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师岗位职责.doc_第1页
中医医师岗位职责.doc_第2页
中医医师岗位职责.doc_第3页
中医医师岗位职责.doc_第4页
中医医师岗位职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医师岗位职责& p& 3 J 2 j1 W/ M; t c) Z. 5 3 N$ Y; x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依法行医;: B7 j7 e, k9 t2、准时开诊,坚守岗位,不擅离岗位,仪表端庄整洁,挂牌上岗,按操作规程,负责本科室的各项工作;( X2 m: n; S1 0 M3、严格按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的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书写病历,提高中医内涵质量,病史书写合格率90%以上,处方合格率100%;+ ; h, qE7 I; + N1 Y4、认真负责,细心、耐心、精心、热心,力争减少差错,防止事故发生;a) Z- v5 u( b4 v& i! E* l% p3 j5、严格执行院内规章制度,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6 M# ?3 W2 I2 s a8 s& X* q6、服从院部、职能科室、科组长调配,做好科组间的团结协作工作;. D, o6 D% i% q) za3 7、努力钻研业务,宏扬祖国医学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及时总结,开展社区中医药科研工作;+ g, p V0 o! r 3 u ?3 Q. 8、廉洁行医,不准索要收受红包,回扣,杜绝不正之风。) p+ 3 q* L. Q9、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工作。; i+ k+ c3 ; A4 E9 V# 8 S# _# D4 J) 7 z- C( : Z1 p7 H5 y# r7 I中医科工作制度1、设立中医门诊,开设中医病房或中西医结合病房,加强中医科室的建设,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药遗产。5 s* O R. h+ y/ h5 i2、中医科病员的入院、出院、饮食护理均由中医决定,诊断、治疗以中医方法为主,必要时可请西医协助。! i3 n0 s: ?7 K- Z( j3、中医可按病员病情签署诊断、病假、死亡等有关医疗证明书。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认真及时书写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病历(包括门诊病历)。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全名。1 4 v7 ! h$ r5 L4、积极开展中医的科研工作。9 j) L- E5 Z/ c; B3 y5、承担中医和西医学习中医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进修、实习人员,定期开展中医学术活动。积极采集民间士、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进行推广应用。: c5 n3 _% L7 w7 - r# S3 C: w& J1 F; j8 r9 C) q( C2 u1 u+ N5 I, I2 |7 ( e, y. M 中医针灸医师岗位职责t6 Y8 O8 t2 G6 t2 P) N. t, z P+ c: O- W; J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依法行医;0 O: Y/ n7 G1 i& n2、准时开诊,坚守岗位,不擅离岗位,仪表端庄整洁,挂牌上岗,按操作规程,负责本科室的各项工作;; | R: b6 I; R2 N( r4 C8 J$ A3、工作认真负责,细心、耐心、精心、热心,严格规范消毒针具,严防交叉感染。诊疗取穴部位准确,手法得当,力争减少差错,防止事故发生;6 z$ a * 9 R+ ?# N1 A4、严格执行院内规章制度,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 i ; K1 / B5、服从院部、职能科室、科组长调配,做好科组间的团结协作工作;$ Z% H9 ED6 p: Q6、努力钻研业务,宏扬祖国医学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及时总结,开展社区中医药科研工作;, y( e/ c, FY1 & s/ r& 5 y7、廉洁行医,不准索要收受红包,回扣,杜绝不正之风。9 t. f7 . R8、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工作。/ G _9 ) _) c( v) F0 P3 A) 2 A- a X% Z: R6 Z5 Pb6 t康复医师职责$ S( D% F! F( z1 b/ K1 a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做好本地区居民因急、慢性疾病、创伤、老年病及残疾等所致的功能障碍者的康复工作: k4 y# N. r0 d( ?+ z1 t! s2、负责组织和指导有关康复医疗、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降低病、伤,残的发生或减轻伤残后其功能障碍的程度。) n3 3 E* z2 w- C3、负责康复医疗的咨询、评定转诊和支持工作,保存和整理康复医疗记录和病历档案。对 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定。