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卫设施规划规范二.选择题1.根据城市性质和人口密度,城市公共厕所平均设置密度应按每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 C )座选取;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偏低、居住用地及公共设施用地指标偏高的城市、旅游城市及小城市宜偏上线选取。A.1-3 B.2-4 C.3-5 D.4-6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距大、中城市规划建成区应大于5km,距小城市规划建成区应大于( A )km,距居民点应大于0.5km。A.2 B.3 C.4 D.5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用地内绿化隔离带宽度不应小于( D )m,并沿周边设置。A.5 B.10 C.15 D.204.环境卫生车辆通道中,机动车回车场地不得小于12m12m,非机动车回车场地不小于4m4m,机动车单车道尽端式道路不应长于( C )m。A.10 B.20 C.30 D.405.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 C )m,生活垃圾收集点可放置垃圾容器或建造垃圾容器间;市场、交通客运枢纽及其他产生生活垃圾量较大的设施附近应单独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A.50 B.60 C.70 D.806.粪便污水前端处理设施距离取水构筑物不得小于( A )m,离建筑物净距不宜小于5m;粪便污水前端处理设施设置的位置应便于清掏和运输。A.30 B.40 C.50 D.60防洪标准1. 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以防御的洪水或潮水的(A)表示; A. 重现期 B. 可能最大洪水2对于核工业与核安全有关的厂区、车间及专门设施,应采用高于(C)年一遇的防洪标准。A. 500 B. 300 C. 200 D. 1504. 海港主要港区的陆域,应根据港口的重要性和受淹损失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其中重要的港区陆地,受淹后损失巨大应采用的防洪标准【重现期(年)】(C)A. 500300 B. 300200 C. 200100 D. 100505. 35KV及以上的高压和超高压输配电设施,应根据其电压分为四个等级,其中500kv的输配电设施应采用的防洪标准【重现期(年)】(B)A. 200 B. 100 C. 10050 D. 50206. 当堤顶设置防浪墙时,堤顶标高应不低于设计洪(潮)水位加0.5m。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1. 按照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具有公益性的各类文化娱乐设施(广播电视出版类、图书展览类、影剧院游乐文化艺术类)用地占城市文化娱乐设施用地比例不得低于( 80 )%。2. 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应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但()沿城市交通主干路两侧布局。 A A.宜 B.不宜3. 在历史文化保护城区( )布局新的大型商业金融设施用地。AA.宜 B.不宜4. 市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宜为50100万人,服务半径不宜超过( 8 )km。5. 新建高等院校和对场地有特殊要求重建的科研院所,宜在城市( )选址,并宜适当集中布局。BA.中心区 B.边缘区6. 按照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老年人设施布局宜邻近居住区环境较好的地段,其规划人均用地指标宜为( 0.1-0.3 )。7. 托老所为短期接待老年人托管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设有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可分( 日托 )和( 全托 )两种。8. 老年公寓规模不应小于()床位 CA.60B.70C.80D.909. 老人护理院规模不应小于( )床位 BA.80B.100C.150D.20010. 市旧城区老年人设施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的配建规模、要求应满足老年人设施基本功能的需要。其指标不应低于新建项目相应指标的( ),并应符合当地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CA.60% B.70% C.80 D.9012. 老年人设施场地范围内的绿地率:新建不应低于()% BA.35 B.40 C.4513. 老年人设施场地内容积率不宜大于() BA.0.6 B.0.8 C.114. 集中绿地面积应按每位老年人不低于() 设置。BA.1.5 B.2 C.2.5 D.315. 老年人设施场地内步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 )m BA.1.5 B.1.8 C.2 D.2.516. 老年人建筑的日照标准,在现行国家标准为老年人居住用房日照不应低于(冬至日2小时)的标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一、 选择题(单选每题4分,多选每题3分)1.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开始实施 D A. B. C. D. 2. 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以(C)为依据,符合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A. 城市设计 B. 控制性详细规划 C.总体规划 D.道路交通规划 3.换乘车站是指( A )条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交汇处设置的线路之间可以换乘的车站。A. 两条或两条以上 B.三条或三条以上 C. 四条或四条以上 4.客运周转量是指在统计期内,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送的乘客所乘坐里程的总和,单位是( D ) A. 人/小时 B. 人小时 C.人/km D.人km5.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是指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全日高峰时段最大客流断面上( A ) 内单方向通过的乘客数量。A. 一小时内 B. 两小时内 C.三小时内 D. 六小时内6.车辆基地是指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正常运营的后勤基地,是城市轨道交通( C )、车辆段和车辆综合维修基地的总称。 A. 换乘点 B.