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天津近代历史建筑之现状与发展.doc_第1页
浅谈天津近代历史建筑之现状与发展.doc_第2页
浅谈天津近代历史建筑之现状与发展.doc_第3页
浅谈天津近代历史建筑之现状与发展.doc_第4页
浅谈天津近代历史建筑之现状与发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天津近代历史建筑之现状与发展浅谈天津近代历史建筑之现状与发展 前言前言从城市发展的悠久历史意义上讲,天津是一个年轻的城市。鸦片战争以前的600余年,天津由一个普通的军事寨堡和漕粮运转中心,发展成为运河北部的新兴商业城市,成为繁华的 “畿辅首邑”,在开埠以后的几十年里,又迅速成长为工商业大都会,这在中国传统的城市系统中是不多见的。当时的天津“去神京二百余里,当南北往来之冲”,可以起到“通舟楫之利,聚天下之粟,致天下之货,以利京师”的作用,正所谓“当河海之冲,为畿辅之门户”。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天津特殊的政治作用护卫京都,特别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大事都和天津有关,正如近人金钺在天津政俗沿革记序中说:“数十年来,国家维新之大计,擘划经营,尤多发韧于是邦,然后渐及于各省,是区区虽为一隅,而天下兴废之关键系焉。” 天津的城市建筑与天津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津派近代建筑可以说中西兼容,古今并蓄,既有雕梁画栋、典雅朴实的古建筑,又有众多新颖别致的西洋建筑。漫步在城区你就会发现许多风格各异,又交映生辉的各色建筑,有英国的中古式、德国的哥特式、法国的罗曼式、俄国的古典式、希腊的雅典式等,天津人通常把这些西洋建筑称之为“小洋楼”。全市现有英、法、美、俄、意、奥、比、德等国的历史风貌建筑872幢、共计占地156万平方米。这些建筑都饱含着中国近代史的底蕴,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在一座城市中,保存着大量民族风格的古建筑和如此众多的西洋建筑,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中都是不多见的。故天津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0-浅谈天津近代历史建筑之现状与发展 正文 人称“世界少有,中国独有”的天津近代建筑有两大特征:一是建筑年代相对集中,天津60的历史风貌建筑是在1900年至1937年不足40年的时间里建成的;二是各类建筑相对集中,呈现群区性。如建筑规模宏大的金融建筑主要集中在解放北路一带,被称为“东方华尔街”;近代商贸性风貌建筑主要集中在和平路,而中式商贸性风貌建筑主要集中在估衣街、古文化街一带;居住性历史风貌建筑主要集中在河北区“一宫”、建国道一带的原意租界;河西区大营门、下瓦房一带的原德租界;和平区五大道风貌区及中心花园附近。利顺德大饭店、广东会馆、老西开教堂以及劝业场、中国大戏院等均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 利顺德大饭店坐落于和平区解放北路199号,初建于1863年,1886年饭店开业时,室内的许多家具都从英国购进的。至今已保存了百余年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雕花长椅;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当年在利顺德饭店跳舞尽兴之余用来欣赏音乐的留声机;当年宋庆龄、末代皇后婉容和赵四小姐先后在饭店弹奏过的老式钢琴;1920年,美国首批制造了数字统计机十几台,当年饭店就购进了其中一台,使用80多年,如今它已成为世界珍宝。利顺德大饭店是中国近代首家外商开办的大饭店。原建筑带有明显的英国南亚殖民地建筑风格。1924年在老楼北侧增建了更接近英国新古典风格的钢混结构四层楼房。保存有文艺复兴式的雕花古典沙发,“奥迪斯”早期电梯等,是英租界现存最早的建筑。 广东会馆建于l907年,是天津海关道二品官广东人唐绍仪等筹集巨资白银九万两历时四年修建而成的,是极具岭南风格的古建筑群。目前,保留的主体建筑占地二千多平方米,包括一座四合院(原祀神场所)和一座古戏楼(原娱乐场所)。其建筑已成为国内会馆建筑的一个重要代表,古戏楼又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典式戏楼,它的伸出式舞台,悬臂式结构、金碧辉煌的藻井、精美的岭南风格的内部装饰都令中外游人叹为观止。老西开教堂位于和平区西宁道东段独山路。全称天主教西开总堂,又称老西开教堂、法国教堂。1916年由法国传教士杜保禄主持修建,包括天主教总堂和大教堂。整个建筑为法国罗曼风格,平面呈长十字形,正面和后部耸立高大塔楼三座。整体建筑呈“品”字形。楼座以黄、红花砖砌成,上砌翠绿色圆肚型尖顶,檐下为半圆形拱窗。正厅为三通廊式。中殿以叠式复合方柱廊,支撑大小半圆券顶。中央高大的穹窿顶,通过八角形鼓座与支撑拱架券廊柱相连。室内八角形的穹窿顶及侧窗均以彩色玻璃嵌作画。内墙彩绘壁画,装饰华丽,充满宗教神秘气息。 一座座近代建筑是尘封几十年往事的见证。但天津的近代建筑群也体现建筑学、建筑材料学、绘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内涵,具有再要的研究价值,是难得的供科学考察、科普教育、历史考古、日文观赏的文物。天津近代建筑的规划与建筑的设计理念、应用技术在现在看来依旧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主要体现在:1、合理的规划模式:1920年代,正值英国“花园城市”规划理论盛行之时,英租界新区(即现在的五大道地区)基本按照该理论进行规划与建设,从而形成了具备完整的公共配套设施、宜人的空间尺度和舒适的居住环境的高级居住区。例如,为保证该居住区的环境质量,不设商业中心,并禁止电车等公共交通车辆进入,因而该区域的道路规模较小,尺度宜人。2、完善的公共配套和室内设施:各租界的建设注重整地筑路,建设完善的市政设施,如路灯、绿化、上下水等设施的建设,又如在住宅中引进推广了水冲式厕所,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卫生水平。3、先进的房地产开发观念:各租界的建设引进了西方的房地产开发观念和模式。如英法租界将地块按照四方块划分,周围用道路围合,利于分期出让土地。4、现代生活方式和城市空间:各租界的建设引进了西方的现代生活方式,如以起居、餐厅、舞厅为中心的家庭生活方式,以公园、教堂、市政厅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方式,以电车、汽车代步的现代交通方式。