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厌氧菌.ppt_第1页
课件:厌氧菌.ppt_第2页
课件:厌氧菌.ppt_第3页
课件:厌氧菌.ppt_第4页
课件:厌氧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厌 氧 菌 P231,适用教材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 张卓然主编 人卫2003年1月第3版 检卫学院 李超,2019,-,1,下载,本课件下载 /yyj.part1.rar /yyj.part2.rar 因文件较大,分成两个压缩部分,两个文件全下载后,解压出文件即可,2019,-,2,概述,厌氧菌是指一大群在有氧条件下不能生长,仅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包括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的杆菌和球菌。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主要是研究由梭菌属引起的感染,如破伤风梭菌引起的破伤风,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气性坏疽和肉毒梭菌引起的肉中毒等,特别是对这些感染有着重要影响的毒素方面。近10年来,由于厌氧菌培养技术的进步,厌氧菌的检出率逐渐提高,并且培养出许多无芽胞厌氧菌和新种。对于厌氧菌的基础研究以及它引起感染的重要性,已日益受到重视。,2019,-,3,厌 氧 菌,保护性挖掘存放有木乃伊的棺木,2019,-,4,从木乃伊的表面采取样本,厌 氧 菌,2019,-,5,棺木的下面的金属片(局部),厌 氧 菌,2019,-,6,棺木的下面的金属片(内侧局部),厌 氧 菌,2019,-,7,棺木的下面的金属片(外侧局部),厌 氧 菌,2019,-,8,棺木的下面的金属片(顶部局部),厌 氧 菌,2019,-,9,棺木的下面的金属片(荧光染色 1 000),厌 氧 菌,2019,-,10,棺木的下面的金属片(金属镀膜 10 000),厌 氧 菌,2019,-,11,厌氧菌引发牙周脓肿的模式图,厌 氧 菌,2019,-,12,1984及1986年出版的伯氏系统手册的分类标准为: (1)革兰氏染色性 (2)形态 (3)鞭毛 (4)芽胞 (5)荚膜 (6)代谢产物等,厌氧菌的分类,2019,-,13,根据耐氧性的分类 1专性厌氧菌是指一些要求在降低氧压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可分为两类: (1)对氧极端敏感的厌氧菌:在0.5氧分压或空气中暴露10分钟即死亡。甚难分离与培养。 (2)中度厌氧菌:能在28氧分压中生长。在空气中暴露6090分钟或在脓汁付本中离体72小时还能分离出来。 2微嗜氧菌:能在含510CO2,的空气中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 3耐氧菌:其耐氧程度刚好能在新鲜配制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一旦生长,在空气中暴露数小时仍不死亡。,厌氧菌的分类,2019,-,14,厌氧菌的分布和正常菌群,正常人的腔道包括肠道、口腔、阴道等处均有大量的厌氧菌寄居,它们与需氧菌一起共同组成人体的正常菌群。此外,人体皮肤、呼吸道、泌尿道也有厌氧菌分布。 在胃肠道尤其寄居大肠的厌氧菌比大肠埃希氏菌要多100010000倍。 在正常情况下,寄居于人体的正常菌群对人无损害,与人体保持平衡状态,而且主常菌群之间也相互制约,维持相对的平衡。 当机体的防御功能减弱时,或改变了宿主和正常菌群之间的平衡状态,那么寄居的正常菌群也可引起疾病。由于寄居部位的改变,可导致内源性感染。此外,由于菌群失调,也可引起内源性感染。例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使敏感的菌株被抑制,不敏感的细菌包括厌氧菌则大量繁殖,由此引起病变。