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学科质量评价报告.doc_第1页
2009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学科质量评价报告.doc_第2页
2009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学科质量评价报告.doc_第3页
2009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学科质量评价报告.doc_第4页
2009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学科质量评价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学科质量评价报告一、试题评析 (一)试卷的总体情况分析1.整卷情况分析表一:试卷评估表 指标试卷预测难度实测难度预测平均分实测平均分预测通过率实测通过率I卷0.8820.8544.142.590%96.1%II卷0.7440.69437.234.7整 卷0.8130.77281.377.23统计数据显示,本试卷的平均分和通过率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有效地检测了学生对两个必修模块和一个选修模块的学习水平, 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各地区和各学校的教学质量。卷、卷和整卷的实测值均比预测值偏低。出现偏差的原因是:第一,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对课程标准、教材和考试说明的研究;第二,命题教师对全省的物理教学水平估计过高;第三,命题教师对试题的难度把握不准;第四,主观题阅卷中评分尺度过严。2.试题情况分析表二:试题评估表题号难度平均分题号难度平均分预测实测预测实测预测实测预测实测10.950.951.91.9160.900.891.81.78210.9721.94170.950.781.91.55430.950.931.91.86180.950.7251.91.4540.900.8551.81.71190.800.861.61.72550.950.921.91.84200.800.901.61.860.800.931.61.86210.950.771.91.5470.900.951.81.9220.950.761.91.5280.950.921.91.83230.800.7471.61.49490.900.921.81.84240.800.7741.61.55100.800.8581.61.715250.900.7831.81.5661110.8821.7626-280.90.88398.83120.900.8751.81.75129-300.750.6977.56.97130.800.661.61.31310.900.717.25.68140.800.8351.61.67320.70.63576.35150.700.8671.41.734330.570.4956.95.94从表二可以看出,这套试题难易适中,实测难度高于0.8的试题有18个,实测难度在0.6-0.8之间的试题有10个,而实测难度在0.5以下的试题只有一个。难度值高于0.9的试题多是考查基本概念理解的题,如第1、2、3、5、6、7、8、9、20题,反映学生对位移、参考系、重力、摩擦力、平均速度、功率等基本概念掌握较好;也有部分是考查学生对基本规律理解的题,如第7题。难度值低于0.7的试题主要以实验题、探究题和综合应用题为主,如第29、30、32、33题,反映出学生的实验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能力、应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大部分试题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吻合程度较好,但也有部分试题预测值和实测值偏差较大。考查的33个小题中,只有一个题预测值和实测值完全一致;有15个小题实测难度和平均分比预测的低;有9个小题实测难度和平均分比预测的高;有8个小题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大,这8个题中必修占了5个,必修占了2个,选修占1个,反映出必修模块的教学效果比预期的要好,必修的教学效果不乐观。3.学生人数与分数分布图分析图一:物理学科学生成绩柱状图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各分数段人数分布具有良好的梯度,反映出试题对平均分段和低分段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人数峰值出现在91100分,呈偏态分布,反映出试题在高分段缺乏区分度。说明我省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发展很不均衡,高分和低分的学生都较多,给学科教学增加了难度。建议今后命题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加强对试题难度的研究,在保证通过率的同时注意提高高分段学生的区分度。(二)不同类别学校考试情况分析表三:物理学科学校级成绩常模(全省各不同类别学校在各档通过率的学校个数)量数率过通类 别100%10098%9895%9590%9080%8060%60%以下合计全 省80109715562354416重点高中及示范性高中333317520090一般高中2662464046292251民办高中2114810136274表四:不同类别学校各等第学生人数百分比过通百数率分量 等级比量别类量优 秀良 好及 格不及格全 省42.3927.5926.123.90重点高中及示范性高中56.8224.516.991.70一般高中33.3729.5131.815.32民办高中37.0128.8629.654.50从表三和表四可以看出,全省90所重点高中和示范性高中,绝大部分通过率都在90%以上,只有两所学校通过率在80%-90%。其中有超过1/3的重点高中和示范性高中通过率达到了100%,而且优秀率超出全省平均值14.4个百分点。重点高中和示范性高中生源好、教师教学水平相对较高、教学资源也很丰富,确保了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处于全省领先地位。但个别示范性高中通过率不高的现象,教育主管部门应给予重视,对盲目扩招而导致生源下降、教学质量下降的学校要加强管理。全省251所普通高中,有174所学校达到了90%通过率,占总数的69.3%。其中26所高中通过率达到了100%,占总数的10.4%;全省74所民办高中,有53所学校达到了90%通过率,占总数的71.6%,其中21所高中通过率达到了100%,占总数的28.4%。普通高中和民办高中100%通过率和90%通过率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第一,受到重点高中和示范性高中不断扩招的影响,生源质量不断下降;第二,师资不足、教学资源紧张;第三,课时紧张,教学内容多,教师没有时间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实践、练习,学生理解消化时间短。对比普通高中和民办高中,民办高中在90%和100%通过率占总数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高中。