这些开放的生活方式与封闭的中国传统方式迥然不同,同时也带来了迥然不同的城市空间。5、建筑风格纷呈,建筑艺术多样。受当时西方建筑思潮的影响,形成了古典主义、折衷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建筑风格的风貌建筑。它们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相互辉映,共同形成了天津独特而又丰富的城市空间和景观。 天津近代建筑目前存在的问题 1、有的近代建筑现代符号过多,与古老清雅的氛围极不协调,导致原有特色的丧失,产生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2、商业气味过浓,民风不淳。如小商小贩成群结队,拉客宰客现象屡屡发生;有些存在盲目重复建设问题,有的在自然景区内大兴土木,建造微缩景观,仿古建筑,游艺宫。 3、随着社会发展、城市住房压力增大,住房用地变的日益紧张。由于考虑不周,古建筑往往被现代建筑群包围,甚至现代化洋房混杂于古建筑中,使环境及风格受损,有喧宾夺主的趋势。 4、历史街区和建筑“流水线”化。有些古建筑的修复规划上强调“原汁原味”,而实际操作却是粗制滥造,装饰贴面及线条等都以涂料代之,复杂的砖雕、木雕都被简略,而大量旧屋拆下来的装饰构件本可利用却都成了垃圾。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特色的建筑简单化、模式化,搞成如同流水线上下来的一样。如此“修旧如旧”,究其原因不外乎降低成本,但修好开放后,游客们的评价只能是一句“假古董”。 5、过度“商业化”。历史街区过度商业化在我国早已被人诟病,但因投入巨大需要收回成本和经济利益驱动,该问题一直没得到有效解决,近几年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体现在以前是店铺充斥、“千铺一面”,现在则是把一些古文化建筑改造成高端会所、星级酒店,成为少数人把玩的“风雅”,拒老百姓于门外。 6、存在“空壳化”现象。本人游览过一些历史街区,发现除了商铺酒店就是博物馆或名人故居,完全为旅游服务。原来居住人口被完全迁出,很多原有的社区服务功能被清除,腾出地方搞旅游配套。留下的一些文化设施比如书场、戏院也不过是表演的舞台,为旅游团服务,因此,街区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也沦为旅游商品游客一走,整个街区就是一个“空壳”。如此“保护”,只能保存一些文化碎片,但其中精髓早已不在,何谈传承?对天津近代建筑保护工作的建议1、保护古建筑应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原真性。历史古建筑及其里面的文化遗存,在修缮过程中,木头的还是木头,该石墙的还是石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原本的真实历史原物,要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整治修缮要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修补要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式原样,以求达到原汁原昧,不能拆旧换新,应该还是原来的历史遗存和历史风貌。二是永续性。保护历史遗产,是长期的事业,要加强教育使保护事业持之以恒。三是整体性。整体性还包括其文化内涵,形成的要素,如街区就应该包括居民的生活活动和与其相关的所有环境对象。一个历史文化遗产,是连同其他环境一同存在的,保护不仅保护其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的环境,特别对于城市、街区、地段、景区、景点,要保护其整体的环境。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的风貌,四是可读性。古建筑是历史遗物就会留下历史的印痕,可以让后人直接读取它的“历史年轮”。如果大片拆迁和大片重建,就是不符合可读性的原则。 2、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提高人们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让他们知道古建筑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财产。现在很多人都把古建筑破坏了,把它们视为现代化的障碍,忽视了古建筑实为“聚宝盆”的价值。而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让大家了解到“古建筑是个宝,宝就不可少,是宝就要保,保下来就是财富”。其次加强对名胜古迹的知识普及,以及对它们的价值、开发、保护的宣传。全面提高古迹所存地的各阶层人士的素质和认识冰平,避免只顾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利益的以损坏文物、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低水平的开发行为,同时也要避免“抱着元宝”按兵不动死受穷的现象。3、加强保护力度。一是邀请专家审定立案。实行重点开发和保护。各地由政府出面,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全面地调查、评价和审定,对有开发价值的古建筑同进行挂牌立案,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发和保护,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二是对古建筑建筑群中的文物保护应落到实处,政府和地方财政应有计划地每年拨出适当的经费进行维修。这些古建筑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财富。我们不可放之任之,无人问津,让它荒芜,自然走向消亡。建筑群的维护,因天津古建筑的建筑物至今少则几十年,多则几百年,由于建筑材料的差异,受损的状况也不一样。具体维护方法、手段也不尽相同,不可以现代建筑理念去装修。否则,既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又破坏了古建筑的真迹与建筑风格。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