: s) Zh$ Z. o b0 j8 q4、负责组织和指导病、伤、残者的康复治疗,采取各种措施治疗病、伤、残者,以改善其功能。3 h8 q7 r; I2 p* w h5、积极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疗法,为社区居民及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 9 ?. 0 w1 U9 U* q) z- O6 P8 T+ b- : : h6 Eo. u 4 N n# n首诊医生负责制, R2 t; j# N3 o, b. w+ s- N: F( p6 o1、第一个接待病人的科室和医生称为首诊科室和首诊医生。; 9 E- a4 d$ E. w2、首诊医生负责接诊病人的诊断、治疗及相关记录。首诊医生为非典、禽流感等法定传染疾病的责任报告人。: 6 k- F2 W A4 R w3、对一次就诊不能确诊的病人,首诊医生应向病人解释清楚并预约下次就诊时间及检诊等相关事项。对二次就诊仍不能确诊的病人,首诊医生应主动邀请上级医师会诊或申请院内会诊,必要时按相关制度邀请院外会诊。$ M m4 V8 F$ K, X 8 W% T0 4、对确系非本科疾病病人,应耐心向病人介绍其病种及应去就诊科室。对边缘性疾病病人,不得拒诊,必要时,可请有关科室会诊。在未明确收治科室时,首诊科室和首诊医生应负责到底,严禁相互推诿。# Q( A* L7 ?- f2 T! G5、如复杂病例(重危或多发伤),需两科或更加科室协同抢救时,首诊医生应首先实行必要的抢救,并及时通知医疗康复部,以便立即调集各有关科室值班医生、护士等有关人员。当调集人员到达后,以其中职称最高者负责组织抢救。首诊医生应向接诊医生介绍病情、抢救措施及交接记录后方可离开,如提前离开,在此期间发生的问题,由首诊医生负责。+ U7 y3 H( e H$ w8 w9 b6、如患者确转/转院,且病情允许搬动时,由首诊科室和首诊医生负责有关规定联系安排,并要落实好接收科室/医院后方可转科/转院。7 B. 4 a+ r8 e2 T, R3 L: y/ ?$ % X. t3 6 X5 e u9 U n8 e( O+ S& _* k9 U4 G; m中医处方制度3 D1 0 A E8 % d/ W1 1、有处方权的医生,需将签字或印模留于中药科。5 B3 a9 u& R. p8 k) 2、药剂人员要了解完整处方的结构和内容,要掌握不合格处方的判断标准。# I$ S# p4 a2 a. g3、对不合格的处方要及时登记,对其错处未行修改更正之前,药剂科有权拒绝调配& r. K7 i( X0 8 D& D4、含毒、麻药及贵重、副食品的处方,按药品“专管”等规定办理,不得拿原则作交易。! r( s. t* |3 # E( Y5、处方上药品数量一律用阿拉伯字码书写,要按国际统一单位,不能用“袋”、“包”、“盒”等包装用语。( e* X) Pd2 c* + ( X6、有涂改、配伍禁忌、剂量太大之类的处方,无医生特殊强调标记(再签字)时,药剂人员不予调剂。2 h _# 3 E+ e3 L7、一般处方保存一年,毒性中药处方保存二年,到期后经主管院长签字方予销毁。毒性中药处方须由药师以上人员复核、签字。) K8 u5 K: E4 |) D8、对要求重配的处方,外处方及非专管品类的单味药处方,由中药房接纳办理。) J% a* N# _+ g/ b: n9、处方的统计、保管要按日、按月打捆存放,以备查询之用。# 4 N/ J3 y- l10、药剂人员不得为自己及其亲友熟人开方。) t6 ?9 1 U8 w! m8 o c6 W T- G8 p; m: & Y3 z$ _! . y$ f药剂科主任职责$ n* K a9 Y( L) t一、在主任领导下,负责药剂科全面工作和“药事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制订各项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按期总结汇报。6 X / 9 * s y! J! 二、审定药品预算、采购计划,制定和修改本中心“基本药物品种目录”,并组织实施。; f2 S8 N! 6 4 M N8 B三、领导和组织药品的采购、贮存、供应、调剂、制剂和检验工作。指导或参加复杂的调剂、制剂和检验工作,确保药品质量。4 |% E3 m: Z3 y7 iA, q+ b7 Y四、领导全科人员学习贯彻药品管理法、医院药剂管理及有关药政法规,并认真监督,具体落实。4 c6 X0 e E6 K# M F6 q M五、督促和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的使用、管理工作,组织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严防差错事故。组织实施药品登记、统计工作。& V. y7 r | w六、经常深入临床科室,了解需要,征求意见,主动供应。督促检查各科室的药品使用、管理情况。% m- o! S5 2 C, c# I$ ?& j# M0 l0 t七、领导科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进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 C9 1 * j$ B B% |2 0 h( Y8 k八、组织中草药的加工炮制和改革剂型,开展科室研究和技术革新。% - k9 H! q: V: d九、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及临床教学。% P4 P% N: K3 F k% 十、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和值班。9 xy7 r0 V3 l7 H/ H- L, e# j# N5 R% E5 r% B5 a) a7 B$ N6 d* m药剂师职责8 n; e8 ; K. d* y一、在科主任领导和主管药师指导下进行工作。5 I) c; d5 m( X: D: H* V二、指导和参加药品调配、制剂工作。