这是因为民办高中办学方式灵活,利用提高教师待遇的办法,吸引了大批优秀教师;利用优惠的政策吸引了部分优秀学生,提高了生源质量;通过加强管理,采取小班额教学的办法,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另外利用大部分学生住校的特点,通过增加课时,加强有针对性辅导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所以通过率比普通高中要好。(三)不同地区考试情况分析表五:15个地市各等第百分比及平均份统计过通百数率分量 等级比量别类量优 秀良 好及 格不及格平均分全 省42.3927.5926.123.977.23哈尔滨市54.6426.2817.551.5482.6齐齐哈尔市42.6826.3226.44.5976.6鸡西市36.6630.928.473.9775.9鹤岗市31.1331.0532.725.173.2双鸭山市38.O932.2226.253.4476.6大庆市43.926.6124.924.5677.6伊春市36.0427.6431.085.2474.4佳木斯市33.7530.0431.274.9474.1七台河市27.5825.3239.377.7369.9牡丹江市44.3724.426O35.276.9黑河市37.7728.829.194.2475.6绥化市42.2328.0825.694OO77.1大兴安岭地区29.O327.9437.755.2771.1省农垦总局32.3329.434.353.9273.5省森工总局29.4328.5936.845.1471.8由表五可以看出,全省15个地市中,哈尔滨优秀率最高达54.64%,比最低的地市高27.06个百分点;未通过率最低为1.54%,比未通过率最高的地市低6.2个百分点,在各地市中遥遥领先。其次,牡丹江、大庆、齐齐哈尔等中心城市明显好于其它地市。一方面说明了中心城市生源质量好、教师教学水平高、教学资源丰富;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心城市重视对新课程的研究、重视教研培训活动、重视校本研修,课堂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好。但从表中也反映出我省教育发展还很不均衡。为了全面提升我省的教育水平,提高我省教育的竞争力,还需加大对边远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强边远地区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配备;对边远地区应给予政策方面的倾斜。二、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全省情况分析表六:部分试题得分情况题号满分平均分得分率题号满分平均分得分率121.87 0.94 1021.61 0.81 221.92 0.96 1121.68 0.84 321.81 0.91 1221.66 0.83 421.64 0.82 1521.65 0.82 521.78 0.89 1621.71 0.85 621.79 0.90 1821.35 0.68 721.85 0.93 1921.63 0.82 821.76 0.88 2121.40 0.70 921.77 0.88 2221.37 0.68 统计结果显示,在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试题中,有85%的试题得分率超过0.8,特别是位移、力、力的合成等重点概念和规律的得分率超过0.9,说明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掌握较好,反映各类学校都很重视双基教学。而得分率低的题主要集中在必修的第五章曲线运动(11题、12题、13题)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7题、18题),反映出学生对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严重混淆,对功和能的关系认识不清,对守恒的条件把握不准。另一个得分率低的点出现在双选题上,这部分试题考查知识点虽然基本,但学生答题的准确度却不高。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对该题型不适应,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没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同时也反映出平时教学中,教师不重视过程教学,教学中对基本概念物理意义和基本规律成立条件重视不够。2.各类高中情况分析表七:各类高中部分试题得分情况题号满分重点及示范性高中一般高中民办高中得分率平均分得分率平均分得分率平均分120.981.950.921.840.941.89220.981.970.951.900.961.93320.951.910.891.780.901.81420.891.780.791.590.821.65520.941.880.871.750.891.79620.951.910.881.750.891.78720.971.940.911.820.931.85820.951.900.861.710.881.76920.951.900.861.720.881.751020.911.820.771.540.801.601120.921.850.811.630.831.661220.921.830.801.610.831.651520.911.820.791.590.811.621620.931.850.831.660.841.691820.791.580.641.280.661.321920.911.830.781.570.811.612120.851.710.651.290.701.392220.851.690.621.250.691.37统计结果显示,在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试题中,重点高中和示范性高中得分率高于民办高中;而民办高中得分率高于普通高中,但相差较小。一方面说明全省各类学校都很重视双基教学,重视本次学业水平考试,做了全面系统的复习;另一方面也说明命题教师对双基内容的把握比较准确。(二)学生学习方法掌握情况1.全省情况分析表八:部分试题得分情况题号满分得分率平均分题号满分得分率平均分721.85 0.93 2320.69 1.391220.83 1.66 2420.72 1.44 1720.72 1.43 2520.73 1.46 2121.40 0.70 26-28100.88 8.83从表八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学生对理想化模型、对比分析、矢量合成分解、图表信息分析、场的描述方法、守恒的思想等学习方法掌握较好,得分率较高。尤其是不易得分的双项选择题(第21、23、24、25)和填空题(26-28题),得分率相对较高,令人满意。说明:第一,教师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方法教育,使学生熟悉了物理思想,掌握了常见的研究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科素质;第二,学生不仅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而且重视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应用的学习。2.