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习题.docx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习题.docx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习题.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铁路与公路12、7水运与航空34通讯工具的变迁5综合6一、选择题1.下表出自交通杂志(1935年1月)。这一对比研究可以用来说明()各种运输方法运费之比较(单位:分)运输方法运费(吨/千米)运输方法运费(吨/千米)肩挑34.0驴车18.0公路汽车30.0轻便铁路2.4独轮车19.2铁路2.0A.近代铁路发展的原因 B.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C.近代交通工具革新的条件D.近代交通的殖民地特征解析:A表格反映出轻便铁路与铁路的运费比其他运输方法费用低好几倍,具有明显的优势,这是铁路得以发展的一个因素,A项正确。B项易错选,但其只是对表格所列举的运输方法种类的表面理解;由各种运输方法运费之比较,同样不能作为C、D两项的依据。2.(2018四川绵阳期末)作为一种西洋舶来器物,自行车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中国社会。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却推广较少。这种情况表明,在近代中国()A.器物变革改变民众生活B.近代化转型的过程曲折C.政局动荡阻碍交通进步D.排斥西方世界近代文明解析:B近代自行车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汽车等却推广较少,这说明经济基础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转型,即近代化转型过程曲折,故B正确;汽车也属于器物变革,故A项错误;C项没有体现自行车与汽车的对比,不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史实。3.1890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A.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D.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小地主感受到轮船的快速,进而转变观念要求儿子不再考科举,而是到教会学校学习西方制造,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交通发达,故B项错误;“轮船”的使用不属于“西方工业品的输入”,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故D项错误。4.观察下图,1920年,英国飞行员驾驶一架由亨得利佩治式轰炸机改制的0-004型14座客机,历时50分钟,完成了中国民航史上的第一次飞行。他当时是由()A.上海飞往武汉 B.上海飞往南京C.天津飞往北京 D.广州飞往上海解析:C1920年,中国开通了北京至天津的航线,这是中国最早的民航线路。5.如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文教科书的插图,据此判断()A.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使用B.采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图中人物是中华民国政府官员D.新式通讯工具在中国广泛使用解析:A题干中图片反映了中国已使用电话,说明近代中国出现当时先进的科技成果,故A项正确;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且从图中人物装扮判断并非是中华民国政府官员,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电话在中国是否得以广泛使用,故D项错误。6.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武汉出现的时间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武汉铁路1825年1876年1906年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19年汽车1883年1901年1921年无线电1896年1909年1925年A.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呈现地域不平衡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D.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两地的近代化解析:A从表格可知,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武汉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并有较大差距,A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表格反映的是近代西方前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B项错误;从表格数据看不出“逐年缩短”这一规律,排除C项;D项结论表格中未体现,且这一时期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不可能主导内地的近代化,排除。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8年,英国一家公司获得唐山煤矿开采权,报请修筑唐山至北塘之间的运煤铁路,遭到清政府多数官员的强烈反对。两年后,唐山至胥各庄之间9千米长的铁路以不用机车牵引为条件获准兴建。材料二火车轮下伸向远方的双轨、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欢快的轰鸣,昭示着新时代的到来。19世纪90年代末,反对之议已波澜不兴。材料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铁路修筑的目的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铁路运输业在受到百般阻挠下仍能发展壮大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从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历程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可知是为了运输煤炭。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铁路优越性等方面回答。第(3)问铁路由兴起、受挫到不断发展更新,说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等。答案:(1)解决煤炭运输的问题。(2)西方工业革命的推动;先进的中国人为改变落后面貌和挽救民族危亡而做出的探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