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w z$ 3 , S( e/ F+ 三、负责药品检验鉴定和药检仪器的使用保养,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典规定。 s3 o R4 o. k1 J- g Q1 , 四、参加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经常向各科室介绍新药知识。4 * j& E( Q, O7 Y$ _五、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并向上级报告。+ ; c0 $ y: x, s! M8 a& M; MR7 b5 f4 F. w( a% c; 2 E7 A- t5 o+ Cs U主管药师职责) 4 ; m1 j0 c9 T一、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药师指导下进行工作。2 f3 f* x! z% i D! O( K8 8 二、负责指导本科室技术人员对药品调配、制剂和加工炮制工作。$ ?; M r! Q* T* k三、负责药品检验、鉴定,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典规定。* K2 x rd- x; Q四、组织参加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了解使用效果,征求意见,改进剂 型,提高疗效。! H: b- f; Z B% D F五、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 A: y2 Z+ I/ G六、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组织本科室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1 V6 ?4 ; |: H% P4 t8 T- q% G& # 0 E3 2 l a. r! Q1 t/ , - A( Rh5 L2 d! d药库管理制度+ B) Y 1 U v v一、计划、预算、采购:t: F |, z% , g1、药品采购计划,应根据本中心(站)各科室的实际需要、用药规律和库存情况,由保管员制定采购计划,经科主任审核后,由采购员执行。$ q/ I- j* + pp. z3 y( I# B2、增加新品种必须经院药事委员会审批,并以此做为存档依据。采购员不得擅自增加品种。; t4 d- f3 L4 a1 Q3、采购药品时应保证药品质量,三证是否齐全,有无霉变及效期药品时间等。2 G: v( 6 k9 t i4、计划预算批准后,复写二份,一份送医药公司作为供应计划,一份存药剂科备查。. P; k% t; D1 P3 I% u# o9 R |9 z二、出入库验收7 O, p; m6 m! _1、凡购入或调进之药品,必须由保管员根据原始单据逐件验收,验收合格后入库并填写入库单。入库单一式三份,一份交财务管帐人,一份交药品会计,一份保管员留存。入库质量可疑者需经检验,发现伪药应及时汇报处理。/ P- R8 s4 L: k S8 2、药品验收时,发现实物与原始单据所载规格、质量、数量不相符,应根据情况及时查明更正或退换。- ; L3 K# H三、药品管理8 F3 S% x! i# g( p1、药库应按药品性质分类管理,随时登记,保证帐货相符。$ |) & c) - 2、各种收支凭证,应分类按月保存备查。6 r. r, K: LY L3、药库应注意温度、湿度、通风、光线等条件,防止药品过期失效、虫蚀、霉变。门窗应注意关锁,严禁吸烟,防止火灾。: h5 i5 Z5 P g6 H7 M: ; G4、有关毒、麻、精神药品的保管,按“毒、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执行。( % U* S/ u* O: J6 l& M四、领发3 G: b& G! A9 _- B& 8 f- r7 jJ1、发放药品时,必须填写“领物单”一式四份,一份由领物科室保存,一份交财务管帐人,一份交药品会计,一份由保管员留存。领用人、发药人签字,严禁用白条或处方签代领物单。* % L$ 8 H O* X( h2、药剂科应在业务上对中心(站)各科病房备用药品的管理加以指导,并经常检查药品质量和使用、保管情况。9 F / a% l p1 e d e. i五、帐目及统计报表K9 c2 J$ # % f# d8 R$ P! , F) 1、药库设药品总帐,由保管员管理。; c h; SO. C6 N2、药品按季盘点一次,确保帐、物相符合。$ ! F, A# A( % $ / S4 C$ u3、帐目不得随便涂改,如有错误需更正,应在改正处加盖印章。5 m, k& v, H9 g: S A* |5 U4、药品统计月报于下月6日前上报,各项报表按规定格式填写。4 U+ ! 9 O8 S3 J9 Y5、接到药品调价通知后,应按规定时间计价,并及时分发药品调价通知单。/ K+ )5 p# B0 k; l- m T% v1 P7 N; b0 _, 0 q v- D& 8 E7 B& V2 X中医处方制度$ q# ) s1 f$ t* x0 M & P1、有处方权的医生,需将签字或印模留于中药科。+ g& ; k( p( )2、药剂人员要了解完整处方的结构和内容,要掌握不合格处方的判断标准。. Q. |7 K? p& - d3、对不合格的处方要及时登记,对其错处未行修改更正之前,药剂科有权拒绝调配; V6 _3 S- j# t+ C1 y1 ?8 4、含毒、麻药及贵重、副食品的处方,按药品“专管”等规定办理,不得拿原则作交易。, P: cu- v6 T/ u1 z7 N5、处方上药品数量一律用阿拉伯字码书写,要按国际统一单位,不能用“袋”、“包”、“盒”等包装用语。. + f4 J% ( h) 6、有涂改、配伍禁忌、剂量太大之类的处方,无医生特殊强调标记(再签字)时,药剂人员不予调剂。( K* Y; ?# r, $ f* I7、一般处方保存一年,毒性中药处方保存二年,到期后经主管院长签字方予销毁。