各类高中情况分析表九:各类高中部分试题得分情况题号满分重点及示范性高中一般高中民办高中得分率平均分得分率平均分得分率平均分1220.921.830.801.610.831.652320.821.640.641.280.711.412420.841.690.681.350.711.422520.851.690.691.380.731.46从表九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物理学科思想方法的掌握,重点及示范性高中要明显好于普通高中和民办高中。一方面原因是重点及示范性高中的学生素质较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强;另一方面原因是重点高中及示范性高中的主要目标是高考,而现在的高考是以能力立意的,教师教学中比较注重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与探索、创新能力1.全省情况分析表十:部分试题得分情况题号满分得分率平均分题号满分得分率平均分1220.83 1.66 29-30100.70 6.97 1320.60 1.20 3180.71 5.68 1420.80 1.60 32100.64 6.35 1920.821.6333120.50 5.94 2020.881.76从表十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这类与生产、生活、科技、社会紧密联系的试题,体现TST的试题,得分率不高;而实验题和计算题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更高,所以得分率更低。第31题以汽车速度表为依托,与实际相联系,重点考查牛顿第二定律,预测难度为0.9,但实测难度0.71;第32题创设高山滑雪情景,考查应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能力,预测难度为0.7,实测难度0.635;第33题通过对质谱仪原理的分析,考查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体现控制的思想和场的观点,难度预测值为0.57,但实测为0.495,实测难度明显低于预测难度。原因是:第一,学生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才能实现转变;第二,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意识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缺少有效方法,致使能力培养只能停留在口头上;第三,新课程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教学中忙于完成教学任务,无暇顾及能力培养;第四,命题教师过高地估计了全省学生的能力水平,对试题难度把握不准。建议学校加强管理,合理分配课时;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2.各类高中情况分析表十一:各类高中部分试题得分情况题号满分重点及示范性高中一般高中民办高中得分率平均分得分率平均分得分率平均分1220.921.830.801.610.831.651320.721.440.561.120.591.181420.871.750.771.550.791.581920.911.830.781.570.811.612020.931.870.861.720.881.76表十二:不同类别学校学生考试情况类 别平均分实考人数满分人数8599分人数7084分人数6069分人数059分人数全 省77.221745311063463504481612116234416省重点及示范性高中83.26642396970297021571657436827一般高中73.4592819290628126274031295023728民办高中75.17173937585669502024553820表十一数据可以看出,在考查能力的选择题得分方面,重点及示范性高中与普通中学、民办中学的差别不是很大;而表十二中的数据则显示省重点及示范性高中的平均分明显高于普通中学和民办中学。说明对能力要求更高的试验题和计算题是拉开分差的主要原因,反映出重点及示范性高中的学生在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明显强于普通高中和民办高中的学生。一方面原因是重点及示范性高中具有生源优势,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另一方面原因是重点及示范性高中的主要目标是高考,教师重视对学生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三、反思与建议(一)考试命题本次考试命题思路清晰、题型结构合理、题量适中、难度适宜、区分度较好。命题注重考查双基,渗透思想方法,关注能力,尤其是增加了对探究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试题设计新颖;情景创设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时代气息浓郁,在重视基础性的同时,增加了选择性和开放性。但各分数段柱状图呈偏态分布,反映出对高分段学生的区分度不够,预测难度和平均分与实测难度和平均分存在一定偏差,个别试题偏差较大。对今后命题的建议:第一,要充分研究总结本次命题的经验,控制试题难度,增加区分度,尤其要增加高分段的区分度;第二,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和研究,重点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和文科学生,努力了解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第三,加强对试题的研究,加强对难度控制等技术指标的研究,提高试题预估的准确程度;第四,命题在情景设计和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时,进一步放开手脚,体现试题的时代性;第五,进一步增加开放性试题的开发程度,加大对科学探究内容的考查力度。(二)学校管理重点及示范性高中100%通过率的学校个数最多,但也存在部分学校没有普通校和民办校通过率高的现象;部分普通校和民办校的通过率低于80%,甚至低于60%,反映各类学校中都有一定比例的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对于这类学校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引起足够重视,认真分析问题形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建议各校要加强教学管理。首先,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方案,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课时计划,重视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备考;其次,要提高校本研究的实效性。各校都建立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但很多学校的校本研修都流于形式,改进校本教研是新课程推进和教学改革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再次,要借鉴一些民办学校的管理办法,尽量减小班额,加强针对性的教学辅导,提高教学质量;最后,要纠正过早地进行文理分科的错误做法。