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习题文.docx_第1页
2016_2017学年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习题文.docx_第2页
2016_2017学年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习题文.docx_第3页
2016_2017学年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习题文.docx_第4页
2016_2017学年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习题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试题文科历史 满分:100分时量8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 A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B不同学派的思想出现融合与趋同 C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2有史书记载:关羽兵微将寡屡战强大的曹军而不克,于是改用水攻而淹曹七军。一战成名;盛名之下,关羽渐骄,最后败走麦城。关羽的一生,暗合了先秦时期某思想家的观点。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3周礼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各分领六十官职,总数为三百六十。政令、礼仪、祭祀又都有阴、阳之分。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什么特征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刚健有为D贵和尚中4胡适在评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时说诠挂着儒家的招牌,其实是禅宗、道教、儒教的混合产品。”据此可知,胡适评论的是 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清代儒学D宋代理学5司马光在涑水家书议中说:“凡为人子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收入,尽归之父母,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借),不敢私与。”限制子女经济权的目的是 A维护嫡长子继承制B维护封建小农经济 C教育子女勤俭持家 D维护纲常伦理秩序6“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学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 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B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D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7柏拉图为说明“理念”曾这样描述过“美德”:“借人东西要还是种美德,可是如果借了朋友一把剑,如果你还给他,他正想用这把剑去杀人,那么这种情况下还借剑还是不是美德呢?”该材料表明柏拉图 A认为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是最高知识B鼓励人们要进行独立的理性思考 C以人的感觉而不是以神的意志为尺度 D认为“理念”存在于人类的感性世界里8.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分歧在于 A. 教会是否腐败 B. 信仰是否必要 C. 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 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9“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下列观点与此精神相符的是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C“任何人都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 D“万物都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10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据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A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B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 C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 D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11“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版木为字,用小细锯锼开,各作一字”。材料反映的是 A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得到改进 C雕版印刷术得到推广 D民间出版行业的兴盛12中国古代文化构成中包括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A王羲之所擅长的行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 B苏轼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C“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是对元曲浪漫主义风格的表述 D京剧于乾隆年间正式形成,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13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14.“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反映的科学成就是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B牛顿建立起力学理论体系 C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 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5据美国盖洛普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三次民意调查显示,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受访者达44%以上;作为达尔文故乡的英国相信“物种的进化非由神定”的人也不到4成。这说明科学和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很大。这一分歧的根源在于 A教育的进步状况B科学的发达程度 C世界观的认识差异D生产力的水平高低16左宗棠在为海国图志作序时愤然写道:“书成,魏子殁(死),廿(二十)余载,事局如故。”这表明左宗棠 A否定海国图志的价值B主张把“师夷长技”付诸实践 C变革政治制度的激进心态D已认识到清朝落后的根本原因17范文澜曾评价19世纪末的某运动:“学问分子从此在封建思想里添加一些资本主义思想,比起完全封建思想来,应该说,前进了一步。”这场运动“添加一些资本主义思想”是指 A伸民权、设议院B民主、科学 C民主、共和、博爱D实业救国18“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 A十月革命对民族解放运动的鼓舞B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C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参与和推动D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19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A夺取地主土地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D国家核定地价20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颁布于1936年的是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C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D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211938年10月,毛泽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毛泽东在此强调的是 A马克思主义的应用比基本原理更重要B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些具体的问题 C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D多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221957年,有人写了体现家庭生活的我的丈夫,被人批评为黄色文章,对此,中共中央表示:这篇文章也未必就是黄色的。天天上甘岭,没有我的丈夫怎么办?这里中共中央的主张是 A学术问题上可以百家争鸣B文艺创作上应该百花齐放 C艺术创作要坚持党的领导D文学创作服务于政治宣传23“两弹一星,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迸发。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两弹一星”同时带动了各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B“两弹一星”的开发成功是国家综合科技能力提高的体现 C开发“两弹一星”,最主要是为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D“两弹一星”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24“孤独/亲人的丧失/又一次漂泊在海上/自然的慰藉/我没有爱过这世界/意大利一个灿烂黄昏/罗马/荒墟”, 这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诗人拜伦的作品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下列作品与此艺术风格一致的是 A蓝色多瑙河 B战争与和平 C人间喜剧 D向日葵25看电影吃爆米花是一种纯正的美式习俗,但20世纪20年代美国五大影院在观影时是禁吃爆米花的,看电影吃爆米花真正流行于30年代,随后风靡全球。这种改变最能说明 A电影技术的进步带来观影习惯的改变 B电影艺术呈现出了大众化、商业化趋势 C大萧条给影院经营造成了巨大经济困难 D电影从业人员的地位、心理预期得到提升二、材料分析论证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3分)材料一: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他主张要培养人的美德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材料二:上帝的道不是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教的自由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利单独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利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利既调节配合,有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的原因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体现了什么精神?(10分)(2)材料二在灵魂得救的途径问题上提出了什么观点?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4分)(3)概括材料三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6分)(4)综合上述材料,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3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材料中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试说明理由。(12分)(要求:围绕一种立场展开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8孝文帝改革(15分)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材料三 左图: 汉人胡食图材料四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隋唐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前怎样的社会问题?(3分)为解决这些问题,孝文帝采取了哪一改革措施?(1分)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3分)(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4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2分)依据材料四,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2分)双峰一中高二文科历史期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5AAADD 610 CBCCB 1115BBBBC 1620BADAD 2125CBCAB二、材料题(共50分)26(23分)(1)观点:“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教育造就治国人才、人应该“认识你自己”。(8分)体现了人文精神(2分)(2)观点: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2分)意义:促使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2分)(3)材料三:三权分立。(2分)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4分)(4)特征:从反神权到反教权再到反专制。(3分)27(12分)示例一:赞成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宋代具有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许多特征。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扩大。思想文化方面:儒学复兴,理学兴盛,世俗化的宋词、风俗画、话本等出现;科技方面: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或应用最终完成。示例二:不赞成材料中关于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的观点。西方文艺复兴是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