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厅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部署.doc_第1页
省科技厅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部署.doc_第2页
省科技厅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部署.doc_第3页
省科技厅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部署.doc_第4页
省科技厅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部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省科技厅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部署今年上半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厅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支撑和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提高科技部门执行力,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推进创新型湖北建设,各项工作进展良好,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工作目标完成过半。一、2008年上半年完成的主要工作(一)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2月29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出席会议并讲话。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主题,研究部署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和措施。上半年以来,我们把深入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作为工作重点,以工作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创新推进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1、解放思想,大胆突破,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创业政策的优化。根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关于组织制订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速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指示,我厅认真组织开展政策调研、部门协商和征求意见等工作。组织专班实地考察学习了湖南省推进高校、科研院深化体制改革,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和江苏省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成功做法与先进经验;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研究和征求意见,先后七易其稿。我们在组织代拟实施意见的过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在充分考察和借鉴外省先进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湖北实际进行大胆突破,为省委、省政府提出一些具有突破性的政策建议。该实施意见6月份已由省政府正式印发施行(鄂政发200833号)。实施意见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的要求,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框架内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了更为宽松的环境。出台的22条措施针对性强,含金量高,操作性好,特别是对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股权多元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等政策作了实质性突破。意见的实施将推动我省高校、科研院所改革又一轮大突破,实现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新一轮大发展。上半年,我们还组织知名专家学者、地方党政领导和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负责人,从不同视角对意见作深入的政策解读,并组织湖北日报等主要新闻媒体进行系统宣传,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2、全面推动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引导和促进科技资源向经济建设的一线聚集。按照“面向需求、找准关键、设计目标、整合资源、建立体系”的总体要求,今年上半年对科技计划进行了重大调整,全面启动了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一是调整科技计划目标。根据湖北省产业发展现状、技术需求和发展需要,科技计划的目标由原来的重点培植科技资源、研发科研成果,转变为重点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加快建立创新体系。二是调整项目组织方式。将过去由企事业单位申报、科技厅组织专家评审后选择立项项目,调整为建立与市州政府科技工作会商机制,根据市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科技需求,研究确定重点实施的科技计划项目。今年4月初以来,我们四位党组成员带领相关处室分头赴全省12个市州,就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需求进行调研,通过与市州的工作会商,初步确定了今年省级科技计划重大和重点项目安排方案。三是调整科技计划资金流向和经费资助方式。由过去的主要流向高校和院所,调整为主要流向企业,资助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分摊企业的创新成本,让企业成为承担科技计划的主体。在项目立项上,从主要评价项目优势,调整为选择企业和团队。由企业牵头组织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团队,承担科技计划任务。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方式由过去的以“前资助”为主,调整为“前资助”、“后补助”、创业投资引导等多种方式并行。四是调整科技计划类别,明确各类科技计划的要求和业务处职责划分。科技计划类别由过去的13类调整为6类,极大减少了交叉重叠,加强计划的相互衔接,整合资源,实现效能最大化。重新制定了全厅科技计划管理工作流程,力求各类科技计划的目标定位清晰,申报主体和条件一目了然,立项管理流程规范明确。五是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督体系。从项目组织、项目评审、后期检查等方面加强管理,推进省科技计划管理的公开、公正、规范和高效,开通了科技计划项目建议网上征集系统,构建了广泛征集项目建议的公共平台,制定了各类计划的评审标准。3、积极探索和运用市场运作方式,推动建立我省科技创业投资体系。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我厅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风险可控、实现多赢”的原则,研究提出了我省创业投资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即:以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为基础,建立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资金的放大效应和示范作用,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建立若干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扶持综合性和专业领域的创业投资机构,扶持重点城市的区域性创业投资机构,扶持公司制、合伙制等不同形式的创投机构,支持我省境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逐步形成省市两级、覆盖到县,具有湖北特色的创业风险投资体系。