站点 C. 停车场 D. 维修场7.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与( B )系统相协调 ,并应与有关的专项规划相适应。A. 内部交通 B. 区域及对外交通 C. 铁路交通 D. 公路交通8. 交通需求分析的基础资料应该包括土地使用、人口、道路交通、( C )年之内的居名出行特征调查等资料A. 2 B. 3 C. 5 D. 89.线网功能增次应在分析城市交通( C )的基础上确定,并应提出个层次线路的旅行速度,平均站距的呢过技术指标。 A. 现状流量 B. 经济效应 C. 交通需求 D.现网规模10、按照运量等级划分,城市轨道交通科分为高、大、中运量系统。其中,高运量系统单项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为 ( C )A. 1.0-3.0万人次 B.2.5-5.0万人次 C.4.5-7万人次 D.5.0-8.0万人次 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要求地铁、轻轨线路长度不宜大于(A )A. 35km B.40km C.45km D.50km城市抗震防灾规划规范1.避震疏散场所距易燃易爆工厂仓库、供气厂、储气站等重大次生火灾或爆炸危险源距离应不小于(C)m A. 300 B. 500 C. 1000 D. 15002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D)。A. 1 B. 1.5 C. 1.8 D.26. 固定避震疏散场所内外的避震疏散主通道有效宽度不宜低于(C)。A. 4M B. 6M C. 7M D. 9M7. 与城市出入口、中心避震疏散场所、市政府抗震救灾指挥中心相连的救灾主干道不宜低于(C)。A. 10M B. 14M C. 15M D. 18M城乡用地评定标准二、 选择题1. 综合评定城乡用地的建设适宜性,并应遵守下列基本原则,其中不包括哪一项( ) DA 现场踏勘与调查资料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原则。 B 优化城乡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C 适当考虑人为影响因素的原则。D 规避自然灾害,充分利用土地。2. 城乡用地评定重点分析与评定影响突出的主导( )要素和关联性强的环境要素。CA. 人文 B. 经济 C. 环境 D. 生态3. 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 ),完全或基本不能适应城乡建设要求,或具有很强的生态和人为因素影响限制的用地称为不可建设用地。DA. 好 B. 较好 C. 差 D. 很差4. ( )是对城乡用地影响突出的主导环境要素。AA. 特殊指标 B. 基本指标 C. 环境指标 D. 生态指标 5. 同一单元内影响用地评定的环境要素其自然属性应当( )。BA.完全相同 B. 基本一致 C.基本不同 D.完全不同6. 城乡用地评定区范围内地质灾害严重的及多发区要取得( )。DA. 政府工作报告 B.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C.地震灾害报告 D.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7. 城乡用地评定前,宜取得城乡自然环境条件资料及下列文件和图件资料不包括下面哪项( )A A. 地形图; B. 城乡规划部门下达的城乡总体规划编制任务或城乡用地评定专项任务书C.拟定的城乡规划区范围图、城乡类别、性质、发挥在那规模、用地发展方向及重点建设区等文件 D.小城市、建制镇、乡和村宜取得城乡规划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测报告。 8.评定指标体系的各指标类型应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级构成。一级指标为() AA. 控制指标 B.协调指标 C. 表述明细指标 D. 特殊指标9. 城乡用地评定应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特殊指标至少出现一个“严重影响”(10分)级的二级指标,即划定为();AA. 不可建设用地 B. 不宜建设用地 C. 可建设用地 D. 适宜建设用地10. 城乡用地评定前,必须取得城乡自然环境条件资料及下列文件和图件资料,其中包括地形图。那么大、中城市的比例尺为( ) CA. 1/10001/5000 B. 1/50001/10000C. 1/100001/25000烟台市城乡管理规定部分(新版):1、 地下建筑设计为停车、储藏、设置市政设备等功能的,层高不宜超过6米。2、 违法建筑、临时建筑、被违法变更为生活居住性质的建筑不作为被遮挡建筑进行日照分析。3、 居住区、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的标准配置,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公建用地的比例居住区不少于15%,小区不少于12%。4、 普通住宅建筑层高应控制在3.3米以内。因特殊需要层高大于3.3米的,按每2.8 米一层、余数进一方法折算的面积计算容积率。5、 临街建筑首层层高不应小于5.0米,且不大于6.0米。6、 立体交叉路口两侧建设工程,退让道路红线和匝道外边线距离不少于50米。7、 新建低层、多层建筑离界距离,根据相邻建筑物的性质,不得少于按本章确定的正向及侧向建筑间距的一半。8、 轨道交通车站行人出入口、人行过街设施(天桥、地道)30米范围内不宜设置地块机动车出入口。9、 地下管线宜布置在人行道、慢车道和绿化带内。人行道、慢车道和绿化带内不宜布置的,可安排在机动车道内。10、 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道路红线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快速路、主干道不少于40米,次干道不少于30米,支路不少于15米。11、 建筑间距,住宅从阳台外缘计算,其它类型建筑从建筑主墙计算。建筑装饰构架、建筑入口雨蓬、室外台阶等局部突出部分不计入建筑间距内。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 城乡用地共分2大类、9中类、14小类。城市建设用地共分8大类、35中类、42小类。2、 中小学用地属于教育科研用地,业余学校、民营培训机构用地属于其他服务设施用地。3、 北京故宫属于图书展览用地,颐和园属于公园绿地。不属于文物古迹用地。4、 度假村属于旅馆用地。5、 规划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0平方米/人,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应小于8平方米/人。6、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为25-40%公共设施与公共管理服务设施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为5-8%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为10-25%7、 新建城市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宜在(85.1-105.0)平方米/人内确定。