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氏家族的由来(正规格式版).doc_第1页
邢氏家族的由来(正规格式版).doc_第2页
邢氏家族的由来(正规格式版).doc_第3页
邢氏家族的由来(正规格式版).doc_第4页
邢氏家族的由来(正规格式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邢氏家族的由来(邢玉后代发展变化情况)邢氏家族从我这一代往上追溯前五代发展到现在,可能已有十代人了,居住遍及湖北、河南两省七个地方。处于责任感,也便于后代追根求源,互相联系,把别人不知道而我所掌握的资料和去世前辈讲给我的史料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如果有错的地方,或者你们知道的重要事件,请写给我、或者讲给我听,以便改正和充实。我想我们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故土,对养育我们的前辈充满着无限的感情。特别是我们的前辈,自十九世纪初从南召鲁山一担两筐讨米要饭到淅川李官桥定居,在长达两百年左右、连续六代人都是种地户,没一个当过官的,基本上都是文盲或半文盲。在漫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我们的历代前辈,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们饱受三座大山的压榨,以顽强的毅力,勤劳的双手,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现在这么多人的一个家族。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我们应该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热爱他们,尊敬他们,以便我们团结起来创造美好的未来。我生于1935年旧历4月14日(公历1935年5月16日),记得小时候,每当过年就把邢氏去世前辈的牌位挂在堂屋后墙上(邢新章家里),听大人们说那就是邢氏家谱的“宙子”,后来不知是1945年日本人占领我们地方后逃难丢失;还是1948年解放时被国民党飞机轰炸烧毁了。反正以后再也没见到那个东西了。还有在我六七岁时(1941年前后)因日本浸略,黄河决口,大批豫东人民逃难到我们那里。有户姓邢的,前辈们称他“老二、老四”,叫我喊他们“二大、四大”。四大对我说:“你们这里前几辈的排位和老家都是相同的,即:天、万、荣、文,你们这一辈应为曰”,他还给我改名为邢曰昌。因为比我大的哥哥们都是新字辈,后来我又改为邢新昌。听说他们来还带了一本家谱,由当时有威望的长辈邢文明(村里的庄头解放后划为地主成份)保管,后来就不知去向了。邢占定的妈在当时由邢老二领着邢新章到老家接来后成的亲。由此推断我360Downloads们360Downloads的老家应为南阳市东北边的鲁山一带。听邢新宇的父亲邢文茂(1898年1993年)讲:他的爷爷邢万有他记得。他四爷邢万贵更小,是他老爷邢天成死后才生的。大分家时他已经是十四五岁的人了 。邢氏前辈的世袭表是他提供并由我整理的,前辈的有关传说大多数也是他口头讲给我的。依据他的讲述,结合有关史料(1866年邢荣斗过继的承祠和1913年分家时的分管),把我们邢姓的由来记述于下:我们的祖先叫邢玉,大约在清朝的嘉庆年间,即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1796年1820年)不知是遭受灾荒,还是逃避战乱,夫妇二人由老家南召鲁山一担两筐讨米要饭来到淅川李官桥。