今年上半年,我们草拟了湖北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草稿)和湖北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初步实施方案(草案),对引导基金的设立原则、管理方式、投资对象、滚动发展等提出了具体方案。同时,我厅组织专班赴北京、深圳和上海等地与创投机构展开洽谈,分别与深创投、华工创投、广东新的集团、鼎晟和(北京)投资管理公司、硅谷天堂创业投资公司、上海融昌资产管理公司和湖北华虹投资管理公司等单位进行了深入沟通与磋商,就引入资金与人才在湖北设立创业投资机构事宜达成了合作协议或意向。拟运用省级创业投资引导资金1亿元和省高投公司自有资金1237万元,采取公司制、有限合伙制和信托等不同方式,引进省外资金、机构和人才在我省设立五家总投资规模达10.53亿元的创业投资机构。目前,这五个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如下:一是合作成立湖北省众合投资中心(暂定名)。为广泛吸引省外民间资本,经省高投与广东新的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鼎晟和(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充分协商,三方签订了发起设立20亿元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基金协议书,一致同意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人民币“湖北众合投资管理公司”,并以湖北众合投资管理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共同发起设立有限合伙制基金湖北省众合投资中心(暂定名),约定首期三方入伙资金3亿元,其中省高投(引导基金)3000万元、广东新的1.2亿元、鼎晟和(北京)1.47亿元。二是合作成立湖北华科创投基金公司(暂定名)。为争取科技部的支持,拟由引导基金出资1000万元,华工创投出资1000万元,争取科技部风险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000万元,并由华工创投通过引进深圳尚盈投资管理公司及管理团队募集7000万元,设立规模为1亿元的公司型封闭式创业投资基金“华科创投基金”。三是合作设立湖北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公司(暂定名)。为支持重点城市创业投资机构的建立,引进上海融昌资产管理公司,联合武汉市科技局、湖北华虹投资管理公司,拟由引导基金出资600万元(占20%),上海融昌资产管理公司出资1530万元(占51%),武汉市科技局出资600万元(占20%),湖北华虹投资管理公司出资270万元(占9%),共同设立注册资本金为3000万元的投资管理公司,并由投资管理公司发起设立2亿元规模的创业投资基金,其中1亿元由投资管理公司各股东按管理公司的股权比例投资(引导基金出资2000万元),另1亿元由管理公司通过信托方式向社会募集。四是参与设立武汉硅谷天堂阳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暂定名)。拟由引导基金出资1000万元,浙江硅谷天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1000万元,发起设立1亿元武汉硅谷天堂阳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公司其余的8000万资金由浙江硅谷天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采取私募的方式对外募集。公司采取公司制基金的运作模式,交由浙江硅谷天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管理运作。五是合作成立“湖北创新资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暂定名)。学习、吸收、借鉴深创投的成熟经验和工作模式,拟由引导基金出资与深创投及其合作伙伴合作,在我省注册成立公司制创业投资基金“湖北创新资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暂定名)。公司投资规模2亿元,其中引导基金出资3000万元(占公司出资的15),深创投及其合作伙伴出资7000万元(占公司注册资本的35),剩余1亿元出资(占公司出资的50) 由深创投负责另行募集。4、组织实施“中小科技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推动企业上市。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创业-孵化-成长-扩张-上市”的全过程,针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关键环节和需求,整合科技金融资源和政策,构建政府与社会各方面力量相结合的培育支撑体系, 按照“面向主板,立足中小板,抢占创业板,积极融入境外资本市场”的原则,努力打造湖北科技型企业上市板块。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一是通过科技项目支持和引入风险投资,大力培育上市后备企业。我厅遴选了44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省上市后备企业重点培养。44家企业中,通过省科技转化重大项目支持的有15家,支持经费总额为9200万元;通过省科技研究开发及转化计划项目支持的有30家,支持经费总额为2696万元;已引入风险投资机构进入的有20家,风险投资总额为4.87亿元;正在组织与风险投资机构洽谈的有8家。目前,这44家企业中,处于申报发行阶段的企业有3家,处于上市辅导期阶段的企业有11家,处于改制或与券商洽谈的企业有30家。二是依托省高投公司,大力推进已投资参股的企业上市融资。省高投公司累计投资参股的创业投资机构、科技园区开发企业和“高成长、高技术”型企业共11家,投资总额1.28亿元,其中华中数控、鼎龙化学、襄樊新火炬已通过券商审核立项,启动了上市融资工作,计划今年内报送上市材料,武汉日新正由券商进行立项审核。三是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在现有的财政性支持企业科技发展的专项资金中调整结构,支持建立和完善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训网络体系,提升孵化器的培训能力和融资能力,为科技人员创业提供创业辅导、技术服务和融资服务,培育上市企业源头。四是搭建促进创业风险投资与科技企业对接、与科技项目支持对接的平台。在今年4月“中博会”期间,我厅组织举办了一次规模较大的风险投资和科技企业的对接活动,到会的境内外16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和我省200多家科技企业进行了对接洽谈,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37个,意向投资额达29.3亿元。会后,我们又组织了部分创投机构负责人以“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为专题,在襄樊和宜昌开展了两场大型培训讲座。目前正在组织创业风险投资与科技计划项目全面互动对接。5、推进省属科研院所深化改革,启动省化学院转改制试点。按照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我厅将所属的省化学研究院列为试点单位,在认真研究和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院所转改制的政策,广泛征求省化学院职工意愿并咨询有关专业机构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转制改制上市一并考虑和设计,转制改制一步走,将化学院由科研事业单位改造成为混合所有制,以管理、技术骨干控股的民营股份制公司,并尽快实现公司境内上市” 的总体思路。为了保障改革顺利推进,我们一方面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支持;另一方面,在厅内成立工作专班,制订工作日程表,在省化学院内部进行广泛深入的动员,分四批组织职工学习国家有关文件,统一认识,做深入细致的职工思想工作。目前,省化学院的转改制工作正按省政府批准的“总体方案”有序、稳妥地推进。