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二2.1城市空间结构(3课时).ppt_第1页
湘教版必修二2.1城市空间结构(3课时).ppt_第2页
湘教版必修二2.1城市空间结构(3课时).ppt_第3页
湘教版必修二2.1城市空间结构(3课时).ppt_第4页
湘教版必修二2.1城市空间结构(3课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二、城市土地利用,一、城市区位分析,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四、中心地理论,(一)城市概况,概念,特点 (与乡村相比),人口: 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产业:非农业产业活动,职能: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人口:产业:,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交通运输:信息交流:,比较高,相对发达,密集,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一、城市区位分析,(二)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2、什么是城市区位因素?,1、什么是区位因素?,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3、城市区位分析方法,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区位理论,地形,河流(水源),气候,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工农业基础,案例:中国特大城市的分布,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和城市发育最理想的地区。,思考:在滨海地区、平原地区、低海拔的河谷地区,为什么城市会比较多?,巴西的城市为什么分布在巴西高原而不在亚马孙平原上?,巴西地处热带,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而巴西高原气候凉爽,居住条件好。,巴西利亚,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日本、朝鲜半岛及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思考: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为什么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带? 尤其是临海的边缘地带?,世界的城市主要分布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 干旱、高寒、湿热地区,城市分布少。,气温、降水适中,岷江,嘉 陵 江,汉 水,桂江,西江,河流(供水、运输),水运的起点或终点,干支流交汇处,过河点位置,河口位置,一)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1)地形与城市区位:,(3)河流与城市区位,(2)气候与城市区位,中低纬度,沿海地区,降水适中,气温适中,城市集中,a.河流水运的起点和终点 b.两条河流的汇合处 c.过河点位置 d.河口位置,主要自然地理区位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平原城市多,山区城市少;热带居高原,山区在低谷。,沿河城市的区位类型:,上海、广州 纽约,影响是相对稳定的。,江西赣州市,宜宾、重庆、武汉,南京、兰州、包头,想一想海口市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气候:位于中低纬滨海,四季温暖湿润。,地形:位于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河流:位于南渡江入海口处,水运交通便利,且提供了充足水源。,海口市位于1932205N,1101011041E,地处海南岛的北部,横跨南渡江东西两岸,隔18海里与大陆相望,地处亚热带沿海.,二)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主要经济地理区位因素:自然资源、交通、科技、旅游、商品农业基地等。,(1)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自然资源的开发是新兴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不是一成不变的,以煤炭为基础的 以石油为基础的 以铁矿为基础的 以金矿开采为基础的 以木材加工为基础的,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 美国的匹兹堡,我国大同、鹤岗、抚顺、开滦等。,鞍山、包头、攀枝花等。,约翰内斯堡等。,伊春等。,英国的阿伯丁,我国的大庆、玉门、东营、克拉玛依等。,(2)交通条件与区位,(1)交通干线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2)临近港口或边境,形成口岸城市 (3)铁路交汇处出现了许多城市,如石家庄、郑州、株洲等铁路枢纽城市。 (4)一个地区交通条件发生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发展。如扬州、济宁。,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方便的位置集中。,读图分析:我国城市的分布与交通的关系,扬州和济宁自19世纪中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1.受河运运量,季节等自身条件的限制; 2.受海运,铁路,公路的发展的影响.,科技和旅游成为新的城市区位因素,如日本筑波科学城、牛津、剑桥、硅谷;黄山市、张家界市等城市的形成。,桂林市,张家界,张家界市,泰山十八盘,泰安市,主要影响因素有政治、军事、宗教等,三)政治文化地理区位,雅典、罗马、西安、洛阳、杭州等。,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伊斯兰堡等。,新加坡等,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梵蒂冈、拉萨等。