他们的三个儿子,老大邢天成,老二邢天全,老三邢天才,可能是在老家所生也可能是到李官桥后所生,也可能是老大在老家生后由邢玉夫妇带来的。这些都是猜揣,没有办法考证;只知道他们开始来住在丹江河东边一个叫“简洲”(丹江河的东岸、李官桥与埠口街之间)的地方。他们田无一分、房无一间,依靠夫妇俩的双手给别人扛长工或打短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由于出身贫寒,又是外来户,常遭别人的欺侮,所以三兄弟从小就胆小怕事、不爱说话,特别是老大邢天成,更是一天到晚不说一句话,只闷闷地干活。由于一家人的勤劳朴实、待人宽厚又乐于助人。天下还是穷人多,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租种了别人几亩薄地、又搭建了间草屋,算是有了个家。经过十几年(也可能是二十年左右)的拼搏,天成已到成婚年龄,在别人的帮助下,和一个姓戴的穷人家姑娘结了婚,两个弟弟也相继长大。从此一家六口,天成常年在外扛长工。不久邢玉夫妇相继去世,由天成的爱人领着两个弟弟在家种地,天成仍在外打工。邢天成老实忠厚勤快,各种农活无所不会,一天到晚只闷闷地干活,可以不说一句话,不知道的人还认为他是个哑巴。他虽在香严寺做长工多年,寺庙的和尚和工头都不知道他是那里的人。老和尚看他勤快能干,又指靠得住,所以很赏识他,就找他专门谈话说:“老邢啊!看来你也是个穷人,不然也不会在这里干活这么多年,你看咱们寺上这么多地,还缺你种的几亩地 ?把家里搬来吧!我保证以后的日子要比你现在的日子好一些”。他听了老和尚的话,在和尚的帮助下把全家由丹江河东边的“简洲”搬到丹江河西边的“马房”,并且把父母亲的坟墓也一起迁到河西,面朝东方(老家所住的南召鲁山)合葬在村庄后山的大坡上。从此成为香严寺的种地户,邢天成仍在寺庙里扛长工。不久两个弟弟都成了家,但二弟天全婚后不久妻子就被土匪抢走,也没再婚,从此成了光身汉。大约在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三兄弟分为两家(老二天全跟着大哥天成为一家、老三天才为另一家)。天成生的第一个孩子是姑娘,成人后出嫁到张寨。邢天成后来又生了四个儿子,老大邢万有、老二邢万祥、老三邢万富,老四邢万贵还没出生天成就去世了,万贵成为“没生子”(还没出生父亲就死去的人称没生子)。据资料查证万有的大儿子邢荣斗过继给万祥时(1866年旧历正月初六)天成和天全都还健在。由此推断天成应为1820年后所生,大概40多岁左右就去世了,多说也只活了50岁。天才以郭氏为妻,只生了两个姑娘,一女嫁赵庄,后人叫赵殿寅,另一女嫁陈庄,后人叫陈振安,两人都作为证人参与了1913年邢天成后人一家的大分家。马房地处丹江河的西岸,背山面水,村前是肥沃的冲积平原,山上也有可耕种的土地,都归香严寺所管,邢氏两家依靠他们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又得到香严寺的关照,老三邢天才可能当了马房村的庄头(马坊村佃户的代表、负责和东家香严寺租佃双方的事务性联系)。他们勤俭持家,又能吃苦,天成的四个儿子先后都结了婚,老三邢万富过继给邢天才。两家都在别的村庄买了点土地,也典当了一些土地,但为主还是依靠租种香严寺的土地为生。天才以天成的老三邢万富过继为儿,万富以申氏为妻生了邢荣耀。邢荣耀以林氏为妻生了邢文明和邢文显。