省化学院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土地评估等工作民经完成;“人员安置方案”和“资产处置方案”已分别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国资委批准;化学院部分国有产权经在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公告,省化学院185名正式职工组成的自然人联合体已取得受让资格,职工正在积极筹资缴齐受让国有产权的首付款,并与我厅签订转让协议。化学院改革试点的带动作用也初步显现,省建材设计研究院等4家省属科研院所相继提出了转改制的申请或意向。(二)加强对科技资源的组织和引导,支撑和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以来,我们在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巩固我省科教优势的同时,不断改进工作机制,引导科技资源面向工业、农业、社会发展、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1、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鼓舞和推进下,上半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快速增长,总体规模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16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1606.8亿元,同比增长24.9;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14.5亿元,同比增长24.7,已完成全年目标(1000亿元)的51.45%;实现利税154.8亿元,同比增长23.9;完成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武汉海关统计)10.82 亿元,同比增长78.4。全省高新区建设和发展总体形势良好。16月份,全省13个高新园区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59亿元,实现增加值3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和31。东湖、宜昌、黄石、荆门、孝感等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均实现了高速增长,增速普遍在30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百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1-6月,全省百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72.7亿元,同比增长23.7%;实现销售收入260.8亿元,同比增长25.2%;完成产品出口交货值36.5亿元,同比增长34%;上缴税收18.1亿元,同比增长50.7%;研发投入10.1亿元,同比增长18.8%。紧紧围绕培育示范企业、建立示范体系两条主线,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专项工作。一是确定了黄石、襄樊两家新增试点城市,强化了省市联动,进一步完善了组织管理体系。二是以装备制造、冶金化工行业的离散型制造和流程型制造企业为重点,组织选择了56项制造业信息化示范项目。目前,这批项目即将进入立项评审阶段,我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将再添一批示范成员,形成新的示范亮点。三是我厅作为中南片区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牵头单位,积极探索片区工作开展的机制与措施,承担了中南片区制造业信息化工作联络工作,协同推进片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7月3日,我厅会同中南七省科技厅作为主办方,在武汉组织召开2008中国管理信息化大会。全省百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上半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18.3亿元,同比增长15.9%;实现销售收入424.6亿元,同比增长17.3%;完成产品出口交货值18.6亿元,同比增长27.5%;上缴税收17.7亿元,同比增长20.9%;研发投入11.5亿元,同比增长16.8%。2、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今年上半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摸清了农村科技工作现状与需求。一是系统调查和征集了农业企业以及地方特色主导产业的技术需求,对部分骨干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较为全面地掌握了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的主要需求;二是组织华中农大、省农科院等单位,开展了以“湖北农业科技再认识”为主题的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从宏观的角度和不同层面对我省农业科技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三是围绕领导关注的重点工作,分项开展了水体生态平衡养殖、奶牛养殖、牲猪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农村信息化以及星火富民小额贴息贷款项目可行性等多个专题的调研活动,分别形成了调研报告或工作方案建议。二是强化总体设计,着力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今年以来,集中力量开展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研究提出了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指导原则和功能定位,起草制定了基地认定办法和评价规范,初步确立了新型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架。按照上述总体规划和要求,初步遴选了2008年度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统筹考虑并完成了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和向国家推荐星火计划、富民强县、农转资金等项目的组织工作,提出了本年度农业领域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组建建议。三是以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为抓手,以建立创新团队和长效创新机制为目标,积极助推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一是调查摸清骨干企业现状。按照每个县市3-5家的要求,对全省涉农企业信息进行了收集整理,初步建立了涉农企业信息资源库;二是按照企业规模、盈利能力、成长性、上市前景以及所属领域等指标,已着手对企业进行梳理和筛选,以利进一步明确服务重点;三是以组织实施科技项目为引导,以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为抓手,对中博生化、合缘生物、武大绿洲、汉口精武、东湖水产、国宝桥米等重点企业建立了联系制度,积极引导企业剖析问题,找准关键,加快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创新团队和创新机制。四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紧密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科技服务的新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网络、通讯优势,整合广电、电信、远程教育等资源,通过科技信息资源、服务、培训等三大体系和应用示范专家咨询系统、区域科技资源管理系统、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多媒体应用系统和便携式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的功能,大力推进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持续、健康、向前发展。