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藏象 藏 - 体内的内脏; 象 - 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脏腑 内脏的总称。,藏象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脏:心、肝、脾、肺、肾,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脏腑,脏腑分类,藏象学说的形成,古代解剖学的认识,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藏象学说 的特点,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五脏与六腑、形体、官窍、精神情志,五脏与自然环境,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脏腑的分类及其生理特点,脏,化生和贮藏精气,腑,奇恒之腑,受盛和传化水谷,形态似腑,功能似脏,素问:“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五脏所藏的液态精华物质,五脏 之精,五脏之中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五脏之气中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先天之气,后天之气,五脏之阴,五脏之阳,五脏 阴阳,五脏之气,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先后天 之精,五脏藏精,精化为气,五脏之精,五脏之精,五脏之气,气分阴阳,一身之气,阴气、阳气,虽然名称相同,但其涵义并不完全一致。中医某一脏腑的功能可以包含西医数个脏器的功能;而西医某一脏器的功能,又可分散在中医的数个脏腑之中。 中医的脏腑不单只是一个解剖学单位,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概念。 参考文献:杨威等,中医藏象学的理论体系探讨.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3:6-8,中医脏腑与西医脏器,第二节 五 脏,一、心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证候及症状 心的生理特性 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包裹。,部位形态,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全身,血脉,心气,1、主血脉,(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血液正常运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脉管通畅,心气 充沛,血液充盈,A.,B.,C.,血脉,心主血脉功能的临床观察,面色,舌色,脉象,胸部的感觉,心功能正常,1.面色红润 2.舌色淡红滋润有光泽 3.脉象和缓而有力 4.胸部感觉舒畅,心主血脉功能异常,心悸,心前区疼痛,面色、舌色淡白或青紫,脉细或数或结、代。,舌有瘀斑,舌尖深红,口舌生疮,舌红,2、藏神,神,广义:人体整个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狭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藏神 是指心有统帅全身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心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A.心接受外界刺激,从而作出反应 “任物者谓之心”,B.心是情志活动的发生之处和主宰者 “五志唯心所使也”,C.心神统驭魂魄意志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该意志”,心藏神功 能正常,精神饱满、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心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狂躁谵语,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嗜睡、意识朦胧甚至昏迷,心藏神的临床例证,芬兰一项由8 000人参加的流行病学调查予以证实,调查发现,心血管病与抑郁的发生有关,特别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不同疾病并发抑郁情绪的比例亦不相同:心肌梗死为45.0%、冠心病为40.0%、高血压为20.0%。其中冠心病患者的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和焦虑。国外另有文献报道:冠心病抑郁发生率为45.0%,轻度抑郁为30.0%,重度抑郁为15%30%。 甘肃中医,2008(21)5:4,(二)心的生理特性,心为阳脏而主通明 阳脏 - 是指心的阳气旺盛,心之阳气在心的功能活动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主通明 - 是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 病理: 心的阳气不足 血液运行迟缓、瘀滞,精神萎顿。,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脉 - 血脉,脉与心的联系见心主血脉; 华 - 光彩之意。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由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 生理: 心的气血充沛,脉道通利 面部红润而有光泽 病理: 心的气血不足 面色淡白; 心的血脉瘀阻 面色青紫或晦暗,(三)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2、在窍为舌 舌 - 司味觉;协助吞咽、发音。 