毒性中药处方须由药师以上人员复核、签字。+ H- k2 / R D8、对要求重配的处方,外处方及非专管品类的单味药处方,由中药房接纳办理。- L j; sN: a9、处方的统计、保管要按日、按月打捆存放,以备查询之用。 i+ Y9 z0 o& J! 1 E b10、药剂人员不得为自己及其亲友熟人开方。毒、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一、- |6 |! d2 p* & o% H医疗用毒性药品(简称毒性药品)7 V2 I + |; H& M4 O1、毒性药品是指毒性剧烈、治疗量与中毒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V& . k3 l. g7 ?+ h2、毒性药品的管理,应做到专柜加锁、专人保管,并建立保管、验收、领发、核对登记制度,严禁与其他药品混放。其他包装容器上必须印有毒药标志。, _8 q& * E. g- x; p- E3、毒性药品的处方应完整、清晰,每次处方不得超过2日极量。麻黄素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处方应当留存2年备查。, h0 _0 Y6 0 ! R, m4、毒性药品的供应、调配,必须有医生签全名的正式处方,并由配方人员及具有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后方可发出。配制含毒性药品的制剂,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准确投料,记录完整。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毒性中药,应当付炮制品。不得非法使用、储存、转让、借用。5 B5 z O, D/ ( o9 0 c9 e g2 y5、毒性药品的处方应完整、清晰,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2日剂量。麻黄素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处方应当留存2年备查。# k- _% 2 p& u. p8 f6、群众自配民间单、秘、验方需用毒性中药,购买时要持有本单位或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证明信,药房方可发售。每次购用量不得超过2日极量。0 X7 l Z, N9 . s7 F* i9 Y二、麻醉药品 e6 e. D- Lo( 1、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型、能成瘾癖的药品。# D7 H* B( i y x) p2、麻醉药品实行“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 g7 k- W- ! g; a- n# ) 的管理。不得非法使用、储存、转让、借用。: z G$ g ow7 |$ X3、使用麻醉药品的医务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并经考核取得麻醉药品处方资格后,按相关规定正确使用麻醉药品。: / B0 y0 p6 _4、麻醉药品处方应书写完整,字迹清晰,签写开方医生姓名,配方应严格核对,配方和核对人员均应签名,并建立麻醉药品处方登记册。医务人员不得为自己开处方使用麻醉药品。! i* ?3 t xQ0 r+ _* m5、麻醉药品的每张处方,注射剂为一次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超过3日常用量,按缓释制剂处方不超过7天。处方应当留存3年备查。 ! e Z! z8 1 a7 ?. f0 6、病区存放的少量麻醉药品,应有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保管登记。药剂科有权不定期检查。病房固定的麻醉药品换取时,必须凭处方和空安瓿(安瓿上药品必须清晰可见)换取。# L# M& t$ W. B: D, 7、麻醉药品的采购,应持市卫生局核发的麻醉药品购用印鉴卡,按麻醉药品购用限量的规定,在指定的麻醉药品经营单位购买。0 p) Q$ K1 / DZ- I三、精神药品5 x2 % n% w9 c; * a1、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型的药品。/ i0 A: h/ Y O; 3 D7 I# l2、依据精神药品使人体产生的依赖型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9 j& p3 s+ d2 C+ n5 ?3、精神药品应专人专柜管理,建立精神药品收支帐目,按季节盘点,做到帐物相符,发现问题应当立即上报。( W+ P, Z% H& H6 X2 X4、精神药品的处方必须写明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处方不得涂改。$ . h, / R; R L5、医师应该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严禁滥用。除特殊需要外,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每次不超过3日常用量,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每次超过7日常用量。处方应当留存2年备查。/ K. c5 ) ?, Z6、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采购,应持市卫生局核发的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签卡在指定的经营单位购买,不得使用现金交易。$ n. A# N% c; p3 Uv7、所购精神药品只准在本单位使用,不得转售。