8、 城市人口规模分为现状人口规模和规划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应按照常住人口进行统计。常住人口指户籍人口数量与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数量之和,单位为万人。9、 以交通集散为主的广场用地,应该归入交通枢纽用地。10、 保障性住房用地,应归入二类居住用地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部分试题1、临时性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为多少年?A:50年 B:25年 C:5年 2、基地内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3000时,基地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多少m?A:4m B:6m C:7m 3、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位置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多少m?A:20m B:50m C:70m 4、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位置距公园出入口不应小于多少m?A:15m B:20m C:70m 5、大型商业建筑的基地应至少有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多少?A:1/2 B:1/4 C:1/6 6、地下室底板、化粪池、室外台阶、采光井等是否可突出道路红线建造?A:可以 B:不可以 C:不确定 7、地下车库一般是否可突出建筑控制线建造?A:可以 B:不可以 8、宿舍多少以上的居室,应能获得同住宅居住空间相等的日照标准?A:1/4 B:半数 C:2/3 9、老年人住宅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几小时的日照标准?A:1h B:2h C:3h 10、建筑基地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多少m ?A:4m B:6m C:7m 11、建筑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2%,地面坡度大于多少时基地宜分成台地?A:3% B:5% C:8% 12、基地机动车道的横坡应为多少?A:0.2%-0.5% B:0.5%-1% C:1%-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1.历史文化街区用地面积不小于( A )。A.1 hm2 B. 2.5 hm2 C. 5 hm22.历史文化街区内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用地面积宜达到保护区内建筑总用地的( B )以上。A.45% B. 60% C. 80%7.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交通结构根据保护的需要,可划定机动车( C )。A.停靠区 B. 限行区 C. 禁行区8.历史文化街区内( B )新设大型停车场和广场。A.应 B. 不应 9.历史文化街区不应设置( A )。A大型市政基础设施 B. 小型市政基础设施 C. 市政基础设施10. 在历史文化街区( A )宜设置环通的消防通道。A外围 B. 内部 11. 文物保护单位应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进行保护。12.历史文化街区是经( A )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 城市人民政府 C.行政主管部门 D. 县以上人民政府13. 历史城区内不得保留( BC )。A.水厂 B.污水处理厂 C.固体废弃物处理厂 D.枢纽变电站14.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内应设立( C )。A.社区卫生组织 B.社区防盗组织 C.社区消防组织15. 历史文化街区内( B )设加油站。A.限 B. 禁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1. 城市中心区用地应选择地质及防洪排涝条件较好且相对平坦和完整的用地,自然坡度应小于( C )。 A.5% B.10% C.15%2. 居住用地应选择向阳、通风条件好的用地,自然坡度应小于( C )。A.20% B.25% C.30%3. 工业、储用地宜选择便于交通组织和生产工艺流程组织的用地,自然坡度宜小于( A)。A.15% B.20% C.25%4. 城市开敞空间用地宜利用( B )。A. 填方较小的区域 B. 填方较大的区域 C.地形平整的区域5. 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和护坡的上缘与建筑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其下缘与建筑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6. 步行系统应考虑无障碍交通的要求。7. 非机动车车街道规划纵坡宜小于( B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道路,其纵坡应按非机动车车行道的纵坡取值。A.2% B.2.5% C.3%8. 道路的横坡应为( C )。A.1% B.2% C. 1%-2%9. 广场的最小坡度为( A )。最大坡度平原地区应为( D ),丘陵和山区应为( F )。A.0.3% B.0.2% C.0.5% D. 1% E.2% F.3% G.5%10. 砌筑型护坡的坡比值宜( B )。A. 小于或等于0.5 B. 0.5-1.0 C. 小于或等于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1. 城市出租汽车规划拥有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 C )辆。A.0.1 B.0.3 C.0.52. 大城市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不应大于( D ) A.1.2 B.1.3 C.1.4 D.1.5 4.长途客运汽车站、火车站、客运码头主要出入口( A )范围内应设公共交通车站。A. 50m B. 100m C. 200m5.停靠站应采用港湾式布置,市区的港湾式停靠站长度,应至少有( A )停车站。A. 2个 B. 2.5个 C. 3个6.自行车最远的出行距离,在大、中城市应按(6km)计算。7. 人行道宽度应按人行道的倍数计算,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5m。8. 在城市的主干路和次干路的路段上,人行横道或过街通道的间距宜为( B )。A.200250m B.250300m C. 300350m9. 地震多发地区的城市,人行立体过街设施宜采用( A )。A.地道 B.天桥 C. 不宜设置10. 商业步行区的紧急安全疏散出口间隔距离不得大于160米。