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行政复议法》第30条详解.doc_第1页
司法考试《行政复议法》第30条详解.doc_第2页
司法考试《行政复议法》第30条详解.doc_第3页
司法考试《行政复议法》第30条详解.doc_第4页
司法考试《行政复议法》第30条详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目录司法考试:行政复议法第30条详解行政复议法将适时修改2010年司法考试考点:行政复议参加人司法考试:行政复议法第30条详解行政复议法第30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用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该条被称为行政法中著名的”麻烦“条款,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在2003年2月25日对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有关问题的请示作出法释【2003】5号批复,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2005年2月24日针对甘肃省高院的请示作出【2005】行他字第4号答复两个司法解释与司法见解,分别解释了第一款和第二款。正在读研究生的张菲即将初为人母,但她却因无力抚养而发帖请好心人领养未出世的孩子首先,应当明确两款之所以能规范在一条中,是因为以下两点基础:一是规范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同一种类均为行政确认行为;二是调整的对象、针对的行政事务相同均为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简称九大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其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适用复议前置的前提条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依法取得”了九大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即九大资源已有“名份”了、有“证”了;该款的“具体行政行为”就是指行政司法行为中的再次确认权属的行为,不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等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以上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才是复议必经式。如果当事人还没有依法取得九大自然资源的“证书”,没有“名份”的情况下,去进行原始、初始登记时认为行政行为侵权,还适用复议前置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九大资源的初始登记属于行政许可,不是行政确认。所以,行政机关颁发九大资源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证书的行为不属于复议必经式。理解第一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该款确立的复议必经式未指出行政机关的级别,县级的行政机关作出确认决定必须到地市级的机关去先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而第二款的终局裁决权是以行政机关的级别设定的。第三,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2005】行他字第4号司法见解主要解释第二款的行政行为仅指行政确认不包括九大资源初始登记的行政许可行为。第二款规定,省级政府作为复议机关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用土地的决定,而复议其下辖地市级政府或省厅局委办作出的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赋予省级人民政府在此种情形下免受司法监督的行政特权,应当注意的是,这一款赋予的行政终局裁决权是以行政机关的级别决定的,在中央政府国务院无条件地享有终局裁决权之下,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有条件地享有终局裁决权是必要的,但该终局裁决权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其一,行政行为只能是行政确认,这一点与第一款保持一致,不包括九大资源的初始登记,因为九大资源的初始登记属于行政许可;其二,对象还是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其三,主体是省级人民政府作为复议机关,包括二十二个省、五个自治区、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其四,省级人民政府必须是根据两机关(国务院和自己)的两决定(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征用土地)而作出的复议决定。例,东方红农场主要面积位于秦皇岛行政区域内,部分与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接壤,秦皇岛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重新堪定和调整辽宁与河北两省行政区划的决定作出了东方红农场土地使用面积的确认决定,东方红农场认为秦皇岛市政府的决定侵犯了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依法向河北省人民政府申请复议,河北省人民政府根据上述国务院的决定作出了维持秦皇岛市政府的复议决定。以下关于本案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正在读研究生的张菲即将初为人母,但她却因无力抚养而发帖请好心人领养未出世的孩子A.因为复议机关维持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具体行政行为机关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应当作被告B.河北省人民政府的复议决定属于不可诉的法定终局裁决行为C.若河北省人民政府改变了秦皇岛市政府的确认决定,应以河北省人民政府为被告D. 本案并非属于复议必经式,东方红农场对秦皇岛市政府的确权决定可以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起诉答案:【B】复次,在已进行的七届司法考试、共考查行政法187道真题中至少有四道题目涉及该条内容,如(2003-二-73-多)、(2006-二-41-单)、(2007-二-49-单)等,正确回答该类题目的另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区分清楚行政裁决、行政确认与行政许可三种具体行政行为!题干中常用“确定”、“裁决”等词汇表明行政行为的性质!例,(2006-二-41-单)甲村与乙村相邻,甲村认为乙村侵犯了本村已取得的林地所有权,遂向省林业局申请裁决。省林业局裁决该林地所有权归乙村所有,甲村不服。按照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关于甲村寻求救济的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只能申请行政复议B.既可申请行政复议,也可提起行政诉讼C.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才能够提起行政诉讼D.只能提起行政诉讼。关于本题的题干及选项对本题的分析:两相邻的自然村甲村与乙村的林地所有权发生争议,根据森林法第17条对林地所有权发生争议的行政级别管辖权的设定,除两村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地级市外不可能由省林业局(厅)这么高级别的机关来裁决!而应该归属于县政府。从题干给出的题眼甲村认为乙村侵犯了“已取得”的林地所有权看,命题者似乎是想考查行政复议法第30条第1款的九大资源的复议必经式,那正确答案就应是C选项。司法部提供的标准答案为B选项,理由无外乎题干中表述的行政行为是“裁决”而非确认,但是省林业局的裁决权属的纠纷最终还是确认了权利的归属,所以,这实际上这是一种披着“裁决”外衣的确认行为,因为最终行为的结果是确认了九大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最后,行政复议法第30条规范的是自然资源复议必经与终局式的“纬”横向的一般法或“龙头法”,考查这一条还离不开具体的单行法的“经”。关于其他单行法,在行政区划方面,应了解、掌握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和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条例相关规定,在其他几大自然资源方面,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水法、森林法、草原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单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及其行为均可成为命题的形式和材料,考生应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行政复议法将适时修改“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作用日益明显。”