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贤雾化吸入修改ppt课件_第1页
郑贤雾化吸入修改ppt课件_第2页
郑贤雾化吸入修改ppt课件_第3页
郑贤雾化吸入修改ppt课件_第4页
郑贤雾化吸入修改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雾化吸入治疗,儿科 郑贤,一.什么是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是指: 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经鼻或口吸入达到治疗效果的给药方法。 雾化治疗效果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雾化颗粒的大小和稳定性,二.雾化吸入有什么优点?,1.奏效快, 2.药物用量小 3.不良反应轻,三.雾化吸入的目的,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预防呼吸道感染 间歇吸入抗癌药物治疗肺癌,四.雾化吸入的分类,1.超声雾化吸入 2.氧气雾化吸入、压缩雾化吸入 3.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五.雾化吸入常用的药物, 2 受体激动剂(特步他林、沙丁胺醇) 抗胆碱药物(爱喘乐) 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地塞米松) 祛痰药(沐舒坦、碳酸氢钠、糜蛋白酶) 抗生素(庆大霉素) 局麻药(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应用超声波声能,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目的,其特点是雾量大小可以调节,雾滴均匀,可达鼻、咽、喉、上部气道或支气管。,超声雾化吸入的操作规范,一、操作准备,1、患者的准备: (1)患者要了解超声雾化吸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将一次性治疗巾铺于患者颈前。 (3)去卧位或坐位接受雾化治疗。 2、护士自身准备: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 (1) 超声雾化器 (2) 水温计、弯盘、生理盐水、冷蒸馏水(或灭菌用水) (3)药液,二、评估患者,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 意识状态、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对治疗计划的了解程度 呼吸道是否感染、通畅有无支气管痉挛、呼吸道粘膜水肿、痰液等;面部及口腔黏膜有无感染、溃疡等。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雾化吸入的方法、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基本操作,雾化器准备:将超声波雾化吸入器主机与各附件连接;在水槽内加入冷蒸馏水或灭菌用水,至浮标浮起,液面高度约3cm,要求浸没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但具体具雾化器而定。,浮标,(2)药液准备:将药液稀释至30-50ml后加入雾化罐内,检查无漏水后,雾化罐放入水槽内,盖紧水槽盖。,注意:不能损坏透声膜,雾化罐与透声膜,使声能穿过作用于药液,使其呈气雾状,透声膜,(3)、吸入治疗: a.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并解释操作,并取合适的体位 b.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预热3min,调整定时开关至1520分钟处指示灯亮后,调节雾量开关至合适雾量,七对,C.口含:气雾喷出后,协助患者将口含嘴放入患者口中,(用面罩亦可)嘱病人闭嘴作深而慢的吸气,“用嘴吸气,用鼻呼气,勿吞咽”; d.治疗毕,取下口含嘴(或面罩) ,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注意:水槽内水温不能超过50,连续使用雾化器时,中间需间隔30分钟。,(4)整理: 擦干患者面部,协助其取舒适的体位,整理床单位 分类清理用物,倒净水槽内余水并擦干;雾化罐、螺纹管、口含嘴(或面罩)浸泡于消毒液中1小时,再洗净晾干备用。 护士洗手,(5)记录 观察记录操作时间,必要时记录治疗效果及反应。,注意观察患者痰液排出是否困难,若因粘稠的分泌物经气道膨胀致痰液不易咳出时,应予以拍背以协助痰排出,必要时吸痰,氧气雾化吸入,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的方法,压缩雾化吸入器,压缩雾化器的驱动力为压缩空气,高速气流通过细孔喷嘴时,在其周围产生负压携带贮罐内液体,将液体卷进高速气流被粉碎成大小不等的雾滴。雾滴颗粒99%以上由大颗粒组成,通过喷嘴前方挡板的拦截碰撞落回贮罐内从而除去较大颗粒,使雾粒变的细小(2-5m),撞落的颗粒重新雾化。