,2019,-,15,临床意义 (一)厌氧菌感染的因素 P232,(1)当人体组织的的氧化还原电势(Eh)降低时,有利于厌氧菌的繁殖。坏死组织、某些肿瘤引起组织坏死、梗阻和郁血,可造成局部组织环境Eh下降。组织内Eh水平可影响厌氧菌的致病作用。 (2)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厌氧菌感染。长期慢性病者、严重外伤、口腔、肠胃和女生殖道重大手术而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者,老年、婴幼及早产儿等都因免疫功能受损或不足而易并发厌氧菌感染。接受免疫抑制剂、抗代谢药物、放射治疗、化疗的患者;长期服用抗生素无效者;,2019,-,16,(3)由坏死组织吸收余氧,进而降低Eh,更有利于厌氧菌的大量繁殖,并产生各种侵袭性酶和毒性因子,从而加重组织损伤。 (4)当感染是由需氧、厌氧、兼性厌氧等引起的混合感染时,需氧菌生长耗竭了环境中的氧,更有利于厌氧菌生长。,临床意义 (一)厌氧菌感染的因素,2019,-,17,(1)感染局部产生大量气体,造成组织肿胀坏死,皮下有捻发音,是产气荚膜梭菌所引起感染的特征。 (2)发生在粘膜附近的感染,口腔、肠道、鼻咽腔、阴道等粘膜,均有大量厌氧菌寄生,这些部位粘膜发生破损,极易发生厌氧感染。 (3)深部外伤如枪伤后,人或动物咬伤后的继发感染,均可能是厌氧菌感染。 (4)分泌物有恶臭,或为暗血红色,并在紫外光下发出红色荧光,可能有产黑色素类杆菌和不解糖类杆菌感染。,临床意义 (一)厌氧菌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指征,P233,2019,-,18,(5)分泌物或脓汁中有硫磺颗粒,为放线菌感染。 (6)分泌物经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有细菌,而常规细菌培养阴性者;或在液体及半固体培养基深部生长的细菌,均可能为厌氧菌感染。 (7)长期应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能是厌氧菌感染。 (8)最近有流产史者,以及胃肠道手术后发生的感染。,临床意义 (一)厌氧菌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指征,2019,-,19,厌氧菌标本的采集,基本原则:采集标本时要力求避免需氧和厌氧的正常菌群污染,并尽量避免接触空气。 下列标本无送检价值,不宜作厌氧菌培养: 鼻咽拭子、齿龈拭子、痰或气管抽出物 胃和肠道内容物、肛拭、阴道和宫颈拭子 自行排出的尿或导尿、流出的脓等 经组织粘膜采集标本时,取严格消毒以防污染,并尽可能不让标本与空气接触,一般用消毒针筒直接抽取深部液体2-4ml,立即送检。(参考P234标本采集法表),2019,-,20,针筒送检法 无氧小瓶送检法 棉拭送检法 标本充盈法 组织块送检法 厌氧袋送检法 标本送达实验室后,应在20-30min内处理完毕,最迟不超过2h。厌氧标本禁止冷藏。,厌氧菌标本的送检,2019,-,21,检验方法,标本的肉眼观察和直接镜检分泌物有恶臭、硫磺颗粒或呈黑色且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红色荧光等均有参考价值。 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根据其染色反应、菌体形状、大小、排列、有无芽胞和分枝等特征,可及时通知临床,指导用药。 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和标本性状与气味并结合标本来源,可提供初步判断,并为进一步的分离鉴定起到指导作用。