,荒芜人烟的高原上 崛起的首都巴西利亚,作为政治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明清两代古都北京城,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作为政治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山海关,嘉峪关,这些都是作为军事要塞发展起来的城市,耶路撒冷,梵蒂冈,作为宗教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案例:武汉市的形成和发展与哪些地理区位有关系?,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华中地区的最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水横贯市区,故武汉素有“江城”美誉。 武汉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江河纵横、河港交织,湖泊星罗棋布,水利资源极其丰富;武汉矿产资源丰富,储量最大的是冶金辅料和建筑材料。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少有的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邮政、电信于一体的重要交通枢纽。武汉是京广铁路大动脉与长江黄金水道十字交汇的中心,处于中国经济地理的核心地位。 武汉科技教育事业发达,是我国中部的文化教育中心。,(三)城镇空间布局特点,人口密集地区,沿河、沿湖、沿海地区,交通运输枢纽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人口流动,贸易频繁,城市供水和交通便利,交通便利,便于客货集散,人员流动多,贸易频繁,旅游产业发达,流动人口多,城市布局密集,二、城市土地利用,1、我国的土地分类,阅读P29,二、城市土地利用,2、城市用地的概念和类型,概念:城市土地利用是指在城市形成和 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把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 资料,根据其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加以改造、 利用和保护的全过程。,类型:通常可划分为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用地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二、城市土地利用,3、城市土地利用的分布特点(30页活动),商业用地:,面积较小,一般位于市中心 或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居住用地:,多分布在商业用地的外围。,工业用地:,多分布于城市边缘,而且沿 交通干线分布。,二、城市土地利用,4、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居住用地 是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城市不分大小,都有商业用地、居 住用地、工业用地三种基本类型。,有些大城市,还有其它用地类型, 如市政用地、文化用地、交通用地等, 而在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小而散。,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一)城市功能分区及其影响因素,1、分类: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风 景游览区、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注:各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界线),城市的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城 市 土 地 利 用,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与 公共用地,交通用地,休憩及 绿化用地,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市政与公 共服务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游览与 城市绿地区,城 市 功 能 分 区,活动:列表比较三种最基本城市功能区,1.占地面积小,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2.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 3.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4.建筑物高大稠密,1.城市最基本的职能 2.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面积 占40%60% 4.建筑质量上分高级与低级住宅区 5.位置上,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 状况,市中心,交通 干线的两侧或 街角路口,高级:市区外 缘 低级:内城和 工业区,1.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协作和竞争性强, 集聚成片; 2.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3.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近河 流、铁路、公 路干线,城市各项活动占用土地,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交通通达性和地价各不相同,各项活动必然发生竞争,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历史原因:原有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功能区现状。,自然因素:土地的面积与形状、地形起伏程度与坡度大小、水文和气象条件等。,经济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的通达性。,社会原因:收入差异、知名度、种族和宗教。,行政因素:政府引导或划分不同的功能区。,经济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商业付租意愿随距离变化最大,住宅次之。,经济因素:,A区为城市中 心,商业支付的地 租最高,所以为商 业区。 B区靠近市中 心,对商业的吸引 力下降,但是住宅 区选择这个区位, 既有利于上班,又 方便购物。 C区远离市中 心,工业出的租金 最高,为工业区。,城市的功能用地取决于 付出租金的多少,经济因素,交通通达度,通达度越好, 地租越高;通达度 越低,地租越低。 市中心通达度 最高,租金最贵。 从市中心延伸 出的主要公路两旁 和公路交会处通达 度相对较高,租金 较贵。