2月19日,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在全国行政复议工作经验交流暨“双先”、“双优”表彰大会上介绍,2008年,国务院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866件,比2006年增长近90%,全国每年通过行政复议化解的行政争议约8万件左右。行政复议如何进一步取信于民,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推动制度、体制、机制创新,做到复议为民、便民、利民。”曹康泰表示,当前要研究探索相对集中行政复议审理权,行政复议法将适时修改。整合复议资源须体制创新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是“民告官”的两种法律途径。相比于行政诉讼,行政复议不花钱、省时间。可我国每年行政复议案件数还略少于行政诉讼,而有的国家两者之比近101,甚至241.同时,现有70%的行政纠纷,未经行政复议直接进入行政诉讼。老百姓用“脚” 对行政复议社会公信力打出低分,其中也有制度层面的因素。“有人没案办”, “有案没人办”,这是当前行政复议力量配置不合理的写照。据初步统计,我国有行政复议权的机关有1.8万多个,但地方三级政府的专职行政复议人员仅有1532人;区县级政府专职行政复议人员平均仅有0.2人,却需要办理案件总量的50%.除了基层复议力量薄弱,一级政府内部复议力量配置也不适应现实需要。以黑龙江省为例,省政府复议机关每年办理案件约为150件,而众多的省政府部门复议机关每年办理案件也就150件左右,可两者人员之比约为110,有的地方还更低。复议委员会“北京模式”形成相对集中行政复议审理权,是我国探索行政复议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据了解,2008年9月,国务院法制办发出通知,明确在北京、黑龙江、江苏、山东、河南、广东、海南和贵州8个省市,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即考虑建立一个“政府主导、专业保障和社会专家学者参与”的审理案件模式。去年11月14日,北京市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成立,第一届委员会由28名委员组成,其中高校、研究机构和国家部委的18名专家学者为非常任委员。复议委员会怎样运作,效果如何?北京市政府法制办主任周继东介绍,复议委员会分为全会和审理会,审理会一般由9人组成,其中专家学者不少于4人,并通过投票表决。从成立至今,已召开7次审理会,共审理案件18起。行政机关不再关起门来解决争议,行政复议委员会的“北京模式”已初步形成。而哈尔滨市对行政复议“一站式”服务进行了探路。市里对行政复议申请实行集中接收转送,申请人在自家附近的接收窗口就能递交申请书。哈尔滨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单国俊介绍,在集中受理申请成功的基础上,他们正在探索研究相对集中行政复议审理权。据了解,相对集中复议审理权,就是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集中人力、集中收案、集中办理行政复议案件。修改前要完成四项工作“体制创新,将涉及现行复议机关和人员调整。”有关专家认为,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但有利于防止可能发生的地方政府保护主义,同时还可以有效整合现有分散的行政复议资源,在不大规模增加现有编制的前提下,使行政复议力量得到加强。“行政复议法修改要在完成4项工作后正式启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与专家学者共同进行相关理论研究;二是与全国人大相关部门联合进行考察调研;三是对国外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四是行政复议委员会及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试点取得一定经验。据介绍,这些工作目前都已分头开展。行政复议法如何改?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表示:要用看得见的正义解决行政争议,减少对受理范围、申请主体、时效等方面的限制,特别要突出程序正义、审理公开。也有专家认为,必须改变行政复议制度设计上的一个“死穴”。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经行政复议的案件,行政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如果行政相对人不服提起诉讼,复议机关是被告。在这种制度设计下,行政复议机关因怕当被告,往往对行政复议申请采取能不受理就不受理、能维持就维持的态度。2010年司法考试考点:行政复议参加人行政复议参加人是司法考试中的难点,下面就将这方面的知识总结如下:行政复议参加人是指与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而参加行政复议的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第三人和代理人。行政复议中最重要的是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一、行政复议申请人行政复议申请人是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以自己的名义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要求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依法作出裁决的人。并不是所有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都以提起行政复议,而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是为复议申请人资格。行政复议申请人必须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或其他组织。复议申请人资格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标准,实践中与具体行政行为存在着利害关系,可以成为行政复议申请人的情况较为复杂,经常有以下两种情况:(1)具体行政行为的直接对象,即具体行政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这是行政复议中最大量的,也是最直接的申请人。(2)具体行政行为的间接对象,即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并非具体行政行为直接的对象。(3)行政机关裁决民事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复议申请权为申请人所享有,但在某些情况下,申请人资格可以转移。申请人资格的转移有三种情况:(1)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此时,申请人的权利可以由其近亲属继承,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2)有权申请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申请复议。(3 )行政处罚中受被处罚人侵害的人二、行政复议被申请人复议被申请人指申请人认为其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申请复议,由复议机关通知参加复议的行政机关,即指作出被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一个庞大组织系统,内部机关各种各样,在不同情况下,针对不同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亦有不同,由此产生了复议被申请人的确认。不过复议被申请人的确认与行政诉讼被告的确认几乎相近。大致包括以下规则:(1)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2)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以共同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由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作为共同被申请人;(3)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作为复议被申请人;(4)行政机关委托特定组织和个人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由作出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5)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该派出机关是被申请人;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由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作为被申请人(6)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据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