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逻辑门电路-习题答案.pdf_第1页
第2章逻辑门电路-习题答案.pdf_第2页
第2章逻辑门电路-习题答案.pdf_第3页
第2章逻辑门电路-习题答案.pdf_第4页
第2章逻辑门电路-习题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 章 逻辑门电路 2.1 题图 2.1(a)画出了几种两输入端的门电路, 试对应题图 2.1(b)中的A、 B波形画出各门的输出F1 F6的波形。 题图 2.1 解: 2.2 试判断题图2.2 各电路中的三极管T处于什么工作状态? 并求出各电路的输出F1F6。 1 题图 2.2 解: (a) Ibs= 3 1050 10 V =0.2mA ib= 3 1050 7 . 06 VV =0.106mA ib Ibs T2饱和,F20 (c) Ibs= C C R E = 3 10230 15 V =0.25mA ib= 3 1010 7 . 05 VV - 3 1050 7 . 02 +VV =0.106mA ibIbs 所以T3饱和 F20 2 (d) 因为Vbe4 T 饱和 VF0 2.4 题图 2.4(a)和 2.4(b)为硅二极管门电路,2.4(c)为输入端A、B、C的波形,试写出输出函数F1、 F2,并对应A、B、C的波形画出F1、F2波形,标明F1、F2波形幅度。 题图 2.4 解: 2.5 三极管电路如题图 2.5 所示, (1)试说明图中R2及10 V电压的作用。 (2)T在电路中的工作状态 如何?(3)求输出电压F。 题图 2.5 解: (1) R2及-10V减少了饱和深度 (2) A=0V时,Vbe T 饱和 VF0 所以 T 是开关状态,电路为倒相器。 (3) 输出电压波形: 2.6 求题图 2.6 所示电路的输出逻辑函数F1、F2。 题图 2.6 解: 2.7 题图 2.7 中的电路均为TTL门电路,试写出各电路输出Y1Y8状态。 5 题图 2.7 解: Y1=0, Y2=1, Y3=Hi-Z, Y4=0, Y5=0, Y6=0, Y7=0, Y8=0. 2.8 题图 2.8 中各门电路为CMOS电路,试求各电路输出端Y1 、Y2和Y的值。 题图 2.8 解: Y1=1, Y2=0, Y3=0. 2.9 6 个门电路及A、B波形如题图 2.9 所示,试写出F1F6的逻辑函数,并对应A、B波形画出F1 F6的波形。 题图 2.9 解: 6 2.10 电路及输入波形分别如题图 2.10(a)和 2.10(b)所示,试对应A、B、C、x1、x2、x3 波形画出F端 波形。 题图 2.10 解 7 2.11 TTL与非门的扇出系数 N 是多少?它由拉电流负载个数决定还是由灌电流负载决定? 解: N8 N 由灌电流负载个数决定. 2.12 题图 2.12 表示三态门用于总线传输的示意图,图中三个三态门的输出接到数据传输总线, D1D2、D3D4、DmDn为三态门的输入端,EN1、EN2、ENn分别为各三态门的片选输入端。 试问:EN信号应如何控制,以便输入数据D1D2、D3D4、DmDn顺序地通过数据总线传输(画 出EN1ENn的对应波形) 。 题图 2.12 解:用下表表示数据传输情况 2.13 某工厂生产的双互补对称反相器(4007)引出端如题图 2.13 所示,试分别连接成: (1)反相 器; (2)三输入与非门; (3)三输入或非门。 题图 2.13 解: (1) 反向器 (2)与非门 (3)或非门 8 2.14 按下列函数画出 NMOS 电路图。 1 2 3 () ()( FABCDE HG FABCD ABCD FAB =+ =+ = ) 解:(1) (2) (3) 9 2.15 将两个OC门如题图 2.15 连接,试将各种组合下的输出电压uo填入题表 2.15 中,并写出输出逻 辑表达式。 题图 2.15 题表 2.15 解: 2.16 写出题图 2.16 的电路表达式,并对表达式进行简化。 题图 2.16 解: CABCABCABY+=+= 2.17 按下列函数画出 CMOS 电路图。 CDABF+= 1 BAF= 2 解:(1)CDABCDABF=+= 1 10 (2) BABABAABABBAF+=+= 2 2.18 TTL与非门输入端悬空相当于什么电平?输入端阈值电压VT等于多少?输出端F = 0 时,能带动 几个同类型TTL与非门?