全省32个县市开展了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工作,涌现出了咸安、当阳、华容、仙桃、宜都等县市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的典型,以及“神农信科”这样专业性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企业。同时,湖北农技110成功申报为全国星火科技12396服务热线试点省份并开通试运行,IPTV视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已覆盖市州。二是依托星火科技培训网络,广泛开展农民培训服务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整体素质。以贴近经济、面向市场、服务社会、培养人才为目标,以全省92所星火学校为依托,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半年来,开发农村实用技术短、平、快多媒体课件5个,交换整合多媒体课件12个,新增农业产业专题数据库8个,信息数量20000余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达5万人次,转移劳动力3000余人。五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施进展顺利。其中,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方面,组织开展了单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水稻抗逆境(节水、抗高低温等)等减灾避灾技术和水稻地膜覆盖技术等七个方面研究工作,在鄂东南、江汉平原、鄂中北和鄂西北山区分别示范推广了双季稻优质高产、轻简化栽培、中稻优质高产和地膜覆盖技术,落实了项目核心试验区随州中稻高产栽培模式、房县地膜水稻高产试验工作。在特色水产专项实施方面,组织制定了专项实施管理细则和课题实施方案,逐一落实了课题实施条件,启动了相关研究与示范工作。在双低油菜丰产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方面,组织开展了新品种繁育、轻简化栽培等研究工作,召开了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现场会,新建了天门、武穴、公安等10个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突破了少耕精量联合直播等关键技术,为大灾之年取得油菜丰收提供了技术支撑。3、推动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围绕改善民生、产业发展、节能减排三大任务,全力推进全省社发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加强医学临床中心建设,推动节能减排示范工程,抓医药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发展领域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是在已组建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基础上,择优组织推荐申报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我省技术创新平台的水平和层次。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推荐了湖北省纳米药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共同推荐了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与长江科学院联合申报国家级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是进一步完善医药和环保领域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已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结合企业和产业的发展需求,初步选定了一批工程中心和综合技术平台建设备选项目。三是继续推进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建设,按照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新的定位,修改了医学临床研究中心评审标准和评审方式,侧重于创新体系建设、对医疗水平的带动作用及人才的培养。通过筛选和评审,拟在妇科肿瘤、微创、牙科、肠道、脑神经外科、眼科等我省比较优势领域新建6个医学临床研究中心,用项目形式培育2-3个,形成我省医学诊疗技术的创新基地。二是初步启动实施生物医药与新药创制科技发展专项。针对我省医药产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不强、创新动力不足、可供转化的新药品种太少等突出矛盾,引导企业对新药研发的参与和投入,研究开发一批可供转化的新药品种,筛选一批有竞争力的医药大品种予以重点支持,尽快形成规模,帮助企业做强做大。如“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和吸咐百白破乙肝联合疫苗的产业化及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建设研制的高密度大规模细胞生物反应器发酵培养和高滴度毒种培养技术,已部分应用于病毒性疫苗的产品研发;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的主要技术经济情况良好,已完成产品40万人份,各项质量指标已达到中国药典三部中的各项指标,创产值4500万元,利税达到1100多万元。三是针对目前本省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高能耗、污染重的问题,通过集成技术和建立示范工程等形式,加快推进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同时,推动若干环保技术和装备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群的形成。加大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研发投入,重点帮助解决我省磷矿、高磷赤铁矿、高碳硫铁矿等优势和特色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中的技术问题,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四是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以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平台,组织一批综合示范项目,带动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成和应用,推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良性发展,探索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体系,形成了“中心城市老城区”、“平原中小水乡城市”、“原始生态林区”等各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机制。五是服务民生,统筹协调其它社会发展领域工作。一是积极推动清洁发展机制工作。二是与省公安厅联手推动科技强警工作,组织开展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和全省科技强警示范县(市、区)建设。三是积极关注和推动减灾防灾、公共安全、文物保护等领域的科技工作。4、整合资源,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今年上半年,组织对全省范围内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等产学研联盟进行统计摸底,对企业建立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调查评估,了解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基本情况,起草了湖北省创新平台专项后补助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了申报指南,并在网上全年征集项目建议。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稳步推进。科技信息平台服务功能逐步完善,服务范围逐渐扩展,上半年信息平台访问人数达322351人次,下载量达到2918306篇,约为去年全年的用户访问总量和下载总量的两倍。其中NSTL的下载量在全国排名第二。