5 B; t9 A0 3 G: V4 v2 Z( o, Y) c9 e4 Y, . b4 d+ m) f8 I3 F+ Q* M% q; F) |! g: 4 k中药剂人员岗位职责6 |# z, w. i& | # D7 _7 / 4 Tu! T1、准时开诊,坚守岗位,不擅离岗位,仪表端庄整洁,挂牌上岗,按中药房操作规程,负责中药房的收方、核对、发药和相关的各项工作;$ Y7 Y3 C) _$ * M2、严格执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中药处方、配药发药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严格按医院的各项操作常规依法规范操作;! 8 T1 | B* Y2 i1 d0 q3、认真做好四查十对二告知工作:核查中药处方有无错误、查中药配伍禁忌、查药品、查用药合理性;核对科别、姓名、性别、年龄、中药成药和饮片名称、标签、规格、数量、用法用量;告知用法先下、后煎、包煎、吞服等方法,注意事项;! ( F* X4 H% H! a s4 6 I E4、严格按国家中药管理局有关规定的要求,对中药饮片认真保管,经常检查,防止过期变质,保证质量,对过期变质的药品严禁使用;$ Z9 D0 7 o! n* I5、按药品管理法规定,属“毒”“麻”“限剧”“贵重”等类中药饮片,按有关规定保管、存放、使用及登记;; X6 A2 m5 $ b6、严格按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对中药进行分类,排放;5 R, K$ Y. m. q8 J7、中药人员应熟练掌握中药成药、饮片的的性能、药理作用、用法及配伍禁忌,发现问题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 x B9 u) a1 j# e3 f0 p2 i2 H; F2 g1 V% 6 L- w4 M H3 S* G5 T6 P药剂士(中药剂士)职责, pL8 y$ R5 m( N一、在药剂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1 R( / B1 D4 C9 x* w. i二、按照分工,负责药品的预算、请领、分发、保管、采购、报销、回收、下送、登记、统计和药品制剂与处方调配等工作。% ! M6 M/ q9 X* o, t$ J8 三、担负药剂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指导。; E# O; k6 i3 K4 D1 X* j3 j四、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管理毒、麻、限剧、贵重药品,严防差错事故。# y( 6 i/ iV1 G8 v3 W6 xG五、经常检查和校正天平、冰箱、干热灭菌器及注射液过滤装置等设备,保持性能良好。- . R8 v( OX% , f5 v9 T0 F6 S1 C; h) ) E$ U_( B! M, u6 I$ - Ps# l药库工作制度! l) 4 _5 : n: b# _0 g5 _( 1、药库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作好药品管理工作;0 4 L. e+ % w. t7 J5 I2、购药计划应根据临床的用药需求,依据本中心(站)“基本用药品种目录”拟定后,经主管主任批准后方可从规定药品销售单位购置药品。4 P. C7 j( q+ b; M7 k3、临床要求的新药,需由中心药事委员会集体讨论后,填写首次购药审批表,由主管主任签字后方可购入6 b- O& e3 g4、对购置药品的质量、数量等应严格执行入库验收、核对等工作,作好药品的期效、品种、帐目等项目登记工作。注意发现存放药品的变化,若出现问题,及时与该药品销售单位进行联系,更换或退掉,并做好各项登记。# R* q S+ b x$ |7 Z6 B5、药品应在符合环境要求的条件下放置,分类摆放整齐,设有相应的通风、温储等设备,做好药品的养护。毒、麻精药品严格执行特殊药品管理制度。; h. ) W# . v$ . 6、计算机管理药品帐目,建立进、销、存帐目管理,做到日清、日结、月盘存,每月对在库存的药品进行一次质量抽查,全年覆盖率在100。: Q2 H Ut! T: X Z+ V( a8 S; A, * T. F% U# F7 L4 l% m! u, kv4 l, x2 _9 Z L6 z/ 附件1- n, m6 p2 e7 E% Q, h6 s9 o; K2 e1 ? B! p, F; LG# e* u, C+ C/ I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标准: p5 S7 t$ P8 T3 9 Y8 P6 O( h) q7 7 T; G& ) , z第一部分! F M1 v m+ r% I7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坚持公益性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设施、服务能力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 L: u5 U x. + a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合理。每310万居民或每个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场所及相应的设施、设备应符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的要求。5 A* t ?B# l1 p4 E* h6 i8 F3 f1 I, 7 g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H! ! i6 P# f8 q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服务功能、服务人口、居民的服务需求,按照精干、效能的原则设置卫生专业技术岗位,配备适宜学历与职称层次的卫生技术人员。