,2019,-,22,分离培养,培养基: 强化血琼脂平板(BAP)非选择性培养基 卡那-万古霉素冻溶血琼脂平板(KVLB)产黑色素类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 七叶苷胆汁平板(BBE)耐胆汁的脆弱类杆菌族、多变梭杆菌和死亡梭杆菌 卵黄平板(EYA)和兔血平板产气荚膜梭菌 培养基的预还原:所有培养基在使用前必须预还原,固体培养基置无氧环境中2-4h,液体培养基煮沸驱氧后迅速冷却,立即接种。,2019,-,23,培养方法,厌氧罐法 冷触酶法 抽气换气法 钢末法 黄磷燃烧法,两种不同的厌氧罐(简易型),2019,-,24,厌氧罐,厌氧罐及局部(简易型),2019,-,25,厌氧罐,厌氧罐局部(简易型),2019,-,26,气袋法 气体喷射法 厌氧手套箱法,培养方法,Bactron II,Bactron IV,厌氧手套箱,2019,-,27,厌氧手套箱,Corcepl Plus,2019,-,28,厌氧手套箱,厌氧箱(大型),2019,-,29,厌氧手套箱,使用,2019,-,30,厌氧手套箱,使用,2019,-,31,厌氧手套箱,使用,2019,-,32,厌氧手套箱,使用,2019,-,33,厌氧手套箱,使用,2019,-,34,厌氧手套箱,使用,2019,-,35,厌氧手套箱,使用,气体过滤,控 制 面 板,内 置 孵 箱,2019,-,36,厌氧血培养,厌氧血培养仪及培养瓶,2019,-,37,梭状芽胞杆菌属 P257,梭状芽胞杆菌属简称为梭菌属(Clostridium ):是一大群厌氧或微需氧的粗大芽胞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但陈旧培养菌体常为阴性;芽胞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大于菌体,位于菌体中央、顶端或近端,使菌体膨大呈梭状,故名。 本菌属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多数为腐物寄生菌,少数致病,能分泌毒素和侵袭性酶类,可使人或动物致病。 主要疾病有破伤风、气性坏疽、食物中毒和假膜性肠炎等。,2019,-,38,一、破伤风梭菌(C.tetani),此菌通称为破伤风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以及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当机体爱创伤时或新生儿接生时使用不洁用具剪断脐带,破伤风梭菌均有可能侵入伤口生长繁殖,分泌外毒素,引起痉挛性抽搐,称为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俗称脐带风。,2019,-,39,(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染色:本菌细长,大小约5X0.4um,革兰阳性。芽胞圆形,位于菌体的一端,形似鼓槌状。无荚膜,有周身鞭毛,能运动。在陈旧的培养物中,成熟的菌体常染色为阴性。(彩图19),破伤风梭菌的芽胞(*)和胞子囊(*) 超薄切片,20,400,2019,-,40,形态染色,破伤风梭菌的芽胞,2019,-,41,形态染色,破伤风梭菌的芽胞染色,2019,-,42,2、培养特性,专性厌氧菌,仅在无氧环境中生长,接触空气后即迅速死亡。 在潮湿的血平板上呈扩散生长,不易获得单个的表面菌落。这种迁徒生长的生长物边缘不整齐,具有卷发状的突起,由纤细的细丝形成。这些特征不仅具有诊断价值,而且便于从混合培养物中分离得到纯培养。本菌经2436小时孵育,由于迁徒生长而完全覆盖平板的表面。 疱肉培养基中均能良好生长,经培养24小时后,肉渣部分被消化,微变黑,有少量气体。生成甲硫酸亚铁醇及H2S有腐败性恶臭味。,2019,-,43,在潮湿的血平板上呈扩散生长,不易获得单个的表面菌落。这种迁徒生长的生长物边缘不整齐,具有卷发状的突起,由纤细的细丝形成。这些特征不仅具有诊断价值,而且便于从混合培养物中分离得到纯培养。,2、培养特性,2019,-,44,培养特性,生长在庖肉培养基中的破伤风梭菌,显示糖分解(加有酚红指示剂的肉汤微变红)和蛋白质分解(分解含硫的氨基酸变黑)同时也产气(本图未示)。左图为未接种的对照管。