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沿途风光导游词_第1页
重庆沿途风光导游词_第2页
重庆沿途风光导游词_第3页
重庆沿途风光导游词_第4页
重庆沿途风光导游词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重庆沿途风光导游词 重庆市有着悠久的历史 ,重庆主城是 1986 年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重庆沿途风光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重庆沿途风光导游词范文 1:武陵山大裂谷 武陵山大裂谷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东南约 45 公里的武陵山乡境内,系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景区以地球上最古老的“伤痕” 剧烈地壳运动所致绝壁裂缝称奇,有着“中国第一动感峡谷”美誉。景区 1380 米天然落差, 10 公里喀斯特地貌原生态裂谷,景区森林覆盖率达 95%以上,夏季气温平均气温低至 22 摄氏度,负氧离子含量 每立方厘米高达 10 万个以上。 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 95%,生态环境极佳,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具有极佳的峡谷景观、山林景观、田园景观。 总规划面积为平方公里,主要以峡谷、田园、地缝、绝壁等资源为依托,以“云中漫步、丛林探险、地底探奇、徜徉田园”等主题产品为特色,集峡谷观光、主题游乐、生态养生、商务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动感主题峡谷。 景区核心区为一条长约 10 公里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态裂谷。整个裂谷雄阔壮美、气势磅礴,两岸层峦叠嶂、峭壁如削,瀑布直挂绝岭、飞泻而下,河谷迂回婉转、幽深迷离,谷底奇石叠垒、 溪流淙淙。景区集山、峡、林、泉、瀑、崖、2 / 5 洞、潭、溪、坑、缝于一体,特别是其状如薄刀、连绵上千米的绝壁石峰国内罕见,一段长约 1500 米的裂谷地缝冠绝天下。 景区空气质量极其优良,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 10 万个以上,被游客誉为“天然氧吧”,夏季气温比涪陵城区低 6 8 摄氏度,清凉宜人,是避暑纳凉的绝佳胜地。 重庆沿途风光导游词范文 2:白帝城 重庆奉节县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距重庆市区 451 公里。 据传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四川,自称蜀王 ,因见此地一口井中常有白色烟雾升腾,形似白龙,故自称白帝,遂于此建都,并将紫阳城名改为白帝城。现存白帝城乃明、清两代修复遗址。 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 三国蜀汉皇帝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前在白帝城永安宫向丞相诸葛亮托孤。白帝庙内现陈列有“刘备托孤” 大型泥塑。 庙内还陈列有瞿塘峡悬棺内的文物和隋唐以来 73 块书画碑刻,以及历代文物 1000 余件,古今名家书画 100 余幅。其中“竹叶字碑”诗画合一,风格3 / 5 独特 ;“三王碑”镌凤凰、牡丹、梧桐,精美华丽,堪称瑰宝。其中还有著名的春秋战国之交的巴蜀铜剑,其形如柳叶,工艺精湛。东、西两处碑林,陈列着 70 多块完好的石碑,其中隋代碑刻距今已有一千三四百年的历史。 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位将抬高。白帝城将四面环水,成为人间仙境,景色将更加美丽迷人,游船可直达城中 . 重庆沿途风光导游词范文 3:大足石刻 “北敦煌、南大足”,就算看过龙门,走过云冈,大足石刻作为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代表作仍然是不能错过的。她集我国石窟艺术之大成,把我国石窟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 74 处 5 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的总称。大足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西距成都 271 公里,东去重庆 167 公里。全县面积约 1400 平方公里。大足建县于唐乾元元年 (公元 758 年 ),距今已有 1230 多年历史,其县名取“大丰大足”之意。大足石刻始创于初唐永徽年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绵延明清。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 (北山、宝顶山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处 (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北塔 ),妙高山、舒成岩、尖子山等 68 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北山、宝顶山可为大足石刻中最具规模、最有价值、最集中、艺术最精美的石刻造像代表。 1999年 12 月 1 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 5 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4 / 5 化遗产。 大足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从艺术上来说,大足石刻体现了我国晚期佛教造像“神的人化”的特征。 北山石刻中的“转轮经藏窟”被许多艺术家誉为宋代石刻之精华和代表,此窟石刻造像秀美 、雕刻精细、整体布局和谐协调、保存完好无损,堪称东方美神之大荟萃。特别是此窟中的普贤菩萨,具有东方女性美的特征,表情温柔娴静、典雅大方,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另外,二十二章古文孝经碑,则被称为“寰宇间仅此一刻”。 宝顶山石刻,气势磅礴,宛如一卷镌刻在 500 多米的崖壁上的连环图画,前后内容连接,雕像无一雷同。而且佛教的世俗化、民族化、生活化特别显著,可以说完全是中国化了。 南山石刻是中国道教造像的代表,其中的三清古洞,是最完备而有系统的反映宋代道教神系的实物资料,是中国宋代雕刻最为精美 的石窟。 石篆山石刻是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在石窟中罕见。如孔子龛、老君龛等。 石门山石刻是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尤以道教造像最具有特色,如玉皇大帝龛外的千里眼像,眼如铜铃,似能目及千里 ;顺风耳面貌丑怪,张耳作细听状 ;二像肌肉丰健,5 / 5 筋脉显露,手法夸张。 作为晚期石窟艺术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与敦煌、云岗、龙 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 “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五山石刻”自古以来就是名胜之地。其中北山、宝顶山更是中外游客览胜、信众朝山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