衣物和装饰衣服的金属小圆片。她的买卖不错。选举在即,政府准备安置像赫蒂这样的人。分配住房的官员来作最后的安排,赫蒂被安排到北郊市政当局办的一所养老院里去,“你不能把猫带去。”他机械地说道。她想好了主意,她和猫一起蜷缩着,坐在离原来住的那所房子两个门远的一所空房子的门廊里,过了几夜。大约两英里以外,耸立着三幢大空房子,在一个寒冷阴暗的黄昏,赫蒂和她的猫就在这个角落里安下了家。猫总是蜷缩在赫蒂那硬邦邦的瘦骨嶙峋的老胳膊里。赫蒂近来感到心里很乱,提不起精神来,不过她认为这是因为在春天到来之前,她还面临着一段漫长的冬天的缘故。其实她是病了。这时赫蒂已不再去想自己是个病人、生病的程度和生命的危险,不去想她活下去的渺茫希望。有时候她脑子还挺清楚,但是有时候她的思想是模糊不清的,她高声地说话,大声笑着。她甚至还匆匆忙忙地爬起来过一次,在破衣服堆里翻找一张四年前她那个好女儿寄给她的旧圣诞卡。她声音严厉而刺耳地向并不在场的四个子女说,她现在老了,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房间,“我是你们的好妈妈,”她当着看不见的证人老邻居、社会福利人员和一个医生的面,对他们大声喊道:“我从来没让你们缺过任何东西,从来没有!你们小时候我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你们!你们可以随便问任何一个人,问呀!问他们呀!”猫蹲伏着望着她,它已经陪着老妇人度过三个夜晚了。她的头垂在胸前,密密的白发从大红色的毛线帽子下露了出来,遮住了那张由于充血而带上的具有欺骗性红晕的脸这是冻昏过去以后的充血。她还没有断气,但是当晚就死了。至于那只猫,后来给一位官员捉走了。他们给它打了一针,正如我们说的那样,“让它去安睡了”。(有删节)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赫蒂对着看不见的证人说话的情节,表现了她对爱孩子却得不到回报的不解、委屈和抱怨。B.小说中老妇、猫象征着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在社会中没有地位、尊严,甚至要遭到别人的迫害,作者为他们感到不公。C.文中的赫蒂老人,善良、顽强、能干、爱子女,但面对逼她搬家的市政官员,却不敢反抗,可见她性格中又有十分懦弱的一面。D.文章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将伦敦社会底层的老妇人与猫的悲惨生活描绘了出来,从而将英国社会的世态炎凉及当时社会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展现了作者冷静的现实主义批判风格。5.文章中多次出现的 “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6.结合全文,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健全地方税体系,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委员会和财政部及有关方面,正抓紧组织起草和完善房地产税法律草案。作为一个世界通行的税种,几乎每个国家的房地产税都有以下四个制度安排方面的共性。一是所有的工商业住房和个人住房,都会按照它的评估值来征税。二是都有一些税收优惠,比如规定一定的扣除标准,或者对一些困难家庭、低收入家庭、特殊困难群体给予一定的减免。三是房地产税属于地方税,其收入归属于地方政府,用于支付教育、治安和其他一些公共基础设施提供等的支出。四是税基确定非常复杂,需要建立完备的税收征管模式,才能使房地产税征得到、征得公平。我们将参考国际上房地产税制度性安排方面的一些共性特点,结合中国的国情,最终确立最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房地产税征收方案,使我们设计的房地产税制度能够更加合理、更加公平,既能够起到筹集财政收入、满足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需求的作用,又能够发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积极效应。(依据中国经济网所载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对房地产税问题答记者问整合)材料二:2011年1月27日,上海和重庆两地发布了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的试点方案并开始施行。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规定,从1月28日起对上海居民家庭新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和非上海居民家庭的新购住房征收房产税,税率视房价高低分别暂定为0.6%和0.4%。重庆市首批纳入征收对象的住房包括个人拥有的独栋商品住宅,个人新购的高档住房,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独栋商品住宅和高档住房建筑面积交易单价在上两年主城九区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积均价3倍以下的住房,税率为0.5%;3倍(含3倍)至4倍的,税率为1%;4倍(含4倍)以上的税率为1.2%;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税率为0.5%。(依据2011年新京报文章上海重庆开征房产税整合)材料三:上海市房产税减免条件免征条件1、本市居民家庭购买的首套房,免征。2、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购买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后,合并计算的家庭全部住房面积人均不超过60平方米的,免征。3、本市居民家庭中的子女成年后,因婚姻等需要而首次新购住房,且该住房属于成年子女家庭唯一住房的,免征。4、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重点产业紧缺急需人才,持有本市居住证并在本市工作生活的,其在本市新购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免征。5、持有本市居住证满3年并在本市工作生活的购房人,其在本市新购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免征。退税条件1、本市居民家庭在新购一套住房后的一年内出售该居民家庭原有唯一住房的,已征收的房产税,可退还。2、持有本市居住证满3年并在本市工作生活的,已征收的房产税,可退还。