,2019,-,45,3、生化反应、抗原构造、抵抗力,H2S阳性、吲哚阳性、明胶酶阳性、不发酵糖类 O抗原、H抗原,气液相色谱可检出代谢产物有乙酸、丙酸、丁酸、乙醇和丁醇 繁殖体抵抗力无特异性,芽胞抵抗力极强:在土壤中数十年不死,耐煮沸1h,干热1501h,50g/l石炭酸10-15h。对青霉素敏感,磺胺类有抑制作用,对氨基糖甙类耐药。,2019,-,46,4、临床意义,破伤风对人致病的因素主要是它产生的外毒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该毒素是强烈的外毒素,注射动物可引起痉挛症状,故称为痉挛毒素。对小鼠最小致死量为10-7mg。该毒素为蛋白质,不耐热,可被蛋白消化酶或胰蛋白酶破坏,加0.3甲醛于毒素中37孵育4周可使毒素转变为类毒素。 破伤风溶血毒素,溶血毒素对热较稳定,遇氧即去失溶血活性,但与致病性似无关系。,2019,-,47,4、临床意义,破伤风感染的方式:通过创伤入侵人体(烧伤、外科切口缝合、脐带残端等)。本菌的侵袭力弱,侵入组织并能生长繁殖必须有适宜的厌氧环境,如伤口深、局部坏死组织多和伴有其他化脓性球菌感染,造成局部组织中的氧化还原电势降低,细菌不仅繁殖而且产生毒素,以致引起发病。,2019,-,48,4、临床意义,本菌不侵犯血流,它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流引起严重的毒血症,临床的主要表现为肌肉发生痉挛性强直性收缩,出现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和苦笑面容。破伤风痉挛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殊的亲和力,能与神经组织中的神经节昔脂结合,封闭了脊髓抑制性触突而阻止了抑制性触突未端释放抑制性冲动的传递介质,而破坏了正常抑制性调节功能,从而发生肌肉痉挛性收缩。,2019,-,49,4、临床意义,破伤风患者特有的角弓反张,2019,-,50,4、临床意义,破伤风患者特有的角弓反张,2019,-,51,4、临床意义,破伤风患者特有的苦笑面容,牙关紧闭,角弓反张,2019,-,52,5、微生物学检查,根据破伤风的典型临床表现即可作出诊断,故一般不做细菌学检查。 直接涂片从病灶处取标本,直接涂片并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若有革兰阳性圆形端生芽胞即鼓褪状的杆菌,可初步报告结果。 分离培养本菌较易分离。将可疑的材料接种疱肉培养基,置7585 水浴加热30分钟,杀灭其他杂菌,而芽胞得以存活,在厌氧环境中孵育。在疱肉培养基中生长后,可转种适宜的培养基,如有此菌,则呈迁徒生长,其生长扩散的最大边缘,通常为平板的一半或23。,2019,-,53,5、微生物学检查,动物实验:动物试验实验动物常用小鼠。每次试验用两只。 对照:一只在接种前至少1小时,皮下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每毫升含破伤风抗毒素1500单位)0.5m1,作为保护动物; 然后将两只小鼠后肢肌肉注射疱肉培养基孵育48小时的上层液0.25m1。接种物含2氯化钙,以激发局部坏死形成。 经过几小时的潜伏期,未保护的小鼠发生破伤风症状。开始动物表现无力,注射腿前进时向后拉,以后肢爪发生轻微外展,踝部伸长,腿部变长,直至发生肌肉痉挛和僵直。鼠尾和对侧腿亦逐渐受影响发生僵直(旗杆尾),躯于肌肉受累可导致脊柱过度伸展或向侧部弯曲。最后前肢亦发生抽搐。此期易受刺激产生痉挛收缩。接种抗毒素的受保护动物则不产生症状。,2019,-,54,5、微生物学检查,动物实验: 0.10.25ml培养滤液肌肉或尾根部注射,阳性者于注射12-24小时后出现尾部僵直竖起(旗杆尾),后腿强直全身肌肉痉挛等特征,甚至死亡。,2019,-,55,5、微生物学检查,实验结果:若注射培养物的小鼠出现典型症状,对照小鼠不发病,则证明培养液中有破伤风毒素存在。,2019,-,56,6、鉴定依据,1)在平板上呈迁徒生长,可被特异性抗毒素血清抑制。 2)幼稚培养的菌体呈细丝状外观,陈旧培养的细菌多呈鼓槌状。 