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市概况导游词_0_第1页
扬州城市概况导游词_0_第2页
扬州城市概况导游词_0_第3页
扬州城市概况导游词_0_第4页
扬州城市概况导游词_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扬州城市概况导游词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节点城市。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扬州城市概况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扬州城市概况导游词 扬州市简称扬,又名芜城,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中下游北岸的江淮冲积平原上。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 24 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辖广陵、邗江、郊区 3 个区,仪征、江都、高邮、宝应 4 个县市。全市总面积 6678 平方千米,总人口约 447 万。 扬州至今已有 2480 多年历史,从古以来就是我国有名的经济州郡, 唐代曾是我国四大国际贸易港之一。扬州目前建有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滨江工业开发区,以此来吸引外资,发展本地经济,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其工业发展极为迅速,主要有造船、汽车修配、化学、电子、纺织、食品、服装等。手工艺和工艺美术品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尤其是扬州剪纸、刺绣、灯彩、绒花等,最为出名。 该地区是江苏北部的门户,是全国南北交通的要道。这里不光是我国东南部粮食和食盐的重要转运点,还是纺织品、铜器、玉器、药材等物资的集散地。其航运以长江为枢纽,京杭运河及各主要河渠都具有通航能力,公路线也四通八达,同时,还在进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此来改2 / 8 善环境,以进一步发展经济。扬州市历史悠久,风光旖旎,景色秀美,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市西北郊蜀冈瘦西湖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还有大明寺、平山堂、鉴真纪念堂、欧阳修祠堂、何园、个园、史公祠、马可 00 多处文物保护景点。 扬州的土特产品有:玉器、漆器、绒绢、纸花、贝雕、春卷、酱菜等。 2:扬州城市概况导游词 扬州市南濒长江,北负淮河,中贯京杭大运河,长江和运河、京沪高速和沪陕高速在此交汇。全市总面积 6634 平方 公里、总人口 460 万人。 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 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中国 24 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文化底蕴深厚,李白、白居易、欧阳修、苏轼、郑燮、朱自清以及马可波罗、崔致远等大批中外文人雅士在古城扬州留下千古佳作。以扬州画派、扬州园林、扬州工艺、扬州美食等为代表的扬州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独特地位。扬州是京杭大运河开凿的起点, 2016 年扬州牵头中国大运河项目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扬州是一座生态宜居名城。“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柳春气熏”。近年 来,扬州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市等荣誉。全市每年新增植树造林 103 / 8 万亩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 %,城市绿化覆盖率 43%。 扬州是一座通融开放名城。扬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唐代的扬州就有一万多名外国商人自由出入、自主交易,清代的扬州更是跻身拥有 50 万居民的十大世界级都会之列。当前,扬州正成为承南启北、连接东西的枢纽城市。扬州泰州机场已列入国家一类口岸开放计划,目前开通航线 16 条。来自 93 个国家和地区,包括 30多家 世界 500 强在内的 1600 家外资企业落户扬州,总投资超过 300 亿美元。 扬州是一座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发展的城市。近年来,紧紧围绕“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这一奋斗目标,大力推进跨江融合发展,奋力开创名城建设新局面。 2016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625 亿元,增长 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增长 %,增幅列全省第二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380 元,增长 10%。 今年是扬州建城 2500 周年。这不仅是扬州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时刻,更是全市人民共享荣耀、继往开来、更高水平推进 名城建设的崭新起点。扬州将突出抓好“产业项目升级年、生态文明建设突破年、城建项目决胜年、城市管理强化年、市民素质提升年”等重点工作,着眼于传承历史、开创未来,着力于“宜居宜游宜创”城市建设,进一步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增强乡贤对家乡的荣誉感,增强扬州4 / 8 城市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推动扬州城市更好更大发展。 3:扬州城市概况导游词 扬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 486 年, 2016 年是建城 2500 年,古代有时作杨州 (按:汉碑中杨字皆从“木”,从“手”系后人所改,王念孙有详细考证 ),相当于现在的“省”。