负载个数超出扇出系数越多,输出F变得越高还是越低? 解:TTL 与非门输入端悬空相当于高电平; 输入端阈值电压VT=1.4V; 输出端 F = 0 时,能带动 8 个同类型 TTL 与非门; 负载个数超出扇出系数越多,输出 F 变得越高 2.19 题图 2.19 中,G1为TTL三态门,G2为TTL非门,K为开关,电压表内阻为 200 k。求下列情况 下,电压表读数F 1和G2输出电压F2分别为多少? (1)A = 0.3 V,B = 0.3 V,C = 0.3 V,K 接通。 (2)A = 0.3 V,B = 3.6 V,C = 0.3 V,K 断开。 (3)A = 3.6 V,B = 0.3 V,C = 3.6 V,K 接通。 (4)A = B = 0 V,C = 3.6 V,K 断开。 (5)A = B = 3.63 V,C = 0.3 V,K 接通。 11 题图 2.19 解: (1) F1=3.6V, F2=0V (2) F1=3.6V, F2=0V (3) F1=3.6V, F2=0V (4) F1无读数, F2=0V (5) F1=0V, F2=3.6V 2.20 电路如题图 2.20 所示,列表讨论该电路的输出函数 F。 题图 2.20 解: 输出 F 与输入 AB 的取值有关,AB 可有四组取值下面分别讨论。 2.21 电路如题图 2.21(a)所示,试对应 2.21(b)的输入波形画出F1、F2的对应波形。 题图 2.21 解: EN=0 时,F1=BA+,F2=BABA+= 12 EN=1 时,F1=1,F2=A 据此刻在图 2.21(b)上画出F1.F2波形如下: 2.22 写出题图 2.22 中 NMOS 电路的逻辑表达式。 题图 2.22 解: (a)ABCCBAY=+= 1 (b)BABAY+=+= 2 (c)BABAY= 3 2.23 写出题图 2.23(a)(c)中各TTL电路的输出逻辑表达式F1、F2和F3,并对应题图 2.23(d)所示的输 入A、B、C波形画出F1、F2、F3波形。 题图 2.23 13 解: (a)CAACF FCC ACAFCC += = = 1 1 1 101, 1, 0 , 0, 1 (b) CBAF AFCC ABFCC += = = 2 2 2 , 1, 0 , 0, 1 (c) 1 1, 1, 0 1, 0, 1 3 3 3 = = = F FCC FCC 2.24 题图 2.24 中,G1、G2 为“线与”的两个TTL OC门,G3、G4、G5为三个TTL与非门,若G1、G2皆 输出低电平时, 允许灌入的电流IOL为 15 mA; G1、 G2门皆输出高电平时允许的IOH小于 200 A。 G3、G4和G5它们的低电平输入电流为IIL=1.1 mA,高电平输入电流IIH=5 A。Ec(VCC)= 5 V, 要求OC门输出的高电平VOH3.2V, 低电平VOL0.4V,求负载电阻RL应选多大。 题图 2.24 解: () () maxmin 3 / 5.03.2 3.27 k (2 0.23 0.05) 10 LCCOHOHIH RVVnImI =+ = + () () minmax 3 / 5.00.4 0.39 k (153 1.1) 10 LCCOLOLIL RVVImI = = 所以,选定的RL值应在 3.27 k与 0.39 k之间,可以取RL = 12 k。 14 2.25 写出题图 2.25(a)(c)各TTL门电路的输出逻辑表达式F1、F2和F3。 题图 2.25 解: (a) 1 AAF+= (b) 3 2 13211 AAAAAAF+= (c) ()()BABABABABABAABF=+=+= 3 2.26 写出题图 2.26 中CMOS电路的输出逻辑表达式F1和F2。 题图 2.26 解: 15 2.27 画出实现下列逻辑函数的 CMOS 电路。 F1(A、B、C) = AB + C F2(A、B、C) = AB + CD 解: 1. 2. 16 2.28 简述 CMOS 电路驱动 TTL 电路和 TTL 电路驱动 CMOS 电路的技术要求。 解: 1.通过表 2-17 可以看出,CMOSCC4000 系列电路可以直接驱动TTLCT4000 系列电路,这是因为 CMOS VOH=4.95V,大于CT4000VIH(2V) ,V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