自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近百年里人口没得到多大发展,解放前夕文明、文显两弟兄分家后,文显在李官桥镇上开粮行、开茶馆,由于不善于经营赔了本,变卖了一部分土地,所以51年土地改革时文明划为地主;文显划为中农。邢玉的老二邢天全无后,也没承继后祠,跟着天成过了一辈子。天成的大儿邢万有以赵氏为妻,老二邢万祥以张氏为妻,老四邢万贵以徐氏为妻。万祥于1865年前后因病去世(死于父亲邢天成之前),堂下无子,张氏娘门亲族立逼万有唯一的儿子邢荣斗过继给张氏。按照中国当时的习惯长子不下堂的传统,邢门亲族与张氏娘门产生了矛盾。万有提出“这个事又不是铁冷了打不拢,先放一放,以后再说。”但张氏娘门亲族不同意,硬要邢荣斗过继承接香火。最后万有还是做了让步,所以于大清同治六年正月初六(1866年)把五岁的儿子斗儿(邢荣斗)过继给张氏为儿。就在当年万有又生了第二个儿子取名叫孝儿(邢荣义),意思是虽然唯一的儿子斗儿过继给人家,但又生的是个儿子,表明后继有人了,因此取名叫孝儿。后来又生了四个儿子(老三荣光、老四荣四、老五荣胜、老六荣安),总共邢万有生了六个儿子一个姑娘。邢万贵生了两个儿子(邢荣祖、邢荣恩)四个姑娘。到了二十世纪初(1910年前后)天成这一家人口已达到四十多口,四世同堂,可以说是人丁兴旺,但总是不能超过五十口,每当接近五十口时就要死人。加上人多矛盾也多,原来老三邢荣光当家,他虽为人正直、处事也公道、不谋私利,但他吸大烟,家里部分成员怕给家业吸光了,就叫老五邢荣胜当家。但荣胜有私心,多数人怀疑他把全家人的收入一部分占为己有当田买地,可荣胜对外说是岳父周家的钱,给岳父家典当的土地。全家四十多口人连盐都买不起,天天吃淡饭,大过年都没盐吃。矛盾日益激化,老二邢荣义一气之下把过年杀的两头挂在屋梁上的大猪,一块一块把绳子割断甩到粪坑里。当时的长辈万有夫妇和万祥的张氏都已过世,万贵虽是长辈但年龄还没有荣斗、荣义大,在晚辈中没有多大权威,不能引领几十口人的大家庭,于是就在1913年的3月19日(宣统四年二月十二日)(注:宣统三年旧历十二月二十五日隆裕太后决定退位,即1912年2月12日。溥仪即宣统只当了三年皇帝,由于农村落后已是民国三年还以为是大清时代,所以宣统四年应为1913年。)分了家。分家时除所租种香严寺的土地和在香严寺地盘上所盖的房子外,邢天成及其子女的家产有:在别村所买的瓦房三间、宅基地五亩、土地四十余亩、当价地近五十亩,折合当价钱784千500文,还有车辆牛具、家用器物等。这些财产均按三份分成。集体留有五亩坟地,租给别人耕种,其收入用于每年的节日上坟祭祖。按三份分成的理由是:邢天成的四个儿子中除老三邢万富过继给邢天才外,还有邢万有、邢万祥、邢万贵;万祥虽无后,但万有的大儿邢荣斗承继了香火,应为一份。所以大的方面分为三家,即邢荣义、邢荣光、邢荣四、邢荣胜、邢荣安算为一家,邢荣斗为一家,邢万贵(邢荣祖、邢荣恩)为一家。自1913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在长达近四十年里,除邢荣胜(儿子邢文选)在解放前夕由于辛勤劳动、勤俭节约积攥了点钱,买了些土地,土地改革时划为富农;邢荣斗(儿子邢文斌)获得三分之一的家产,土地改革时划为富裕中农,其它各家在土地改革时都是贫下中农。从1800年前后邢玉夫妇一担两筐从老家南召鲁山讨米要饭来到李官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在长达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人口达到近百人,分了十六家。其中六兄弟中老二邢荣义、老四邢荣四人丁兴旺,人口增长最快,几乎要占邢姓人口的一半。