扬 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这是古人心目中的一个广泛的地理概念,包括了今淮水以南、黄海、长江广大地域内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据唐代杜佑通典所载,在古扬州地域内,唐代设有三十九个郡府,一百九十六个县。这个扬州虽然包容了今天的扬州地方,但和今天的扬州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今天的扬州地区,春秋时称“邗” (邗国为周代的方国之一,后被吴所灭 ),秦、汉时称“广陵”、“江都”等,东晋、南朝置“南兖州”,周时称“吴州”。汉武帝时,在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其中有扬州刺史部,东汉时治所 在历阳 (今安徽和县 ),末年治所迁至寿春 (今安徽寿县 )、合肥 (今安徽合肥市西北 )。三国时魏、吴各置扬州,魏的治所在寿春,吴的治所在建业 (今江苏南京市 )。西晋灭吴后,治所仍在建邺 (曾改名建业,后又改名建康,今南京 )。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但总管府仍设在丹阳 (今南京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 年 ),将扬州治所从丹阳移到江北,从此广陵才享有扬5 / 8 州的专名。 唐太宗贞观元年 (627),分全国为 10 道,扬州属淮南道。玄宗天宝元年 (742),改扬州为广陵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广陵郡复改扬州。 唐末,江淮大乱。昭宗天复二年 (902),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在扬州受封吴王。天祜十六年 (919),杨渭 (隆演,杨行密次子 )正式建吴国,以江都为国都,改扬州为江都府,改元武义。吴天祚三年 (937),南唐灭吴,以金陵 (今南京市 )为国都,以扬州为东都。南唐保大十五年 (957),后周改江都府仍为扬州。 宋太宗淳化四年 (993),分全国为士、道,扬熙州属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 (997),又分全国为 15 路,扬州属淮南路。神宗宁五年 (1072),分淮南路为东、西 两路,扬州属淮南东路。高宗建炎三年 (1129)高宗南渡后,江都县析出广陵县,扬州增领广陵、泰兴 2 县。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 (1276),设置扬州大都督府。次年,改大都督府为扬州路总管府,领高邮府和真州、滁州、通州、泰州、崇明 (今上海市崇明县 )5 州,并直领江都、泰兴 2 县。 元惠宗至正十七年 (1357),朱元璋军占领扬州,改扬州路为淮南翼元帅府,寻改淮海府,属江南行中书省。二十一年,淮海府改维扬府。二十六年,改称扬州府。扬州府领高邮州、通州、泰州 3 州及江都、泰兴、仪真、如皋、海门、6 / 8 宝应、兴化、六合、崇明 9 县。明太祖洪武元年 (1368),罢除江南行中书省,设置京师 (后改南京 ),扬州府属之。二十三年,分六合属应天府,崇明属苏州府,扬州府领 3 州 7 县,并直辖江都、仪真、泰兴县,高邮州领宝应、兴化县,泰州领如皋县,通州领海门县。 清顺治二年 (1645),设立江南省,扬州府属之。雍正年间,江都县析为江都、甘泉两县。乾隆二十五年 (1760),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二省,扬州府属江苏省。咸丰三年 (1853)四月,太平军攻占扬州,曾改扬州府为扬州郡,改甘泉县为甘泉天县,历时 8 个多月。清末,扬州府领高邮州、泰州和江都、甘泉、天长、仪征、兴化、宝应、 东台县,俗称“扬八属”。 宣统三年九月十七日 (1911 年 11 月 7 日 ),扬州光复。二十日,扬州军政分府宣布成立,隶属镇江都督管辖。民国元年 (1912)1 月,废扬州府,并甘泉入江都县,原扬州府所属各县直隶江苏省。民国 3 年 6 月,江苏省分为 5 道,江都县属淮扬道。 民国 38 年 (1949)1 月 25 日,江都县城 (扬州 )解放。27 日,设立扬州市,隶属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同年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改称苏北行政区扬州行政专区,专员公署驻扬州市。 1950 年 1 月,扬州专区与划出如皋、海安给南通专区,7 / 8 划出 东台、台北 (今大丰 )给盐城专区以后的泰州专区合并,滁州划出六合县给扬州,并划出江浦县给南京。最终扬州专区共辖扬州市、泰州市、兴化县、高邮县、宝应县、靖江县、泰兴县、江都县、泰县、仪征县、六合县 2 市 9 县。 1956 年 3 月,江都县析为江都、邗江 2 县。 1960 年 4月,宝应县、高邮县析湖西地区为金湖县。 1966 年 3 月,仪征、六合、金湖 3 县划给新设立的六合地区。 1971 年,六合地区撤销,仪征、六合 2 县划回扬州地区。 1975 年,六合县划归南京市,扬州地区辖 2 市 9 县。 1983 年 3 月,江苏省改革地市体 制,调整行政区划,扬州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原属扬州地区的泰州市和江都、邗江、泰县、高邮、靖江、宝应、泰兴、兴化、仪征 9 个县划归扬州市管辖。扬州市改由省管辖,设广陵区和郊区。 1986年 4 月,仪征县撤县设市。 1987 年 12 月,兴化县撤县设市。1991 年 4 月,高邮县撤县设市。 1992 年 9 月,泰兴县撤县设市。 1993 年 8 月,靖江县撤县设市。 1994 年 4 月,江都县撤县设市。 1994 年 7 月,泰县撤县设立姜堰市。撤县设市中,行政区划均未改变。 1996 年 8 月,经国务院批准,扬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县级泰州市 ,设立地级泰州市,原由扬州市代管的泰兴、姜堰、靖江、兴化 4 个县级市划归泰州市管辖。扬州市设广陵区、郊区 (2002 年更名维扬区 ),辖宝应县、邗江县,代管8 / 8 仪征、高邮、江都 3 个县级市。 000 年 12 月,邗江县撤销县建制,改设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市共辖广陵、邗江、维扬 3 个区和宝应 1 个县,代管仪征、高邮、江都 3 个县级市。 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