实验动物管理逐步深入,平台建设依次推进,通过大力宣传、严格执法、服务上门等多管齐下,开创了我省实验动物管理的新局面,为下一步平台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信息服务能力增强,华中地区大型仪器管理办公室与武汉大学共同对华中的门户网站进行改版,完善了用户管理、预约服务等功能,方便了用户网上预约服务及平台内部的统计分析。测试服务平台运转良好,1至6月,软件评测中心面向湖北和武汉地区代理了近32项著作权登记,受理了135项软件登记测试,开展了6项软件技术验收测试。(三)以提高执行力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上半年,我们以省政府统一部署的“提高执行力大讨论活动”为契机,以提高执行力为目标,不断加强和改进机关内部管理和作风建设,大力推进机关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机关作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现了“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1、认真开展提高执行力大讨论活动。4月初以来,我们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提高政府执行力大讨论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增强了机关干部的效能意识。通过深入查摆问题,查找到了我厅在执行力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结合科技业务工作实际,深入查改我省科技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深刻剖析自身原因,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注重针对性,突出实效性,加快构建能执行、善执行的长效工作机制,实现了行政提速、快捷反应、提高效率、服务发展的目的。在省政府召开的提高执行力工作交流大会上,我厅被选为六个发言单位之一,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强化执行,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典型发言。2、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干部交流轮岗和选拔使用。为优化厅机关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干部培养和锻炼,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更好地适应科技工作的需要,完成了厅机关干部交流轮岗和调整工作。干部调整中,共提任处长3名、调研员2名、副处长5名、副调研员3名,轮岗面达到84.6%。推进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间的干部交流。根据工作需要,从机关提拔交流1名干部到省科学器材公司担任领导,同时将1名直属单位负责人交流到机关任职,调动了干部工作积极性。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了3名公务员,为厅机关补充了新生力量。加大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上半年组织举办了“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证券市场发展与中小企业上市”等专题培训讲座。进一步对机关处室相关职能分工进行了微调和规范,将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指导和规范工作从高新处划转到计划处,将科技人才工作由人事处划转到政体处,并对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计划项目预算评估和科技成果鉴定管理等四个方面业务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规范,面向基层,提高效率,简政放权。3、进一步加强了机关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机关党委紧紧围绕全厅的总体工作目标,不断加强厅直系统党的建设,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丰富群团组织活动,为全厅各项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上半年,厅党组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3次,确保了理论学习规范化、制度化。从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入手,强调基层党组织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严格组织生活、规范“三会一课”,强化以支部为单位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切合工作实际的学习活动。积极开展创建“党建先进单位”活动,不断加强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省科技厅被省委公示拟授予“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厅直属机关党委被省直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积极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积极交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彰显。以开展评选创优为载体,以参与属地建设为重点,以开展救灾帮困为手段,发挥群团组织作用,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各项工作要求和部署,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工作。围绕依法行政的目标要求,以推动制度完善、促进执行力提高为着力点,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为推进科技管理改革提供有力保障。4、进一步加强了机关内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工作的规范化,按照依法行政、改进工作作风和提高办事效率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机关工作制度,加快了机关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和信息公开步伐。组织对机关内部各项工作规范和管理制度进行了清理、修订和完善,其中新制订了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督办件办理工作细则、会议管理办法和信息公开管理办法等4项,修订省科技厅工作规则、省科技厅公文处理细则、等6项。上述制度和规范涵盖了厅机关内务工作的整个流程,将有效提升机关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和办事效率。继续推行并进一步完善处室工作目标责任制,推动了机关各项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加强了公文办理、会议和重大活动组织、公务接待、信息反馈、政务调研、档案和机要管理、新闻宣传、政务督查、信访接待、建议提案办理等工作的协调和办理,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有了提高,各项日常事务工作有序开展,保证了政务工作的协调高效运转。按照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的要求,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切实按政策落实离退休人员的“两个待遇”,为老同志办实事,热情做好日常服务工作,得到了离退休干部的好评。后勤管理服务工作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改进服务质量。文印工作、信件收发、绿化清洁、机关财务管理、公医管理、车辆管理、安全保卫、办公用品管理更加规范;进一步加强了水、电、暖气、煤气系统的日常维护检修工作,较好地保证了正常供应。为机关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创造了安定的环境和有力保障。