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水文与地形高频考点20水循环的原理与实践练习.docx_第1页
2019版高考地理-水文与地形高频考点20水循环的原理与实践练习.docx_第2页
2019版高考地理-水文与地形高频考点20水循环的原理与实践练习.docx_第3页
2019版高考地理-水文与地形高频考点20水循环的原理与实践练习.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水循环的原理与实践一、单项选择题(2018赤峰月考)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回答13题。1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Aa增强 Bb增强 Cc减弱 Dd减弱2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3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A流量下降 B丰水期水位上升C流量会更加稳定 D流速减小(2018大同质检)读“某城市透水性人行道示意图”,完成45题。4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后()A水汽蒸发减少 B地表水下渗增加C地表径流增加 D大气降水减少5下列城市透水性人行道的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主要有()A缓解城市热岛效应B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C根治城市内涝问题D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东北面注入长江,号称“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但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等的影响,出现大面积干涸。据此,完成67题。6与洞庭湖大面积干涸最直接有关的水循环环节是()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与大气输送B径流、水面蒸发与大气降水C地表径流、下渗与大气降水D径流、大气降水与大气输送7应用水循环原理,人们可以采取缓解或避免洞庭湖大面积干涸的措施有()控制渔业生产,减少湖面水汽蒸发兴建水利枢纽,调节湖水蓄泄退田还湖,扩大湖区大力节水降耗,合理利用湖泊水资源A B C D二、综合题8(2018咸阳中学月考)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材料二咸海在1960年为世界第四大湖,面积达6.8万平方千米、总水量1 100立方千米,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1960年后,大规模垦耕使咸海周边成为了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到1998年,咸海面积减少了近60%,总水量减少了80%。时至2007年,咸海面积只有最初面积的10%。2014年9月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一组卫星图片显示“咸海”已经消失。材料三棉花生长期需水量以450 mm620 mm为宜。根据有关研究,棉田在整个生育期约有2/3的水分消耗于蒸腾,1/3消耗于土地蒸发。(1)分季节说出阿姆河与锡尔河的主要补给来源。(2)分析1960年以来导致咸海逐渐消失的原因。(3)引地下水灌溉,古已有之。有人提议,用开采地下水替代引河水灌溉棉田,以解决“咸海”消失这一生态问题。你是否赞同?说明你的理由。答案精析1A2.B3.C4B5.A第4题,可增加下渗,由于土壤水分增多,蒸发也增加,降水也有可能增加,地表径流减少。第5题,可减缓热岛效应,减小气温日较差,不会根治内涝和地下水水位下降。6B7.D第6题,地表和地下径流汇入的减少、大气降水的减少和湖水的蒸发都是洞庭湖大面积干涸的主要原因;大气输送与洞庭湖大面积干涸没有直接关系。第7题,兴建水利枢纽,调节湖水蓄泄,可增加湖水的水量;大力节水降耗,合理利用湖泊水资源,可减少对湖水的引用量。8(1)夏秋季为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春季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冬季为地下水。(2)人类的大规模垦耕使灌溉用水激增,导致河流入湖水量减少。咸海深居亚欧大陆腹地,流域年降水量极少,流域河流短小,入湖水量少。(3)赞同。地下水(较河流水)丰富;地下水开采技术较为简单,开采成本低廉;浅层地下水含盐量低,可用作棉田灌溉;开采地下水可以避免过度引用河水,避免生态恶化。(答出3点即可)不赞同。当地降水量极少,地下水埋藏深,开采费用比引河水高;地下水主要由地表水补给,过度开采,也会导致地表水减少,无法解决“咸海”消失这一生态问题;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环境的变化,可能引发新的生态问题;棉花的蒸腾作用强烈,大量种植极易加剧当地干旱程度。(答出3点即可)解析第(1)题,阿姆河与锡尔河发源于中亚的帕米尔高原,海拔高,有冰川存在;同时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河源头地区降水较多;因而咸海夏秋季有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冬季有地下水补给。第(2)题,人为原因为咸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