3)不分解糖类和蛋白质。 4)大多数菌株产生靛基质。 5)在牛乳琼脂(含3琼脂)平板上,形成弥散的不透明区。 6)根据产生的挥发性代谢产物。破伤风梭菌的主要代谢产物为乙酸、丙酸和丁酸。 7)动物接种和保护性试验。,2019,-,57,二、气性坏疽病原梭菌 P259,气性坏疽常继发于开放性骨折、大块肌肉撕裂及组织的严重坏死等。多见于战伤,交通事故及各种严重创伤之后。 本病多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本病以局部剧痛、水肿、胀气、组织迅速坏死,分泌物恶臭,伴有全身毒血症为特征的急性感染。,2019,-,58,(一)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 1、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本菌为革兰氏阳性短粗的杆菌,两端钝圆。细菌在迅速生长繁殖中,大多数菌株形成很短的形体,有些近球形。在人工培养中很少形成芽胞,这是本菌的特点之一。芽胞位于菌体的次端极,直径不大于菌体。在碱性环境和缺少可发酵糖类的条件下,有利于芽胞的生成。无鞭毛,细菌在动物体内可产生明显的荚膜,但在人工培养中通常不易看到。,2019,-,59,1、生物学性状,培养特性:本菌是不严格的厌氧菌 ; 在血液琼脂平板上,许多菌株产生双溶血环,内环完全溶血,由毒素引起;外环不完全溶血,由a毒素引起。 在卵黄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出现在乳白色混浊圈,是由于该菌产生的卵磷脂酶分解蛋黄中的卵磷脂所致,这一现象可被特异性抗血清中和,称Nagler反应。 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H2、CO2),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并将液面上的凡士林层向上推挤,甚至冲开管口的棉塞,气势凶猛,称为汹涌发酵。,2019,-,60,双溶血环,产气荚膜梭菌在乳糖蛋黄牛奶血琼脂平板上,显示乳糖分解(加有酚红指示剂,菌落红色);分解卵磷脂在菌落周围形成浊斑;形成双溶血环,内为完全溶血由毒素致,外层不完全溶血由毒素致。,2019,-,61,双溶血环,产气荚膜梭菌:血琼脂培养显示溶血。某些菌株产生双溶血区(血琼脂培养基,无氧,37,24小时),2019,-,62,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由于不同毒素存在而显现的双溶血区(血琼脂培养基,无氧,37,24小时),2019,-,63,Nagler反应,产气荚膜梭菌在nagler卵黄琼脂平板上培养,平皿的左侧涂有抗毒素,右侧无抗毒素,无氧下孵育过夜后,在涂有抗血清的一侧不出现乳白色浑浊或只有很少的浑浊(左),无抗血清的一侧出现明显的乳白色浑浊(右),为nagler试验阳性。,2019,-,64,2、临床意义,本菌可产生外毒素及多种侵袭性酶。 毒素为卵磷脂酶,能分解人和动物细胞膜上磷脂和蛋白质的复合物,破坏细胞膜,引起溶血、组织坏死和血管内皮损伤,使血管通透性增高,水肿。毒素还能促使血小板凝集,导致血栓和局部组织缺血。 毒素可引起人类坏死性肠炎。,2019,-,65,2、临床意义,本菌主要引起气性坏疽,食物中毒和坏死性肠炎。 当本菌侵入肌肉组织后,细菌即迅速繁殖,产生大量组织蛋白分解酶类及糖分解酶,溶解组织造成组织坏死,并形成大量气体,以致形成组织中气肿,压迫软组织,阻碍血液供应,更加重肌肉坏死,并引起局部浆液渗出,临床表现为扩散性水肿,触摸有捻发音,剧烈疼痛,迅速蔓延,最后大块组织坏死。 毒素和组织坏死产物入血,可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2019,-,66,气性坏疽,临床表现为扩散性水肿,触摸有捻发音,剧烈疼痛,迅速蔓延,最后大块组织坏死,2019,-,67,气性坏疽,临床表现为扩散性水肿、气肿,触摸有捻发音,剧烈疼痛,迅速蔓延,最后大块组织坏死,2019,-,68,气性坏疽,临床表现为扩散性水肿、气肿,触摸有捻发音,剧烈疼痛,迅速蔓延,最后大块组织坏死,2019,-,69,气性坏疽,足气性坏疽:由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引起。