,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三)中心商务区,职能:,商业、服务、金 融、贸易、信息等,(二)建成区与郊区,建筑物高大密集,经济活动最为繁忙,内部分区明显,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交通通达度很高,中心商务区(CBD)特征,上海陆家嘴,东京新宿区,纽约曼哈顿,(四)西方城市结构学说,在历史、经济、交通、社会等因素 的共同作用下,城市功能区在空间的分 布与组合上,往往形成各种不同的空间 结构模式。,(四)西方城市结构学说,(四)西方城市结构学说,同心圆学说,1.城市可分为五个圈层:过渡区原先为高级住宅区,各类政府机构多位于此,后来因为商业、工业等的不断入侵,环境质量显著下降,2.城市土地利用的价值分布规律:中心商务区土地利用层次最高;越靠近中心商务区,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越高,地租地价也就越高;越往城市外围,地租地价就越低。,1:中心商务区 2:过渡区 3:工人住宅区 4:高级住宅区 5:通勤居民区,(四)西方城市结构学说,(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四)西方城市结构学说,扇形学说,1.在同心圆学说的基础上,重点考虑了联结中心商务区的放射状交通干线的影响。,2.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是由中心商务区向外放射形成不同职能的楔形地带,交通干线两侧地租地价较高,楔形外部为低收入住宅区。,1:中心商务区 2:批发商业区、轻工业区 3:低级住宅区 4:中等住宅区 5:高级住宅区,(四)西方城市结构学说,(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扇形模式,(四)西方城市结构学说,多核心学说,1.大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等多种功能区,2.城市的多核心构成城市众多的生长点,交通区位最好的地域可形成中心商务区,1:中心商务区 2:批发商业区、轻工业区 3:低级住宅区 4:中级住宅区 5:商业住宅区 6:重工业区 7:公共设施 8:郊区住宅区 9:郊区工业区,(四)西方城市结构学说,(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多核心模式,这几种模式,是西方进入工业社会后,主要由资本和市场决定的,这一时期的城市地域结构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西方城市结构学说,1、同心圆模式:优:动态分析了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缺:过于理想化,对交通的作用考虑的太少。 2、扇形模式:优:适应较多城市。缺:建立在租金和交通的基础上,忽视了其他经济因素。 3、多核心模式:优:比较接近现实。缺:不同等级的核心在城市总体发展中的位置重视不够。,(五)我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特点,我国古代在 “天人合一”哲 学思想影响下, 形成一种将城市 有组织地融入自 然环境之中的 “山水城市”, 而古代帝王都城 的规划建设,大 多以皇宫为中心。,(一)中心地的基本概念,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 勒在研究德国南部城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中心地的概念,中心地是指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 的场所。在实际生活中,中心地可以是城市, 也可以是城市内的商业中心。,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服务范围是指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的 作用范围。,(一)中心地的基本概念,3、中心地的等级,划分依据:提供职能种类的多少和中 心地的服务范围。,高低级中心地之间的关系:即包含与 被包含的关系。高级中心地不仅有低级中心 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有低级中心地所没有 的较高级的职能。,划分:职能种类少,服务范围小的为 低级中心地。职能种类多,服务范围大的为 高级中心地。,(一)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4、门槛人口,维持一家企业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称为门槛人口(门槛),服务人口门槛人口 赢利,服务人口=门槛人口 保本,服务人口门槛人口 亏本,假设一个村庄有510 人,而维持一个小店生存 所需的最低服务人数为50 人,请问该村一般拥有几 家这样相同规模的小店? 为什么?,服务范围与门槛人口紧密相连,服务范 围可看作实际接受服务的人口在空间上的分 布。这个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 限。在人口均匀分布的条件下,门槛人口大, 服务范围也大。,(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1、中心地等级、规模与数目的关系:,根据中心地理论,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 心地。,一个地区城镇规模的大小、城镇等级的 高低与城镇数目成反比。规模小的城镇数目 多,规模大的城镇数目少;城镇等级越高, 数目越少。,例如:我国现有直辖市4个,地级市275 个,县级市381个。,2002年我国人口超过200万的城市13个, 人口100万200万的城市27个,人口50100 万的53个,人口2050万的218个,人口20万 以下的352个。,(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克里斯泰勒认为,市场原则是中心地布局的重要原则,在理想化的均质平原上,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一般选择最接近的中心地,中心地服务范围在空间上呈六边形,中心地则位于正中。,(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3、中心地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3、中心地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高级中心地 的服务范围(六 边形)大,彼此 距离远,但六边 形的数目少;,低级中心地 的服务范围(六 边形)小,彼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