到1967年的5月,由于国家在丹江口地区修了水库,大坝在丹江和汉水交汇处拦腰截断,老家马房成了淹没区,邢氏家族就从河南省淅川县仓房乡马坊村搬迁到湖北省荆门市后港镇安坪村。安坪村的上、下两个移民点成了邢氏家族的第三故乡。此外因多种原因居住在别处的有:邢新太(邢文旺的老四,1935年生)1951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集体转业到河南省洛阳市建筑公司工作,其子女定居洛阳市。邢占邦、邢占国(邢新志的老大、老二,邢文贵的孙儿)邢占才、邢占有(邢新德的儿子,邢文贵的孙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由荆门迁到光华县的赵岗村定居。邢占林(邢新志的老三)1958年参加修建丹江口水库,后参加工作任襄樊铁路公安处科长,二十世纪末病逝,其子女定居襄樊市。邢新胜(邢荣祖之孙、邢文房之子)共产党员,曾任过生产队长,1989年迁往妻子刘桂兰娘家南阳市,其子女(儿子邢占忠)定居南阳市。邢新勇(邢荣恩之孙、邢文思之子)七十年代从部队转业到襄沙化工厂工作,现在全家居住于荆门市襄沙化工厂。邢新安(邢荣四之孙、邢文敬的二儿子)七十年代后期从部队转业回家后招工到铁路上,现居住在宜城铁路工务段。邢永红(邢新章之孙、邢占定之子)由石回桥的老山迁荆门市居住。邢国强(邢文明之孙、邢新理之子)因新理59年去世,母亲朱氏改嫁到董家,由姑妈邢菊香介绍到襄北农场结婚,现定居湖北省钟祥市长寿乡。邢金花(邢荣恩孙女、邢文同长女) 1990年前后随丈夫张国喜由荆门迁往河南省淅川县城上集居住。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初,邢氏家族已发展到四十多家,总人口已接近两百。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家日益富强,人民生活进步一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加上城市化建设的加快。中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后还将发生更大的变化。一个家族在一个地方一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代再也不会存在了。我们的后代今后一定会遍及全国,说不定还会走出国门面向世界。趁着我们这些岁数大的、了解一些前辈情况的人还健在。把他们的来龙去脉、发展变化情况写出来,便于后代饮水思源、寻根问祖,互相通信联系,也可作为以后写家谱的参考材料。现把世袭表排列预后,错的地方请指正。2010年3月13日 25邢姓世袭表表一始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邢玉1邢天成(戴氏)1邢万有(赵氏)1邢荣斗(李氏)1邢文喜(李氏)3邢文斌(康福芝)大女嫁张寨张家二女嫁石桥周文全2邢荣义(李氏)2邢文贵(李氏)4邢文茂(孙氏)大女嫁张荣发二女嫁彭玉秀3邢荣光(周氏)10邢文书(周氏)大女嫁王文选二女嫁怀庆营杜4邢荣四(李氏)5邢文芳(杜氏)6邢文旺(申氏)9邢文敬(杨氏)邢文亮(蒋氏)5邢荣胜(周氏)8邢文选(沈氏)女嫁张湾张家7邢荣安(刘氏)6邢文旺(过继)两女幼年去世女嫁孙光有2邢万祥(张氏)邢荣斗(过继)邢文斌(康福芝)3邢万福(申氏)6邢荣耀(林氏)7邢文明(林、井氏)大女嫁王红礼邢文显(曹氏)二女嫁井家俩个女嫁杨、李家4邢万贵(徐氏)8邢荣祖(何氏)邢文房(刘氏)一女嫁张寨后人叫张兴振(邢万有的外甥)9邢荣恩