(依据华律网相关文章整合)材料四:征收房地产税对楼市的影响,一直都存在争议。一种意见认为,征收房地产税,会使同时具有多套房的人群,提高房租弥补缴纳的房产税,从而推动房价上升。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征收房地产税,会增加房子的持有成本,减少炒房人群并促使投资者抛售房产,从而导致房价下降。不可否认,未来房地产税出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房价。但是影响房价的因素是复杂的,房价是升是降还要综合土地制度、住房制度、投融资制度等进行多方面考量。(依据搜狐网相关文章整合)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房地产税是世界通行的税种,属于地方税。我国征收房地产税的主要目的是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B. 按照房地产评估值征税、有税收优惠政策、收入归属地方政府、税收征管模式完备是国际上房地产税制度安排方面的共性。C. 房产税试点方案施行以后,上海户籍家庭在本市购买首套房免征房产税,非上海户籍家庭在上海购房则不能享受这种优惠。D. 征收房地产税对我国楼市的影响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会增加房子的持有成本,导致房价下降;也有人认为会推动房价上升。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在保证本市居民基本居住需求方面,上海房产税试点方案有诸多考虑,如首套房免征、设置较高的免税面积等,可见上海有排外倾向。B. 国外相对成熟的征税模式和2011年以来上海、重庆两地房产税试点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将给我国房地产税制度的设计提供有益借鉴。C. 我国房地产税法目前还处在起草和完善法律草案阶段,正式落地还有一定时日,一旦落地,交纳房地产税将成为每个家庭的支出项目。D. 房地产税法的出台,有利于民众接受“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理念,因为房屋持有成本的提高,一定会使炒房人无利可图。9. 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上海和重庆两地房产税试点工作中税率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节选自宋史孙傅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11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B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C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2)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夜坐见白发寄别朱仲开、张瓯江陈鹤坐久北风起,江声带远沙。客愁初到鬓,乡梦不离家。林静无残叶,灯寒有落花。怀君夜难寐,别绪转如麻。(注)朱仲开、张瓯江是作者的友人。落花,指灯花。14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首联描写了诗人深夜久坐时的感受,以动衬静,同时也照应了标题中的“夜坐”二字。B 颔联写自己客居他乡、双鬓染白让人发愁,点明了这首诗的主旨-乡愁,奠定全诗感情基调。C 颈联第二句转入写屋内情景,“寒”字营造了场景氛围,暗示了诗人此时孤寂的心境。D 这首律诗语言平实、自然,“夜坐”之中蕴含着诗人细腻真实的人生体验。15本诗尾联“怀君夜难寐,别绪转如麻”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两句的精妙之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在离骚中,写只要自己的内心是美好的,那么别人不了解自己也无妨的句子是“_,_”。(2)阿房宫赋中“_,_”两句写人置身于阿房宫中便会迷失方向,突出了这一建筑的错综复杂。(3)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化用五丁开山的传说,写出了古代劳动人民开辟蜀道之艰难。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在与子女的关系中,父亲距离子女常常比母亲更远,( )。这与传统社会对父亲角色的定义有关。有了家庭,父亲被天然地视为支柱,这个角色要求他们在外 ,去成就事业。人到中年,父亲面临的工作、家庭压力越来越大。但中国的父亲习惯 ,父亲不允许懦弱,只得默默承受。子女而言,往往中国的父亲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能带给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并且少了几分慈祥温和。这样的父亲形象本身就不是 的。增进了解的唯一途径,是敞开心扉进行沟通。情感需要表达,而不单单依靠“意会”。孩子未成年时,往往是父母主动沟通。但当父母与子女的身心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前者开始老去,后者成长成熟时,沟通需要由子女主动发起。子女主动关心和探望,会影响父亲原有的情感表达习惯,彼此增进了解;同时,也可以引导子女纠正对于父亲角色的一些认识偏差,重新树立一种更亲密的情感关系,子女和父亲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父亲与子女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B 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父亲与子女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C 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父亲与子女之间未能增进了解。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母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高D 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母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高。