,压缩雾化吸入器,雾化容积小(2ml),用药量少,浓度高; 颗粒大小选择性强; 可同时雾化几种药物; 病人耐受性好; 可以彻底洗涤和消毒。 其他操作流程,氧气雾化吸入法与压缩雾化吸入操作规范,评估患者、患者准备、护士准备同超声雾化 用物准备:氧气雾化吸入器、氧气装置一套、弯盘、药液(如果是压缩式雾化吸入则准备空气压缩雾化器一套),操作准备,基本操作,将药液稀释至5ml,注入雾化器的药杯内,注意:使用前检查雾化器连接是否完好,有无漏气,基本操作,核对: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连接:将一次性面罩或者口含嘴与雾化器连接 (或者是流量表) 调节氧气流量(压缩雾化不需要) 注意:氧气湿化瓶内勿放水,以免药液被稀释;氧流量68L/分;不能使用浮标式的流量表;注意用氧安全。,基本操作,开始雾化 注意:深长吸气,使药液充分到达细支气管和肺内,屏气1-2秒,再轻松呼气,可提高治疗效果。 结束雾化 注意:操作中,严禁接触烟火和易燃品 操作后处理(同超声雾化) 洗手记录(同超声雾化),手压式雾化吸入法,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法,主要通过吸入拟肾上腺素类药、氨茶碱或沙丁胺醇等支气管解痉药,改善通气功能,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对症治疗,操作前准备,评估患者并解释 患者准备 护士准备,同超声雾化,用物准备:按医嘱准备手压式雾化器(内含药物) 环境准备:环境安静、整洁、光线、温湿度适宜,注意事项,喷雾器使用后应放置阴凉处保存,外壳定期清洁 使用前检查雾化器各部件是否完好,有无松动、脱落等异常情况 药液随着深吸气的动作经口腔吸入,尽可能延长屏气时间,然后呼气 每次1-2喷,两次使用间隔时间不少于3-4小时,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手压式雾化吸入器给药方法 教会患者评价疗效,当疗效不满意时,不随意增加或者减少用量或缩短用药间隔时间,以免加重不良反应 帮助患者分析并解释引起呼吸道痉挛的原因和诱因,指导其选择适宜运动,预防呼吸道感染,并发症-过敏,原因 操作者在雾化吸入前未询问患者的过敏史 患者对雾化吸入的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过敏,过敏的原因与其他途径给药一致,并发症-过敏,临床表现:在雾化吸入的过程中患者出现喘息,或原有的喘息加重,全身出现过敏性的红斑并伴有全身的寒战,较少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并发症-过敏,预防和处理: 1、在行雾化吸入前,必须仔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对于首次吸入抗生素的患者,应进行过敏试验,治疗中及治疗后20分钟之内要仔细观察,并准备好急救药品,使用的雾化液要新鲜配制。 2、如果患者出现过敏的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雾化吸入。 3、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协助医生进行抗过敏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如应用抗过敏药物、抗组胺类药物等。,并发症-感染,原因 (1)未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雾化装置、管道、口含嘴、面罩等没有及时按要求清洗和消毒,可促发肺部感染。 (2)病人自身免疫功能减退,加之较长时间用广谱抗生素雾化吸入,可诱发口腔真菌感染。 (3)雾化吸入液中若加入糖皮质激素,在长期吸入过程中由于激素可引起口腔黏膜局部免疫功能下降,可诱发口腔真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造成感染。,并发症-感染,临床表现 (1)肺部感染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热;肺部听诊有啰音;X线胸片可显示肺部有炎症的改变;痰细菌培养阳性。 (2)口腔真菌感染时舌头和口腔内壁可能会出现乳黄色或白色的斑点,可出现鹅口疮或其他口炎症状。病人自觉口腔疼痛,甚至拒绝进食。,并发症-感染,预防和处理 (1)每次雾化治疗结束后,对雾化器主机要擦拭消毒,对雾化罐、螺纹管及口含嘴要浸泡消毒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晾干备用。 (2)应注意雾化面罩或口含嘴专人专用。 (3)雾化治疗期间指导病人注意口腔卫生,协助病人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4)如果吸入液中含有糖皮质激素,则需要用碳酸氢钠漱口水进行嗽口,以抑制真菌生长。同时注意提高病人自身免疫力。 (5)肺部感染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6)口腔真菌感染者加强口腔护理和局部治疗,选用抑制真菌生长的24碳酸氢钠 溶液漱口,患处涂抗真菌类药物如25制霉菌素甘油,每日3-4次。