生理: 心气通于舌 舌能知五味,活动自如。 病理: 心火上炎 舌生疮糜烂 心神失灵 舌强语謇,3、在志为喜 生理: 心气血调和 喜乐有度 病理: 过喜 心气弛缓,心神涣散:注意力难集中,甚至神志狂乱 暴喜 心气暴脱:胸痛,冷汗淋漓,神志模糊, 脉微欲绝。,4、在液为汗 汗- 是体内津液通过阳气的气化,从皮肤汗孔(玄府)排出的液体。 生理: 心神调控汗液的分泌和排泄。 病理: 心阴血不足心神不安:自汗、盗汗。,病案举例(自汗),刘某,女34岁,1993年7月20初诊。平素胆怯,因惊吓而起自汗二天,汗出而冷,易惊,心中脉踢,寐差,气短,乏力,舌淡红,脉细无力。 证属心气不足,汗失气敛,拟养心汤补心气、敛心液:党参15,炙芪15,桂枝6,五味子10,枣仁15,炙远志8,茯苓12,龙骨20,牡砺20,姜夏8克,柏子仁5,炒白芍15,浮小麦30。 七剂而愈。 按:汗为心液,因惊而耗伤心气,气虚不敛心液,故见自汗不止。养心汤能补心气,酌加止 汗之龙牡浮小麦及敛阴之白芍,服七剂而愈。,5、与夏气相通应 生理: 心之阳气在夏季最旺盛。 病理: 阴虚阳盛的心脏病和情志病在夏季往往加重。 治疗: “冬病夏治”, 心的阴阳气血失调,心的阴阳 气血失调,心气虚 心血虚 心火亢盛 心脉瘀阻 心阳暴脱,心病常见症:心悸,失眠多梦,胸痛,神志或精神失常等。 A.面色、舌色淡白,少气乏力,心悸,脉弱无力。 B.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头晕眼花,舌淡,心悸,脉细。 C.面赤,舌尖红绛、生疮疼痛,胸中烦热,脉数。 D.面色青紫、晦暗,心悸,心前区刺痛,舌暗,脉结、代或涩等。 E、突发胸痛,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神志模糊或昏迷,脉微欲绝。,位于胸腔,左右各一, 覆盖于心之上,又称“华盖”。,部位形态,二、肺,(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主气,主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全身气机的调节,气的生成(宗气),1、主气司呼吸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肺主气司呼吸 功能异常,呼吸不畅,咳嗽,气喘,气虚,甚至呼吸停止,生命告终。,2、主行水,水谷,津液,脾胃,肾(膀胱),外达皮毛 (汗、呼气),肺,尿,脾,宣发,肃降,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是指肺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肺失宣降,失于宣散,失于肃降,无汗, 水肿,小便不利, 水肿,。,病案举例(急性肾炎),汪某,男,32岁。自诉1周前,感冒发热咳嗽,经西医治疗好转,但觉头昏乏力,腰酸,伴周身浮肿沉重而来就诊。证见:眼睑、下肢及阴囊浮肿,按之没指,伴头昏乏力,腰膝酸楚,小便不利,胸闷纳呆,苔白腻,脉沉缓。 证属肺壅肾塞,水湿滥泛之水肿。治以宣肺开肾,通阳化气利水。予芪桔五苓散加减,药用:黄芪30g,桔梗10,麻黄6,白术、桂枝各10,猪苓12,茯苓15,泽泻12,蒲公英、大蓟、小蓟各15,陈皮12,红枣5枚,生姜皮6。5剂,清淡饮食。二诊:药后小便通利,全身微微汗出,全身浮肿、胸闷纳呆沉重均消除,然头昏乏力,腰膝酸楚未清,苔转白薄,脉缓。效不更方,以上方去麻黄、生姜皮,再进5剂。三诊:诸证已尽,尿常规复查正常。嘱服六味地黄丸善后。,病案举例(急性肾炎),按:本案水肿,由外感之邪侵袭肺肾所致。外邪袭表,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下累及肾,肾气遭遏,开阖失权,水湿泛滥于全身,以致浮肿。故投以宣肺开肾,通阳化气利水之剂而效。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2:140,3、朝百脉,主治节 朝百脉 - 指全身的血脉会聚于肺,肺有助心行血作用。 病理:肺气壅塞血脉瘀滞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 主治节 - 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唇青舌紫,(二)肺的生理特性,1、肺为华盖 生理:肺覆盖于其他脏腑之上,具有保护诸脏的作用 。 病理:外界邪气侵犯人体,常首先犯肺。 2、肺为娇脏 生理:肺脏清虚而娇嫩 。 病理:肺脏容易受内、外邪气的影响。,3、主宣发与肃降,肺 气,肃 降,宣 发,A.呼出浊气 B.将津液上输头面诸窍、皮毛 C.宣散卫气,调节汗液排泄,A.吸入清气 B. 向下向内输布津液 C.下布浊液,代谢后成为尿液,病理: 肺失宣发 胸闷,鼻塞,无汗,水肿。 肺失肃降 咳逆气喘,小便不利、水肿。,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毛 - 指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 生理: (1)肺宣发卫气,外达皮肤。 (2)肺输布精气,充养皮肤。 病理: 肺气亏虚 皮肤疏松,易感外邪;或皮肤憔悴、毫毛枯萎。,(三)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2、在窍为鼻 鼻 - 司嗅觉、通气。 生理: 肺之精气上通于鼻 嗅觉灵敏,通气畅顺。 病理: 肺失宣肃 鼻塞流涕,嗅觉失灵。,3、在志为忧(悲) 生理: 肺气充足,宣降有度 悲忧适度 病理: 肺气不足 易悲善忧 悲忧过度 肺气消耗:呼吸气短,声低懒言,倦怠乏力。,4、在液为涕 涕 - 鼻粘膜的分泌液。 生理: 肺之精气化涕,润泽鼻腔。 病理: 肺阴不足 鼻干 肺寒 鼻流清涕 肺热 鼻流黄浊涕,5、与秋气相通应 生理: 肺金之气应秋而旺。 病理: 秋季凉燥之气容易伤肺。 治疗: 秋季不可过度发散肺气。,肺的阴阳 气血失调,肺气虚 肺阴虚,肺病常见症:咳嗽、气喘、胸痛、咯血等。 A. 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动则益甚,痰液清稀,声音低怯,面色淡白或恍白,神疲体倦。