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子女与父亲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浪迹天涯 隐忍不发 无懈可击 亲密无间B 东奔西走 隐忍不发 十全十美 亲密无间C 东奔西走 忍辱负重 无懈可击 如胶似漆D 浪迹天涯 忍辱负重 十全十美 如胶似漆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就子女而言,中国的父亲往往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虽他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几分慈祥温和。B 在子女看来,中国的父亲往往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虽能带给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几分慈祥温和。C 对子女来说,中国的父亲往往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虽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几分慈祥温和。D 子女而言,往往中国的父亲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虽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几分慈祥温和。20.下面是某校长邀请校友来校参加学校60周年校庆活动信函中的一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岁月如歌,沧海桑田。2018年12月28日,母校将迎来60周年寿辰。这是全校校友耿耿于怀的盛典。在此,我要代表学校八百余名师生,热忱邀请您重返母校,欢聚一堂,重温您们意气风发的求学时光,同览母校勃勃发展的新姿新貌,畅叙手足情谊,分享成功喜悦,共话美好前景。我们相信,母校60周年校庆必将因您的参与而更加精彩。21.下面是疫苗从研发到投入市场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60分)古老和年轻,旧与新是中国故事的两种原色。今天,许多古老的中国故事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意义后重又获得了蓬勃生机;而许多全新的中国故事往往因着其古老智慧而弥散着历久沉香。从始皇驰道到今天纵横万里的中国路,从赵州桥到今天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从张骞出塞到今天横贯中西的一带一路,从本草纲目到今天荣获诺奖的抗疟特效药青蒿素它们无不散发着古老与年轻,旧与新交相融合的光彩!你作为一个“00后”,亲历见证着这些中国故事,有怎样的感触和体会?请你以此为内容写一篇作文。要求:综合阅读材料,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高三月考语文答案1.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项,关系有误,把原属并列关系误当成主次关系。据原文,贸易小国“可能在某些细分产品市场上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也应该属于贸易强国”,可知“细分产品市场的国际竞争能力”同等重要。C项,表述不当,据原文,“以往的贸易强国概念一般针对最终产品而言,但随着GVC贸易逐渐占主导地位,能否管控和协调GVC则是贸易强国所需要具备的新品质”,可知最终产品、管控GVC能力等都是评判贸易强国的标准。D项,认知无据,原文只说“一国境内生产能力不等于国际交换能力”,认为“贸易强国体现在国内生产能力上”于文无据。2. 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C项,归类片面,结合原文内容“本文提出第四类全球公共品,即跨国公司(或其行业协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标准、规范和准则”分析可知,为四类。3. 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项,以偏概全,据原文“国际交换中商品和服务的定价权不仅来自一国商品和服务的贸易量,还来自该国货币在世界的流通能力”分析可知,可知至少有两个条件。4. C(老妇是因为要与猫在一起,才被迫搬家,而非懦弱不反抗)5.情节:猫是老妇人不断搬家的原因,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3分)主旨:猫与老妇人相依为命,子女与社会却漠视老人,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强化了小说的悲剧效果。(3分)6.情节:补充交代猫的最终结局,使小说情节完整(2分);人物:借猫的悲剧,烘托了老妇人的悲惨命运(2分);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社会冷漠无情的讽刺与批判(2分) 7.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C项,“非上海户籍家庭在上海购房则不能享受这种优惠”以偏概全。符合材料三“免征条件”之4、5款的,即可享受该优惠政策。8. B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可见上海有排外倾向”有误。C项,“交纳房地产税将成为每个家庭的支出项目”有误,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尚未解决基本居住需求的家庭不必交纳房地产税。D项,“房屋持有成本的提高,一定会使炒房人无利可图”中“一定会”表述过于绝对。9.相同点:两地均视房价高低实行差别化税率。(3分)(或:两地税率高低均与房价成正比)不同点:上海适用税率在0.4%-0.6%之间,重庆适用税率在0.5%-1.2%之间。(3分)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上海和重庆两地房产税试点工作中税率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上海和重庆两地发布了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的试点方案并开始施行”“从1月28日起对上海居民家庭新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和非上海居民家庭的新购住房征收房产税,税率视房价高低分别暂定为0.6%和0.4%”“建筑面积均价3倍以下的住房,税率为0.5%;3倍(含3倍)至4倍的,税率为1%;4倍(含4倍)以上的税率为1.2%;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税率为0.5%”概括答题要点。