,2019,-,70,气性坏疽,临床表现为扩散性水肿、气肿,触摸有捻发音,剧烈疼痛,迅速蔓延,最后大块组织坏死,2019,-,71,气性坏疽,临床表现为扩散性水肿、气肿,触摸有捻发音,剧烈疼痛,迅速蔓延,最后大块组织坏死,2019,-,72,气性坏疽,临床表现为扩散性水肿、气肿,触摸有捻发音,剧烈疼痛,迅速蔓延,最后大块组织坏死,2019,-,73,3、鉴定依据,1)形态特征和缺少芽胞,有荚膜的特征。 2)菌落特性和糖发酵反应,特别是汹涌发酵现象 3)Nagler试验 4)动物试验:将培养物1m1,注入家兔静脉内(或0.5ml注入小鼠腹腔内),10分钟后致死动物,置37孵育箱46小时。可见动物体内充满气体,腹部膨胀。剖检可见各种脏器肿胀并有许多气泡,尤以肝脏明显,称“泡沫肝” ,取心血或肝组织印片可见阳性粗大杆菌,有明显荚膜。,2019,-,74,本菌存在于土壤中,是引起严重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之一。在厌氧环境中,该菌可分泌极强烈的肉毒毒素,能引起殊殊的神经中毒症状,病死率极高。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本菌为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两端钝圆。在20-25时形成椭园形芽胞,在菌体的中央或次极端,宽于菌体,使菌体呈网球拍状或勺状,芽胞的形成稀少,但常见有许多游离的芽胞存在。本菌无荚膜,有鞭毛能运动。,三、肉毒梭菌 C.botulinum P261,2019,-,75,肉毒毒素,目前已知肉毒毒素是毒物中最强者,它的毒性比氰化钾强1万倍,对人体的最小致死量约为10-7g。 肉毒毒素不耐热,100 加热1min即可破坏。 一般是食物被肉毒梭菌污染后,在厌氧环境下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当摄入这种含有毒素的食物如腊肠、火腿、罐头制品等即引起肉毒中毒。,2019,-,76,致病,肉毒毒素通过消化道粘膜吸收,经血液扩散至全身,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其中以脑干神经核的损害较明显,也损害运动神经未稍与植物神经未稍,阻止乙酰胆碱释放,影响神经冲动传递,因而表现出一系列的神经麻痹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复视、眼睑下垂、瞳孔放大,咽肌麻痹,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甚至发展为迷走神经麻痹和心脏神经节损害,引起呼吸肌和心肌麻痹而死亡。 婴幼儿感染中毒后常先有便秘,1-2周后迅速出现全身软弱,不能抬头,无力吸乳,哭声低弱,脑神经麻痹现象,严重者可出现呼及衰弱。,2019,-,77,微生物学检查,肉毒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其诊断主要通过检出毒素,因肉毒梭菌并不致病。 毒素的检测 1)标本:可疑剩余食物,呕吐物或胃肠冲洗液,粪便浸液,血清及疽肉培养液等。凡有悬浮固体物的待检物均应低温离心沉淀,用其上清液。 2)标本的处理(自学),2019,-,78,微生物学检查,毒素的检测 定性检测:取待检物上清液分别用0.5ml腹腔接种两只小鼠。其中一只在接种前预先注射肉毒毒素的多价抗毒素血清作为保护试验。接种后约经数小时的潜伏期即出现早期症状,呼吸困难,两侧腰肌明显凹陷呈“蜂腰”。此后出现无力、麻痹、四肢伸长,一般在1824小时死亡,但也可延迟到4天左右。保护试验动物则无上述症状。 