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期末语文测试.doc_第1页
初一期末语文测试.doc_第2页
初一期末语文测试.doc_第3页
初一期末语文测试.doc_第4页
初一期末语文测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期末语文测试 一、积累感悟(25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名言警句,其中定有激励你奋进的精美语句,请你工整地将其抄写在下面的表格中,并抽时间与同学交流一下。(分)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确凿( zu ) 哽咽(gng) 蟋蟀( shui ) 锲而不舍(q)B、祈祷(q) 踱步(d) 炽痛 (ch) 鲜为人知(xin)C、云鬓(bn) 书塾( sh ) 可汗 (khn) 肿胀(zhng zhng)D、哺育(p) 骊歌(l) 胡骑(q) 人迹罕至(hn)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菜畦 渲闹 臃肿 人声鼎沸 B、懊诲 蝉蜕 丑陋 来势凶凶 C、讪笑 崎岖 屏嶂 九曲连环 D、澎湃 祈祷 脑髓 回环曲折4、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A、互文、对偶 顶真 拟人 B、比喻 对偶 夸张C、互文、排比 对偶 反问 D、拟人 比喻 夸张、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B、孙小龙模仿赵本山的表演真是栩栩如生,让大家不时捧腹大笑。C、体育测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D、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6、下列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分)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余闻之也/久。C、我寄愁心/与明月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7、某校对初一500名新生进行了饮食偏好的调查,并作了统计,列表如下: 品种肉类鱼类蛋类蔬菜类水果米饭人数45042034097250302所占百分率90%84%68%19.4%50%60.4%请你认真分析统计表,用一句话说出你发现的问题或者得出的结论。(3分) 8、下列各句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2分)A. 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B.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C. 中文的、英文的,都在以互不相同的沉默的语言,向我发出低低的絮语和呼唤。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9、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当别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自己无法接受别人的要求时,既要拒绝,又不能伤害他人。如果你遇到以下情况,将如何说服你的好友?用一句话表达。(2分) 你正忙着做期末作业,好友林小杰找你去玩。 10、右边这幅图是“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从这个会徽中你读到了一些什么信息?请列举。(2分) 11、当前,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普遍关注的话题,为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请你以“水、空气、森林、资源、动物”等中的一个对象拟一条环保标语。例:污染空气,等于慢性自杀。(2分) (解题思路:标语具有语言精炼、内容醒目、便于记忆的特点,目的主要是教育人、启发人。)12、你能否依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每句补写部分不得超过10个字)(2分)。例句: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友谊说:人生就是 挫折说:人生就是一、 积累与运用(14分)1、按要求默写(10分)(小心别写错字)(1)木兰诗中夸张地形容行军迅速的诗句是_,_。(3)正是江南好风景,_。(4)江山代有才人出,_。(5)_,青山独归远。2、口语交际练习(4分)张军同学到校图书室去还书,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张军同学看书可真认真,书上划了那么多杠杠,有的还作了旁批呢!”张军听了,怪不好意思.管理员的言外之意是:(2分)如果你是张军,你应该怎样说: (2分)二、 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2分)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4、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3分)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5、对“世隶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世隶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种田为业。”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狭小,同时为下文的“不使学”埋下伏笔。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徽而将“泯然众人”的可悲结局。6、事实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角度来看,“_”;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_”;其三,从方仲永本人来看,_。(引号内填原文)(3分)三、现代文阅读(42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一)(14分)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 , , ,。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7、文段中第2自然段处应分别填入一句话,在相应的地方填入字母。(2分)A. 俯下头来喝茶 B. 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C. 便一点点挨近 D. 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8、作者说“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6分)联系上下文看,“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作者用“小家伙”来称呼珍珠鸟,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它完全放心了”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9、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这一段是对珍珠鸟 和的描写,表现了鸟对人 和人对鸟的。(4分)10、课文最后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_(二)(14分)小时侯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自息。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做饭。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如今我已不再是那个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选自听雨轩精短美文)11、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_12、文章从两个不同角度告诉我们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试借用文中的语句进行说明。(3分)_ 13、文章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_ 14、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_(三)(14分)冬天过去了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有几次,一不小心陷进雪坑,父亲是背着弟弟慢慢爬上来的;寒风袭来,怕弟弟冻着,父亲又脱下自己的棉袄,裹在弟弟身上。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消融而变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说:“冬天快过去了。”