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10A试题分析:给文言文语段断句,需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由易到难,把能断开的先断开,对不能断开的字词要研究前后语句的含义及联系,看看断在哪里语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后的联系往往都有标志可寻,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就可以轻松断句。本题可根据年号、官职名、句意、标志来断句。故选A。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1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 项,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人。不能指其他儿子。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12.B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B项“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上皇徽宗,不是太子。“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杀了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不是杀的宦官。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3 (1)等到废钦宗立金人的文书到达,孙傅非常悲痛地说:“我只知道只有我们的君主能做中国的皇帝,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而死。”(2)金人即使不索求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他们,或许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帝”译为做皇帝,名词活用为动词,“苟”译为如果,“死”为动用法,译为为而死。(2)“俱”译为一同、一起,“面” 译为当面,名词作状语,“庶或”译为或许。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担任礼部员外郎一职。当时蔡條是尚书,孙傅给他陈述天下的事情,劝告他要立即有所变更。不这样的话一定会失败。蔡條没有采用他的话。升到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人入朝进贡,使者经过的地方,征调民夫整治舟船,骚动混乱,大量耗费。孙傅说,索求民力以至于妨害了农业生产,这样对于中原地区没有一点好处。宰相认为他说的和苏轼的话相同,就上奏皇帝把他贬为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言论虽然偶尔与苏轼的相合,本意也没有别的,只是就职论事责备的有点过头而已。许翰也被罢职离开。靖康元年,朝廷征召孙傅担任给事中,晋升为兵部尚书。他上奏章请求恢复祖宗的法令制度,钦宗问他原因,他说:“祖宗的法令能让百姓受惠,熙丰年间的法使国家受惠,崇观年间的法令使奸人得到好处。”当时的人 认为他说的是至理名言。靖康十一月,被任命为尚书右丞,不久又改任为枢密院同知,金人包围了都城,孙傅日夜亲自抵挡箭石。金兵分四面鼓噪着前进,宋兵败退,掉到了护龙河中,尸首都把护龙河填满了,城门急忙紧闭。这一天,金人于是登上了都城。靖康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国大帅的营帐求和,让孙傅辅佐太子留守都城,依然兼任少傅,二十天了皇帝也没有返回。孙傅多次写信请求进过送还皇帝。等到废钦宗立金人的文书到达,孙傅非常悲痛地说:“我只知道只有我们的君主能做中国的皇帝,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而死。”金人来索求太上皇、皇帝皇后、诸位王爷,嫔妃。孙傅留下了太子不遣送。秘密地谋划着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到了像宦官的两个人杀了他们,并杀了几十个死囚,带着他们的首级送给了金人,对金人说:“宦官想要私下里让太子出城,城门口的人互相争斗杀了他们,误伤了太子。趁着大帅的军队讨伐平定的机会,杀了这些作乱的人来献上,如果还是不停止,我就只有用死来继续。”过了五天,没有肯承担这件事情的人,孙傅说:“我是太子的 老师,应当和太子一同生死。金人即使不索求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他们,或许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于是跟从太子一起前往。守门的人说:“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你参与什么?”孙傅说:“我是宋朝的大臣,是太子的老师,应当誓死相随。”这一天晚上,留宿在城门下,第二天,被金人召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廷。绍兴年间,追赠他为开 府仪同三司,谥号忠定14B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B项,这首诗乡愁只是其中一种愁情,并不是主旨,诗歌还有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故本题选B项。15“怀君”“别绪”直接抒发了作者对两位友人的思念之情。“转如麻”使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写出羁旅、思乡、念友等多种愁情交织的状态。试题分析:题干是“本诗尾联怀君夜难寐,别绪转如麻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两句的精妙之处。”