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 B. 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口咽干燥,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甚则痰中带血,声音嘶哑。,部位形态,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方。 “脾”作为解剖学单位包括西医解剖学中的脾和胰。,三、脾,1、脾主运化 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1)运化食物,(2)运化水液,(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1)运化食物,食物,胃,精微,全身,脾主运化,A.上输于肺 B. 脾的自转输,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2)运化水液,运化食物功能失调,腹胀、食欲不振(纳呆)、便溏或完谷不化、倦怠、消瘦,多余的水液,脾主运化,肺、肾,体外,运化水液功能失调,湿、痰、饮、水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虚生湿、脾虚水肿、脾为生痰之源,温xx,女,54岁,干部,1981年10月5日初诊。 患者全身浮肿,四肢尤甚,脘腹胀满,纳呆,倦怠无力,时感恶寒,大便稀溏,舌质淡、苔厚腻,脉缓弱。曾服中西治药疗,症情时轻时重。小便常规:蛋白长期微量或阴性。综合脉证,诊为水满,乃由湿邪困脾所致。遂投五皮饮合五苓散加减治之。 二诊:三剂药后,浮肿即消,但药停则肿起,细询病史,已有两年之久,结合患者脘腹胀满,全身浮肿,四肢肿甚等症状,本例当辨为牌阳虚,气不化水,水湿泛滥于肌肤之阴水证。,病案举例(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治以健脾利湿,佐以温阳化气行水。拟方实脾饮加减:白术、炒车前子各15,炒苍术12,获等30,淮山药、苡仁各20克,干姜6,木瓜、大腹皮、厚朴各10,炒西茴香、木香各5,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三诊:服药九剂,浮肿全消,复查小便常规未见异常,唯有午后腹胀,大便微溏,倦怠乏力。此乃久病体虚,脾阳未复之故。守原方去木瓜、苍术,减车前用量,加重山药用量,并加党参15克以健脾除湿,继服十二剂,以巩固疗效。三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临证医案(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按:本例患者,始服五皮饮合五苓散,不效,原因何在?乃因五皮饮、五苓散为水肿之实证而设,而此例患者属脾虚不运,湿邪停留而为肿,治疗必以健脾温阳化气利水之法,使脾阳健运,水湿得行,则肿满自消。故笔者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一理论是指导临床治疗水肿、胀满之准绳之一。,临证医案(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2、主统血 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 原理:脾气的固摄作用(气摄血),脾不统血,各种出血。肌衄、便血、尿血、崩漏等。,肌衄,(二)脾的生理特性,1、脾气主升 含义:是指脾气的运动以上升为主。 生理: 升清:上输水谷精微至心肺、头目,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升举内脏: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定,防止内脏下垂。 病理: 脾不升清 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腹胀,泄泻。 脾气下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胶囊在COPD治疗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税收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 咽喉反流病的预防策略与教育-洞察及研究
- 2026届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 2025年环保博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今日话题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资阳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口腔医生考试题目及答案
- 工地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三力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DB64∕680-2025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规程
- 2025-2030中国低因咖啡豆行业营销策略及销售规模预测报告
- 焊工证挂靠协议书
- 切割伤的急救处理流程
- T/CACM 1552-2023中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技术通则
- 立邦涂料协议书
- 《家具设计》课件
- 公路工程路基石方开挖破碎施工合同8篇
- 【MOOC】人工智能原理-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喷雾干燥塔操作规程模版(3篇)
- 现代交换原理第二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