* w5 l) P) D& u2 i( G8 p8 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依法进行注册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按照登记的诊疗科目执业;执行各项技术规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预防服务差错,确保服务安全。$ QF( U4 # X# B0 h O& 1 s# T/ F6 # l% f1 j第二部分: Y) m& |) D* S, 一、贯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和中医药工作的方针政策% : S7 | U7 Q# r7 f: (一)政府高度重视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将其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6 p9 a! O. h! S) L& C- q9 (二)政府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有中医药管理部门参加,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各项工作。: W# 9 t& M$ k X1 - : f6 Z5 Z(三)制定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并纳入相应年度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l4 p; jU* x4 m; E6 w. H(四)贯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的政策;市、区政府在安排相关经费补助时,统筹考虑社区中医药服务,保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所需的基本设施设备和人员培训等中医药服务工作的投入。$ t T5 q- v/ N& E0 b(五)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完善参保人员利用社区医疗服务的引导措施。将符合条件的社区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支付范围,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时应用中医药诊疗方法的自付比例比使用其它诊疗方法的自付比例低。! c( # j2 O$ W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要适应中医药服务的要求7 b) T! W, (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注册登记中医科(含民族医科),开设中医诊室,设置中药房,配置中药饮片调剂设备和常用的中医药诊疗设备。- U4 l; Z$ h4 J(七)社区卫生服务站要配置常用的中医药诊疗设备。4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为主。( e! s; ! k- G- a(八)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公立中医医院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服务的联合与协作,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q2 W. O8 S3 H4 O& x三、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中医药水平3 m& Y! . T3 G! . ?. X$ t# y3 nJ(九)建立鼓励大中型中医医疗机构有关在职及退休中医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兼职服务的制度。t% * p3 L4 k. g- F+ l7 _(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接受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或规范化培训。! ) a! L# M) o; _: a(十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师总编制内配备不低于25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其中至少有2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有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 m! ( d& & y2 j7 四、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要体现中医药的特点: |! T- + j2 x0 Q3 O8 o% U3 s(十二)预防/ j ! i& C+ P+ f+ ?9 V4 l1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2 I3 X8 Q& B2 i7 B2开展不少于2种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肿瘤、老年骨关节等)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的服务,对社区主要危险因素进行行为干预;! I) O3 % A n5 ab2 d3在居民健康档案中体现中医内容,运用中医理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0 7 a _8 R0 P# G4 K/ X: (十三)保健 u& j# P- N / : Q. H, n1制定适合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中医保健方案,并组织实施;# Z A) A& o/ H! B( 2制定适合社区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保健方案,并组织实施;; j9 / Op7 # 7 / . u; k3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工作。