(王氏)邢文山(李氏)大、二女嫁李、赵家邢文思(张氏)2邢天全(无后)三、四女嫁赵、陈家邢文同(张炳芬)3邢天才(郭氏)邢万福(申氏)过继邢荣耀(林氏)邢文明(林、井氏)俩女嫁赵庄和陈庄邢文显(曹氏)表二五世六世七世八世九世邢文斌(康福芝)邢新昌(杜忠琴)邢占波(郭金娥)邢超凡邢金芝嫁曹长勋邢红荣嫁李毅李瑞琛邢新华嫁朱德胜邢玉红88年病逝邢继红嫁陈爱军陈文政邢东红嫁黄李军黄景文邢文贵(李氏)邢新志(赵殿凤)邢占邦(王秀英)邢社会邢忠田邢忠贤邢春风邢春梅邢洼兜邢占国(刘定芝)邢忠景邢忠朴邢海凤邢占林(胡秀兰)邢忠耀邢康娃嫁岳文涛邢忠彦邢丽丽邢新章(徐氏、王喜梅)邢占华(河发)58年病逝邢占定(张承兰)邢永红(罗运娥)邢小云嫁魏国有邢永军(曹明霞)邢疙瘩嫁郭志国邢永梅嫁万运武邢小梅嫁吴占虎邢新德(罗氏)邢占才(赵改焕)邢虎娃大女嫁李官桥王家邢英娃小女嫁闵成功邢占有(金香)邢海丽邢文茂(孙氏)邢新川(张氏)邢新平(张新荣)邢占江(刘宗芝)邢忠斌(齐青娃)邢忠杰(黄金转)邢淑珍邢占海(向孔珍)邢艳青(郭丽丽)邢书琴邢艳花嫁杨华龙邢占全(芦春分)邢艳昭邢艳娥邢占灵(刘珍)邢艳杰邢春香嫁张成山邢香菊嫁黄胜有邢香莲嫁周伟成表三五世六世七世八世九世邢文茂(孙氏)邢新宇(郭玉芬)邢占博(赵秀阁)邢双双嫁曹扬全邢彩霞嫁李开云邢佳佳邢彩凤嫁喻小红邢蒙蒙嫁乌木祖(德国)邢奥哲邢文旺(申氏)邢新华(张氏)邢炳焕嫁李有章邢新仓(戴、李氏)邢占兴(李德凤)邢忠彦(张春玲)邢明辉邢炳珍嫁刘绪有邢忠翡(杨荣华)邢友扬邢炳英嫁吴占海邢瑞邢炳菊嫁李正清邢重阳嫁陈从富(从小给毛家叫毛金风)邢占梅嫁王金生邢占普嫁牛刚清邢新富(杜忠芝)邢占俭(没结婚)邢占惠嫁齐文贵邢占佩嫁赵向阳邢新太(刘桂荣)邢军礼(胡爱芝)邢亮亮邢菊兰嫁井有华邢军敏(赵云萍)邢邢军梅嫁徐群洛邢文敬(杨氏)邢新敏(陈淑清)邢占箱(陈春菊)邢忠爱嫁刘道皇邢家新邢爱丽嫁辛子明邢占朝(罗小琴)邢忠豪邢占芬嫁屈兴朴邢忠奥邢占英嫁刘合强邢秋莲嫁朱五子邢新安(曹明勋)邢占东邢占卫邢新堂(范春凤)邢占良(贾喜凤)邢晓梦邢晓玲邢晓娅邢均娃(五保户)邢占发(沙登琴)邢世龙邢占霞嫁傅宝娃邢诺银邢新道(王全菊)邢占基(张英娃)邢晓轩邢月红嫁杨飞邢新有(谭彩菊)邢磊磊(周天芬)邢菊娥嫁贺怀道 邢艳红嫁王福成邢菊芝嫁张俊安邢文亮(蒋氏)邢新三于2006年在后港福利院溺水身亡邢张女嫁吕忠合邢文房(刘氏)邢新胜(刘桂兰)邢占忠(刘桂琴)邢云皓邢清芬嫁梅书军邢冰倩邢清杰嫁王金平邢清春嫁赵清波五世六世七世八世九世邢文选(沈氏)邢新正(李干华)邢占西(谭小秀)邢艳涛(李明琼)邢艳景邢占斗(汪国芬)邢艳平邢晓燕邢占伟(朱德英)邢露露邢玎玲邢占旗(谢香荣)邢帅帅邢占荣嫁潘成海邢占惠嫁赵协顺邢新华嫁徐清连邢红梅嫁李新华邢文山(李氏)邢云华嫁张永先邢文思(张氏)邢新勇(万仁香)邢占广(李红荣)邢月娟邢玉涛嫁芦安利邢新基(赵改荣)邢玉先嫁何本洪何健健、何彬彬邢变凤邢占娇嫁刘平均邢桂花嫁申当娃邢变英嫁吴英贵邢文同(张炳芬)邢金花嫁张国喜张荣军邢金改嫁张杰邢金焕嫁陈怀林邢金琴嫁吴定柱邢金瑞嫁田虎邢文明(林氏、井氏)邢新理(朱氏)邢国强邢新改嫁李廷敬邢文显(曹氏)邢新瑞(张德焕)邢国灵(彭青彩)邢忠飞邢忠敏邢国朝(刘翠)邢辉辉(王兰娃)邢晓彤邢亮亮(刘静静)邢高峰邢海燕嫁殷长江邢国清(刘玉英)邢姗姗邢露露邢国彬(周改玲)邢忠雯邢国营(罗莉萍)罗忠耀邢春花嫁李培伍邢新学(王玉凤)邢国均(康培琴)邢忠银邢娟娟邢菊香嫁赵九书邢萍礼嫁李继舟邢菊芬嫁郭廷富邢萍霞嫁蒲超伟邢菊娃嫁李好功附件一邢万有长子过继给胞弟邢万祥的承祠立承继字人邢万有,因二门胞弟万祥身亡,弟妹张氏身边无靠,同亲族娘们家叔共议,将大子斗儿于二弟妹张氏承继立祠,以接先祖香火永传后世。