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如图表示的是某离子X与水反应过程示意图,则离子X可能是()ACO BHCOCNa DNH解析:选D。由图可知,离子X水解显酸性,结合选项可知,X为NH。在室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1 mL 1.0105 molL1盐酸稀释到1 000 mL,得pH8的盐酸B将1 mL pH3的一元酸溶液稀释到10 mL,若溶液的pH4,则此酸为弱酸C用pH1的盐酸分别中和1 mL pH13的NaOH溶液和氨水,NaOH溶液消耗的盐酸多DpH2的盐酸与pH2的醋酸相比较:HClCH3COOH解析:选B。酸溶液稀释后仍显酸性,A项错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时,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弱酸稀释10倍时,H大于原溶液的,pH增加幅度小于1,B项正确。等体积等pH的强碱NaOH溶液比弱碱氨水提供OH少,消耗盐酸量少,C项错误。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如pH2,则HClOHHSBNa2S2OHHSCNaS2HS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能促进水的电离解析:选A。电荷守恒:NaH2S2OHHS,物料守恒:Na2S2HSH2S,B、C选项均错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抑制水的电离,D选项错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反应2Na2SO3(s)O2(g) 2Na2SO4(s)能自发进行,则HC若将、溶液混合后,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D将四种溶液分别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解析:选B。A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与OH相同,由于四种溶液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相同,故水电离的H:。B项,因为CH3COOH是弱酸,与盐酸pH相同时,n(CH3COOH)n(HCl),故生成H2的量:。C项,当两种溶液体积相等时,氨水过量,溶液呈碱性,若要混合溶液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D项,稀释相同倍数时,强酸、强碱的pH改变量大,故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选项操作或现象实验目的A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加热灼烧制取Al2O3B用饱和的Na2CO3溶液可以将BaSO4转化为BaCO3证明Ksp(BaSO4)Ksp(BaCO3)C在氯化氢气氛中加热蒸发MgCl2溶液制取无水MgCl2D取一张pH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再用玻璃棒蘸取0.1 molL1氨水,点在pH试纸上,显色后跟标准比色卡比较测0.1 molL1氨水的pH解析:选C。A项最终得不到Al2O3,错误;B项Ksp(BaSO4)比Ksp(BaCO3)小,错误;D项测溶液pH时,pH试纸不能先用蒸馏水润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Al2(SO4)3溶液的pH增大B在Na2CO3溶液中:OHHHCO2H2CO3C室温下,CuSO4溶液pHNHNaOH解析:选B。升高温度,Al3水解程度增大,溶液酸性增强,溶液的pH应变小,A错误。Na2CO3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NaH=HCO2COOH,物料守恒:Na2CO2HCO2H2CO3,将两式相减得到该式,B正确;向纯水加入CuSO4,Cu2水解会促进水的电离使溶液呈酸性,C错误;假设向NH4HSO4溶液中加入相等物质的量NaOH时,正好得到(NH4)2SO4和Na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此时SONa,且由于NH水解使溶液呈酸性,要使溶液呈中性,则需要再滴加少量NaOH溶液,所以此时溶液中应是Na最大,D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A表示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B图A表示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C图B中,t 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m%D图B中,若保持温度不变,可以通过增加溶质的方法使溶液从a点变为b点解析:选A。醋酸为弱酸,在稀释时,电离平衡右移,离子浓度减小较缓慢,A项正确;浓度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其导电能力不一样,B项错误;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100 g水中所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C项错误;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D项错误。向20 mL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在M点,两者恰好反应完全B滴定前,酸中H等于碱中OH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D在N点,CH3COONaHCH3COOH解析:选C。CH3COOH是弱电解质,当pH7时,CH3COOH是过量的,A错;由图可以看出NaOH溶液的pH13,OH0.1 molL1,而CH3COOH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H0.1 molL1,B错,C正确;由图像可知,在N点时,pHNaHOH,但是由于加入的CH3COOH较多,故CH3COOHH,D错。二、非选择题(共45分)12(14分)(1)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若A点表示25 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B点表示100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时的离子浓度。100 时1 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_ molL1,KW(25 )_(填“”、“”、“H,根据电荷守恒可以得出:NaCH3COO。从表格中可看出,酸性H2CO3HCNHCO,所以产物应为HCO。答案:(1)11012NaCN溶液CH3COONa溶液NaCNH2OCO2=HCNNaHCO313(14分)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铁的化合物和硅的化合物。以孔雀石为原料可制备CuCl23H2O及纯碱,流程如图所示。已知:溶液A只含Cu2、Fe2、Fe3三种金属离子,且三种离子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金属离子Fe3Fe2Cu2pH氢氧化物开始沉淀1.97.04.7氢氧化物完全沉淀3.29.06.7(1)图中“试剂1”为_。(2)加入CuO的作用是调节溶液pH,则pH的范围为_。(3)下列物质可以代替CuO的是_。aNH3H2O BCuCO3cNaOH DCu(OH)2(4)由溶液C获得CuCl23H2O,需要经过_、_、过滤等操作。(5)已知:常温下Cu(OH)2的Ksp21020。计算Cu22H2OCu(OH)22H的平衡常数为_。解析:(1)Fe2开始沉淀时的pH为7.0,此时Cu2已完全沉淀。所以欲除去Cu2中混有的Fe2时,必须先将其氧化为Fe3。为避免引入新杂质,试剂1可以是氯气或H2O2。(2)调节pH的原则是使Fe3完全沉淀而Cu2不沉淀。(3)NH3H2O、NaOH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5)Cu22H2OCu(OH)22H的平衡常数K。根据KspCu(OH)2Cu2OH2及常温下KWHOH得:K5109。答案:(1)Cl2或H2O2(2)3.2pH0,现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且所得溶液显酸性,可选择的方法是_(填字母序号)。A向水中加入NaHSO4固体B向水中加Na2CO3固体C加热至100 (其中H1106 molL1)D向水中加入(NH4)2SO4固体(4)若将等pH、等体积的NaOH和NH3H2O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稀释后两种溶液的pH仍相等,则m_n(填“”或“”)。(5)除H2O外,若其余7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这7种溶液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解析:(1)NH4Cl为强酸弱碱盐,由于NH水解,其溶液呈酸性,故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lNHHOH。(2)CH3COONa溶液中由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pH11的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OH103 molL1;在pH3的CH3COOH溶液中水的电离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厂代扣协议书
- 财务廉政协议书
- 代购车辆协议书
- 保险公司协议书
- 10.1 法律为我们护航 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合办杂志协议书
- 房屋租赁解除合同协议书
- 房屋抵押协议书
- 版权协议书签署
- Unit 4 We usually eat pizza on Sundays说课稿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教科版(EEC)
- 青梅嫁接技术课件
- 《经济数学》高职微积分理论全套教学课件
- 川贝母培训课件
- QGDW11059.2-2018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测试技术现场应用导则第2部分特高频法
- 2025-2030年汽车模具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CJ/T 514-2018燃气输送用金属阀门
- CJ/T 244-2016游泳池水质标准
- 环保型氟硅橡胶鞋垫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原理与应用课件
- 签约红娘合作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