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创造宣言教案.docx_第1页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创造宣言教案.docx_第2页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创造宣言教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创造宣言【知识与技能】1了解演讲辞的文体特点。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3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2领会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1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方法。2了解自信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一、新课导入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创造”,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或别人的经历具体说说你对“创造”的理解。(旨在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创造”的积极性) 那么生活在20世纪的我们的教育家,又是怎样理解“创造”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二、资料助读1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2“宣言”是一种演讲辞,既是演讲,那它一定具备演讲稿的特点文辞优美、感情充沛、说理生动、鼓动性强。三、朗读课文,积累词语1学生自读课文。2师生共同正音。懒惰(ln du) 遁词(dn) 懦夫(nu) 豢养(hun) 灌溉(gun gi)3学生积累词语。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自暴自弃:暴,糟蹋、损害;弃,鄙弃。意为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山穷水尽:意为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借以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四、引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把握关键信息,师生共同订正答案。1看完整篇文章后的感觉是什么?文章中的材料涉及哪些方面?明确:大量的人、事和很多经典的句子。文中的材料取自古今中外,涉及图画、雕塑、文学、音乐、数学、物理、地理等领域。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能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并说明在文中什么位置。明确:作者认为“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他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即使我们走两步退一步,也应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它在文章的中间部分。3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进行反驳?明确:在文章中,作者围绕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这五种错误观点是:环境太平凡;生活太单调;年纪太小;太无能;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4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明确:作者主要运用了典型事例与名言警句来进行反驳。也就是说,此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具体事例)5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如果有,是什么?明确: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直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鼓励人们进行创造。(此题主要是为了让同学更好地明确,在驳论文中,除了对方的错误观点之外,必然有作者的正面主张)6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明确: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五、合作探究学生重点读相关段落,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回答。7“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这句话怎么理解?明确:“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画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材。8第二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明确:八大山人朱耷挥毫画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法国企业家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不识字的慧能据说本是目不识丁的樵夫,偶听人讲经,顿悟佛理,后来成为禅宗的南宗开创者;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作者用这些例子来驳斥五个错误观点:环境平凡;生活单调;年纪太小;太无能了;陷入绝境。结论:说明处处都需要创造,天天都有创造的机会,人人都可以创造。9东山樵夫的故事是怎样的?(快速看这个故事,然后让学生复述)你觉得东山樵夫可爱吗?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这个人物还让你想到谁?明确:东山樵夫将泰山的茅草连同树苗带回家里焚烧取火。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想起了相比之下富有创造精神的愚公。(旨在提高学生协作交流的能力,并在交流讨论中激发他们的灵感和创造精神)10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哪些句子明显表明了作者的感情?明确:作者渴望创造,热切呼唤:“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六、课堂小结 陶行知用生动的事例证明了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懒惰者、平庸者却不屑于创造,还为自己找出种种借口。先生用教育家的口吻告诫我们:“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