生庚甲子相年方五岁,五月二十五日午时生。自承祠以后,同人言明,家财田地亩均分,张氏立志守节,斗儿由张氏抚养所管,不与万有夫妻相干,尚若斗儿不尊,任凭张氏教训责打,不许哥嫂相争斗气。口说无凭,立字存证 。 族人:天成舅父:李玉贵 戴兴成外甥:张兴振叔父:张承?亲族人:李有阳赵玺生 兄: 张?表兄:申国朝书笔人:周普书 李文有赵喜 张连成 张明经叔父: 天全女婿: 王明广李朝贵 大清同治六年新正月初六邢万有(+)立(“同治”于1861年11月继位,“同治”六年应该是1866年)注:当事人邢万有的父亲邢天成、叔父邢天全都还健在,可推算出邢玉夫妇从南召鲁山来淅川李官桥定居应在1800年以后。附件二分管立分管人邢荣斗,因人多难调各愿分居,今同亲族言明,应分受分地六段:首段 坐落安岗1.6亩;次段 坐落安岗以下3.7亩余;三段 坐落尖角2.2亩;四段 坐落王家门前2.2亩;五段 坐落石庙前2亩;六段 坐落石庙前1.5亩。共计13.2亩余。应分当价地五段16亩,共计当价钱261千500文,自分之后个交各粮、各种各地、各守各界,现同亲族写立分管,各执一纸,日后不许混绞胡言。应分宅子房屋家俱什物等件开列于左(原文竖写),空口无凭,立分管为证。 00年以后。都还健在,应分宅子1。5亩,瓦房一间,牛一支, 石牛槽一个。同亲族人: 张振玉 王红礼 李玉平 周文全 李士寅 陈振安 张克志 赵殿寅 邢万福 孙光有 张兴汉书宣统四年二月十二日邢万贵邢荣斗仝立注:宣统三年旧历12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决定退位。宣统四年应是1913年(分家时间应为1913年3月19日)。我记忆中的前辈老人徐氏:邢万贵之妻,大约死于1940年前后,她是我们邢姓的第三辈人,那时我很小,只记得过年时姓邢的十几家人都往她家里送好吃的东西(饺子、猪肉、牛肉、鸡、鸭等)。因为那时她是我们邢姓唯一的前辈,被称为邢氏家族的老祖宗。邢荣义、李氏:邢文贵、邢文茂的父母,大约七十多岁去世,可能也是1940年左右。他(她)们勤劳朴实,为人忠厚,一生都在贫困中度过,晚年夫妇二人住在邢文敬房后的一个小茅草屋里。我只记得我们一群三、五岁的晚辈在他们屋里打闹,二奶奶(李氏)说:“娃子们哪!你们出去玩吧!屋里都叫你们搞乱了,也没是么东西给你们吃。”邢荣祖:邢万贵的长子,邢文房的父亲。生于十九世纪后期,卒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经历了清朝、民国和解放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经沧桑,饱受疾苦。他为人正直、处事公道,没读过书,是个文盲。既没任过解放前的保、甲长职务;也没当过解放后村里的基层干部,但他是我们邢姓公认的族长,大家的长辈,就连外姓的人们都很敬仰他。家门的矛盾都找他评理,经他化解一般都能得到合理解决,使矛盾化为乌有;晚辈们做错了事的,轻则说服教育,重则:相偷盗抢劫、强奸民女之类的犯法行为, 他就把违法的晚辈吊打飞刑,使其皮开肉裂。他是我们邢氏家族的主心骨,大事债无旁贷地由他做主,做出决定。记得在我十岁时(1945年春节刚过),日本兵突然占领了我们村庄,来不及逃掉的男女老少,在他的组织下,由他出面应付日本人。到了晚上,他对大家说:“这些人连禽兽都不如,竟然要花姑娘陪他们过夜,咱们还是跑吧!”在他的安排下,借助夜幕的掩护,分批地逃离了魔爪,进入了深山。他生了一双儿女,智商都比较低下。女儿结婚不久就去世了;儿子邢文房和叔嫂康氏(邢文彬之妻)嬉闹把腿摔伤成了瘸子。他一生坎坷,晚年还要抚养孙子邢新胜。