,并发症-气道阻塞,原因 体弱的老年人和婴幼儿往往由于咳痰不利,支气管内常有比较黏稠的痰液滞留,如果再用低渗的雾化液吸入,则有可能引起气道黏膜水肿,或者使得痰液稀释膨胀,这样就有可能在原本痰液不全阻塞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气道堵塞。,并发症-气道阻塞,临床表现 雾化吸入过程中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口唇、颜面发绀,表情痛苦,甚至烦躁、出汗等表现。,并发症-气道阻塞,预防和处理 (1)认真仔细评估病人,对痰液多且粘稠的病人要尽量先将痰液咳出或吸出后再行吸入治疗 (2)雾化吸入过程中,鼓励痰液黏稠病人有效咳嗽,配合叩击胸背部,及时排出湿化的痰液。必要时吸痰,以免阻塞呼吸道。 (3)雾化吸入中有痰液堵塞支气管应立即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发症-支气管痉挛,原因 (1)一般是由于吸入过快且雾量大所致。过多的气溶颗粒快速进人支气管及肺泡,或者过饱和的雾液吸入都可形成对支气管平滑肌的不良刺激,从而引起支气管痉挛。 (2)病人对吸入的药物过敏,或者雾化的药物刺激性大而导致的支气管痉挛。 (3) 哮喘病史病人,吸入低温气体诱发支气管痉挛。 (4)哮喘持续状态的病人,因雾化气体中氧含量较低,缺氧而诱发病情加重。,并发症-支气管痉挛,临床表现 雾化吸入过程中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喘憋,胸闷,不能平卧,皮肤、黏膜发绀等表现。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并发症-支气管痉挛,预防和处理 (1)雾化前告知病人雾化是 可能有轻微憋闷感以及呼吸配合方法,教会病人正确使用雾化器,掌握好吸入方法,均匀而有效地进行吸入治疗。 (2)雾化前评估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 (3)首次雾化时老年体弱病人先用较小剂量,待其适应后再逐级增加至所需雾量大小。哮喘的病人,湿化雾量不宜过大,雾化时间不宜过长,以5min为宜。 (4)雾化前机器预热3min,避免低温气体刺激气道。 (5)一旦在吸入过程中出现胸闷、咳嗽加重,憋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就应暂停吸入。 发生哮喘者予以半坐卧位并吸氧。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缺氧严重不能缓解者可行气管插管等。,并发症-急性肺水肿,原因 大多是由于吸入雾量过大且时间过长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随着雾滴进人肺泡的增加,水的表面张力高于肺表面活性物质张力,就会引起肺泡萎缩,并导致肺组织间液静水压下降,从而使肺毛细血管中的水分易透入到肺泡中,引起肺水肿,甚至导致畸形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并发症-急性肺水肿,临床表现 病人出现剧烈咳嗽、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发绀等一系列表现,两肺满布大小水泡音。,并发症-急性肺水肿,预防和处理 (1)避免长时间、大流量雾化吸入。 (2)一旦发生急性肺水肿,立即停止雾化吸入。给予高流量吸氧,采用50乙醇为湿化液,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等药物。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并发症-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原因 (1)超声雾化吸入气体含氧量低于正常呼吸时吸入气体含氧量,易致缺氧。 (2)超声雾化吸入气体大量进入气管,使气道阻力增大,呼吸浅促,呼吸末气道内呈正压,二氧化碳排出受阻。 (3)超声雾化吸入不当造成支气管痉挛或气道阻塞时,均可致呼吸困难,从而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发症-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临床袁现 呼吸浅快,口唇、颜面发绀,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严重者呼吸困难。血气分析结果表明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并发症-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预防和处理 (1)尽可能用以氧气为气源的氧气雾化吸入,避免吸入气体中氧含量降低。 (2)雾化吸入前教会病人正确使用雾化器。 (3)雾化吸入时避免雾量过大,时间过长。 (4)对于存在缺氧又必须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时,雾化的同时给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