认真落实有关规定,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和保密等专项工作,在机关内部营造了平安环境与和谐氛围。二、2008年下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始终围绕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总目标,一手抓政策环境的营造,一手抓创新体系的构建,认真完成省政府交给省科技厅的全年目标责任,努力走在省直机关的前列。(一)营造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要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鄂政发200833号文件,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省政府6月份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速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为我省科技创新创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了更为宽松的环境。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推动各项政策的落实。如意见中提到的“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 四个70”,“开展期权激励试点”,“鼓励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等,都可以成为我们下一步工作的突破方向。各地科技部门要主动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结合各地实际制订具体的落实措施,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产业化,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突破性发展,促进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1、继续推进科研院所深化改革,形成改革试点的示范效应。要继续协调推进省化学院转改制后续工作,确保今年内全面完成转改制工作。要加强调研和协调,再选择12家省属科研院所开展转改制试点。各地也都要选择有一定实力和影响的科研院所进行转改制试点,克难攻坚,试点示范,带动有开发能力的院所尽快改革改制。改革的重点是改制,在所有制上进行突破,在制度创新上做文章,促进股份制建立和股份化改造,把智力资本的要素和能量释放出来。各地科技部门要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对前一段在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方面所作的工作进行总结,上报到省厅。同时,要制订下一步的工作措施,选择12个科研院所开展试点,重点推进,力求做大做强,做成样板。2、大力引导创业投资发展。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利用资本市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高度重视,目前,省科技厅正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风险可控、实现多赢”的原则,提出我省创业投资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为基础,建立省级创新资本政府引导创业母基金,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资金的放大效应和示范作用,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建立若干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扶持综合性和专业领域的创业投资机构,扶持重点城市的区域性创业投资机构,扶持公司制、合伙制等不同形式的创投机构,支持我省境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逐步形成省市两级、覆盖到县,具有湖北特色的创业投资体系。上半年,通过与省内外创业投资机构的广泛接触和洽谈,达成了一些合作协议或意向,下半年要加强跟踪和落实。各市州也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设立本地的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或引导建立创业投资机构。3、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相结合。要进一步加强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平台建设,增强平台融资能力,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直接投资力度。整合现有政府资金,鼓励社会资金参与,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短期融资服务,扶持一批种子期创新企业,支持一批具有上市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一批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企业孵化器。4、完善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在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业方面,要完善和落实“四个70%”的政策;在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方面,要积极推进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资产委托经营试点和高新技术企业期权激励试点,完善和落实相关激励政策。5、加大科技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今年上半年,配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的召开,我们组织各新闻媒体展开了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新闻宣传报道,播发稿件50余篇条。以 鄂政发200833号文件出台为契机,精心策划,多方组稿,在湖北日报推出5个专版的大幅宣传,从领导访谈、专家解读、典型经验介绍、深度分析等多角度来剖析意见出台的意义,介绍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该报道的推出,在省内引起强烈反响,扩大了会议和文件的影响,为会议和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推动新闻宣传工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下半年我们将出台省科技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送和新闻宣传的若干意见。各地科技部门要结合实际,加强对科技政策法规、科技工作部署、创新创业典型的宣传,大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地可以积极向省厅报送信息和新闻选题,通过省级媒体把好的做法和典型进行推广。(二)整合资源,加强引导,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1、明确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要围绕将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为目标,不断积极探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多种模式,以终为始,逐步建立适应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是建立和完善面向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技术创新支持体系,二是建立和完善面向工业现代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支持体系,三是建立和完善面向医药卫生、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的技术创新支持体系,四是建立和完善知识创新体系。