过早分科不仅违背了国家的政策,同时也违背了新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初衷。通过数据分析,命题教师虽然一再降低要求,个别试题还带有一定的提示,但学生的得分率仍然不高。表现最为明显的在必修中的曲线运动、机械能守恒等重点内容的试题得分率偏低,与必修直线运动、相互作用等单元试题得分率偏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说明了文理分科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建议省市教育部门加强对学校教学检查的力度,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切实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教师教学1.深入研究新课程的课标和教材,有效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教学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标和教材,认真对比新旧教材的差别,体会编者的意图,重视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重视对教材提供的资源进行研究,尤其是要重视书上的“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问题与练习”等栏目的教学;要重视对书上“插图”“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内容的研究,从知识的深度、广度上准确把握教材,扎扎实实地抓好基础教学。2.重视渗透物理思想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物理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物理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用准确的物理语言描述物理现象和运动过程,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解答思路;用规范的示意图反映物理情景;用物理模型简化物理过程等,都是学生必须要养成的物理素养。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实验探究过程、结论、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问题经过思维加工,用准确的语言或书面文字进行陈述,提高学生运用文字或语言表达物理问题的能力。3.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尤其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是新课程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之一。因此,物理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及其关系,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经历、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教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注意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知识的联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做出正确判断,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4.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物理教材编写的突出特点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物理情景,展示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让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理论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结合,努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5.重视规范训练,提高学生规范表达的能力在物理学科的各种考试中,解题不规范一直是学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表达的不规范不仅反映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也反映出学生思维缺少规范性。培养学生规范答题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常抓不懈。教师不仅要在平常教学中给学生做出表率作用,而且要严格要求,加强针对性的辅导,规范学生的思维过程、问题分析过程、书写表达过程。6.对学生加强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中既要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又要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要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在感知、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要抓好物理概念、原理、规律的教学,就要寓知识传授于具体、生动的问题情景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强调知识的建构;就要突出学科特点,加强实验教学,精心设计每一次实验,尽可能优化实验中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7.注重初高中的知识衔接,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初中物理重视定性分析,学生只会死记公式,对公式应用的条件不太注意。而高中物理重定量研究,重视建立物理模型,使物理概念变得抽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掌握物理概念,建立物理模型。对于复杂的物理过程要分析清楚,比如采用分阶段分析等。同时要加强练习,训练学生多因素、全面地考虑问题,从而扭转他们的思维定势,逐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建构学生扎实的知识体系,规范学生答题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四)学生学习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