毒素型别的鉴定:用分型血清作中和试验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2019,-,79,鉴定依据,1)涂片镜检为革兰阳性近极端芽胞,呈汤匙状 2)厌氧,消化肉渣变黑,产生恶臭味 3)菌落边缘有皱褶 4)肉毒毒素测定阳性,2019,-,80,其它梭菌 P265,艰难梭菌:本菌对氧甚为敏感,很难分离培养,故得名。是人和动物肠道寄生菌。近10多年来,发现本菌与假膜性结肠炎有关。 形态与染色:本菌为粗长杆菌,能运动或不能运动。运动性菌株为周毛菌。芽胞为卵圆形或长方形,初于菌体次极端,后移向极端。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但培养2天后有转为阴性趋向。 培养特性:本菌为严格的专性厌氧菌,用常规的厌氧培养法不易生长。在血液琼脂、牛心脑浸液琼脂及CCFA(Cycloserinecefoxitin-fructose-agar环丝氨酸-氧头孢菌素-果糖琼脂)等平板培养基上,经48小时孵育后,菌落直径35mm,圆形、略高起、白色或淡黄、不透明、边缘不整齐、表面粗糙。CCFA平板上的菌落,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见黄绿色荧光。本菌经肉汤培养2日以上,菌体有溶融现象。,2019,-,81,艰难梭菌,艰难梭菌:在环丝氨酸-氧头孢菌素-果糖琼脂(CCFA),菌落呈闪光的灰色。艰难梭菌与假膜性肠炎有关(无氧条件,37 , 48小时),2019,-,82,艰难梭菌,艰难梭菌:菌落特写,CCFA琼脂,菌落带“金属光泽”的外形。该平板上的菌落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发黄绿色荧光。(无氧条件,37 , 48小时),2019,-,83,显示艰难梭菌毒素活性的组织培养:艰难梭菌产毒素菌株引起结肠炎和腹泻。毒素可通过隔夜孵育后对维罗细胞的作用而证实(右),细胞肿胀变性,部分坏死。左侧未接种作为对照。,艰难梭菌,2019,-,84,临床意义,本菌在幼儿的粪便中最常见,为肠道的正常菌群中组成之一。已经证明具有产毒能力的艰难梭菌为假膜性肠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常较严重,有时可致死。,2019,-,85,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P245,脆弱类杆菌群:本群细菌存在于人及动物的大肠中,是健康人粪便中的正常菌群,每克粪便中有1010-12个,为大肠埃希菌的100-1000倍。 栖瘤胃/口腔群:本群栖瘤胃类杆菌是多数反刍动物网胃的正常菌群。 产黑色素类杆菌:本群细菌存在于人体的口腔、大肠和阴道,组成这些部位中的正常菌群,是仅次于脆弱类杆菌群的常见菌。,2019,-,86,脆弱类杆菌和普通拟杆菌,在BBE琼脂上脆弱类杆菌(左)和普通拟杆菌(右)。显示在培养基上的黑色色素及菌落的特点。归因于细菌分解七叶苷及胆汁。,2019,-,87,拟杆菌属,鉴别拟杆菌属的各种抗菌敏感试验:脆弱拟杆菌对青霉素、奥格门汀、甲硝唑和红霉素有耐药性,对四环素敏感。(药敏试验培养基, 37 , 48小时),2019,-,88,产黑色素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血琼脂培养5天后显示褐/黑色菌落。(血琼脂培养基, 37 , 5天),2019,-,89,脆弱拟杆菌,脆弱拟杆菌的两极浓染及菌体的多形性,2019,-,90,气液相色谱法鉴定拟杆菌属,气液相色谱法鉴定拟杆菌属:气-液相色谱图(GLC)显示典型的脂肪酸峰。脆弱拟杆菌可见乙酸和丙酸峰。,A=乙酸 P=丙酸 ib=异丁酸 iv=异戊酸,2019,-,91,梭杆菌属,本属细菌是寄生在人和动物的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正常菌群,以口腔最为多见。本属典型菌种是核梭杆菌。 坏死梭杆菌 死亡梭杆菌,2019,-,92,核梭杆菌,核梭杆菌,革兰染色:并不是所有的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