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不完个正确的一项是( )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两弹”元勋(xn)。B.春天里每一朵春意盎然的小花,都是经过了久的配酿(ling)之后才量终灿然绽放。C.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你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 jing)日光,直远射到有史以前。D.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生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m)然变成牛皮鼓面了。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个十年,季羡林在中华蔗糖)的基础上,又完成了80万字的糖史),这部呕心沥血之作被季羡林视为平生最重要的著作。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C.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D.“感动温州”人物“兰小草”是谁,无人知晓,但“兰小草”的善举,家喻户晓。3.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层出不穷。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A. B. C. D.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B.天通一号01星的成功发射,填补了我国国内空白,实现了航天人30多年来的夙愿,具有重要的里程碑。C.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B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C.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D.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6.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宋朝司马光主持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B.鲁智深是西游记的人物。薛宝钗是红楼梦的人物。C.“赤壁之战、草船借箭、三顾茅庐、鱼荆请罪”都是三国故事。D.卖大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他的作品还有海的女儿丑小鸭(小红帽等。二、(8分,每小题2分)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部分,回答问题。“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间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日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完,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7.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的艰难困苦。B.“不动声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默默无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C.“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革命方面的特点。D.“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赞扬了作为革命家闻一多先生言行高度统一的美德。8.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B.“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间的钻劲,热情高涨地研究学问。C.“不动不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默默无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D.“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赞扬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在治学上的实干精神和虚美德。9.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A.排比 排比 引用 对比 B.反复 比喻 对比 引用C.排比 比喻 对比 对比 D.反复 排比 引用 引用10.从“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至结尾,选文前三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A.承上启下 B.总结全文 C.引出下文 D.点明主旨三、(6分,每小题2分)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文字,完成11-13题。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米,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倘若用手指按住他的脊梁,便会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水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11.下列修辞手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B.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C.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D.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12.对选文第二自然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段运用了准确的形容词、动词描绘百草园中的静物、动物,充分体现了百草园之乐。B.该段适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对所写事物的喜爱之情。C.本段描写,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D.该段写了许多事物,对“我”来说,除了蜈蚣和桑棋以外,其他事物都是很有吸引力的。13.在众多的植物中,作者偏偏着重写何首乌,其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首乌根是作者回忆童年时光的一个载体,是一个典型代表,它代表了作者年少时期对新鲜事物的如奇之心。B.拔何首乌留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作者写由何首乌根而联想到成仙,充满了童真,让人感动。C.体现出作者小时候那个年代的人还是迷信的,作者年少无知也做过许多傻事,充满童趣。D.为百草园增添神秘色彩,突出说明它是“我”的乐园。四、(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有所”学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正当在途中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C.刮目相待 刮目:擦擦眼 D.肃遂拜蒙母 遂:于是,就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面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B.文中未直接写吕蒙进步之快,而是借鲁肃之口说出,这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方法。C.孙权要吕蒙“涉猎”,是为了让他增长见识以便能更好地管理军中事务。D.吕蒙一听鲁肃的夸奖,就得意扬扬地自夸起来,可见吕蒙是个有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的人。16.下列对文章的语言、写法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B.本文注重以对话与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人物,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C.