11. 商业步行区的道路应满足送货车、清扫车和消防车通行的要求。道路的宽度可采用10-15米,其间可配置小型广场。12.商业步行街区距城市次干路的距离不宜大于(C)A.100米 B.150米 C. 200米13. 货物流通中心用地总面积不宜大于城市规划用地总面积的( C )。A.1% B.1.5% C. 2%14. 大型工业区的货运道路,不宜少于( B )。A. 1条 B. 2条 C. 3条15. 城市道路应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16. 分片区开发的城市,各相邻片区之间至少应有( B )道路相贯通。A. 1条 B. 2条 C. 3条17. 规划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和长度超过30km的带形城市设置快速路。18. 城市公共加油站的进出口宜设在( B )上,并附设车辆等候加油的停车道。A. 主干道 B. 次干道 C. 支路19. 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出入口应距离交叉口、桥隧坡道起止线( A )以外。A. 50m B. 80m C. 100m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1. 立体交叉应分为( B )。A. 互通立交和分离立交 B. 枢纽立交、一般立交和分离立交C. 枢纽立交、互通立交和分离立交2. 当城市道路与公路相交时,一级公路应按( B ) ,确定与公路相交的城市道路交叉口的类型。A. 快速路 B. 主干路 C. 次干路3. 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应将其中交叉口规划成果纳入( A ) 。A.城市总体规划 B. 控制性详细规划 C. 交通工程规划4. 视距三角形限界内,不得规划布设任何高出道路平面标高1.0m且影响驾驶员视线的物体。5. 通行一般机动车的道路,规划最小净高应为( C )。A.2.8 m 3.7 m B. 3.7 m 4.5 m C. 4.5 m5.0 m 6. 当支路上通行公交车辆时,不得小于3.5 m。7. 新建道路交通网规划中,相交道路的交角不应小于( C ),地形条件特殊困难时,不应小于45。A.60 B.65 C.708.新建交叉口进口道每条机动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0m)9. 集散车道的设计车速应按匝道设计车速确定。集散车道( A )为双车道。A. 应 B. 不应 C.未作规定设计前期、规划管理及报规要求:1. 行政许可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2. 通常说的“三证一书”是指: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3. 三规合一的含义,是指城市总体规划、县城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衔接。4.我国现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包括拍卖、招标、挂牌和协议出让四种。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1、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A城市演变 B城市化 C城市发展 D城市总体规划(B)2、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和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A城市详细规划 B控制性详细规划 C修建性详细规划 D城市总体规划(D)3、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A城市详细规划 B控制性详细规划 C修建性详细规划 D城市总体规划(B)4、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A城市详细规划 B控制性详细规划 C修建性详细规划 D城市总体规划(C)5、 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A城市职能 B城市性质 C城市定位 D城市发展方向(A)6、 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A建筑密度 B建筑面积毛密度 C容积率 D建筑面积密度(C)7、 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A建筑密度 B建筑面积毛密度 C容积率 D建筑面积密度(A)8、 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A道路红线 B建筑红线 C城市绿线 D道路路缘线(A)9、 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A道路红线 B建筑红线 C城市绿线 D道路路缘线(B)10、 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A城市人口增长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员B证考试试题(必刷)附答案详解
- 师德师风建设知识竞赛题(共4篇)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合同
- 2021年一建《铁路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
- 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合同5篇
- 2025年安全员B证考试试题一(b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安全员B证考试试题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小学思想安全教育课件
- 小学食品安全教育课件模板下载
- 2025年设备监理师之设备监理合同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
- 预应力管桩施工培训
- DB62T 3130-2017 公路沥青路面碎石封层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饲料安全生产培训课件下载
- 2025年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及答案
- 旅行应急预案范文
- 2025年甘肃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学生奶粉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普宁农商银行社会招聘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外墙干挂石材专项施工方案
- 挫折心理健康教育
- 2025年自考《人机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