& T. p a: p. Q% f. I(十四)康复, Q$ H+ a! P. - a a2 p4 ?1.将中西医结合康复内容纳入社区康复体系;0 G$ t9 J li. U e, n2.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伤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7 R0 & n+ P2 j) A! ; t( q(十五)健康教育6 S- i; - u* 8 P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知识,引导社区居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编制、发放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处方和宣教资料,宣教资料每年不少于3种。 Z5 V/ w) F9 N1 R2 s$ L+ K! r(十六)计划生育咨询以及技术指导6 u4 N4 m5 A) M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和孕产妇保健的咨询及指导。( j2 z. T N3 p# D! ?(十七)医疗8 J- Y# L$ v) X! W; T1在门诊、病房、出诊、家庭病床等工作中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处理社区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 M- F1 x, V8 N! u2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充分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火罐、敷帖、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熨、导引等中医药方法;; m* p* H 1 r|& c4 M3 T$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门诊量不低于总门诊量3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诊中医科室中医治疗率不低于85%;: N4 / Z; ?; _0 L5 G V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成药品种不少于80种,中药饮片不少于250种;社区卫生服务站中成药品种不少于50种或中药饮片不少200种。. z4 : H% y( ( M. s l五、严格社区中医药服务的监督管理/ v: : K# 0 , D% L- d(十八)严格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6 _O) r. Y! / I) g( Q& 1 m(十九)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考核机制,将中医药业务开展情况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管理人员年度工作考核目标。 e+ Z g4 x- C4 L4 k# w(二十)及时了解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内容和方式。, c; N5 n! y/ D, D(二十一)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特色服务内容的知晓率不低于90%,对中医药服务的满意率不低于85%。8 / J- z$ F; 7 X% z1 Z1 n& D. c m+ M) j% l9 _* X1 QM! W) s S( V0 i/ f( O) W! s, s* E3 K5 * + B附件3$ u B& z: n5 T+ p b: - u+ |* i d+ f( a8 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申报辅助材料( K; f! y8 A5 MJ. 2 c) A# K6 m* m3 j L y& H9 1 C2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情况:1 n8 p. S- z) I) E机构名称- B8 L: S5 o. f f1 j: I7 4 c$ C2 9 v; u) r地址0 x3 N0 , O. n; U. R7 E: * D! z E4 K. J0 U r0 T邮编& T( o% i3 Y) 4 T4 s3 ; g5 X& v3 f! o m7 V负责人9 j6 Q) s! s9 m; b, k% j; * 9 / O/ . D3 B8 u* |( T机构性质+ $ T1 k; 9 o& r8 S2 p- L- F& d8 ) k( - p) e1 K举办单位( 0 L3 y3 i% 6 e; F! Z% q# l: O6 U9 z设立时间1 N2 G; z3 Z7 t9 ux7 ) ; l+ V! s8 L* M z联系电话3 z$ o: f: T( - O7 u* e3 A* P! kP* Y) y% w) f+ 0 Q电子邮箱; SR$ y7 W+ t9 u1 m# E, U# q5 C! u b, R5 X8 k% 用房性质/ P% d# h6 Q. fU! a+ o( r(提供房产证或租房合同复印件)8 3 d) a+ M7 n 5 s, v用房面积 D- q v- K( t6 h N cK8 K/ Z# A3 ?