本文详略得当,着重写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回答,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的反应。D.本文语言简洁流畅,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前部分紧扣住题目中的“劝”字,表现孙权的谆谆教诲、循循善诱、推心置腹,令人叹服。17.对下列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疑问语气。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耳”表示限制语气。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示感叹语气。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哉”表示感叹语气。五、(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8.对颈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与“圆”既在写景形态上形成了鲜明对照,又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寂、雄浑、寥廓的景象。B.诗人笔下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感而不伤的情感基调,是典型的以壮景写情的手法。C.该联景物既为下联景物的出场设定了特殊背景,又暗示了孤寂、感伤、前路茫然的悲观心态。D.诗人用白描手法,借助对四种景物的描写,展现出了一幅奇异的塞外风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19.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诗题。B.颔联运用了对偶手法,以实景写作者行踪。C.颈联写景很能代表盛唐边塞诗的特有气象。D.尾联揭示了诗人此行路途艰辛,言有尽而意无穷。20.下面诗句不属于边塞诗的一项是(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C.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D.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六、(10分)2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4分)(1)此夜曲中闻折柳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万籁此都寂,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草树知春不久归,_。(韩愈晚春)(4)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22.对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成语也可以对对联,如:雪中送炭一锦上添花,井然有序一杂乱无章。你也对一对。(2分)山清水秀( ) 相茶淡饭( )23.学校正开展“传统文化伴我成长”的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4分)在央视星光大道的一期节目中,面对最后一关的两位选手,嘉宾梁宏达点评说:“我想做一下比较,3号的歌就像老家东北小烧一样喝下以后浑身发热;6号的歌跟你老家山西杏花村汾酒一样,刚入口时挺绵的,但是后劲挺大。如果说3号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6就是洞庭波涛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1)【活动一】精品点评。阅读下面材料,根据画线文字,简要说说你在表达技巧上学到了什么。(2分)(2)【活动二】建言献策。请你就如何更好地传承文化这个话题,向学校李校长提一条建议你会怎么说呢?(2分)七、(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唱歌。于:向。辞归:告辞回家;辞:告辞。饯行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抚节:打着节拍。遏:阻止。反:通假字,通“返”,返回。2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未穷青之技:_ (2)遂辞归:_(3)秦青弗止:_ (4)薛谭乃谢求反:_2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2)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26.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6分)八、(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31题许鹿希回忆邓稼先钱学森召见邓稼先说:“中国要放一个爆竹,要当你来做这个打爆竹。”当晚,邓回去后与夫人通宵不眠。他只说,要去干一件工作:“从今以后我的生命就交给了这个工作。家中的事和两个孩子我是不能管了。”有一天许德珩问严济慈:“是谁为中国造出的原子弹?”严哈哈大笑,说:“你去问你的女婿吧。”邓按下了原子弹起爆的按钮,一切就绪了。这时一辆吉普开到他办公室门口,来人交给他一张上海机票、一封母亲病危的电报。其实母亲早就病危。但这时候,领导才告诉他,并安排他。邓立即登车登机,去上海医院看望老母。听此,我想起“岳母刺字”。邓夫人许鹿希说:“请告诉中国人民可以放心了,没有人再会来轰炸我们了,我们可以和平地生活、学习、建设。中国已达到了核极限,是世界几大核工业国之一。”邓稼先他们,是一代人完成了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一口气从原子弹干到中子弹,到氢弹,到电脑模拟的核极限的。中国的国力,尤其经过“文革”,如果再分代的话,根本就没有时间达到现在这样的国防水平了。邓稼先是知道很快就要“世界性禁核”的。如果中国不能抢在这个时间内完成核极限的试验,那么就会“被禁”,而不能成为“大国”。所以,邓稼先一直在抢这个时间,他忘了自己生命的时间,忘了其他一切的时间。唯记得要中国脱离挨打受欺的时间。我国是在邓稼先逝世一周年那天爆炸了最后一颗原子弹,然后在次日宣布参加禁核的。在邓家,我看到了张爱萍在一块素布上题写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我想,“元勋”的意思是说对中国成为当代大国有功,而不仅仅是“军功”。在一次原子弹爆炸失败后,几个单位在推卸责任。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须有人到那颗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地区,那片意味着死亡的地区。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用手把它捧着,走了出来,最后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就是这一次,导致他后来死于射线之下。许鹿希说:“有些年轻的导演,要拍邓稼先,要一幢别墅,两队警卫。我说,邓稼先不是那样的。”她说:“我此生就住这里了。这才是邓稼先生前住的房子。这两个沙发是杨振宁来看邓稼先的时候坐的。他们两人就这样一人一个,坐在这谈话。”当年为了欢迎杨振宁来,夫妇俩上街挑了一个床单,就是现在铺在床上的那个,是单色的“十大建筑”邓稼先喜欢这一个,就决定买了。这张桌子就是邓稼先回来工作的桌子。那封信就是在这儿写的。(节选自西南联大启示录总编导手记)27.为什么要写许德与严济慈的对话?(3分)28.从文中你能看出邓稼先是个怎样的科学家?(至少写出三点)(3分)29.课文邓稼先中有这样一句赞扬邓稼先的话:“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请从上文中找出能具体体现这句话的事例。(3分)30.你知道“岳母刺字”的故事吗?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为什么会联想到“岳母刺字”。(3分)31.当今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在这篇文章中也透露出邓稼先这样一个对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家庭生活条件很简陋的信息。对此,你有什么想法?(4分)九、作文(40分)3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如果需要,请用“”代替。参考答案及解析1.B 解析:B.有误,“酝酿”的“酿”读“ning”。2.B 解析:洗耳恭听;恭恭敬敬地认真聆听。多用作敬辞。这里不符合语境。3.B 解析:根据事情的发展排列。4.A 解析:B.有误,成分残缺,应在“里程碑”的后面加“意义”;C.有误,不合逻辑,“缩小”不能用倍数;D.有误,语序不当,“广泛”应放在“关注”前面。5.C 解析:C.直接引用,感叹号放在后引号内。6.A 解析:B有误,鲁智深是水浒传的人物。C.有误,负荆请罪不是三国故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