本题要求赏析诗歌的尾联,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可以从手法、内容、表达效果及情感等角度进行。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尾联“怀君夜难寐,别绪转如麻”,“怀君”“别绪”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友人的思念之情。“转如麻”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羁旅、思乡、念友等多种愁情交织的状态。【点睛】赏析诗句的妙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法,表达的效果及作用。答题模式基本是,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一一分析其手法的具体表现,再次写使用该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最后指出其表达的情感。16、(1)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2)高低冥迷 不知西东(3)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7A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上文是说“父亲距离子女常常比母亲更远”,与其衔接最紧密的应该是和其相比更进一层的“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母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高”“子女与父亲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与前文陈述对象不一致。由此应选A。18B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东奔西走:形容四处奔走或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到处活动。浪迹天涯:到处流浪,足迹遍及天涯海角。据语境“去成就事业”,应选“东奔西走”。隐忍不发:克制忍耐而不表露出来。忍辱负重: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屈辱,承担重任。语境中无“屈辱”之意,应选“隐忍不发”。十全十美: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无缺陷。无懈可击:没有漏洞可以被攻击或挑剔,形容十分严密。语境无“严密”之意,应选“十全十美”。亲密无间:关系非常亲近密切,毫无隔阂。如胶似漆: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语境强调没有隔阂,应选“亲密无间”。故答案选B。19C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选项A,语序不当,“虽”应移到“他”后面。选项B,句式杂糅,可以删掉“产生”。选项D,中途易辙,“子女而言”并未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下面却开始说“中国的父亲”的事,或成分残缺,在“子女”前面加“对”;语序不当,“往往”应移到“父亲”后面。故答案选C。【点睛】辨析并修改病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常见的病句类型例如,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表意不明: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划分不明,省略不明和词义内涵不明。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看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看是否能同时修饰后面的两个词语。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20【答案】(1)“寿辰”改为“华诞”; (2)“耿耿于怀”改为“憧憬”或“魂牵梦萦”; (3)“我要代表”改为“我谨代表”; (4)“您们”改为“你们”或“您”; (5)“手足”改为“同窗”。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此题第一处“寿诞”用词不当,寿诞主要指年事已高的人寿辰。第二处“耿耿于怀”意思是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不符合全校校友的心情。第三处,“我要代表”显得语词过于强硬。第四处“您”不能用作复数。第五出“手足”是指亲生兄弟,此处同学聚会参加校庆应该用“同窗”。21【答案】疫苗研发包括实验室研制、临床前研究、三期临床研究三步。疫苗研制成功后,进入生产环节,在28冷藏保存的条件下流通,最后给消费者使用,并作应用研究,以观察上市疫苗的保护效力和安全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这是一道流程图描述的题目,题干的要求是: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考生要注意观察流程图箭头的指向的方向,然后按照顺序进行描述和概括,注意把握疫苗的几个阶段:研发阶段、生产阶段、流通阶段、使用阶段,抓住以上几个阶段的特点进行概括描述,最后要注意字数的要求。【点睛】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图片类,图片有解说和描述,解说注意照顾到图片中的所有的内容,然后理清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描述图片注意抓住题干要求的重心,重点描述图片中的对象的特征,内涵等,同时注意一些修辞的要求22重拾文化,共创未来古老的中国正焕发着青春的光彩现代化与近代化的口号充斥在我们的周围,但传统的文化却与我们渐行渐远。如何重拾文化的厚重感成了每个炎黄子孙所要解决的难题不可否认,西方引导的近代化和现代化给人类带来了高科技的享受,但随着地球资源日益加速的耗竭和生物圈环境日益严重的破坏,它也逐渐让人类走向了一条慢性死亡的道路。不仅如此,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世界变小,而人心与人心却逐渐的远离重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