# V) T人员情况# u! X/ z+ n! u& C职工总数2 A8 H4 r x+ V$ v, m# d7 _k2 w$ F* w2 管理人员数% ) |* E% S7 n a8 A% C1 R: O- b% Z+ L$ I8 b3 执业护士数 V) G# E6 W* % U2 H% I- Y- W* t) M% W6 u卫技人员数J! B6 g6 7 z ci2 m3 Q! o! H4 L# f& 6 z2 g8 ?执业药师数9 O2 b- T s3 o# D& t# C4 D3 c1 / x( C执业中药师数* a6 P% P4 P+ eW& r% I& u. . V0 V* u医师情况$ v% r% s8 t r- h4 m执业资格情况( J3 r7 m8 s- 3 e$ A执业医师: F$ T/ B0 U执业助理医师5 |. E; ?4 N. O% G9 f R$ S; O$ t人数- 8 D A7 F0 O w$ b- s2 t. z4 E8 p& 7 K. e9 M2 y x2 r/ 0 r# L, p( 其中中医类别人数/ & 0 ( X3 K 7 s1 lS: u& L% T1 H+ _1 , y! U职称情况4 W4 r7 O8 m7 Z% a% m高级职称& 5 g) E1 : f a) 5 y: u; L中级职称7 X1 l2 d! _+ o E1 r; Z1 |2 F0 O初级职称4 B: j6 i, b+ p1 o; I: ( Z人数! n- X1 f8 7 B5 Q* m; c) L) G% ?8 P) |+ C$ E2 F* _& d* G+ s8 ?; x( V* t! a8 G; P: |其中中医类别人事/ r; R8 t6 V* ! 7 H+ I6 F3 H7 . r4 K& r; A$ W% v* S2 X/ $ y/ i5 Q+ V% q, l- B学历情况) h. w/ z: x: ; n% L% p) C) J / r本科及以上医学学历6 A3 w N( h9 k. ( A$ h* L大中专医学学历, A% z) q- R. U1 V1 b无医学学历& s, b% g5 V: l( k9 _ b# . X8 f人数% _. T7 q ?3 ?; x% t3 v% D F. A+ N: g# ?! g8 h2 D; C- T# e+ n5 N; K, |1 o3 A# q( u! m, N/ Y& V v H其中中医类别人数2 w; r6 S1 m5 V* i) g C7 o3 B3 t) P( g% w+ t6 A: ?/ Q$ d7 Q3 U; yM- h, v2 N# k. n机构经营情况! / r8 n9 b+ g$ eu4 v7 p9 c$ l) f Z3 _* t# G : Q) E8 * b年门诊量, 9 G/ v- L# if+ F+ P政府拨款 c z, _: p9 ; 业务收入1 n6 b ) d8 c9 p8 ?9 w药品收入) a% K) s: M; S9 z# ? D, k- A年总支出2 d$ k8 V0 7 h- 5 是否盈利3 . o& E( A. X2005年( G7 k. C) p YUP: 6 u; Q0 ( z2 v5 l/ Q$ d3 p8 ?0 $ o- ) x C; B- vB1 A% |+ Y7 ) 6 J& I F# b; f4 D# n) I0 E# g8 I# r G R: ?! C8 ?9 g5 q2 N2006年- N, x7 T5 X; A1 v, b: S1 e! b7 a7 A- / H; Z, m8 W7 A# f: P* F& i1 T! & g9 U5 ! b% N6 # gJ* Y8 D; l( b3 Uc1 j( ( $ o- a! b/ d* a8 N+ p& + $ i7 U. K/ G0 p$ M# h2 Y1 X5 : n2 q填表人:! p0 _% 2 / i3 Z4 7 区卫生局(盖章)) ?$ P# N, h/ s U! Y. J- x填表日期 + T( V6 3 V) 9 F3 G6 ( C年7 w0 _8 ?- q$ J! a4 U, l: c) n月/ J b1 G1 l! E6 k3 l9 y# E日 9 O/ L: W7 e, d B& $ O% e h0 u& o; a v- Z( q% f; q注:1.本表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填写一张;$ I$ |0 ( ! i3 H9 E( $ X2.如机构为社区卫生服务站,需在名称后注明是否以中医药服务为主,如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 x0 i/ _, s 8 B, Z% u3 Y1 S- b( g: A0 ?5 | H- M6 I1 e) Z7 Z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要体现中医药的特点3 W4 J6 l2 b! I& T1 Q; p l(一)预防。4 q5 Z3 _0 l0 D4 Z1、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根据不同季节、不同传染病有不同的具体措施。/ G% w; w7 w, L- V7 q& o y7 x2、开展不少于2种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肿瘤、老年骨关节病等)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