已经懂事的我,此时,仿佛忽然走进了父亲的内心。是的,冰雪遍地的冬天对于贫弱的家庭是严酷的,孩子御寒的冬衣、屋内取暖的柴火、全家人充饥的饭食,哪一样都操碎了父母的心。这个季节,他们就把自己像柴火一样点燃,让我们围着取暖。我多渴望冬天快过去啊。望着疲惫地坐在冰凉的山石上的父亲,正值壮年的他已经生出了许多白发。此情此景永久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还是一个冬季。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到学校换饭票;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因此,今天去学校,不仅自己肚皮打发不了,也无法面对帮助过我的同学。父亲得知,喉头蠕动一下,手抚在我的头上,说“你先去上学,我不会让你挨饿的。”果然,中午时父亲扛着一袋米赶到学校来了。他脚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残雪里,老远就听到他的喘息声。我跟在他后面,几次要帮他一把,都被他拒绝了:“不用不用,你人还小,扛不动。”望着父亲被压得弯弯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阵发酸。后来知道,这袋米是父亲向好几个亲威家借来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门了。到食堂称过米,父亲把换得的饭票交给我:“快去吃饭,饿坏了吧。”我要父亲一起吃,他无论怎样都不同意,说要赶回去,到家三十里的路呢。走几走,他又回过头来,伸出手将我松开的粒纽扣扣好,对我说:“熬一熬,冬天快过去了。”我看到,父亲帮我扣纽扣的手在微微发抖,我的鼻子一酸,不知该说什么,朝他点点头。目送着父亲朝校门口走去,我忽然看到,他肩上有一声白渍渍的印迹,那是刚才扛米袋子时留下的灰。我张张嘴想喊住他帮他拍掉,他已走远了父亲不是个文化人,说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话语。但那句“冬天快过去了”的喃喃自语,胜过我读过的任何诗句,给我以鼓舞,让我对未来充满期望。去年春节期间回故乡,又逢大雪。中午,屋檐在阳光下滴答落水。父亲望着屋外,对铙膝的满堂孙辈吆喝着:“出太阳啦,出去玩吧。冬天过去了。”父亲的话一下了生出万千感慨。今天的生活已经彻底告别了“冬天”,与年少时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也不过分,但父亲教给我们的“熬过冬天”的体验使我终身难忘。有了这样的体验,其实就是拥有了一种力量啊。感谢你,父亲。(选自中学生阅读2003.8)15、全文详细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2分)(1)_ (2)_ 16、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_ _ 17、善于发问是有效读书的重要一步,查异质疑是读书发问的常用方法。请你结合本文提出一个问题。(2分)质疑:_18、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动笔是我国传统有效的读书法。请按要求勾画圈点。(2分)(1) 在选文段中找出一处概括父亲对我影响至深的句子,写在下面。_(2) 在第段中,找出表现“我”欲给父亲要钱时矛盾心情的一个词语。写在下面._19、请从课文中摘录你感悟最深的词语或句子并简要赏析。(2分)_ _ 20、根据你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依照下面的句式,续写句子。(4分)父爱如山,造就我一种坚韧刚毅的性格;父爱如_,_;父爱如_,_。一积累与运用(2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倘若( ) 蕴藻( ) 归省( ) 恬静( ) 冗杂( )ch凤( ) 磅b( ) zo热( ) zhu雨( )chn( )视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2分) 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贴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 )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3在下面括号中填入正确的关联词语。(3分)备选词语:因为 如果 所以 可是 而且 那么 ( )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错误,( )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的。( )开头几个字我就弄糊涂了4修改下面的病句。(4分) 减轻课业负担,增加教学质量是当今教育界的重要任务。 我国发明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水平,正在飞跃前进。5、口语交际练习:阅读下面对话,回答问题。(10分)甲:我的邻居高峰特别爱看课外书,还劝我也培养这种爱好。可是我对课外书没有兴趣,而且,我认为凡是课外书都不应该看,会占用大量时间,影响我们的学习。乙:课外书可以开阔视野,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看凡是课外书都应该看。丙:阅读课外书的确是一种很好的爱好,可以适当地、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我总是选择思想健康的书。丁:没错,我还选择适合我们青少年年龄和身体智力发展的书;选择对课内学习有帮助,或是发展思维的书。这样做不但不会影响学习,_ _。乙:我对课外书的阅读就是如痴如醉。一入迷,我可不管课上课下,非要看个过瘾。老师家长忠告呀,一边玩去!戊:我可提醒你,读课外书毕竟是课外活动,一定要在_ _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只阅读课外书,而没有把基础知识学好、学扎实,你也会一事无成。(1)他们几个同学争论的是什么问题?(2分) _(2)在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话。(2分)(3)丁、戊和_观点一致,其观点是_ _ _(3分)青少年应该选择哪些课外书来读?(2分)狼练习题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止有剩骨 (止: ) 2、一狼仍从(从: )3、两狼之并驱如故(并: )(故: )4、恐前后受其敌(敌: ) 5、顾野有麦场。 (顾: ) 6、苫蔽成丘 (苫蔽: ) 7、驰担持刀(驰: )(持: )8、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径去: )(犬坐: )9、目似瞑,意暇甚 (暝: )(意: ) (暇: ) 10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暴: )(毙: )11、一狼洞其中。 (洞: ) 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 ) (隧: ) 1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寐: )(盖: )1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黠: )(变诈: )15、止增笑耳 (止: )(耳: ) 二、译句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译: 2、屠惧,投以骨。译: 3、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译: 4、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 5、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译: 6、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译: 7、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译: 8、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译: 9、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译: 10、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译: 11、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译: 1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译: 1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译: 提 最佳答案1、止有剩骨 (止:通“只” ) 2、一狼仍从(从:跟着 )3、两狼之并驱如故(并:一起 )(故:原来的 )4、恐前后受其敌(敌:这里指狼 ) 5、顾野有麦场。 (顾:回头看,这里是向四周看 ) 6、苫蔽成丘 (苫蔽:苫,盖上,遮蔽 ) 7、驰担持刀(驰:放下 )(持:拿起 )8、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径去:径直地走去 )(犬坐:像狗一样坐 )9、目似瞑,意暇甚 (暝: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