2、狠抓基地、企业、平台和人才四个环节。一是狠抓科技基地建设。围绕农业良种选育、新品种繁育,重点建设30到50个良种选育、扩繁基地,集成先进适用技术,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延长产业链,引导企业聚集,形成一批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筛选一批有优势的医院和医药企业,建设一批诊疗技术和医药创新基地。通过工程示范等形式,形成若干环保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基地。二是狠抓创新平台建设。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创新平台专项,整合科技资源,建立一批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校企共建研发机构等技术创新平台,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之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目前已发布了申报指南,并在网上全年征集项目建议。项目申报正在进行,我们将在评审的基础上对运行良好的给予后补助,引导支持企业成为创新活动的主体。三是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要树立“科技进入企业就是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观念,围绕以企业为主体和主体企业化,创造服务支撑条件,逐步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科技项目要直接围绕企业的生产和市场需要来开发产品、储备技术。通过科技项目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研发机构,促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成果应用的主体。从今年开始,除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外,应用开发类科技项目必须以企业为主体申报和承担,由企业牵头承担。各地在组织项目时一定组织以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的项目,否则我们的科技计划就不会支持。既要支持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也要支持中小企业。四是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都要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重要目标。要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要科研基地和创新平台的优势,努力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加大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投入力度,改进投入方式,40%用于自由探索,60%用于目标引导,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在我省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重点领域遴选一批企业,设立一批自主创新岗位,吸引优秀人才领衔承担企业自主创新项目,加快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3、重点抓好六项重点工作。一是组织实施“技术发展路线图计划”。重点做好湖北省产业技术路线图顶层设计,围绕我省光电子、太阳能光伏与半导体照明、新材料、汽车零配件、生物技术等优势特色产业,提出当前国内外最前沿技术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创新与突破,预测未来市场的技术及产品需求,结合湖北实际,从战略高度提出所需项目或步骤,制订相关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图。各地也要认真推进这项工作。 二是制定和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联合证券、会计、法律等中介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组织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企业对接,积极培育上市公司后备资源。设立专项资金,分担企业上市成本,对企业改制和上市培育期所发生的上市辅导、保荐及审计、中介机构服务等费用分阶段给予补贴。按照“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做强一批”的要求,支持我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各地科技部门也要制订符合地方实际的培育计划,并及时进行总结上报。三是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以千亿元工程骨干企业为重点,支持100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并从中推荐20家左右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按照“整合资源、加强集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认真组织制订试点方案,通过整合投向,完善投入方式,优先支持创新型试点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引进消化 吸收和再创新、制定技术标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自主品牌战略及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技术发明等创新活动,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四是组织全面的深入调研,结合调研与市县协商08年科技计划的重点。目前,省厅已经提出了综合调研方案,从8月份开始,各位厅长将带队赴各扩权县市对明年的项目展开调研,与地方党委政府进行会商,确定支持的重点和方式,并以调研结果为基础形成明年计划项目和平台建设的一系列方案。五是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今年上半年,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要按照国家的新规定组建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机构,深入开展摸底调查,尽快启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六是建立和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将武汉市现有的孵化平台和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和联接,加快建立和完善全省创业孵化网络,特别是孵化器培训网络,提升孵化器的培训能力和融资能力。优先组织孵化器推荐的企业申报国家科技企业创新基金,省级科技企业创新基金优先支持孵化器推荐的企业,其投入方式采取一部分直接投入给孵化器推荐的企业,一部分投入给孵化器,由孵化器以股本金的形式注入企业的方法,通过所孵化企业的发展带动孵化器的发展。(三)以提高行政效能为重点,强化执行,狠抓落实 1、强化执行意识和效能意识。今年以来,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提高执行力大讨论活动。新一届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政府效能建设高度重视,清泉书记多次强调干部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鸿忠省长明确指出,政府的执行力如何,关系到党的意志和主张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政府能否有效履行各项职能,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是新一届省政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具体举措。执行力是把上级的要求变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