邢文斌:邢荣斗的次子,邢新昌的父亲,生于1897年,卒于1960年秋天,享年六十二岁。“文”字辈排行老三,小时候读了两年私塾,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文化水平。一生务农,1951年土地改革时划为富裕中农,土改复查时又改为中农。为人忠厚老实、勤劳。凭借祖上留下的家产(邢天成的三分之一家产),还租种一部分香严寺的土地,家庭日子还比较殷实。 为人胆小怕事,从不与人争强好胜。当和别人发生矛盾时,总是自己吃点亏才息事宁人,是个树叶掉头上都怕打伤的好人。但在家人面前一天到晚嘴巴总是唠唠叨叨,说别人的错误,要求家人按他说的办。妻子康氏是个有个性的人,遇事有独到见解,往往是正确的,家庭重大问题的决策要当一半家。邢文明:邢荣耀的长子,邢新理的父亲,“文”字辈排行老七。读过几年私塾,没取得过功名,文化程度相当现在的初中肄业水平。凭借父亲邢荣耀留下的基业(房屋十余间、土地40余亩,车辆牛具齐全)。又因父亲邢荣耀是马房村的“庄头”,和“香严寺”掌权的大和尚关系密切,邢文明从小就任给方丈做干儿子,荣耀去世后,邢文明子承父业,又做了“庄头”。家里还雇用有长工。在解放前的二三十年代,他和地方上层人物关系密切,养成了吸大烟的习惯。但他不当官;大和尚曾经推荐他当河西的联保主任被他拒绝了;他虽不经常参加劳动,但他犁耙收割、扬场放磙,所有农活样样精通。他为人忠厚,出事也公道,从不欺压穷人。但因为有剥削,所以在解放后的土地改革时划为地主成分,于1959年病逝,享年约五十多岁。邢文旺:邢荣四的次子,新华、新仓、新富、新太四兄弟的父亲。因邢荣安堂下无子,从小就过继给荣安为儿。文字辈排行老六,没读过几天书,基本是个文盲。他为人正直、豪爽、敢于抱打不平,重情感,扶弱歧强,具有浓重的江湖义气。解放前是“香严寺”的种地户,有时候 也跑点生意,还曾经在李官桥开过“杀锅”(屠宰铺),专门杀猪卖肉赚点钱以养家糊口。他还是个大孝子,荣安夫妇虽然不是亲生父母,但他照顾倍佳,特别是养母刘氏晚年双目失明,失去自理生活能力,他就为她洗脚喂饭、背她到屋外晒太阳,照顾得无微不至。他对人忠诚、广交朋友,他家农闲时经常门庭诺市,三朋四友络绎不绝。有时候家里有困难,他也身无分文,但只要出门十天半月,回来后家里生活费用,三五个月可以丰衣足食。解放后因法制观念淡薄,依仗小儿参军是个军属,曾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砍柴破坏森林判刑坐了一年牢,后跟新太到洛阳定居,1963年回河南淅川,1967年5月搬迁到湖北荆门,当年秋天去世,享年近七十岁。邢文茂:邢荣义的次子,新川、新平、新宇的父亲。生于1898年,卒于1993年,享年96岁,在邢姓的前辈中他的寿命最长、年龄最大。文字辈排行老四。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有悟性,文化程度相当于现在的初中肄业水平。家境贫寒一生务农,田无一分,以租种香严寺的土地为生,收入的一半被盘剥。为养家糊口,农闲时做“泥水匠”为别人做房盖屋,以补充家里的收入不足。他为人忠厚、老实、纯朴,说话不多、讲义气、结交的朋友都是些同行的穷兄弟,木匠杨青山就是个例子。他们年轻时就结交为朋友,还帮杨把家搬来同村居住,一直到老都亲如兄弟。他一生坎坷,历经沧桑,大儿邢新川被国民党抓壮丁死在外边,解放后才翻了身。经历了清朝、民国和解放后的土改、文化革命、改革开放。作为邢姓家族的由来,前五辈的名字、姓氏都是他提供的,上至第三代下至第九代他都见过,分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